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開班會比賽洗衣服 老師坦言學生自理能力差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學開班會比賽洗衣服 老師坦言學生自理能力差

  把洗臉盆、髒衣服等搬進教室,同學間相互比賽洗衣服,這樣的課堂你見過嗎?昨日(28日)上午,武漢市英格中學八(6)班就上了這樣一節別開生面的「生活自理我能行」的主題班會課。

  課堂上,班主任老師還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約有三成的學生回家從不做家務。在學生自理能力較強的寄宿學校,這個結果還是讓不少老師頗感意外。

  課堂:學生比賽洗衣,家長一旁指導

  昨日上午9時許,英格中學八(6)班,班主任老師騰曉榮一聲「比賽開始」,3名學生陳婉琴、劉睿嘉、唐薇趕緊拿著自帶的水盆去打水,洗起自己的T恤。起初,大家還很興奮,可不一會手越搓越紅,蹲著吃力,有名學生索性單腿跪在地上洗(如圖)。

  洗衣大賽邀請了家長當評委。孩子們奮力搓洗衣服時,家長可以在一旁觀摩,但不允許代勞。看到孩子笨拙的模樣,家長們坐不住了,從評委變身為「教練」:「洗衣粉灑均勻一點,洗出泡沫來。」「重點是衣領和袖口!」

  一件單衣洗下來,學生感受如何?「還是有點累的。」劉睿嘉說,儘管是一件小衣服,但用力搓完手特別酸,「想到媽媽平時為我洗那麼多衣服任勞任怨,自己既感動又自責。」

  調查:打掃臥室僅15%,不做家務的佔三成

  騰曉榮老師是該主題班會課的策劃者。她坦言,現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普遍缺乏勞動熱情,希望通過有現場體驗的班會課,讓孩子們體會到家長的辛勞,並認識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課堂上,騰曉榮還公布了一項對班級39名學生的調查:在家自己洗衣服的佔26.3%,整理床鋪的佔42.1%,打掃臥室的約15%,從不做家務的約佔三成左右。「因為我們是寄宿學校,八成學生住讀,學校對學生的自理能力比較強調。但通過我對孩子們寢室的觀察,以及生活老師的反映來看,一些寄宿在校的孩子,在生活自理上做得並不太好,比如把髒衣服、襪子全攢著帶回家給媽媽洗。走讀的孩子,在家基本不做家務,一些寄宿生回家後也不做家務。」騰曉榮說。學生唐薇告訴記者,有同學剛來學校住讀時,因為不會自理而大哭。

  記者曾在武昌區糧道街中學做過調查,因為全是走讀生,不做任何家務勞動的學生,佔比高達六成。

  反思:有家長認為「做家務還不如做幾道題」

  去年曾有新聞報導稱,考上南方一所名牌大學的女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突然說要退學復讀……這一切均因媽媽不在身邊照顧。

  「具有生存能力,能適應多變環境,是未來公民的重要素質之一。」洪山區教育局德育專家梁國林對現在學生的自理能力表示擔憂,「學生的學習任務也比較重,沒時間做家務,家長也不要求,覺得還不如多做幾道題;還有家長有『孩子做不做家務,遠不如一次考試成績重要』的想法。這種想法與素質教育以及孩子全面發展的理念相悖,家務事教育同樣重要。」

  英格中學副校長張新華表示,作為寄宿學校,學校一直在強化對學生的自理能力教育,如上主題班會課、在寢室由生活老師指導、將自理能力納入對學生的評價體系等。(楚天都市報 記者羅欣 通訊員董綴文 盧建飛 實習生湯曄)

