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華為百萬年薪博士、湖大26歲副教授都畢業於這所雙一流

2020-12-14 木木西裡科技

最近,有這麼一所高校有點「火」

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今年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一畢業就籤下了年薪201萬的offer。

博士生姚婷,同樣於入選華為2020年「天才少年」項目,年薪拿到156萬。

94年出生,今年才26歲的李晟曼被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而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研究生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這所高校有什麼獨門秘訣能培養這麼多高水平學生?華為又為何獨寵華科?

一切,還要從華中科技大學介紹起。

華中科技大學校園風景 圖源:華中科技大學官微

作為一所正宗的老牌985高校,華中科技大學雖然一直很低調,但這實力可是槓槓的不容置疑!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5月26日合併成立,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華科一共有8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分別是: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他有7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4個湖北省重點學科,學科實力確實非常強大。作為工科強校,華中科技大學的工科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十名之列,如果說在北方,人們更認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話,那麼在南方,人們則更認可華中科技大學。

華科之強,強在方方面面,接下來,讓小募帶你走近華科~

讓你點讚之——華科的計算機專業

不難發現,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三位學子(博士生)畢業專業都和計算機相關,2019年入職華為的左騰飛畢業於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20年即將入職華為的張霽和姚婷均畢業於計算系統結構專業。

難怪大家都笑稱華科是華為的「後花園」了

那華科的計算機專業到底有多厲害呢?

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系國家重點學科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三個本科專業。

學院擁有"計算機系統結構"國家重點學科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擁有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信息安全四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和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其中,計算機系統結構(也就是張霽和姚婷畢業專業)為國家重點學科、湖北省高校特色學科。該學科是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單位、湖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長單位、「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12年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一級學科評估中排名全國第十。

在第四輪教育部高校學科評估結果中,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為A。

師資力量雄厚

現有專任教師180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68人;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長江教學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

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華中中心結點單位

學院設有6個研究所、1個工程中心(數據存儲系統與技術教育部工程中心),建有11個國家或省部級研究基地,孵化了2個高新技術企業。學院擁有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服務計算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網絡存儲技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集群與網格計算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資料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下一代網際網路接入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華中科技大學IBM技術中心、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武漢)。另外,本學科是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華中中心結點單位,是中國教育科研網格主結點、中國國家網格(武漢)結點單位,是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的重要組成單位之一。

科研成果豐碩

近3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80餘項,其中包括「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支撐計劃、國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等國家級重大項目,是863計劃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國家授權專利125項,發表學術論文683篇,其中60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錄。

讓你佩服之——華科的科研實力

除了計算機專業,華科的其他專業也不是蓋的!

14個學科進入A類,其中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4個學科進入A+

華中科技大學是華中理工大學的前身,2000年,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成立華中科技大學。

無論是從學科實力、科研成績,還是從人才培養等綜合實力看,華科在全國高校中都是位居前列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項目能夠反映一所高校最基本的科研實力,所獲得項目數越多,獲得金額越大,越能證明一所高校研究實力強,不論是從去年還是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華科都是穩居國內前十。

圖源:青塔

圖源:高校與科研

圖源:軟科

這足以證明他強勁的科研實力。

另一方面,華科在科技上對國家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

國家科技三大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數量排行榜上,華科也是穩居前10。

其實華中科技大學還手握四大頂級科研平臺,這也是它低調表面下的奢華配置!

No.1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是科技部首批批准組建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前身為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為科技部2003年批准籌建的首批五個國家實驗室之一,2017年獲批組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而這個科研平臺全國高校僅有4家,另外三家是清華、北大、中科大。

No.2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

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承建的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承擔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項目--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建設任務。是世界四大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之一。

No.3精密重力測量基礎設施

於2018年6月投資9.05億開建的精密重力測量基礎設施,這是華科承建的第二個國家重大科技設施,也是全國少有的同時建有兩個大科學裝置的高校。

No.4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

目前國家醫學中心僅在北京、上海、武漢落戶。而承擔建設國家醫學中心的高校目前僅有北大、復旦、上交和華科和首都醫科大學,而復旦和上交與首都醫科大學共同建設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大和華科則是一校獨立建設國家醫學中心。

