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已經拉開序幕,與之相伴的是急劇上漲的快遞投訴。
近日,山東財經報導接到多個有關百世快遞的投訴,「雙十一開沒開始,我的快遞就已經積壓在網點一個星期不動了」,市民張立表示。山東財經報導了解到,濟南百世快遞一網點已關閉,大量滯留件不久前剛協調臨時快遞員配送。
事實上,關於百世快遞網點倒閉的報導屢見不鮮。有報導稱,今年春節後,百世快遞總部降低了分發給快遞站點及快遞員的派送費,導致全國許多快遞網點倒閉。
01
「別發百世快遞了」
11月5日,山東財經報導從張立提供的快遞物流截圖看到,10月29日快件顯示在濟南轉運中心,正發往濟南某網點。
「給孩子購買的學校用的東西,本想她放假回來帶走,結果到現在還沒有送到。」張立對百世快遞的送貨速度很無奈,她曾多次撥打百世快遞客服電話95320,但客服均在了解情況後稱兩小時內會有網點負責人聯繫。
「並沒有任何人跟我聯繫,我索要過網點電話,但這個電話打不通。」張立當著山東財經報導記者的面再次撥打該網點電話,電話一直處於暫時無法接通狀態。
隨後,山東財經報導記者同張立一起撥通百世快遞95320電話,表示希望自提快件。百世快遞客服表示,沒有網點地址,會有工作人員聯繫用戶。很快,百世快遞客服打來電話。
「今天清的28、29號的快遞,應該明天會給您送的」,百世快遞該網點客服表示,「這個網點倒閉了,沒有人給送快遞,現在是從別的地方找的快遞員正在抓緊清倉呢。這兩天就能清空,(然後)送11月份快遞了。」
當山東財經報導記者問是否可以繼續發百世快遞時,該網點客服表示:「你不要發(百世快遞)了,最近這段時間挺亂的,韻達和圓通也不要發了,我不知道是不是你們那邊的網點,我看著有幾個網點也是倒閉了。濟南那邊今年挺亂的。」
11月6日下午,張立告訴山東財經報導,百世快遞已經將快件放到小區門口超市,並發來了取貨簡訊。
山東財經報導發現,百世快遞派送出現問題並非個例。在新浪微博上,淄博周村提供訂單的百世快遞物流信息顯示「此件存在異常,無法繼續中轉,請儘快與快遞公司/商家核實、確認後續方案,感謝您的配合」。在黑貓投訴平臺能看到近萬個關於百世快遞的投訴中,很多是關於百世快遞卡在中轉站,網點電話無人接聽的投訴。
無獨有偶。泰安市民所提供的百世快遞物流信息出現「請您及時到您要求的自提站點收取包裹」的提示。一位家住石家莊的朋友對山東財經報導表示,「我們這裡的百世匯通已經不送達小區快遞櫃了,直接送到網點。」
針對網點倒閉、包裹滯留等問題,百世快遞客服表示:「雙十一期間快遞激增派件時間延長,一些網點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後續我們也會加強管理和工作效率。對於部分網點出現倒閉,用戶無法拿到快遞的情況,我們總部會儘快派專員解決,儘快為用戶進行派送。」
02
「以低價換市場」的策略失效?
有報導稱,春節之後,百世快遞總部降低了分發給快遞站點及快遞員的派送費,導致全國許多快遞網點倒閉。據中國經營報報導,2020年5月以來,多省份百世快遞鄉鎮基層快遞網點派送費下調1-3毛。
有快遞網點負責人表示,如果某地出現百世快物流信息遞停滯數天不動的現象,極有可能是當地網點出現「怠工」等現象,最好申請退款退貨,不用再等快遞派送了。百世集團是典型的輕資產模式,其快遞網點大多採用加盟商模式,只負責全國樞紐轉運中心體系。快遞網點加盟商跑路,表明公司無法準確掌握網點的真實運營情況,對快遞網絡的掌控能力有限。
公開資料顯示,百世快遞成立於2003年,總部位於杭州。2017年,百世在紐交所掛牌,成為中概股物流板塊中的一隻。目前,百世集團是已上市快遞公司中唯一一家全年業績處於虧損狀態的公司。
百世二季度數據顯示,百世快遞的包裹量同比增長19.3%,百世快運的貨運量同比增長28.9%,但由於集團採取「以低價換市場」的策略,整體營業收入(84.18億元)反而少於去年同期(87.88億元),同比下降4.2%;其中,快遞業務收入(51.52億元)下滑5.4%,貨運服務收入(13.65億元)上升4.5%。當季公司淨虧損309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規模擴大了。
百世2020年二季度財報稱,快遞業務平均售價的下降是導致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快遞行業內的「價格戰」愈演愈烈。順豐公司發布的9月經營簡報顯示,順豐業務量與營收分別增長60.35%、36.07%,但單票收入卻下降15.16%。
03
阿里系快遞怎麼了?
山東財經報導注意到,從2010年起,百世集團在業內進行一連併購,先後收購了匯通、全際通、360 Hitao,還成立了百世快遞、百世快運,拓展跨境物流業務。2017年,百世又在紐交所掛牌,成為中概股物流板塊中的一隻。
百世集團的快速增長,離不開大股東阿里巴巴的支持。成立僅一年,百世就獲得了阿里和富士康的A輪融資1500萬美元。從百世的成立,到布局倉儲業務,再到收購兼併及最終上市,均可看到阿里的身影。
在百世的8次融資中阿里有6次參與,截止目前,阿里持股33%,享有46%的投票權,是百世第一大股東。
作為阿里最早投資的快遞公司,百世集團與阿里投資的其他幾個快遞【申通(持股14.65%)、圓通(持股9.89%)、中通(持股8.7%)、韻達(持股2%)】相比成績差很多。
從一季度數據看,韻達快遞營收56.24億元,淨利潤3.34億元;中通快遞度營收39.2億元,淨利6.4億元;圓通營業收入55.34億元,淨利2.71億元;百世營收同比下降20.5%,淨利潤為-7.5億元。
今年二季度,百世快遞業務的市場份額僅有10.7%,相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5個點。
山東財經報導了解到,為了迅速擴張,搶佔市場,申通、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實行加盟模式。比如,在北京申通快遞有100多家分公司,這些公司都是掛靠,只是使用申通的名字,員工都是自己招聘的,盈利情況也是自己核算的,員工80%以上都是勞務模式,這就帶來了網點與網點信息的不對稱,無法保障員工利益,流失量較大,派送質量無法保證等。據悉,圓通、中通、韻達都這種模式。
此前,有消息稱百世集團正尋求赴香港二次上市,藉此提升公司的估值,此次上市計劃包括旗下快遞和快運業務,不包括百世供應鏈、百世雲等業務。業內人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百世集團赴港上市或有從市場獲取資金支持的考量,但降低派送費、快遞站點老闆跑路、轉運中心活多錢少和人員流失似乎成為一個死循環,百世集團能否獲得預期估值與支持成疑。
文| 謝夢橋
編輯 | 王雅潔
版權 | 山東財經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