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三年,《人民2》變成《巡迴檢察組》,達康書記也老了

2020-12-18 騰訊網

說實話,這一回《巡迴檢察組》突然空降視頻平臺和衛視同步播出,確實有點措手不及。

三年了,觀眾還是惦記著那一年《人民的名義》裡面,為了整頓吏治而殫精竭慮的那些人們,那些為了維護整個政府公檢法機關正常合規的秩序,而奉獻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甚至於子孫的人們。

一門心思求發展的達康書記,看見妻子牽涉經濟問題而被抓那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又有點自己被聲名所累的眼神,

連同那敢於揭露,甚至是過於寫實的那一屋子貪賄而來的紙幣這樣的情節,都已經深深的銘刻在觀眾的腦海裡。

所以,官宣有一年有餘的,號稱是《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的《人民的正義》,其實也讓觀眾翹首以待。但等待的時間太長,觀眾都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刻,它卻突然改頭換面,用《巡迴檢察組》的名頭驟然空降播放平臺,這突然程度,確實讓觀眾有些措手不及!

前面四集內容看過以後,個人感覺確實是該換一個名字,因為《巡迴檢察組》的敘事重心,在公檢法的執法系統,而比之前《人民的名義》裡面所牽扯的範圍要相對縮減,而且,整個敘事過程和講述手法,都不同於《人民的名義》那種以條約規章而行進的正大堂皇,反而有《重案六組》那種偏重於刑偵探案的懸疑性。

所以,個人前期預測,這劇可以看,但是估計很難達到《人民的名義》那種高度!

布局精巧,但是後繼乏力!

《巡迴檢察組》有一發炸裂的開場。

在東川省「十大法治人物」的活動現場,看著自己行業一年來功勳卓著,頗有些懷舊欣慰的政法委書記張友成,正在和後起之秀的傑出代表侃侃而談。

此時,阿婆胡雪娥拿著錦旗衝了上來,口口聲聲要感謝當年最有潛質的檢察官何樹國,這麼湊巧的時機,這麼好的新聞素材,吸引得例行採訪的記者紛紛圍攏上來,要抓緊收錄這一份情真意切的補充材料。

可沒想到的是,等胡雪娥拉開錦旗,原來所謂的錦旗變成了一面「伸冤旗」。—— 胡雪娥是殺人犯沈廣軍的母親,她認為自己兒子是冤枉的。為了伸冤在多年來一直在各個渠道申訴,最後達不到她的要求,她只能瞅準整個機關表彰大會的機會,送「伸冤旗」威脅割腕自盡以證清白,來引起媒體和上級部門的注意。

這件事確實如同胡雪娥所料,驚動了整個政檢法體系。為了查明真相,省政法委書記張友成委派檢察官馮森作為省巡迴檢察組組長深入調查此案。

隨後2集的戲份中,更是如剝洋蔥般的慢慢揭開事情的真相。 胡雪娥所想要揭露的原來是一樁舊案——當年他兒子沈廣軍在與人爭執之時,對方被沈廣軍車上的改錐刺死,所以沈廣軍被懷疑殺人。

因為案件流程上沒有問題,警察和檢察院所提交的證據也合理合規,於是在證據所顯示的範疇內早早就做了判決。只是嫌疑人沈廣軍雖然承認作案兇器來自於自己的汽車,但是拒不承認最終殺人的罪行,就算是在服刑期間一直抗辯,加上家人的激烈反應,才導致了如今這個局面。

然後,劇情分出了一條高層領導的生活線——張友成處理完這個案子的安排,為了慶祝即將升任政法委書記的高升之喜,自己大家族在酒店舉辦了家宴。宴席期間,東川首富黃雨虹(許文廣飾)登場,在宴席裡各種拉攏和攀扯,張友成,其夫人鄭雙雪(王海燕飾),以及張友成的親戚和故交,各色人等不僅僅言語上針鋒相對,暗地裡也是心有算計,各懷鬼胎。

與此同時,我們的男主角馮森(于和偉飾)騎著二八大槓上線。(這裡其實設計的太刻意,一個資深法律人士,騎著簡陋的自行車滿街跑,不接地氣,只是顯得生硬。你與時俱進換個半路斷電的小電摩都比較現實)

