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書是面鏡子,照出了人工智慧獨角獸的商業化能力

2020-12-19 天虎科技

7月20日,寒武紀在科創板首發上市,發行價64.39元/股,開盤大漲288%。7月22日收盤價達到281元/股。

「AI+晶片」的概念在當前局勢下無疑刺激著資本市場,天虎科技觀察到,一大波人工智慧企業正迫不及待準備上市,包括曠視、雲從、雲知聲……

自2016年以來,國內快速成長出一批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受到資本追捧。然而在另一方面,人工智慧企業持續燒錢及虛高的估值也備受質疑……

人工智慧企業在高估值下將走向何方?

10億美元估值、成立時間10年內為標準,篩選出國內人工智慧企業,其中一半企業均已有上市計劃。

除已實現IPO的科大訊飛、剛剛登陸科創板的寒武紀以外。包括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均有IPO嘗試,曠視科技更是幾欲嘗試IPO。

或許相比於晶片,做算法的企業燒錢速度會慢一些。但不管是哪類人工智慧企業,缺錢都是通病,除去融資以外,最好的辦法無非就是上市。

另一個促進上市的原因,或許在於對賭協議。例如,曠視科技招股書中顯示(由於曠視未IPO,因此僅以2019年8月25日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為準):曠視跟投資人籤署的對賭時期是2021年1月1日,屆時不上市可能觸發對賭協議。

考慮到今年一級市場的整體狀況以及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估值已經過高,一邊是來自投資人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資本市場迎來窗口期,也就不難解釋為何會出現扎堆上市的情況。

繼寒武紀(AI晶片)登陸科創板以後,想必人工智慧企業們爭取上市的腳步也將加快。

招股書背後的獨角獸與吞金獸

AI獨角獸成為」吞金獸「,在今年成為話題焦點。人工智慧企業想要始終保持行業前列,大量的研發投入是不可能避免的。比如依圖科技曾進行最新一輪融資,具體金額並未透露,只顯示註冊資本新增2.18%,而投資方為紅杉資本和高瓴資本這樣的老股東。

以寒武紀、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為例,其真實營收狀況背後可以發現哪些有意思的細節?

三年虧損16億,寒武紀表示因研發投入巨大

寒武紀6月22日發布的招股書上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寒武紀虧損共約16億元:2017 年度、2018 年度和 2019 年度,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784.33 萬元、11,702.52 萬元和 44,393.85 萬元;而淨利潤分別為-38,070.04 萬元、-4,104.65 萬元 和-117,912.53 萬元。

寒武紀主要財務情況

同時,招股書中還提出,2020年全年預計營業收入將保持同比增長態勢,因公司持續增加研發投入預計2020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將較 2019 年有較大幅度的下滑。

對於持續虧損的原因,寒武紀表示是由於研發支出較大,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且報告期內因股權激勵計提的股份支付金額較大。

2017年、2018年、2019年,寒武紀研發費用分別為2986.19萬元、24011.18萬元、 54304.54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80.73%、205.18%、122.32%。

寒武紀研發投入情況

不過,雖然持續虧損,但保薦機構中信證券據全年經營預計值,給了寒武紀192億至342億元的估值。

2019年營收超百億的科大訊飛,遇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科大訊飛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科大訊飛在2019年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比增長27.30%,也是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00.79億。

科大訊飛2019年財報

百億營收中,主要來自訊飛翻譯機、訊飛智能錄音筆、訊飛智能辦公本等C端產品的貢獻,To C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3.99%至36.25億。

與此同時,2019年科大訊飛共收到政府補助6.63億元,包含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和計入遞延收益的與資產、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攤銷,較2018年增加3.11億元,增幅88.35%。其中,4.12億計入當期損益,佔歸母淨利潤8.19億元的比例超過50%。

另外,連帶2020年財報一起發布的,還有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2020一季度淨利潤虧損1.31億,同比下降228.43%,屬上市以來首次虧損。科大訊飛表示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新冠疫情較大程度上延緩了公司一季度項目的實施、交付、驗收等相關工作的進度,因此也影響了收入的實現進度。

