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次火鍋腦洞大開,畫出熊貓「浮世繪」,獲得國際設計界大獎

2020-12-10 騰訊網

陳洪標|文

吃了一次火鍋腦洞大開,畫出熊貓「浮世繪」,獲得國際設計界大獎!

▲酷似關曉彤的成都一奶茶店90後收銀妹。

1、熊貓「浮世繪」?

初看這幅作品(見下圖局部),給人的感覺眼花繚亂,亂得有種塗鴉和拼湊的感覺,簡直是「浮世繪」畫風。

尤其通篇和辣椒油一樣火紅的色調,還有小龍蝦和會打彎的長辣椒,以及一副打出十三么的麻將牌,還有兩幅四川方言「對聯」,滿滿的地域味,也難以阻擋濃濃的生活味,倒是很接地氣。

比如「過巴適滴生活,打麻將恰火鍋」這幅就很有意思。「巴適」是四川方言,意思是指很好、舒服、合適;也是指正宗、地道。「恰」是吃的意思。

打麻將恰火鍋,別覺得奇怪,這在出美女的成都、重慶等地,卻是人們的日常生活。

到茶館喝碗蓋碗茶,聽聽川劇,吃個火鍋,來點小吃,打打麻將,所以有人把成都人的慢節奏生活歸納成三個詞:喝茶、吃火鍋、打麻將,尤其是邊吃火鍋邊打麻將,巴適得很!

「打出十三么,來恰瓷熊貓」這幅按字面上的意思就有些難懂了。「打出十三么」可以懂,四川是大熊貓養殖基地,「瓷熊貓」是當地的旅遊紀念產品,但「來恰瓷熊貓」,這是什麼梗?而且和前者又有什麼關係?難道這就是作者的創意?

2、吃了次火鍋腦洞大開

有懸念,讓人不能一眼看懂,這是對的。

你可以把它稱為之內涵。

所以,當這幅作品出現在超過70個國家上萬件參賽作品中,其中不乏有來自全球的專業設計師和設計公司的作品,也能夠脫穎而出,獲得了國際設計大獎——2020年德國紅點獎。

▲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通知郵件。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已有66年歷史,與德國「IF獎」、美國「IDEA獎」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設計獎,也是全球工業設計和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在評委的眼裡,這幅作品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它提取了成都傳統的飲食、熊貓、方言、娛樂等生活元素,將它們與景德鎮陶瓷元素進行組合再設計。

它不僅呈現出一套內容豐富、形式獨特、生動有趣的「瓷熊貓」品牌輔助圖形,而且「紅黑組合的圖形極具個性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傳遞信息,實現了作品與受眾的良好溝通,並很好地傳遞了情感。」

▲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學生楊沛。

怎麼樣,這評價夠高了吧!不過令人詫異的是,這幅作品竟然出自一位大學生之手,他叫楊沛,就讀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而且這只是一個專題設計課的課程作業。

更令人詫異的是,這個創意竟然因楊沛吃了一次火鍋,腦洞大開所激發的靈感。

在剛開始,楊沛為了完成這次課程作業也忙得焦頭爛額,想把傳統文化和飲食元素搞在一起,做了很多種嘗試都不盡如人意。

後來在和同學一起吃火鍋時,在餐巾紙上塗鴉,不經意間,觸發了靈感,找到將兩者整合在一起的辦法。

3、名師出高徒

有了靈感,也只是個開頭,後面的設計,各種元素的提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一個學生是如何把靈感落地,轉化成為設計作品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名師之下必有高徒。

▲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師楊超。

如果是別的學生,這是一件難事,但是對於楊沛來說,這並不是難事,因為楊沛有一位很牛的指導老師楊超。

楊超是中國知名的青年設計師,他專注於中國元素的國際化視覺傳達設計研究,設計作品先後獲得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設計大獎160多項,包括國際設計界三大獎在內。

其中他設計了一部書《China Says——景德鎮瓷說》,先後獲得了德國IF設計獎、義大利A設計獎、美國洛杉磯IDA國際設計競賽金獎、德國卡塞爾設計藝術節最佳作品獎等6個國際頂級大獎。

作為班長的楊沛,可以說很受楊超的喜歡,他不僅善於觀察,而且具備超強行動力。

他設計的作品先後獲得首屆韓愈杯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平面類優秀作品獎、第28屆時報金犢獎大陸佳作獎、「與愛同行·抗擊病毒」全國「戰疫」海報設計大獎等。