讓你酸之——華科的優秀學子

才貌雙全!94年姑娘被聘「雙一流」高校副教授

李晟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師從吳燕慶教授,獲國家獎學金,社會活動積極分子,知行獎學金等榮譽。博士研究生階段,在導師吳燕慶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IF=38.663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篇,微電子器件領域頂級會議IEDM上發表會議論文一篇。多次參加頂級學術會議並作口頭報告。2020年7月獲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一點小八卦丨那些你意想不到的華科學子

網球天后李娜,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生。(他的丈夫姜山也是哦)

趙方婧,《芒種》的原唱者,對!就是你現在哼的那個調,「一想到你我就wu~~~」(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2019屆畢業生)。

李行亮,2010年快樂男聲選手,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2010屆畢業生。(本科)

微信之父張小龍,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碩士)

還有孟晚舟、羅振宇等華中科技大學的知名校友,華科真的是培養了很多人才呀~

讓你流口水之——華科的30多個食堂

據華中科技大學的同學們的不完全統計,食堂竟有30多個。這數量,應該算是全國食堂數量最多的院校了吧……

還有知乎網友說從圖書館出來,第一件事是需要花5分鐘思考一下去哪一個食堂吃飯。

竟然還有同學看到了商業價值……既吃遍了美食,又賺了錢,這操作6啊~

小募列舉了一些網友們提供的食堂,大家看看這數量。

真是太豪氣了,這麼多食堂,把所有窗口都吃一遍也得好久吧

西邊(9個):西一,西二,百惠園,美食屋,百品屋,西園,西華,百景,楓林灣

中部(10個):氧氣層,喻園,集錦,百味,教工,集賢,紫荊園,東一,東三,東四

東邊(14個):韻苑學生食堂1樓,2樓,學一,學二一樓,學二二樓,東園一樓,二樓,三樓,東籬,東教工,百盛園,同福,同暢,法拉盛

甚至於,華科還有屬於自己的食堂攻略:

理工生的嚴謹除了用在學術,也用在了吃上。

口碑最好是西一,就餐環境看百景,韻苑過早花樣多,要吃自助去東一,女生愛往喻園跑……每個飯堂的殺手鐧,在華科大人的心中被區分得明明白白。

沒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湯汁飽滿,餡料十足,渾渾圓的肉餡咬第一口就能看見。由於味道鮮美。價格實惠,喻園食堂的湯包到現在還是每人限購兩籠。

早上起來,在集賢樓來份熱乾麵+豆漿的早餐標配已成為華中大學子最為熟悉的味道,最主要的是,價格只要2元一份。可以說性價比極高。

除此之外,夏天還會有西瓜涼粉,龜苓膏,以及涼菜等等。

在這裡,只要你夠耐心,或許還能吃到張小龍、羅振宇、姚欣……同款。

從華科大走出的科技大佬們。

被35個飯堂帶大的學子,每年都有1/3留在了武漢,成為光谷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華科雖然低調,但它科研實力強勁、平臺眾多,能給予學生的優質資源和條件實為豐富,所以才能輸送如此多的優秀人才。

相信不少湖北的學子都聽說過這句話,「學在華科,玩在武大,愛在華師」(湖北學子都懂得),在高校間廣為流傳。

如此也能看到華中科技大學的不一般了吧!

