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標|文
吃了一次火鍋腦洞大開,畫出熊貓「浮世繪」,獲得國際設計界大獎!
▲酷似關曉彤的成都一奶茶店90後收銀妹。
1、熊貓「浮世繪」?
初看這幅作品(見下圖局部),給人的感覺眼花繚亂,亂得有種塗鴉和拼湊的感覺,簡直是「浮世繪」畫風。
尤其通篇和辣椒油一樣火紅的色調,還有小龍蝦和會打彎的長辣椒,以及一副打出十三么的麻將牌,還有兩幅四川方言「對聯」,滿滿的地域味,也難以阻擋濃濃的生活味,倒是很接地氣。
比如「過巴適滴生活,打麻將恰火鍋」這幅就很有意思。「巴適」是四川方言,意思是指很好、舒服、合適;也是指正宗、地道。「恰」是吃的意思。
打麻將恰火鍋,別覺得奇怪,這在出美女的成都、重慶等地,卻是人們的日常生活。
到茶館喝碗蓋碗茶,聽聽川劇,吃個火鍋,來點小吃,打打麻將,所以有人把成都人的慢節奏生活歸納成三個詞:喝茶、吃火鍋、打麻將,尤其是邊吃火鍋邊打麻將,巴適得很!
「打出十三么,來恰瓷熊貓」這幅按字面上的意思就有些難懂了。「打出十三么」可以懂,四川是大熊貓養殖基地,「瓷熊貓」是當地的旅遊紀念產品,但「來恰瓷熊貓」,這是什麼梗?而且和前者又有什麼關係?難道這就是作者的創意?
2、吃了次火鍋腦洞大開
有懸念,讓人不能一眼看懂,這是對的。
你可以把它稱為之內涵。
所以,當這幅作品出現在超過70個國家上萬件參賽作品中,其中不乏有來自全球的專業設計師和設計公司的作品,也能夠脫穎而出,獲得了國際設計大獎——2020年德國紅點獎。
▲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通知郵件。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已有66年歷史,與德國「IF獎」、美國「IDEA獎」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設計獎,也是全球工業設計和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在評委的眼裡,這幅作品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它提取了成都傳統的飲食、熊貓、方言、娛樂等生活元素,將它們與景德鎮陶瓷元素進行組合再設計。
它不僅呈現出一套內容豐富、形式獨特、生動有趣的「瓷熊貓」品牌輔助圖形,而且「紅黑組合的圖形極具個性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傳遞信息,實現了作品與受眾的良好溝通,並很好地傳遞了情感。」
▲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學生楊沛。
怎麼樣,這評價夠高了吧!不過令人詫異的是,這幅作品竟然出自一位大學生之手,他叫楊沛,就讀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而且這只是一個專題設計課的課程作業。
更令人詫異的是,這個創意竟然因楊沛吃了一次火鍋,腦洞大開所激發的靈感。
在剛開始,楊沛為了完成這次課程作業也忙得焦頭爛額,想把傳統文化和飲食元素搞在一起,做了很多種嘗試都不盡如人意。
後來在和同學一起吃火鍋時,在餐巾紙上塗鴉,不經意間,觸發了靈感,找到將兩者整合在一起的辦法。
3、名師出高徒
有了靈感,也只是個開頭,後面的設計,各種元素的提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一個學生是如何把靈感落地,轉化成為設計作品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名師之下必有高徒。
▲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師楊超。
如果是別的學生,這是一件難事,但是對於楊沛來說,這並不是難事,因為楊沛有一位很牛的指導老師楊超。
楊超是中國知名的青年設計師,他專注於中國元素的國際化視覺傳達設計研究,設計作品先後獲得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設計大獎160多項,包括國際設計界三大獎在內。
其中他設計了一部書《China Says——景德鎮瓷說》,先後獲得了德國IF設計獎、義大利A設計獎、美國洛杉磯IDA國際設計競賽金獎、德國卡塞爾設計藝術節最佳作品獎等6個國際頂級大獎。
作為班長的楊沛,可以說很受楊超的喜歡,他不僅善於觀察,而且具備超強行動力。
他設計的作品先後獲得首屆韓愈杯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平面類優秀作品獎、第28屆時報金犢獎大陸佳作獎、「與愛同行·抗擊病毒」全國「戰疫」海報設計大獎等。
他的畢業作品《魚和他的一百個家》(見上圖局部)更令人驚嘆,作品採用多元化圖形設計的手法,通過不同的圖形表現方式和色彩效果,把100件海報組合在一起,一個整體系列的效果,傳達了多個角度的海洋環境問題。
通常畢業設計的海報只需要做3-5張,國際設計競賽也就3張,很少超過8張,而楊沛的畢業設計海報卻做了100張。這讓指導老師楊超都為之讚嘆,認為100張海報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顛覆性的創新。不出所料,該作品以絕對優勢入圍第13屆「臺北設計獎」。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