他的畢業作品《魚和他的一百個家》(見上圖局部)更令人驚嘆,作品採用多元化圖形設計的手法,通過不同的圖形表現方式和色彩效果,把100件海報組合在一起,一個整體系列的效果,傳達了多個角度的海洋環境問題。

通常畢業設計的海報只需要做3-5張,國際設計競賽也就3張,很少超過8張,而楊沛的畢業設計海報卻做了100張。這讓指導老師楊超都為之讚嘆,認為100張海報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顛覆性的創新。不出所料,該作品以絕對優勢入圍第13屆「臺北設計獎」。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東方的精緻·工筆畫、浮世繪、細密畫國際研討會」在築舉行
    貴陽網訊 9月12日,由貴州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等單位主辦的「東方的精緻·工筆畫、浮世繪、細密畫國際研討會」在貴陽舉行。工筆畫、浮世繪、細密畫,這些古老技藝體現了東方特有的精緻與細膩,表現了東方藝術之美,它們構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絢麗無比的藝術世界。在這些美輪美奐的作品中,東方民族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情趣得以體現。它們展示了華夏、日本、伊朗、印度與土耳其伊斯蘭文化藝術的歷史變遷與發展過程,這些藝術寶藏已成為人類文化的共同遺產。
  • 浮世繪是如何攻佔時尚圈的?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稱德川幕府時代)的民間藝術,描繪的多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及演劇。在佛教中,「浮世」的反義詞是「淨土」。浮世繪帶有及時行樂、性解放的色彩,相當一部分浮世繪又邪又汙~~~(這裡小編就不放圖了!!)
  • 中國藝術家原創浮世繪風格的插畫,充滿著詩情畫意
    JIOJIO之前給大家推過一篇關於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作品,今天JIOJIO還是要來講一次畫浮世繪作品的藝術家,這次就不是講國外的了,這次我們來聊一聊國內的這一位畫浮世繪的藝術家了 。他就是Rlon wang。
  • 浮世繪,畫的是什麼?
    在日語中,「絵(え)」就是畫的意思,所謂浮世・繪,就是浮世之畫。那麼什麼是浮世呢?其實也很好理解,是指人們所生活在此的現世、人世間生活百態。由此可見,浮世繪多為描繪在日本的人們的生活場景、風景、還有一些戲劇人物的畫像。浮世繪中主要是以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為主,也有一定量的手繪作品。說到浮世繪的歷史,就要提到木版畫的歷史了。
  • 除了春宮畫、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
    提起浮世繪,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露骨但卻不失美感的春宮畫?金魚與紅鯉魚大開本雙聯頁,一勇齋國芳 弘化四年至嘉永五年(1847—1852年),上總屋巖藏版上圖是擅長創作滑稽畫的國芳所特有的幽默畫風。
  •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
    7月3日,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展出。這是國內第一次從歷史視覺策劃浮世繪展覽,以日本浮世繪各階段主要大師們的最具代表性作品,梳理了浮世繪草創到成熟期的發展脈絡。其中包括從菱川師宣受明清版畫影響首創浮世繪;早期浮世繪大師鈴木春信;美人畫的演變;「全能」葛飾北齋的人物花鳥,以及歌川國貞的歷史神話、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
  • 浮世繪就是日本春宮畫?
    所以浮世繪的需求大增,也增加了其流行性。雖然美人繪和春畫還是最流行的,但你送人不能送這些吧,所以又演變出了寫實風格的役者繪(雖然看不出什麼寫實)相當於某種職人的畫像。比如東洲齋寫樂的作品,在街霸遊戲裡,日本相撲場景裡經常出現的這位:三代目大谷鬼次の奴江戸兵衛。
  • 東方的精緻——工筆畫、浮世繪、細密畫國際研討會即將在貴陽舉行
    工筆畫、浮世繪、細密畫,這些古老技藝體現了東方特有的精緻與細膩,表現了東方藝術之美。它們構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絢麗無比的藝術世界。在這些美輪美奐的作品中,東方民族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情趣得以體現。它們展示了華夏、日本、伊朗、印度與土耳其伊斯蘭文化藝術的歷史變遷與發展過程,這些藝術寶藏已成為人類文化的共同遺產。
  • 當日本浮世繪遇到現代科技,太逗了!
    來自:狂丸科學 浮世繪是源自日本的著名繪畫藝術 其獨特的畫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雖然浮世繪大多所畫的 都是古代日本的一些生活場景