相關焦點

  • 初一新生獨立生活能力弱化 洗衣服竟用洗潔精
    男生們正在比賽洗衣服 王天志 攝   新學年一開始,樹德中學光華校區初一新生寢室的涼臺卻是「光生生」的一片,一件衣服也沒曬出來  哭笑不得  洗衣服 抓起洗潔精就往臉盆倒  昨日下午5時,樹德中學光華校區教學樓前熱鬧非凡,180多名初一住校生一人拿著一個裝著校服的臉盆,隨著老師一聲令下,原本還有些嬌滴滴的女生們挽起袖子衝向水管。她們大多用洗衣粉或肥皂洗衣服,不過初一(1)班的一名女生拿著一瓶洗潔精就往盆子裡倒。
  • 只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現在為止,虹虹還沒有自己洗過一次衣服,經常丟三落四,書包收不好,學習計劃、作業檢查一般都由爸爸代勞。這些現象都是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現。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 濟南市市中區七賢實驗幼兒園舉行第二屆自理能力比賽
    原來是七賢實驗幼兒園正在舉行自理能力比賽吶!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前期,教師們在班級內練習的基礎上,每班各項目推薦五名幼兒參與比賽,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設計了穿鞋子、剝雞蛋、疊衣服、梳辮子等一系列自我服務項目。
  • 家校共育:學生生活自理能力令人堪憂?我們該如何做呢?
    一、小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現狀生活自理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素質,是人生的基礎,是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腳的基礎。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會的必備能力。但是小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很不理想,現狀堪憂。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兒童生活中嚴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呢?
  • 三成初一生不會繫鞋帶,疊衣服能力更差
    可能在家裡的時候你們感受不到,現在在比賽結果面前應該更能體會到了吧。接著,教官讓站在隊列第二排的小李同學解釋一下。小李走到同學們面前,滿臉通紅,雙手也不知道往哪裡擱,一個勁地拉拽著上衣的衣角。等了將近一分鐘,小李才說,平時在家裡,自己放學後只管看電視和玩手機,等開飯了就吃飯,其他的家務活什麼也不幹,包括洗衣服鞋子、疊被子等等家務,全部都是奶奶和媽媽在家裡幹的,就連拖地這種小事情,他長這麼大,印象中也就幹過四次,而且每次才拿起拖把拖幾下,就被奶奶攔下,直接給我一包零食,讓我去沙發上看電視去。
  • 濟南一幼兒園組織疊衣比賽,鍛鍊幼兒自理能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1月17日,壹粉「馮虛御風」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情報,濟南市長清實驗幼兒園水鳴街分園,為培養和鍛鍊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組織3-4歲新小班的幼兒們開展了一次「疊衣服比賽」活動。
  • 懷鐵二中舉行第三屆班會課比武比賽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熊永富 溫路平)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素養,提升主題班會課質量,提高廣大班主任的專業能力,推動德育課程建設,6月11日上午,懷鐵二中在學校網絡直播室舉行第三屆班會課比武大賽。班會課比賽的通知發布以後,各年級部積極組織,同年級老師獻計獻策,參賽老師認真準備。
  • 奔跑吧,青春——運河中學梅貴淑老師主題班會紀實
    主題班會如何才能上的主題突出、目標確定、組織得當,同時孩子們喜聞樂見、情緒高漲、深受啟迪與鼓舞?對此,很多班主任老師一直在苦苦思索,並長期進行探索和實踐。江蘇省運河中學初三班主任梅貴淑老師就是這樣,一直在思考和嘗試,並堅持創新,不斷突破,經過長時間的打磨和錘鍊,她終於形成了獨具特色、行之高效,又易於操作、可以進行推廣普及的主題班會模式。
  • 初中老師給學生開別樣線上班會
    前日,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七年級(11)班召開線上主題班會,全班同學一起戴上紅領巾告別童年,班主任熊婭琳寄語同學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奔湧吧,後浪!」「這個兒童節我會一直記得。」學生陳卓民介紹,全班八個線上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各展才藝,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童年的懷念。班主任熊婭琳老師精心策劃線上班會,用這種特殊的方式陪同學們一同度過。
  • 尊師愛校 兼善中學開展特色班會課展示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兼善中學「三特並舉」的特色文化,完善「仁德潤人」德育課程體系,打造一支師德高尚、能力出色的仁育導師隊伍,兼善中學長期堅持開展仁育大講堂,磨礪仁育教師素能,培養學生「儒學傳統、家國情懷、實幹精神、創新意識、世界視野」特色素養。
  • 初一學生每周至少洗一次衣服 你家娃做到沒?
    七年級的學生應能夠養成每天整理個人房間的習慣,每周堅持至少洗一次自己的衣物;八年級學生應體諒、理解父母,能耐心把父母的話聽完、聽懂;九年級學生應該養成「能修就不換,能用就不扔」的好習慣,學會並自己修理自動鉛筆、拖布、桌椅、電子產品等……瀋陽市初中將於9月開始推行的《瀋陽市初中生品行培養手冊(試行)