馮森不同於張友成為代表的那種自矜身份,照搬條款的法務人員,他是底層草根出身,手段花樣百出,潛伏在醫院去見了胡雪娥,又旁敲側擊通過公安系統的舊識,在收集當年的案卷。

在他灰頭土臉的奔忙裡,不僅僅推進了沈廣軍的案情,還牽扯進他的妻子多年前遭遇車禍死亡的舊案。

而隨著劇情在第3、4集的推進,觀眾已經感覺得到,沈廣軍殺人和當年他妻子被害一案,內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編劇的問題,擅長寫懸疑作品的餘飛能否駕馭反腐題材!

之所以沒有大張旗鼓掛著《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的名號如期上線,《巡迴檢察組》也是有難言之隱——畢竟編劇周梅森換成了餘飛,整體氛圍和手法完全不一樣了!

對比一下就很明顯,周梅森是在寫官方生態,而餘飛,一直致力於將主題從懸疑的角度入手,把一副公檢法系統的人物群像,寫成他最拿手的《重案六組》那種推理懸疑的刑事案件。

這種本質性的區別,造成兩者的氣質完全不同!

《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為了寫好《人民的名義》,沉寂八年之久,深入省檢察機關一線體驗生活,獲得了第一手的寫作素材。因為這紮實的生活體驗,他對中國官場百態有著深入研究,他寫出的本子堂正,大氣,更加貼近真實。

從《人民的名義》裡面可以看出,他寫故事,寫人物,都是用一種中正持平的角度,正反皆有,瑕瑜皆現,每個人都有善惡兩個方面。

在書寫的過程裡,他強調人性善的一面和法律法規的融合,柔軟的人性用堅硬的法律底線來規整,進而促進整個官場乃至社會秩序的穩固。

而對於劇情裡的反面人物,他也是用一種悲憫的眼光來描寫的。他承認這些人物內心的善意,也強調這些人如何在過程裡迷失而犯錯。而最可貴的是,他對待反面人物的態度是——就算是犯錯,也在用當事人的經歷,來解構他人格上和行為上的合理性,用人物的嬗變,來給觀眾做一個負面教材,促進觀眾內心道德觀的建設和加強。

本劇的編劇換成了擅長寫偵破類案件的餘飛,使得整部劇多了離奇的情節,走向偏向於獵奇。

所以,觀眾質疑擅長寫懸疑作品的餘飛能否駕馭反腐題材類型作品的呼聲尚且沒有解決,而因為缺乏體制內的真實經歷,寫出來的東西不接地氣的毛病就浮上了水面——在構建公檢法執法人員工作與生活狀態的時候,流於官面和刻板——比如說,開會的時候那種官腔氣息很濃厚,戲好如同韓童生,所扮演的張友成在開會的時候那官腔都是一套一套的。

而私底下也端著藏著,家宴上張友成面對心懷鬼胎的首富,那種法規拿來當說辭的做法,其實根本不能讓角色顯得偉光正,反而因為太生硬而使得整體人物少了一份真實的力量。

手法問題,導致三十幾個實力派演員成了工具人!

還是編劇手法和實力的問題,《巡迴檢察組》裡面的角色塑造,達不到《人民的名義》裡面的個性鮮明。

從創作理念上來看,周梅森走事件與人物相互促進的路線,先在局勢裡樹立人物個性,然後用大事件裡的利益和原則的衝突做戲肉,來加大人物矛盾,進而在人物的相互角力裡推進事件的激化和劇情的推進。

所以,《人民的名義》一開局,幾方面就有了初期的矛盾陣營,而後,事件發展裡,各方面人物逐漸顯露自己的底線和手段,相互角力的過程裡事態不斷拉鋸,那種權謀和規則的感覺就迅速建立起來。

在加上演員各具特色的表演——陸毅作為男主角其實實力偏弱,但是整體局勢裡他是標杆底線一樣的工具人,要其自然最低;而張豐毅展現了沙瑞金那種只看成效的抓大放小的高層風範,談笑風生也殺伐決斷;而吳剛那張苦瓜臉,整個符合李達康的糾結內心——本來想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結果官場作風散漫,逼得他放棄自己主要目的而不得不去抓風紀,勞心勞力還得罪人,活生生把自己熬出一副身不由己的苦逼樣子;而張志堅把高育良的心機城府,喜怒不形於色一直撐到了劇情最後……

《人民的名義》是一出大群戲,每個人都在相對合適的位置發揮角色的光彩。而《巡迴檢察組》則在演員調教上面,有些詞不達意!