  • 浮世繪來襲,一場教科書級別的日本藝術大展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2020年7月3日至11月8日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舉辦。這是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展品最豐富、展陳最新穎的浮世繪展覽。可以說,看完展覽,便能全方位了解浮世繪所表現的絢麗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了解浮世繪的發展脈絡和名家名作,了解浮世繪版畫的製作方法和變化過程。
  •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魔都開幕
    上海熱線訊 7月3日,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魔都Bund One Art Museum 揭開序幕。圖:「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現場八大主題全景式呈現 展覽分為「浮世繪的黎明」、「多彩『錦繪』的誕生—— 鈴木春信」、「美人畫的頂峰—— 喜多川歌麿
  • 【藝術與設計】浮世繪創始人菱川師宣及六大家——浮世繪(2)
    菱川師宣的畫作強調對和服的表現,他的繪本的特點是大畫面,基本上跨頁對開,文字被壓縮到上方五分之一左右的位置,這與傳統版畫區別開來。他的筆觸有度有力、人物形象穩固且具動態美,這些都和他的大和會的觀念一起被浮世繪師們沿襲下來。菱川師宣重要性在於他有效地融合了早期各種短暫的繪畫和插圖畫流派的藝術風格和創作方法。
  • 永遠的浮世繪
    我第一眼看到浮世繪,是在日本的成田國際機場。那天,下得飛機,剛走進機場,就看到機場的不少柱子上,掛著一些浮世繪作品。我立馬被日本人對古老文化的尊重所折服。浮世繪自從明治維新開始就消失了,至今也差不多消失有140多年了,國際機場是展示一個國家文化形象的最前沿的窗口,而日本人把浮世繪掛在成田國際機場展示,這種對古老文化無比熱愛與尊重的態度,實在不得不讓人佩服。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 作為時尚雜誌的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最為典型的繪畫藝術形式,幾乎所有的浮世繪畫師無不對當時的流行風尚投以強烈關注並有所反應,他們的作品也反映出日本獨有的風土人情。
  • 浮世繪美人畫的巔峰:喜多川歌麿
    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 走近浮世繪藝術,繪事繪浮生,領略那些浮世繪風景畫大師們的風採
    說到浮世繪我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人物圖,比如仕女,武士等。其實,日本浮世繪風景畫也是舉世聞名的,今天,小編要帶領大家了解兩位浮世繪風景畫大師。風景畫的大師是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飛越邊境的吊橋》酒井先生告訴我,當時的日本浮世繪風景畫之所以是三十六景、五十二景等連環式,首先是出於商業性的目的
  • 浮世繪大師展在滬開幕 日本浮世繪席捲魔都
    因此,「浮世繪」又有入世行樂、人生如過眼煙雲之意,是體現市民趣味的繪畫。美人畫是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華麗服飾的描繪,每一幅美人畫佔據畫面最大位置的莫過於美輪美奐的和服款式和圖紋。喜多川歌麿是空前絕後的美人畫大師,由他開創的美人半身像通過服飾、道具和細微的形象差異來表現不同的人物形態,達到了浮世繪美人畫的最高境界。東洲齋寫樂不僅以誇張的手法表現演員的形象與動態,更通過對個性的渲染展現其藝術品質、風格以及角色的內在精神,是浮世繪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 浮世繪美人畫的巔峰——喜多川歌麿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 浮世繪美人畫大師——喜多川歌麿
    喜多川歌麿(生年不詳—1806)堪稱大器晚成且後來居上,將美人畫推向空前絕後的頂峰。  美人畫的頂峰——歌麿「大首繪」  1792年至1793年左右,喜多川歌麿先後發表了他的成名作《婦人相學十體》系列和《婦女人相十品》系列,這也是他一個時期的代表作。意在借題表現不同女性的表情與性格。人物均以半身像形式出現,與此前的全身像形成鮮明對比。
  • 鈴木春信:佔據浮世繪分水嶺的地位,帶來浮世繪的黃金時期
    懷月堂安度的《名妓與侍女》、宮川長春的《回眸美人圖》《美人聞香圖》,以及勝川春章的《婦女風俗十二月圖》等,比起初期的浮世繪美人畫來,畫風更趨於華麗,充滿了優雅的畫趣,形成浮世繪工筆重彩美人畫獨成一派的風格。尤其是懷月堂安度所畫的美人,很是典型,世稱這種類型的美人為「懷月堂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