  • 培養幼兒受益終身的自理能力
    幼兒需要從學習自理能力開始,為今後的獨立生活打下基礎,自理能力是幼兒適應社會生活必備的重要能力。很多家長放不開手腳,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再幹不遲;或認為樹大自直,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裡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使得在幼兒園養成的良好習慣半途而廢,這無形中加大了教師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難度,更延誤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持續的發展。
  • 自理能力差,哪些星座不讓人省心?
    面對生活的時候,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有自理能力的人能夠好好的掌握自己的生活,沒有自理能力的人會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麻煩,經常會覺得很生活很難過,自理能力是後天學習而來的。那麼在十二星座中,自理能力差,哪些星座不讓人省心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差?聰明的家長都懂得培養孩子做家務
    多多不僅會做麵包,還會做奶茶,前段時間鋼琴比賽還獲得了鋼琴獨奏、鋼琴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五個一等獎,真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很少讓孩子參與做家務,更不會讓孩子做飯,導致很多的孩子在學習上是一把好手,生活中卻不能自理,成了所謂的高分低能之人。
  • 此人只會跳舞,連生活都無法自理,被稱作「男版楊麗萍」
    而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曾經就是楊麗萍的學生,他叫郭冷,被稱作是「男版楊麗萍」,而他能獲得這樣一個稱號也是因為他有著和他的老師楊麗萍一樣對於舞蹈的那份執著,而為了將自己的舞蹈修煉到極致,他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許久不見天日的蒼白無力,可是他的言行舉止又是那麼的有氣質。郭老師本身擅長跳芭蕾舞,並且擁有自己的芭蕾舞班。
  • 主題班會有何魅力? 豐惠中學精心組織班團文化建設月活動
    活動中,豐惠中學倡導全校各班級立足本班班團文化,開展符合本年級和學校文化特色的主題班團活動。活動自發動以來,得到師生們積極響應,一節節各具特色的班團活動精彩呈現。高二(6)班學生組織了《成為時間的主人》班會,利用小組遊戲、辯論賽等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個表達對高中生時間規劃看法的機會,激勵學生體悟時間的珍貴,學會一些合理利用時間的小技巧。
  • 特殊兒童自理能力的培養
    對於正常兒童自理能力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但對於特殊兒童來說,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們或許需要經過幾十次幾百次的訓練或努力才會達到正常兒童的水平。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生存下去的根本,對於特殊兒童來說學會一定的自理能力就顯得如此重要。
  • 平鄉縣直一幼:靈巧小手真能幹 自理能力我最棒
    本網訊(通訊員 梁玉潔 馬丹丹)為了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11月20日,平鄉縣直第一幼兒園舉辦了「我最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比賽。在全園的比賽前,各班老師進行了班級內海選,最後每班選出6名幼兒,參加全園的自理能力比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比賽項目,小班組為鼓勵孩子照顧自己,進行了「脫穿鞋子」比賽;中班組為培養孩子自覺整理物品的習慣,進行了「疊衣服」比賽;為增強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大班組進行「整理床鋪」比賽。
  • 巧用生活區提升小班幼兒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裡,小班階段是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最關鍵的階段。我們關注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不挑食,會用餐具,主動洗手,自己穿脫鞋子,在幫助下會穿脫衣。第二,分清前後、裡外等。第三,其他能力,如會穿珠子、叉水果吃等。通過觀察與訪談,筆者對在園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現狀進行了解。
  • 召開視頻班會,周口高三班主任淚灑直播間,咋回事?
    「咱們應屆學生是2003年出生的,你們出生趕上非典,現在高考又趕上新冠肺炎疫情……」連日來,周口市淮陽中學高三班主任於昌峰召開網絡視頻班會的視頻,令不少人點讚。「都說師者父母心,有您這樣真心付出的老師,學生們一定會考出好成績的。」網友們寄語祝福說。2月2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獨家採訪了「網紅」老師於昌峰。據介紹,他是周口市淮陽中學高三(19)班班主任,也是該班數學老師。於昌峰2003年畢業於周口師範學院數學統計學院,後畢業於廣東五邑大學並獲得碩士研究生學位。2015年擔任高三畢業班班主任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