畢竟,餘飛在設計劇情的時候,更多的傾向於事件的詭變和多樣,而強調人物在事件裡的,懵懂和無措,甚至,在敘事裡流露出一種僵化教條而死不認錯的犟。

就像開局設計的面對胡雪娥割腕伸冤的事件的時候,整個局勢都是混沌的。而政法委書記張友成帶著全市最具有潛質的政法機構檢察官的應對會議,完全就是為了讓觀眾認人的工具性情節——

裡面每個人都說著語氣和口徑類似的話語,雖然有好幾位實力派演員,但是基本沒有凸顯出其中每個人的立場和個人算計,每個人都背語錄一樣的用冠冕堂皇的臺詞來申訴沈廣軍案件如今結果的正當性,用流程正確來反覆論述自己系統的無過錯。

可問題是,這種敘述不僅僅沒有實質性對劇情的推進能力,反而因為過於僵化的臺詞設計,讓觀眾聽出公檢法部門追求「程序正確」的偏頗態度。

之後,很例行化的開始敘述私底下人物的狀態,胡雪娥追查線索,張友成家宴上的義正詞嚴,馮森的過於接地氣到有些混不吝……整個過程不像國家機關的職場劇,更類似於刑偵機構的臥底戲!

所以,在大方向的把握上,《巡迴檢察組》的劇本就註定了氣勢和穩重不如《人民的名義》,再加上後期在劇情裡加廣告,臺詞過於僵化,以及敘事方式的改變,使得一部正劇變成了刑偵題材為主線的劇集,敘事氣度明顯單薄了。

所以,當前這個號稱姐妹篇的《巡迴檢察組》,別抱複製當年《人民的名義》輝煌的希望!