科大訊飛2020年一季度虧損

上市路坎坷,曠視科技多番衝刺

曠視科技上市之路一直很坎坷。在2019年8月,曠視科技就已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融資額高達10億美元。不過,2020年6月3日,媒體報導稱曠視科技主動放棄上市。曠視科技則回應正在考慮科創板。

招股書披露,曠視科技在2016年、2017年經調整後的淨額分別為9200萬人民幣、1.42億元,2018年曠視科技扭虧為贏,實現淨利潤為3220萬元,2019年上半年實現盈利3268萬。

不過,由於曠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招股書披露的曠視科技在2016年-2019年上半年的虧損額最終變動為3.43億元、7.59億元、33.51億元和52億元。2019年上半年高達52億的虧損中,51億是由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所導致。公允價值的變動不能反映真實的業務情況,但是曠視科技的規模盈利能力和空間依然需要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上半年以及2018年,曠視分別獲得了政府補貼4471萬和9202萬。

巨頭圍剿,蛋糕細分困難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國家大力提倡新基建,人工智慧企業正迎來利好:曠視的城市物聯網業務2016-2018複合增長率超過了700%,到2018年已經達到了10.57億收入;而雲從科技表示年複合增長率在300%左右,最大營收來源是安防業務。

然而,這些獨角獸不得不面對兩方面的競爭:巨頭圍剿以及資源渠道關係。

一方面,這些獨角獸企業面對的是海康、大華等資格更老的龍頭企業,他們控制了產業的中下遊,並在客戶質量和資源方面無疑更有優勢,僅在2018年兩者合計視頻安防收入就在600億左右,也代表著算法類公司需要直面巨頭的競爭。

另一方面,B端資源(尤其是優質資源)的優勢,可能比技術更關係到一家AI公司的生死。

例如,寒武紀招股書中顯示,其在2019年營業收入中,僅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商務局一個項目就創造了2億的收入。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採用單一來源,使用不可替代的專利(專有)技術,或者公共服務項目具有特殊要求,只能從唯一供應商處採購。

但事實上,整個人工智慧行業是否存在真正擁有不可替代技術,並且完全沒有替代解決方案仍有待討論。

特殊局勢,產業鏈優勢盡顯

人工智慧企業大致可以劃分為晶片類和算法類,在當前局勢下,相比於算法類公司,晶片類公司更容易受到整個產業鏈的影響。以寒武紀、地平線為代表的AI晶片類企業,或因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正深受其害。

在競爭對手方面,國內AI晶片公司直面Nvidia、Intel、AMD、ARM、華為海思等巨頭的競爭。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晶片正成為不少企業下階段補短板的目標。

例如,寒武紀招股書中提到,潛在風險就有將與華為變為對手的風險。華為原本是寒武紀的大客戶。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向華為的銷售佔據了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8%、97%,而2019年這個比例降低到14.34%。

寒武紀表示:「2018 年以來,華為海思選擇自主研發人工智慧晶片並推出多款產品,華為海思未來與本公司在終端、雲端、邊緣端人工智慧晶片產品領域均存在直接競爭。由於華為海思及其母公司為全國知名科技集團公司,其選擇自主研發人工智慧晶片產品使得公司 IP 授權業務收入下滑較大,而且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另外,在晶片供應鏈方面,當下國內還沒辦法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

以寒武紀來說,其供應商來源多依賴外部:晶圓主要向臺積電採購,晶片IP及EDA工具主要向Cadence、Synopsys和ARM等採購,封裝測試服務主要向日月光、Amkor和長電科技採購,採購相對集中。

臺積電不僅與華為深度合作,同時也是中芯國際、寒武紀等國內眾多晶片企業的重要供貨商之一。當晶片產業鏈頭部企業已經形成,而局勢愈發不明朗的當下,國內AI晶片企業難以一時間快速找到國產替代方案。

相比於較為尷尬的AI晶片企業,算法類企業在當下受到的衝擊就沒那麼大。雲知聲營收連續三年保持超100%同比增長,雲從科技年複合增長率在300%左右、商湯科技2019年營收超50億元……