不多說了,為有內涵的華科打call!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6歲博士畢業,被湖南大學聘為副教授,她比顏寧還厲害?
    比如說華為招聘兩位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給予200萬的年薪,這樣的新聞,不僅體現華為對人才的重視,更能體出讀書的重要性。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學歷能夠帶給人不一樣的人生,這也是反駁讀書無用論的最好證明。近些天,又有一位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畢業生,成為各個新聞媒體平臺的熱搜。這位26歲剛畢業的博士,就被湖南大學聘請為副教授,讓很多人都感到驚訝。
  • 不拘一格降人才,26歲副教授可以有
    浙江在線8月11日訊 湖南大學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一個26歲的女博士,一出道就獲聘一所「雙一流」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羨煞許多人,也引來不少爭議。
  • ...後,26歲工學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他們都畢業於這所大學
    每經編輯:趙慶據湖南大學官方網站信息顯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近期新增一名副教授,1994年出生的工學博士李晟曼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個人資料顯示,李晟曼2011年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於2020年獲工學博士學位。
  • 華為厲害了,牽手清華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後,年薪高達60萬
    ,為了能夠吸納更多優秀高校畢業生,華為開展了許多校企合作項目,瞄準各大高校畢業生,近日,華為與清華大學「牽手」成功,聯合培養博士後,而福利待遇更是豐厚,年薪高達60萬!,但是遲遲不見與清華北大的合作,不過,近日終於等來好消息,華為這次厲害了,直接與清華大學合作,雙方聯合培養博士後。
  • 華為年薪百萬聘用8名博士,讀書無用?學歷不是一無是處
    你的學歷拿來就什麼都不是嗎?不,不是這樣的!華為年薪百萬聘用8名博士」消息一經發出就讓廣大網友羨慕,為什麼?年薪百萬啊,誰不羨慕。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籤發了一份總裁辦電子郵件,宣布對8位2019屆頂尖博士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
  • 華為招聘天才少年剛畢業博士年薪超過 200 萬?千金買骨
    有人覺得這種操作有副作用,EECS一個剛畢業博士可以拿到200萬這種大部分學校長江傑青都到不了的水平,而頂尖的生物化學PhD留在國內的話有啥出路?博新那幾十萬,補貼那幾十萬?全國有幾個人一年能到100萬?都是兩年的命,第三年還給發麼?
  • 應屆生年薪201萬,華為「千金買骨」,背後藏著哪些小心思?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人家畢業拿著百萬年薪,你卻只能刷著手機吃「檸檬」。近日華為再次刷屏,此次大家熱議的焦點是華為對八位2019屆頂尖博士實行年薪制,且最高年薪已達201萬。在華為總裁辦【2019】017號電子郵件中,任正非反思了華為留不住博士類員工的原因,並在郵件中披露了華為員工流失情況。數據顯示,近5年,在華為工作的博士類員工累計平均離職率為21.8%。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博士類員工呈現出入職時間越久,累計離職率越高,其中2014年入職的博士,四年以後只有57%繼續留在公司。
  • 畢業就年薪百萬:真正厲害的人,都有這幾點共同特質
    其中有一些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以前,在我的認知裡面,年薪百萬已經屬於非常優秀的人才,在大公司起碼也是總監級的Boss了。但是直到最近接觸到一些客戶,我才發現,原來有的人一畢業就已經年薪百萬了,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很厲害了。
  • 天才少年入職華為,都是學計算機的,他們憑什麼拿到百萬年薪?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2020年的華為天才計劃,全球僅8人入選,這8位來自不同院校的天才少年,華為為他們開出了最高檔201萬的年薪。
  • 一畢業就被華為搶走的90後博士:年薪超200萬,畢業於這所大學!
    今天要說的這位90後博士的求職經歷可謂是羨煞旁人:一畢業就直接向華為、騰訊、阿里、深信服四大名企投送簡歷,並且全部得到熱情回復;四家巨頭公司紛紛開出高薪想要爭攏這位年輕人才