相關焦點

  • 人民的正義改名巡迴檢察組正式登陸湖南衛視
    巡迴檢察組《巡迴檢察組》本來叫做《人民的正義》,只是後來改名為巡迴檢察組,由余飛擔任編劇,李路擔任導演,《人民的名義》中的原班人馬,讓我們似乎看到了原劇的風格。看到于和偉那一個大背頭就會想起其在三國演義中的網絡段子「接著奏樂,接著舞」,于和偉這次飾演了東川省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十年追兇,破局解密。
  • 《巡迴檢察組》完結了,《人民的財產》還要等多久?
    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已經正式完結,作為《人民的名義》的姊妹篇,這段故事也將告一段落。 首先在演員陣容上,就有多達十多位演員同時出演了這兩部電視劇,所以觀眾們在看《巡迴檢察組》的時候很難不同時想起《人民的名義》劇情的種種。
  • 《巡迴檢察組》完結了,《人民的財產》今年還能上映嗎?
    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已經正式完結,作為《人民的名義》的姊妹篇,這段故事也將告一段落。電視劇《巡迴檢察組》海報雖然電視劇《巡迴檢察組》不是《人民的名義》的續集,但是兩者卻有著非同一般的關聯。首先在演員陣容上,就有多達十多位演員同時出演了這兩部電視劇,所以觀眾們在看《巡迴檢察組》的時候很難不同時想起《人民的名義》劇情的種種。
  • 會飛簷走壁,于和偉扮演的另類檢察官,會讓他像「達康書記」一樣爆...
    2018年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019年是《慶餘年》 2020年,輪到《巡迴檢察組》。 當《人民的正義》變成了《巡迴檢察組》, 當達康書記升職變成省委宋書記
  • 頂配神劇陡然空降,《巡迴檢察組》開播,壓軸大戲年終登場!
    從目前情況看,《巡迴檢察組》極有可能憑著「兩老帶一新」特質,帶出爆款氣象,預計很快將超越《大秦賦》,並進而取代《裝臺》,獨佔收視鰲頭。1、老班底《巡迴檢察組》雖說已更名,不再接續「人民」二字,劇情內核也不是照著續集走的,卻基本保留《人民的名義》的演員班底。
  • 《巡迴檢察組》又將成爆款,被觀眾稱為《人民的名義》第二部
    《巡迴檢察組》又將成爆款,被觀眾稱為《人民的名義》第二部檢察、法治電視劇在優酷還只播出幾天,就連續拿下收視第一,雖然目前豆瓣評分沒的顯示出來,但基本上可以說這部劇又將成爆款。關於《巡迴檢察組》被觀眾稱為《人民的名義》第二部的話題,首先這部劇的別名就叫《人民的名義》,其次該劇的內容與《人民的名義》十分相近,甚至可以說兩劇如出一轍。相比《人民的名義》,我們在《巡迴檢察組》中看到一些新面孔,也有相識的老面孔。在前者出演李達康書記的吳剛,此番仍然飾演書記。在前者出演公子哥趙瑞龍的馮雷,此次化身地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熊紹峰。
  • 年底壓軸大劇《巡迴檢察組》開播,迫不及待先在咪咕閱讀看原著
    昨晚,觀眾們期待已久的《巡迴檢察組》低調開播,作為《人民的名義》姊妹篇,本劇由咪咕聯合出品,它的班底陣容堪稱豪華,戲骨雲集。但事實上,這部重磅劇的上線之路並不順利,在三次改名後才得以"零宣傳"空降湖南衛視。
  • 《巡迴檢察組》播出,湖南衛視又要重現《人民的名義》般的爆款?
    12月13日湖南衛視黃金檔,政法題材劇《巡迴檢察組》隆重播出,一時之間相信很多人的腦海都會回想起三年前的那部《人民的名義》。 其實這部劇最初的名字就是《人民的正義》,二者僅僅一字之差。 那麼,《巡迴檢察組》能像《人民的名義》一樣,引爆收視和口碑嗎?能夠獲得觀眾的交口稱讚嗎?
  • 《巡迴檢察組》,看過的最無恥的劇
    《巡迴檢察組》,看過的最無恥的劇被稱為 "人民的名義 "姐姐的 "巡迴檢察組 "這是怎麼回事?該劇開播不久,口碑全無,豆瓣評分以6.8分開局。大部分觀眾都是帶著失望和不耐煩的心情去看這部劇的。劇情拖沓,演員演技過硬,整部劇的廣告植入讓人憤怒不止。
  • 《巡迴檢察組》熱播:「名場面」刷屏
    《巡迴檢察組》在湖南衛視上星開播後不負期待,前十集播出後,跌宕起伏的劇情,群像出彩的人物設定,實力派演員們的豪華陣容,以及接地氣凝正氣的厚重底色都讓《巡迴檢察組》快速登上各大影視排行榜,並成為社交媒體上的「城中熱劇」。
  • 《巡迴檢察組》熱播:「名場面」刷屏掀起檢察熱潮
    韓童生、成泰燊、宋春麗、王海燕領銜主演的掃黑除惡依法治國檢察題材法治大劇《巡迴檢察組》在湖南衛視上星開播後不負期待,前十集播出後,跌宕起伏的劇情,群像出彩的人物設定,實力派演員們的豪華陣容,以及接地氣凝正氣的厚重底色都讓《巡迴檢察組》快速登上各大影視排行榜,並成為社交媒體上的「城中熱劇」。
  • 《巡迴檢察組》熱播 "名場面"刷屏掀起檢察熱潮
    《巡迴檢察組》在湖南衛視上星開播後不負期待,前十集播出後,跌宕起伏的劇情,群像出彩的人物設定,實力派演員們的豪華陣容,以及接地氣凝正氣的厚重底色都讓《巡迴檢察組》快速登上各大影視排行榜,並成為社交媒體上的「城中熱劇」。
  • 《巡迴檢察組》今日收官 韓童生演繹別樣書記
