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剛勝選,美國就上門來收「保護費」了?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針對臺灣2020大選蔡英文勝選的結果,外交部1月12日罕見地連發兩則聲明,重申「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表示,雖然沒有直接點名美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外交部就是在對美國喊話,要美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克制收斂,不要得寸進尺,妄圖打「臺灣牌」向大陸施壓。外界也普遍認為,這次蔡英文勝選,其中美國公然介入選舉、給蔡英文撐腰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國介入臺灣選舉,未曾有此次之深。

12日是蔡英文勝選後的第一天,她的首項行程就是在辦公室會見「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與「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表達加強與美日合作交流決心。

在接見酈英傑時,蔡英文表示,經過這次選舉,臺灣民眾再一次用手中選票,向全世界傳達「民主價值」。「臺美關係」已從「雙邊夥伴關係」升級成「全球合作夥伴關係」,未來她會在過去3年多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臺美」全球議題合作。

蔡英文隨後接見大橋光夫時表示,這次大選,臺灣民眾向世界表達了捍衛「主權」、守護「民主自由」的決心。新的一年,希望臺灣地區跟日本在經貿、文化及體育等各領域有更多交流合作,讓「臺日關係」更上層樓。而早在11日深夜,蔡英文就在推特發表日文推文,盼望深化臺灣地區和日本的關係。

12日下午,蔡英文的非公開行程則是在寓所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胞弟、日本自民黨眾議員岸信夫會面。蔡英文表示,作為區域的一分子,會盡最大的力量來維持兩岸的和平穩定,並強調將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原則下,與中國(大陸)開啟對話,希望可以持續改善兩岸關係,以維持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13日上午,蔡英文會見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民主及印太戰略訪問團。蔡英文致詞強調,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臺灣會持續維持臺海穩定,一起促進區域的繁榮發展。

蔡英文還在幻想「臺美關係」將從「雙邊夥伴關係」升級成「全球合作夥伴關係」,沒想到「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在華盛頓的一席話,直接給蔡英文和民進黨潑了一盆冷水。

莫健11日參加臺當局「駐美代表處」與智庫「全球檯灣研究中心」舉辦的一項研討會,被問及是否希望在蔡英文第二任內解決美豬、美牛進口問題時,莫健響應,美方確實認為這個問題需要解決,並希望取得進展。

莫健的這段談話,顯示開不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已是蔡英文第二任期內無可迴避的問題。多名島內農業界人士認為,過去臺灣還能用各種理由拖延美豬、美牛進口,未來恐怕未必還能有這樣的空間。臺大農經系系主任雷立芬表示,現階段美國也要選舉,在美國選舉前仍有一小段緩衝期,不管美國總統川普是否連任,臺灣是否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是遲早都要面對的問題。但選後臺當局有許多事要做,應該不會把這個爭議議題放在這麼前面處理。

島內農業界人士還希望蔡英文能對美豬、美牛進口一事能拖就拖,但臺灣《聯合報》卻認為:

蔡英文破紀錄的817萬票,加上臺立法機構民進黨掌握過半多數席次,會讓美國認為,民進黨當局對島內政經情況有完全掌控,大到「反滲透法」,小至美豬、美牛進口,只要蔡英文下定決心,都可以貫徹實施。蔡英文可以用「民主」做擋箭牌,囂張地對中國大陸說「不」,但是很難拒絕美國的要求,尤其是選後的政治優勢讓她無法推託,這是隨著勝利帶來的「苦果」。

對此,東南衛視記者採訪了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教授。李教授認為美國確確實實給蔡英文提供了很多幫助,而香港「修例風波」也給臺灣這場選舉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延伸閱讀:

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大陸學者:可能是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11日下午4時結束。當晚出爐的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賴清德當選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得票817萬餘張,得票率為57.1%。

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

同時舉行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結果也於當晚揭曉。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總共113個席次中,民進黨獲得61席,國民黨獲得38席,臺灣民眾黨獲得5席,「時代力量」獲得3席,「臺灣基進」獲得1席,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獲得5席。