虎哥說

自2016年人工智慧概念興起以來,業內認為當下真正落地並實現規模化收入的場景還是安防。從最初資本的瘋狂追捧,到當下AI去泡沫化,反映到二級市場上很容易成為狂歡之後的一地雞毛。

但另一方面,國內這些人工智慧企業依舊年輕,不管是清華姚班出身的寒武紀,還是90後創建的深鑑科技。既然創始人是企業的天花板,那麼國內人工智慧企業也會隨時間的發展愈發成熟。

天虎科技

相關焦點

  • 華安證券--計算機行業周報:AI獨角獸企業陸續上市 關注人工智慧...
    AI 獨角獸企業陸續上市,關注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價值 近日,中信證券關於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輔導工作已 全部完成,這也意味著雲天勵飛擇日將正式衝刺科創板。  AI 獨角獸企業上市步伐逐漸加快, 有望帶動上市人工智慧企業的價值 重估。 雲知聲、 依圖科技均已遞交科創板招股書的申報稿。 此次雲天勵 飛完成上市輔導工作,預計近期也將申報上市。
  • 創新奇智完成中金甲子領投的C輪融資,躋身人工智慧獨角獸
    近日,創新奇智完成C輪融資,正式躋身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陣營。本輪融資由中金甲子領投,國和投資、陽光融匯資本等機構跟投,老股東華興新經濟基金繼續加碼。華興資本和中金公司擔任本輪聯合財務顧問。創新奇智完成C輪融資  作為創新工場AI子公司,創新奇智是順應AI產業化浪潮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
  • 虧損72 億,AI 獨角獸企業依圖能否率先上市突圍
    11 月 4 日晚間,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依圖科技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準備募資 75 億元。在 「AI 四小龍」企業中,估值最低的依圖科技在努力摘下人工智慧企業上市難的這個標籤,有望最先上市。依圖科技成立於 2011 年,由朱瓏、林晨曦共同創立。
  • 「AI+醫療」成人工智慧新角力場 商業化道路仍在探索中
    原標題: 「AI+醫療」成人工智慧新角力場 商業化道路仍在探索中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醫療人工智慧的市場規模達到96.61億元,2018年有望達到200億元。 AI醫療這塊「大蛋糕」不僅吸引了科技巨頭的入場,也讓AI獨角獸企業紛紛涉水。
  • 準獨角獸雷鳥科技榮獲 「2019 中國年度創新人工智慧企業」大獎
    其中,在人工智慧領域,憑藉著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創新的商業模式,雷鳥科技、商湯科技、思必馳等8家企業成功入選「2019中國年度創新人工智慧企業」。一方面,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技術逐漸成熟,根據Gartner發布的2019年人工智慧成熟度曲線,語音識別處於實質生產的高峰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同時也已經應用於大量的場景,可帶來最顯著的商業化效益。另一方面,人工智慧驅動生活娛樂進入復甦期,人工智慧越來越偏娛樂化、個性化,而且互動更多,沉浸感更強。
  • 雲從科技向上交所提交IPO招股書 揭開AI獨角獸的神秘面紗
    募集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以持續提升人工智慧方面的技術實力及產品能力,具體包括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雲從科技於2020年8月18日辦理輔導備案登記,中信建投擔任輔導機構。此次公開披露招股書意味著雲從科技在經歷短短3個多月的輔導期後,已經準備好面對二級市場的考驗。
  • 影譜科技、曠視科技、地平線等AI企業入選「人工智慧新經濟獨角獸...
    近日,《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垂直領域榜單》揭曉,根據在新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和綜合發展實力,評選出汽車交通、企業服務、金融、文娛、人工智慧等各垂直領域優質獨角獸企業,其中不乏阿里雲、螞蟻金服、字節跳動等行業領軍者,以及雲從科技、曠視科技、影譜科技、地平線等人工智慧明星企業。
  • 心理學情緒鏡像反應:孩子是面鏡子,照出大人真正的情緒
    仿佛這些神經元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直接在觀察者的大腦中映射出別人的動作。後來在人類的大腦中也發現普遍存在這種鏡像神經元,不僅會對別人的行為產生鏡像反應,而且對其他人的面部表情和情緒也會產生鏡像反應。鏡像神經元從以上兩個實驗可以看出,本身因為人類的「鏡像神經元」的存在,行為和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看到別人打哈欠我們也打哈欠,看到悲傷的畫面我們會落淚,而在親子養育中,孩子的情緒社會性參照一直會非常重視養育人的反饋,也就是說孩子情緒的反應往往就是大人情緒照在在鏡子中的結果
