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鄭州,縱橫交錯的路網和樹木勾連起這座城市的東西南北,高低有致的建築與樹木、花草、水系交相輝映,構成了鄭州綠的底色。
行走鄭州,參差錯落的綠植伴隨著季節更迭,呈現出這座城市不同的韻味,搖曳在風中的花草,由綠變黃的樹葉,展現著鄭州漸變的四季美。
中州大道綠化景觀
2020年,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克服疫情影響,在城管局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做到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裡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以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生態保障為指引,堅持規劃引領、突出重點區域、注重質量品質,加速綠化進度,奏響了鄭州由「綠城」向「綠都」闊步前進的變奏曲。
戰「疫」攻堅 強基固本調亮城市底色
一年之計在於春,早春是綠化人最忙碌的季節,2020年年初,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節奏,如何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城市道路綠化管理,是擺在鄭州綠化人面前的新難題。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黨總支一聲號令,大年初二全員返崗,集結待命。根據疫情變化,迅速釐清工作思路——把防控和消殺工作列為主要工作任務。重點對有人員出入往返的遊園、道路、車站、出入市口等地的綠化設施進行全面消殺;對綠化帶進行衝洗降塵,減少病毒影響;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尤其是遊園等人流量大的區域,加大保潔力度,保證花壇、花帶內無垃圾、廢棄口罩等,最大限度減少垃圾滯留時間,阻斷病毒傳播。
俗話說,春日勝黃金,早春是植物生長的關鍵時期。栽植、覆土、修剪、病蟲害防治、清除雜草等各項工作均要集中在此時完成。為搶時機抓戰機,鄭州市城市管理局道路綠化管理處全力推進城市春季道路綠化工作。配合「一環十橫十縱」項目完成了桐柏路、嵩山南路的綠化提升工作。對市區多條道路進行全方位綠化苗木種植,全面打造「高顏值」的城市道路。全年各標累計栽植喬灌木1140株,藤本月季400株、綠籬及地被12387平方米。
成效如何,重在落實。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按照三級「路長制」管理體系,建立日巡查、周督查、月檢查「三查」工作機制,對道路花壇花帶、綠地的整形修剪、澆水、施肥、保潔、病蟲害防治、護綠保綠等日常養護工作進行考核。
根據《鄭州市城市管理局關於開展全市道路綠化督導檢查的通知》要求,成立5個督導考核小組,負責全市道路綠化日常檢查,形成區市良性互動、共同進步的合力,推動道路綠地美化淨化。
病蟲害防治、綠化景觀效果保障、綠化設施消毒殺菌、一線人員自我防護……在這個「疫樣」的春天,鄭州綠化人交上了一份「硬核」的答卷。
黨員先鋒志願者參加義務勞動
拆違建綠 蝶變升級扮靚交通樞紐
如今,行走在鄭州北站惠濟區段鐵路沿線,仿佛進入綠色參差的公園,也仿佛置身於揮汗如雨的運動場。林蔭步道、籃球場、羽毛球場、免費停車場漸次展開,7000多株品種各異的植物競相吐綠,儼然已成為市民打卡的新晉網紅地。
這僅僅是鐵路沿線綜合整治的一個縮影。
作為「中國鐵路心臟」,鄭州站每天到達發出的列車在330列左右,鄭州東站每天到達發出的列車將近500列。如何讓進入鄭州的旅客第一眼就閱讀到鄭州之美?
鄭州綠化人的破題之法就是拆違建綠。
首先是拆違,拆除西幹線十八排房、西幹道中鐵七局1525平方米職工住房、二七區四五零站臺廠房、新圃西街鐵路沿線液化氣站、金水西延鐵路沿線私搭亂建、鄭東新區隴海鐵路以北明理路至鄭州鐵路局職工活動中心西側圍牆、鄭西高鐵連接線長椿路以東高鐵橋下養馬場及類似非法圈地問題、新鄭路隴海鐵路南側春來茶城等違法建築67處共12194平方米。清理生活垃圾1033處共30440.5平方米,整治汙水28處共175.6平方米,整治黃土裸露88處共13210.1平方米,排除鐵路沿線安全隱患共513處。
其次是建綠,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要求各責任單位從視覺感受著手,打造精緻的綠化景觀帶,選擇白蠟、樸樹、廣玉蘭、雪松、桂花等喬木,大葉梔子花、金森女貞、月季、瓜子黃楊等不影響高鐵安全的植物,打造站區綠化景觀帶。現在鐵路沿線綠化成效初顯,「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遊」的美好設想將逐步變為現實。
截至目前,鐵路沿線環境安全整治工作拆違面積為189090.39平方米,有證徵收面積62500平方米;綠化面積261.72萬平方米;開展鐵路沿線綠化總裡程數51.32公裡。
「整治後的鐵路沿線不僅為過往旅客呈現景色入簾的畫面感,也為附近居民增添休閒娛樂和健身運動的新場所。」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負責人介紹。
綠化工人懸掛智慧樹銘牌
特色道路 各具風情展現城市多面
今年,走在鄭州的街道,你有沒有發現路邊的景色變了?
