11月12日下午,正在江蘇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陳,了解張謇興辦實業救國、發展教育、從事社會公益事業情況。三個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在企業家座談會上談起過張謇,稱他為愛國企業家的典範。時隔三個多月,總書記又實地了解張謇的事跡,再一次肯定張謇為企業家實業救國、造福桑梓的典範。總書記對先賢張謇如此關注、看重,是因為張謇不僅在實業救國的同時,還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促進文化建設,造福鄉梓,幫助群眾,影響深遠,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
實業救國,教育興國
張謇生於清末,江蘇通州人士,光緒二十年考中狀元,是中國晚清最後一位狀元。甲午戰敗,晚清衰落到無法挽救的地步,仕途無路可走的情形下,張謇獨闢蹊徑,選擇下海經商,實業救國之路。
19世紀末20世紀初,張謇提出「父實業,母教育」的理念。在經濟上,他大力倡導並踐行「棉鐵主義」,依靠南通手工棉紡織業較為發達的基礎,創造性地使用股份制方法籌募社會資本發展棉花生產,躬身踐行,興辦大生紗廠,保護民生,抵抗外來經濟侵略。後期,張謇以大生紗廠為核心,還創辦了油廠、麵粉公司、肥皂廠、紙廠、電話公司等20多家企業,形成一個輕重工業並舉、工農業兼顧、功能互補的地方工業體系,一度成為全國最大的民族企業集團。
在教育事業上,張謇一生為南通教育總計投資257萬兩白銀,獨自創辦或參與創辦師範、紡織、醫學、農業等高等學校和職業、專科學校近400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近代教育體系。把發展教育和發展實業相結合,進行了不懈的實踐,教育事業的成功依賴於實業,但同時教育培養了大量專業技術和專業管理人才,進一步推進實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張謇還是社會公益事業的先驅人物。1905年,張謇在南通建造南通博物苑,《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博物館志》都確認南通博物苑為中國第一個博物館。1913年,張謇用他60歲壽辰時所得親友賀禮饋贈,建造了南通第一所養老院,收容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1922年,用其七十壽辰所得賀禮,再建一養老院。他建醫院,對赤貧者免受藥金;開辦貧民工廠,教授貧民子弟自謀生活;設立殘廢院,收留肢體殘缺的乞丐;創辦盲啞學校,並擔任第一任校長……
先是興辦實業,而後傾資興學、以商養學,張謇把他從商的紅利捐作教育、慈善和地方公益經費。有人總結說,張謇一生所獲財富,皆為社會服務。
張謇精神對企業家的啟示有以下三點:
1、強烈的愛國熱忱
今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提了五點希望,第一就是要增強愛國情懷。
「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對不同人群談到「愛國」。習近平總書記說:「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企業家要有滿腔熱忱的愛國情懷。愛國、救國、報國,是張謇一生的追求。在清末明初時代,世界工業文明和中國農耕文明發生強烈衝突,在矛盾與衝突的環境下,張謇興辦實業,以商養學,將中國的輕工業帶入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經過百年自動化、信息化的發展,21世紀的我們進入了數字智能化時代,如何在智能化的潮流中辦好和發展一流企業,如何將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和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如何將愛國之情融入報國之行,努力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是新時代的企業家們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新時代下的企業家精神不是坐而論道,而是使命引領、負重前行,不忘初心,不忘祖國。
2、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
如今,我國已確立了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就要求企業家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在國際市場上鍛鍊成長,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不斷提升。
拓寬國際視野,已成為新一代企業家精神必有之義。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有潛力的大市場,企業家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全面提高參與國際競爭、防範市場風險的能力,必將帶領企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在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
諾亞上市後的第2年,即2012年便開始了國際化布局徵程,隨即諾亞迎來8年國際化進程的飛速發展。截止到目前,諾亞海外業務網絡已覆蓋中國香港、澤西島、美國紐約、美國矽谷、加拿大溫哥華、澳大利亞墨爾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而諾亞香港已經成為了諾亞國際化資產配置的「支點」,支撐著所有海外的華人投資、回饋祖國的夢想和期望,也支撐著中國獨立財富管理行業走向世界的願景。諾亞的國際化布局將會延伸到全世界華人所在的更多地方,將中國優秀企業家精神和品質展示給世界。
3、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擔當意識
7月的企業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也重點談到了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他說:「社會是企業家施展才華的舞臺。只有真誠回報社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家,才能真正得到社會認可,才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家。」
以張謇為範,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把企業發展融入國家建設,把社會責任轉化為長久之功。自2005年創立以來,諾亞財富秉持「利他之心」切實以專業能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以公益之心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善盡企業公民職責,為國家創造稅收及就業崗位,助力金融脫虛入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020年二季度,諾亞旗下歌斐資產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規模達到了1077億元人民幣。伴隨著紅杉、達晨等頂尖投資機構的崛起,使得像歌斐這樣的私募股權母基金能得以將社會財富,通過這些頂尖投資機構配置到中國創業創新企業,如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大消費、健康醫療等領域的創新企業之中,通過這一途徑為中國的創業創新和實體經濟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經過10年精心耕耘,歌斐私募股權母基金合作GP數量已達上百家,包括紅杉、達晨、IDG、源碼、君聯、博裕、經緯、險峰、高瓴、金沙江等行業頭部公司。
截至2020年8月,歌斐私募股權母基金主動管理規模超過330億,直接投資超過210個基金,間接投資超過5000家企業,累計超過300家企業新三板掛牌,通過直投或母基金助力超240家公司成長並最終IPO上市,其中包含如三隻松鼠、順豐速遞、美的、格力、藥明康德、寧德時代、歐普照明、平安好醫生、360、中通快遞、拼多多等眾多實體產業公司及創新公司,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給予資金及投後服務支持,助力新興產業及高科技企業成長。
常懷赤子之心,熱愛家國,開拓視野,放眼國際,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家,才能真正得到社會認可,才是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企業家。就如總書記對中國企業家們提出的五個希望:希望大家增強愛國情懷,希望大家勇於創新,希望大家誠信守法,希望大家承擔社會責任,希望大家拓展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