臺灣地區領導人和臺灣地區民意代表兩項選舉11日晚塵埃落定。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同時她所在的民進黨拿下61個「立法院」席位,突破過半門檻,再次「完全執政」。不過,島內外輿論卻對未來4年臺灣的命運,特別是兩岸關係充滿了擔憂。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蔡英文雖然利用「芒果乾(意為『亡國感』)」走完延續執政最後一裡路,但接下來,臺灣人恐怕很難只靠「芒果乾」果腹4年。蔡當局選擇利用「仇中」手段贏得選舉,兩岸關係無疑雪上加霜……勢必走向更難預測的險境。美國《紐約時報》稱,選舉結果可能會擴大臺灣海峽兩岸的政治和文化鴻溝,並「可能使武裝衝突的幽靈顯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表示,無論臺灣島內局勢怎樣變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不會改變,中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的立場不會改變,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不會改變。

國臺辦強硬表態

11日晚,蔡英文發表勝選談話繼續打「反中牌」。她言辭激烈地對大陸喊話稱,這場選舉結果表明「當臺灣的主權、民主被大聲威脅時,臺灣人民會用更大的聲音喊出臺灣的堅持……不會屈服於威脅恫嚇」。她再次拋出所謂的對話條件,「和平,就是對岸必須放棄對臺灣的武力威脅;對等,就是雙方都互不否認彼此存在的事實;民主,就是臺灣的前途要由2300萬人決定……」蔡英文還稱,「必須持續強化民主防衛機制,並建立足以保衛臺海安全的國防力量」。臺媒注意到,臺「總統府」網站11日晚間宣布,將於15日公告實施「反滲透法」。

臺灣《聯合報》12日稱,為了選舉利益,蔡英文已將兩岸關係全部賭上,她不斷煽動「反中」情緒,選前更強行通過「反滲透法」,其影響之惡劣難以估計。這部法案若真的拿來毫無節制地推行下去,兩岸互動將萎縮到極致,「形同在臺海築起一道新的天塹」。文章稱,蔡英文前發言人林靜儀選前所謂「支持統一就是叛國」的論調更令人擔憂,蔡英文在第二任期內能否經得住「基進黨」與民進黨「獨派」要求「修憲」甚至改「國號」的呼聲,令人起疑。

針對臺灣選舉結果,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月1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堅決增進臺灣同胞利益福祉。他說,我們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與臺灣同胞一道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中國時報》稱,國臺辦的回應完全不提民進黨,也沒提蔡英文,反映大陸強化「以我為主、操之在我」的節奏,對臺將有更多單方面作為。

有分析稱,國臺辦的嚴厲表態與4年前蔡英文首次當選時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4年前,蔡英文首次當選,國臺辦發言人曾稱,「(此前8年兩岸的)良好局面得來不易,需要倍加珍惜」,並稱「我們願意與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黨和團體加強接觸交流」。分析認為,當時大陸曾希望臺當局「做完答卷」,但現在國臺辦回應中顯然未留對話的選項。

多位大陸臺灣問題專家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陸今後對臺政策「反獨促統」的大方向應當是不變的。不過,大陸今後對臺工作的重心和具體做法將會有所改變,即「反獨遏獨」更堅定、力度更大、措施更多,這將是未來對臺工作的重中之重。

美英日高級官員向蔡英文表示祝賀,外交部回應來了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有關國家高官祝賀臺灣地區選舉事答記者問。

問: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揭曉後,美、英、日本等一些中國建交國的高級官員向蔡英文表示祝賀,中方對此持何態度?

答:臺灣地區選舉是中國的一個地方事務。有關國家的做法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有關國家提出嚴正交涉。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核心利益。我們反對中國的建交國同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希望有關國家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與臺灣地區發展任何官方關係和進行任何官方性質的往來,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不向「臺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以實際行動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與中國雙邊關係的大局。

蔡英文勝不等於「臺獨」勝

「蔡英文勝不等於『臺獨』勝」,《中國時報》12日發表多篇文章分析臺灣選後的形勢。文章稱,這次選舉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蔡當局挾龐大執政資源「選前大撒幣」,開出的政策清單高達5333億元新臺幣,百分百是選舉考慮。第二,美國為圍堵大陸通過多項「友臺」法案,如鼓勵雙方高階官員不設限交流互訪的「臺灣旅行法」、懲罰與臺「斷交」國家的「臺北法案」等,邀請蔡英文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演講,宣布對臺出售F-16V戰機,這些都使得民進黨可以冠冕堂皇地宣傳其已得到美國背書。第三,民進黨利用香港「修例風波」操弄「亡國感」。