  • 畢業於周南中學!湖南「天才美少女」被華為看中,年薪156萬!
    在華為面試後,姚婷覺得她的研究工作和部門的方向比較契合,所以就在自己所在的實驗室與華為開展了一個項目。因此相對於國內其他公司,姚婷對華為的部門更為了解,覺得能夠發揮博士期間所學,於是選擇了加入華為。對於在華為的職業規劃,她說「當下想的是做出有價值的成果,不辜負這份offer和這份offer裡承載的期望。
  • 年薪百萬的機會來了 華為招聘:8類崗位 9大城市
    近日,任正非籤發通知:華為8位天才博士年薪百萬,這8名人員全部為2019屆應屆頂尖學生,其年薪的最低為89.6萬元,最高為201萬元。華為整體上都支持高薪吸引人才的政策,是不是羨慕了,如果你是應屆生,你的機會來了。
  • 捨棄華為百萬年薪,已成中國海軍第一位女艦長,經歷簡直是開了掛
    圖為韋慧曉近日,據媒體報導,最近中國首位女副艦長韋慧曉火遍了大江南北,她的經歷簡直是開了掛,據稱這位女副艦長曾經是華為高管,但後來她捨棄華為百萬年薪,毛遂自薦參軍入伍海軍,多年服役後如今已成中國海軍第一位女艦長
  • 國內博士畢業就業出路如何,畢業後如何發展?
    讀博士要看你為什麼要讀?一般讀博總是有點學術上的追求的,不然單純功利性地要拿博士學位來找份好的工作,就太不值得。而且國內博士也一直在擴招,長遠來說學歷肯定會一直貶值的。本科畢業找不到好工作,讀碩士還可以考慮,但碩士畢業要因為一時工作不滿意,選擇讀博士就大多會後悔。
  • 湖南26歲女博士生導師因高顏值走紅,這不是後浪,這是巨浪
    但是近日在湖南大學官網中公布的新教師聘任名單,一位26歲的90後女博士生導師李晟曼引起關注,因為這麼年輕的教授,博導,確實有點顛覆大家的認知。26歲你在幹嘛呢?也許在讀研究生,也許已經參加了工作,但是你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人26歲成為了副教授,博導,這確實有那麼點一步到位的感覺,這是畢業就達到了人生巔峰的感覺呀。
  • 百萬年薪!福大本科畢業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
    小時候常聽長輩們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兩年看各媒體關於華為「天才少年」的報導長輩們說的果然是真的華為為了招聘「天才少年」計劃的薪資最高檔為人民幣182-201 萬元 / 年,全球僅有4位,皆為博士;中間一檔為140~156萬/年,今年7月份西交大公布兩名本科畢業生丁聰和張子傑入職華為消費者BG鴻蒙作業系統和高斯資料庫團隊,其對應的年薪屬於「天才少年」計劃中人民幣89.6-100.8萬元/年。
  • 程式設計師感慨:MIT博士放棄百萬年薪去清華做助理教授,傷仲永了
    最近,一位網友就在職場社區感慨:MIT的博士,居然放棄了某網際網路大廠的百萬年薪,跑去大學做一個助理教授,傷仲永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該網友是一位程式設計師,就職於一家網際網路大廠。他的一位師姐今年從MIT博士畢業,回國找工作。在斬獲諸多offer後,讓人意外的是,這位師姐放棄了網際網路公司的百萬offer,轉身去清華做了助理教授。該網友在聽聞這一消息後感慨:傷仲永了。
  • 90後小夥直博生,一畢業拒絕300萬年薪轉身加入華為,這是為何?
    ——殷慶功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生存而勞累,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百萬的年薪,讓自己飛黃騰達。成為一個百萬富翁,幾乎是每一個人心中的夢想,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不再為生活而奔波。而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很多人都沒能夠成功。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卻拒絕了300萬的年薪,加入華為,真是讓人震驚。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華為招8名博士,年薪200萬,好好讀書的人生,到底有多賺?
    01華為招了8名博士,最高年薪200萬最近網絡上傳出一個消息:華為用百萬年薪聘用了八名博士,這一消息引發了強烈的關注。那是博士生啊,全中國一年畢業的博士生也就5到6萬人,華為一次性「拐」跑了八個?還個個年薪百萬往上?
  • 中國首位女艦長:參加過環球小姐,放棄百萬年薪,博士畢業去參軍
    這一年,她以優異成績從南京大學畢業了。不久後,她就職華為公司,搖身一變,成了一名幹練的女白領。對於新角色,年輕且有鬥志的韋慧曉適應得很好,大展拳腳。她的工作效率,也令上司對於聘用這個人才感到滿意。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和韋慧曉同齡的一期海軍學員的招募也剛剛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