  • AI安防獨角獸雲天勵飛遞交招股書:總募資30億元,有望成為科創板最...
    雲天勵飛成立於2014年8月,是一家專注於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人工智慧企業,也是AI+安防賽道的獨角獸公司。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寧畢業於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並曾在美國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中興通訊擔任重要職位,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
  • 寒武紀IPO:AI獨角獸的求生時代
    在國內,「AI四小龍」中的商湯科技、曠視科技IPO消息頻頻傳出,卻沒有擦出火花。而作為AI晶片獨角獸的寒武紀接受上交所問詢27天後,在5月7號發布了首輪的審核問詢函以及相關問題的回覆。然而寒武紀已經持續虧損三年,在接受「靈魂20問」之後能否上岸依然成謎。
  • 股市獨角獸是什麼意思?獨角獸迎IPO綠色通道
    幾乎所有人都會告訴你,是「獨角獸」。  3月5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對媒體表示,證監會將出臺措施支持新經濟企業上市,「我們肯定會有一些措施」 。深圳證券交易所則表示會給這些獨角獸企業綠色通道。
  • 雲從科技: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成長方法論
    此後中心發展迅速,先後開發出了國內首個刷臉支付原型系統、智能換發、智能換衣、智能攝像機、車輛屬性識別、人臉屬性分析、大規模人群分析、客流統計等一系列人工智慧系統。 2014年,周曦發現僅憑中心的幾十號研發人員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需要,並且在運營管理,業務方面也存在巨大的缺口。
  • 剖析遊戲獨角獸多益網絡招股書
    根據港交所27日晚消息,廣州遊戲大廠多益網絡招股書掛網,赴港IPO之路正式開啟。   在長達400多頁的招股書中,多益網絡最亮眼的要數它的財務數據,其盈利能力尤為突出。
  • AI獨角獸雲從科技欲虧損上市
    李華清  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
  • 唐太宗需要魏徵這面鏡子,你也需要一面鏡子,才能照清自己的模樣
    所以能找到一面代表客觀的鏡子,來分析事情的真相,以省自身,就非常的重要了。魏徵死去了,唐太宗也失去了一面絕好的鏡子。更為重要的是,唐太宗自己也甚至這面鏡子的益處,經常用魏徵的諫言來考證自己身為君主在治理國家時候的得失。唐太宗用魏徵作為自己的鏡子,能夠更清晰地看清自己。所以魏徵去世以後,唐太宗非常的傷心難過。其實,在人生中,會遇到很多面鏡子,只是你願不願意去「照」罷了,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作為你審視自己、反省自身的鏡子,如果你遇到了鏡子卻不去照一照,那麼鏡子本身再好也沒有任何用處。
  • 「AI國家隊」雲從科技衝刺IPO,招股書透露出怎樣的「秘密」
    在雲從招股書出現這一「巨虧」數字之後,想必也有不少好事者會由此延伸出許多千奇百怪的推論。畢竟在網際網路上,越是驚世駭俗,越是獵奇,反而越容易引發別人的關注。但是作為「地基」的事實本就不牢固,作為「上層建築」的推論自然也會誤導不少的投資者。本質上,那些被雲從「巨虧」數字所蒙蔽的投資者,其實是被困於了信息繭房之中。
  • 人工智慧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地平線和商湯科技有什麼不同?
    打開APP 人工智慧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地平線和商湯科技有什麼不同? 易水寒 發表於 2018-08-04 11:11:35 最近,人工智慧領域的兩家獨角獸企業地平線和商湯都有「大事件」刷屏,一個是有「大將」加入——百度前科學家徐偉轉投地平線,一個是將有「巨資」
  • 獨角獸企業是什麼意思名單有 獨角獸公司分布與特質揭秘
    ­  所謂「獨角獸」企業,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有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國內12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廣泛分布於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服務、大數據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