仿佛不經意間,多了不少特色花路——每條花路都有一種主打花,白的、黃的、紫的、粉的……花繁草綠,扮靚了城市道路,更扮靚了市民的回家路。
在中原路(西三環—嵩山路),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首次嘗試播撒草花組合種子,十幾種草花種子,從採種、播種到養護,精心設計,走心照料,種植面積約2.8萬平方米。五彩繽紛的草花為城市道路景觀增添了新的色彩,給市民帶來了野趣美景。
當然,最搶眼的花當屬鄭州市市花——月季,每逢花季,花壇中的月季,花色迥異,爭奇鬥豔,有的一株能同時開出幾十朵花,成為鄭州城市道路當仁不讓的焦點,誠如詩詞所言,「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佔四時春。」
「之所以開得好,那是我們在前期做了充分的工作。從去年冬季開始,我們就根據『薄肥多施』的原則,採用複合微生物肥,有機、無機混合肥進行施肥,施肥後及時澆水,確保月季肥水充足。」工作人員偷偷「洩密」了養花秘籍,冬春兩次修剪必不可少,冬季修剪留強去弱、保證株型;春季重剪,為二茬花發育提供足夠光照和養分積累。
細心的你也會發現,立交橋橋柱也在悄悄變綠,爬藤類植物葉茂密、藤纏繞,鬱鬱蔥蔥,昔日鋼筋水泥的工業風因為綠植平添了幾分柔情。
據介紹,橋柱綠化在植物選擇上,主要考慮生長快慢搭配、常綠與落葉搭配、觀葉與觀花搭配。有的直接栽植爬山虎、絡石、月季等攀緣植物,有的在種植盒內栽種衛矛、海桐、礬根等植物。
自實施橋柱立體綠化工程以來,鄭州累計完成橋柱綠化約2000根,綠化總面積7.8萬餘平方米,中州大道、隴海路、西三環、南三環、北三環等多處橋柱都披上了綠衣。
為豐富城市綠化結構層次,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將對中州大道北三環立交、中州大道農業路立交、南三環京廣路立交、西三環農業路立交四座立交3.8萬米高架護欄進行月季彩扮。目前,高架路橋月季彩扮項目(一期)實施方案已進行多次會議論證和專家項目評審,正在作進一步調整和優化。
綠化工人定期修剪綠化帶內綠植
智慧銘牌 一機在手聆聽城市「綠動」
11月下旬,主幹道的道路兩邊,綠化工人們手持修剪機械在灌木叢中忙碌著,不一會兒「張牙舞爪」的連片衛矛變得「清秀端莊」。「入冬後植物逐步進入生長的緩慢期和休眠期,是樹木修剪的最佳時期。」綠化工人介紹。
「這是什麼樹?」路過的小女孩問道。
「你讓爸爸用手機掃一掃就知道了。」綠化工人故意賣了個關子。
這是鄭州「智慧綠化」最生動的實踐。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依託「智能化管理和大數據分析在城市綠化領域的應用」項目,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來構建智慧城市綠化管理平臺。
市民掃描樹牌二維碼,不但植物的名稱,習性等信息一目了然,周邊公廁、公共運輸、停車場等便民信息也是一應俱全。
當然,還可以通過「鄭州道路綠化」小程序,在線瀏覽與欣賞城市美景,參與綠化隨拍、作品評比、綠化建議、互動交流等,進行線上互動。
鄭州北站惠濟區鐵路沿線綠化景觀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全面推進行道樹智慧銘牌工作,對每條路的不同樹種實現銘牌全懸掛,通過二維碼科普植物知識,融入地圖元素增加便民信息,打造融知識,趣味、便民多位一體的「掌上智慧綠化」。
現如今,鄭州道路景觀綠色網狀系統成效初顯,「綠城」正在向「綠都」闊步邁進。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的重要歷史節點,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將緊緊圍繞「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這一論述,擴大綠化總量,優化綠化布局,豐富綠化形式,把握「調品種、疏層次、增花色、重管理」的總體方向,聚焦城市精細化管理,用「繡花功夫」做好「綠化文章」,繪製花開滿城、處處是景、步移景異的高質量城市道路綠色畫卷。
鄭報全媒體記者 谷長樂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