「另一種凝視——這不只是臺灣的選舉」,臺灣作家楊渡12日撰文稱,從「王立強假共諜事件」、美國通過多部涉臺法案來看,「美國介入臺灣選舉,未曾有此次之深」。再加上國民黨自亂陣腳,選舉如此結局,也不難理解。

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對於民進黨繼續執政,島內各界,特別是經濟界對未來4年的兩岸關係和經濟前景充滿憂慮。在蔡英文的第一任期,民眾對經濟民生的不滿一直是導致她民意長期低迷的最大原因。前臺灣大學「國發研究所」副教授杜震華12日撰文預測接下來臺灣將付出的代價:一是北京可能更加緊縮陸客來臺,臺灣無法加入區域貿易協議;二是大陸以更進一步的措施「掏空臺灣人才,弱化臺灣經濟實力」;三是大陸進一步封鎖臺灣「國際空間」,甚至令臺「邦交國」趨近於零。

臺灣《經濟日報》的社論直言,臺灣要「正視未來4年嚴厲的經濟挑戰」,包括產業發展除高科技外,其他幾乎將百業蕭條,並造成所得分配惡化,衍生社會問題。

大陸臺灣問題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臺灣經濟此前因中美經貿對抗獲益,一定程度上為蔡英文連任創造了條件。但若蔡英文當局繼續推行「臺獨」政策,導致兩岸關係惡化,臺灣經濟隱憂將增大,蔡英文的勝利「可能是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美媒稱「武裝衝突幽靈顯現」

蔡英文勝選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西方國家高官公開向其表示祝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表示,有關國家的做法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有關國家提出嚴正交涉。

12日,蔡英文在與「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會面時稱,過去3年多臺美在各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已從雙邊夥伴升級為全球合作夥伴」。蔡英文對緊抱美國大腿洋洋得意,島內外輿論卻對臺海局勢風險可能急劇上升更加擔憂。「蔡英文面前,荊棘路上布滿燙手山芋」,臺灣《聯合晚報》12日以此為題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兩岸敵意持續上升。在美陸臺關係上,蔡當局若持續單邊押寶,在美陸動態競合中,臺灣將承受很大風險。《紐約時報》稱,大選結果將會「擴大臺灣海峽兩岸的政治和文化鴻溝」,並「可能使武裝衝突的幽靈顯現」,這可能會對美國產生影響。