    由李路執導並擔任總監製,李學政擔任總製片人,餘飛編劇,于和偉、韓雪、韓童生、宋春麗、馮雷等主演的掃黑除惡依法治國檢察題材法治大劇《巡迴檢察組》播出已接近尾聲。跌宕起伏的劇情,群像出彩的人物設定,實力派演員們的豪華陣容都讓該劇好評不斷。「黃金戲骨」韓童生在劇中化身「正義守護者」,堅守原則,將正義維護到底。
  • 《巡迴檢察組》這個細節太贊了,飽含深意,深刻詮釋人民的名義
    《巡迴檢察組》終於上線了,這部被稱為《人民的名義》第二部的電視劇,果然沒有讓人失望,甚至超越了第一部。尤其是在拍攝畫面和細節處理上,更是做足了功夫。豆瓣網友發表評論說:看了兩集,就給5分好評。的確,這部《巡迴檢察組》依舊是以「人民的正義」為拍攝主題,在這部劇中的一個小細節,就深刻詮釋了這一概念。
  • 《巡迴檢察組》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正式出版發行
    中新網12月22日電 2020年12月,由湖南衛視正在熱播的爆款劇《巡迴檢察組》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由東方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是著名編劇餘飛聚焦法治現實主義題材的監獄檢察小說。此書的出版可謂恰逢其時。
  • 于和偉《巡迴檢察組》突然上線,與韓雪重啟「九三零案」
    新京報訊 12月13日晚, 由余飛編劇、李路執導,于和偉、韓雪主演的《巡迴檢察組》突然低調登陸優酷視頻網絡獨播。《巡迴檢察組》海報《巡迴檢察組》被觀眾視為《人民的名義》的姊妹篇,因為同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金盾影視中心出品,《人民的名義》總出品人範子文在《巡迴檢察組》中擔任總出品人,《人民的名義》總導演李路仍繼續執導《巡迴檢察組》,而編劇是曾擔任過《重案六組》第三、四部的著名編劇餘飛。
  • 巡迴檢察組張一葦張友成結局 巡迴檢察組張書記扮演者是誰
    巡迴檢察組張一葦張友成結局按照劇情,張友成是東川省政法委書記,他平素不徇私情,肯做實事,在領導和群眾中都有不錯的口碑。張友成提出徹查「九三零殺人案」,還人民以正義,他還斷然拒絕海平市首富黃雨虹的腐蝕和拉攏,將他所送名貴菸酒全部送給酒店員工,堪稱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 《人民的財產》和《巡迴檢察組》哪個才是《人民的名義》第二部
    有另外一部還沒有上線播出的電視劇叫《人民的財產》,光看名字的話,這部《人民的財產》似乎更像是《人民的名義》的第二部。那這兩部劇到底哪一部才能算得上是《人民的名義》第二部呢?先看這三部劇的製作單位,《人民的名義》和《巡迴檢察官》的出品方都有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和金盾影視中心,只不過《巡迴檢察組》又加了個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廣播電視臺。
  • 熱播劇《巡迴檢察組》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正式出版發行
    2020年12月,湖南衛視正在熱播的爆款劇《巡迴檢察組》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由東方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是一部聚焦法治現實主義題材的監獄檢察小說。本書是國內作家首次聚焦中央關心、普通百姓關切的巡迴檢察改革題材創作而成,對於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的中國營造法治氛圍,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作者餘飛是著名實力派編劇,"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其作品大多聚焦諜戰與探案題材。
  • 《巡迴檢察組》「李達康」升官了,這次他的演技更有「味道」
    作者|宋曉峰 審核|宋佳提要:《人民的正義》如期播出,不過它改名了,改成了《巡迴檢察組》,在這檔電視劇中,依然能夠看到《人民的名義》中的很多熟悉面孔,仍然還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演技,震撼的劇情。《人民的名義》是一部觀看人數多、收視率非常高的電視劇,頗受好評,雖然說沒有什麼特別大牌的演員,一群老戲骨撐起了一部讓人舉拍手較好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是《人民的名義》的續集,很多觀眾對它的期待還是非常高。12月14日晚。《巡迴檢察組》最新的劇集播出,讓人期待的是,「李達康」書記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