《中國時報》稱,在蔡英文第一任期內,無論是不切實際的廢核路線、天怒人怨的勞工政策,還是庶民無感的經濟發展、低薪絕望的均貧現象,至今均未獲得解決。與此同時,當蔡當局選擇利用「仇中」手段贏得選舉後,兩岸對抗註定有增無減,所導致的結果就是讓雙方交流更趨冰冷、經貿增添更多變量。尤其是「反滲透法」上路後,臺灣勢必走向更難預測的險境。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東南衛視 環球時報 外交部網站 新華社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美國裝備也救不了蔡英文
    前幾天蔡英文視察「中研院」時,要求加快「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的製造,全島要部署500套「弓三」應對大陸的「第一波打擊」。這些大概就是蔡英文接受美國CNN專訪時表示「臺灣能經受大陸第一波打擊」的底氣吧。美國對臺「軍售」,是美方履行所謂的「對臺承諾」,維持臺軍戰力的一項特殊安排。也是美臺所謂「斷交」後,臺灣尋求美國保護的一個手段。
  •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勝選,蔡英文又跳出來送祝賀了,還不忘感謝川普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當地時間7日凌晨確認拜登勝選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消息,蔡英文又出來祝賀了。美國國會參議院議長、副總統彭斯當地時間7日凌晨在聯席會議上宣布拜登勝選。他表示,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
  • 高額「保護費」打水漂,「臺獨」等不到美國相助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堅持謀求臺灣「獨立」、走「親美抗中」的路線,將美國當成自己與大陸對抗的靠山,不斷向美國繳納「保護費」,且越交越多。日前,蔡英文通過了預算案,預計明年編列的軍費高達新臺幣3500億元,創下了近年來的新紀錄,這些軍費主要用來向美國購買武器裝備。但民進黨當局花了錢,就能買到「午餐」嗎?
  • 雁默:蔡英文該顫慄的不是敗選,而是勝選
    很少人注意到,比起去年「九合一」選前,今年美方化暗為明介入選舉的動作降低了不少。按去年的做法,這次莫健來臺挺蔡的力道不該這麼弱,畢竟今年選舉比去年重要太多,但莫健表演愛「臺菜」的戲感,顯然不如執政黨預期。 或許,中美目前處於暫時性休兵狀態,所以美方對臺灣問題趨于謹慎。
  • 斥800億向美購飛彈,臺網友:蔡英文繳保護費繳得很開心
    美國國家疫情危機還沒解決,政府部門不將重心放在國家抗疫行動上,反而處處幹涉中國內政,企圖想要遏制中國發展。美國目的昭然若揭,就是想要用臺灣問題來牽制中國發展。臺灣民眾看得清局勢,對美國的行為並不買帳。但沒想到民進黨當局卻還一直痴心跟美國交往,妄想提升所謂的「國際地位」,日前斥資800億向美購飛彈消息傳出,遭臺網友調侃,蔡英文這個冤大頭當得還挺開心的。
  • 拜登勝選,蔡英文打了「第一通電話」
    而最終的結果是,拜登贏得了美國總統大選,民進黨的算盤全盤落空。但是民進黨反應迅速,在獲勝消息傳來的時候,立刻以推文的方式向拜登表達祝賀。民進黨當初對川普政府給了不少「保護費」,雖然知道拜登上位已成定局,但是心中仍然抱有幻想。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中透露,前些日子,蔡英文得到拜登獲勝的消息後,就將「第一通電話」打給了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參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這是共和黨出名的「親臺議員」。
  • 拜登宣布勝選,羅智強:美國民主黨該注意民進黨了
    美國總統大選亂象叢生,代表民主黨參選的拜登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正式宣布勝選,稍早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臺當局對外事務主管部門均發推文祝賀拜登。羅智強指出,這場美國大選中,民進黨和綠營媒體選邊川普的程度已經幾乎到「介選」的程度,以臺當局官方擁有的Twitter帳號轉發川普陣營的選舉消息被抓包,綠營媒體簡直天天開罵拜登,根本是把拜登當成韓國瑜來批!
  • 上門修電腦,精明客戶給小編上了一課:修不好,憑什麼收上門費!
    電腦故障分為硬體故障與軟體故障,硬體故障指的是硬體出現了問題,軟體故障指的是系統出現了問題,無論是硬體故障,還是軟體故障,都會影響電腦的使用,今天就有一位客戶的電腦壞了,由於自己不懂電腦,再加上疫情期間不能隨意外出,於是就聯繫了小編上門維修,由於上門維修都有上門費,小編就當著電話裡跟客戶提到了這件事情
  • 臺灣又在交「保護費」?
    「保護費」‍自從川普成為美國總統以來,始終都沒有放棄過臺灣這一武器市場,加上近期的這次軍售,川普政府一共先後八次出售給臺灣。特別是在今年,美國愈加頻繁的出售給臺灣武器,近期的一次已經是第三次。而且,過去美國向臺灣出售軍備之時一直都非常「謹慎」,現在看來,他們已經到了明目張胆的地步。
  • 臺灣牧師「發功」為蔡英文祈禱勝選:聖光閃現
    雖然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被認為「躺著選」,但選舉依然充滿不確定性。這個時候,超自然的宗教信仰走入視野。蔡英文5日現身全臺基督徒後援會,眾牧師聯手「發功」為她祈禱勝選,甚至有臺灣媒體形容「聖光」閃現。 「聖光」充滿現場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5日到臺中、彰化固樁,民進黨祭出新招數。
  • 蔡當局雙手給美國送上「保護費」,央視網發出強音:自掘墳墓
    近日,旅居美國的臺灣「臺海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梅復興在臉書爆料稱,臺當局將從美國購買岸基機動「魚叉」飛彈系統。這一消息,隨即得到了臺防務部門副負責人張哲平的證實,張哲平表示,確已向美方求購岸基「魚叉」飛彈,全案若順利,飛彈可於2023年返臺服役,編制在海軍「海鋒大隊」。
  • 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大陸學者:可能是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國臺辦強硬表態11日晚,蔡英文發表勝選談話繼續打「反中牌」。她言辭激烈地對大陸喊話稱,這場選舉結果表明「當臺灣的主權、民主被大聲威脅時,臺灣人民會用更大的聲音喊出臺灣的堅持……不會屈服於威脅恫嚇」。文章稱,蔡英文前發言人林靜儀選前所謂「支持統一就是叛國」的論調更令人擔憂,蔡英文在第二任期內能否經得住「基進黨」與民進黨「獨派」要求「修憲」甚至改「國號」的呼聲,令人起疑。
  • 疫情期間上門維修電腦收上門費200元合不合理?你有什麼看法?
    剛剛接到朋友的電話,朋友諮詢我說電腦壞了叫師傅上門維修電腦要收200元上門費,朋友問我這價格正不正常,這個問題我認為不能正面回答,維修電腦這個事情市面上沒有限定死的收費標準,你覺得價格能接受就算收費合理,
  • 美國問題專家:若拜登勝選,「押錯寶」的蔡當局對美政策面臨全面調整
    對此,島內有關美國問題專家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蔡英文當局此前一面倒地「押寶」共和黨的川普連任成功,如果11月3日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選,蔡當局將面臨對美政策全面調整的困境。此外,在美國選戰膠著之際,臺當局「駐美代表處」推特竟然轉貼美國第一夫人助選的推文,雖然馬上刪除,但被質疑介入美國選舉,討好川普。島內輿論認為這是蔡當局「外交失節」,對臺灣而言後患無窮。
  • 臺灣向美國交了40年「保護費」打水漂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走「親美抗中」路線,把美國當成對抗中國大陸的靠山,向美國交的「保護費」當然也越來越多。臺當局日前通過預算案,明年編列的軍費高達新臺幣3668億元,創近年新高,重點將用於強化主戰裝備。然而問題是,民進黨當局交了錢,就能買到「午餐」嗎?眾所周知,臺灣方面這些年經濟低迷、財政拮据,但仍勒緊褲腰帶,耗巨資向美國購買一大堆武器裝備,無非就是希望「當臺海發生戰事,美國能出兵助臺」。
  • 蔡英文勝選後,第一個問題已經出現
    筆者認為,自從兩岸之間籤訂相關的貿易協定之後,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出現明顯的好轉,但是蔡英文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兩岸民眾的憤怒,所以兩岸之間所籤訂的貿易協定極有可能在到期之後就會被作廢,這對於蔡英文的執政能力是一項嚴格的挑戰。十年沒到就到期了?蔡英文勝選後,第一個問題已經出現。
  • 蔡英文勝選繼續打「反中牌」,民眾擔憂,臺灣經濟發展,不樂觀
    編輯:凝冰在2020年的臺灣「選舉」中,蔡英文勝出,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這次「選舉」,不光蔡英文當選,民進黨還拿下了61個「立委」席位,這就意味著民進黨在島內有絕對的話語權,正是如此,使得島內外民眾對臺灣未來4年的狀況感到擔憂。蔡英文這次能夠連任,主要手段就是製造「芒果乾」,讓臺灣民眾恐慌,當選之後她會繼續打「反中牌」,這對於臺灣的經濟來說是不幸的開始。
  • 全球視角|疫情間期川普向韓國捅刀,收天價「保護費」
    作為西方國家「老大哥」的美國,也因疫情陷入難堪境地,竟向「小弟」韓國請求援助。韓國對其進行支援過後,沒想到美國立刻翻臉,反過來捅了韓國一刀。川普捅刀韓國,向韓國催交「保護費」收到韓國的醫療物資過後,川普立刻要求韓國交齊美軍的駐軍費用,向韓國催交「保護費」。這一舉令韓國大吃一驚。
  • 美國「變天」,蔡英文:終於輪到我了
    ,美國的「天」要變了。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邵宗海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時候說,現在民進黨的要員如果被詢問到美國大選的事情,都會擺擺手表示不想談。而蔡英文可能是為了表達自己和拜登「很熟」,在拜登獲選的消息傳來之後,就發推文祝賀。
  • 蔡英文太得意忘形,卻不知勝選代價已到
    編輯:玫瑰蔡英文靠騙取選票獲勝蔡英文在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中獲得了勝利,但是蔡英文的勝利並不代表選民對她能力以及業績的認可比如在日本佔領臺灣期間,只是想把臺灣當成原料產地和商品輸出地,並且對臺灣人進行來嚴厲的鎮壓而且還積極的推動"皇民化"教育,這樣就能夠更好地統治臺灣人。而在蔡英文當局的教科書裡非常美化日本,所以讓臺灣的年輕人產生了"仇中"的思想,許多年輕人因此就投票支持了蔡英文。可以說蔡英文的勝利背後有極大的隱患,如果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像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那樣遭到雪崩式的失敗,她也被迫辭去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