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一桿畫筆,撐開明代大寫意之門

2020-12-18 齊魯壹點

陳淳 花鳥 1533年作

畫史上有一稱謂:「青藤白陽」,說的是徐渭、陳淳。將二人聯繫在一起的是花鳥水墨大寫意,兩位不曾照面的畫家,共同敞開了明清花鳥水墨大寫意之門。

陳淳 蓉塘浴鶩

陳淳(1483年—1544年),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繪畫大師。

陳淳是畫史上稱之為「吳門畫派」中的一員,他雖曾師承文徵明,但不受文派主體畫風的羈束,在花鳥和山水畫領域俱能另闢蹊徑,別成新調。

陳淳 竹蘭石圖

陳淳對沈周的小寫意花卉亦是心慕手追,他的花卉畫,創立文人寫意花鳥畫的新風格,自他之後,激起了水墨寫意畫系的波濤洶洶,匯成了花鳥畫歷史上又一高峰期。沈周的水墨寫生至陳淳的水墨寫意,是一個飛躍,像是撐竿跳高,陳淳一桿畫筆,筆墨縱橫馳騁,疏爽淋漓。

陳淳 松鶴圖

陳淳 水仙

陳淳 墨牡丹圖

陳淳 菊

陳淳 牡丹花卉圖

陳淳 蘭竹石圖

陳淳 花觚牡丹圖

陳淳 蘭花

陳淳 秋塘花鴨

陳淳 瓶荷寫生

陳淳 多子圖

陳淳 秋江清光圖

陳淳 春華正茂

陳淳《秋色滿園》

陳淳 菊

陳淳 荷花翠鳥

(資料來源:微水墨藝術)

相關焦點

  • 名家|他一桿畫筆,撐開明代大寫意之門
    陳淳 花鳥 1533年作 畫史上有一稱謂:「青藤白陽」,說的是徐渭、陳淳。將二人聯繫在一起的是花鳥水墨大寫意,兩位不曾照面的畫家,共同敞開了明清花鳥水墨大寫意之門。
  • 陳淳:畫筆詩囊度一生
    尤其是他的花卉畫,創立文人寫意花鳥畫的新風格,自他之後,激起了水墨寫意畫系的波濤洶洶,匯成了花鳥畫歷史上又一高峰期。  「枝山書法,白陽書品,墨中飛將軍也,當其狂怪怒張,縱橫變幻,令觀者闢易。」明代著名文學家和鑑賞家王世貞的題語,又對陳淳的書法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 陳淳:畫筆詩囊度一生
    此記享年有誤,應為六十有一。張寰與陳淳是晚年至交,他所寫的墓志銘距陳去世不久,應當有相當高的可信度。陳葆真在《陳淳研究》一書中亦採張寰之說,在此從之。 陳淳出生在一個文人士大夫家庭裡,他的祖父陳璚(1440-1506年),字玉汝,號成齋,工古文辭和詩,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家中頗多書畫收藏。
  • 文徵明的弟子陳淳,是推動大寫意花鳥畫走向高峰的重要人物
    陳淳是明代傑出的花鳥畫家,是吳門畫派繼沈周、文徵明等人之後的最重要的畫家之一,是文徵明的弟子。他的繪畫和徐渭合稱「青藤白陽」,「青藤」指的是明代大寫意的開創人徐渭,號「青藤居士」,「白陽」指的是明代的小寫意畫家陳淳,號「白陽山人」。陳淳承襲並發展了宋元的畫風,並對筆墨情趣,置陣布勢等都有了新的建樹和突破。
  • 一花半葉,淡墨欹豪,是藝術情懷,也是人生胸懷-明代畫家陳淳
    -觀陳淳筆下草木有靈》中,我們領略到了開拓出水墨大寫意新面貌的明代畫家陳淳,其大寫意筆法,暢快淋漓,灑脫清逸。他筆下的一枝一葉,咄咄逼人,傾動群類。然而想要更好地了解他的的藝術,則需要我們進一步走進他的人生。
  • 漫興墨戲,逸筆由心|陳淳的書畫藝術
    陳淳(1483—1544),明代繪畫大家,字道復,號白陽、白陽山人,晚年改字為名,以字行,工詩詞、經學古文,精通書法篆籀,擅山水花卉,尤擅寫生。陳淳畫出吳門而自出機杼,於寫意花鳥上自有造詣,開花鳥大寫意之風氣,與同時代擅大寫意的徐渭並稱為「青藤白陽」。
  • 明代繪畫大師陳淳,超凡脫俗的花鳥畫
    明代著名文學家和鑑賞家王世貞的題語,又對陳淳的書法作出了很高的評價。道復的書法,特別是草書橫肆縱態,蒼勁清逸,同樣脫出了文徵明的矩步,為祝允明之後狂草書風的名家,故後世將他和祝允明、文徵明、王寵並稱為吳中「四大書家」。
  • 漫興墨戲,逸筆由心 | 陳淳的書畫藝術
    陳淳畫出吳門而自出機杼,於寫意花鳥上自有造詣,開花鳥大寫意之風氣,與同時代擅大寫意的徐渭並稱為「青藤白陽」。陳淳師從文徵明,與他密切往來的俱是吳門佳士、文氏才子,唐寅、祝允明、邢願、謝時臣等諸多名士與他引為忘年交,青年時與諸名士相邀遊冶、宴飲唱和,中年時人生理想與官場供職相負,遂生歸隱之心,晚年家道中落,卻不改淡泊曠達本性,於鄉野間尋得野逸之趣,畫筆勤耕,花卉、山水都擺脫師門,自成風格。
  • 陳淳花卉冊頁欣賞
    陳淳花卉冊頁欣賞 對於水墨大寫意花鳥畫在明代的創立,通常有「白陽青藤」的說法,即把陳淳與徐渭並稱,賦予他們開宗立派的地位。 其實兩人在多方面都有巨大差別。
  • 明代 徐渭《墨葡萄圖》
    《墨葡萄圖》明代風格疏放,不乏於形似,代表了徐渭大寫意花卉的風格,也是明代寫意花卉高水平的傑作。  寫意花鳥畫由「吳門畫派」的沈周、文徵明、唐寅、陳淳繼承元代沒骨寫意畫法,用文人畫筆墨法式重新梳理寫意花鳥畫,將具有獨立語言和自身發展的用筆、用墨引入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之中,使文人畫家不再依靠描寫梅蘭竹菊來抒發內心的情志逸趣,僅靠幾種單調的物象和單純的墨色已滿足不了士大夫文人豐富的情懷
  • 「白陽」陳淳所繪出的墨花神韻
    明 陳淳《洛陽春色圖》「青藤白陽」一直以來都是我國花鳥畫的代表,「青藤」是指的大寫意花鳥畫家徐渭,「白陽」是吳門畫派後期畫家陳淳。明代後期的畫壇無論花鳥還是山水,都具有濃厚的自然情懷。最為直觀的就是流派紛呈,風格迥異。在花鳥畫方面是以陳淳與徐渭為代表,徐渭所創的「青藤派」對後世有深遠影響,陳淳則是吳門畫派花鳥類的重量級人物,技法高超,韻味醇厚。相比之徐渭超脫塵世的大寫意水墨花鳥,陳淳的水墨花鳥更有幾分入世的情懷。伴隨著水墨花鳥在畫史上的出現,文人畫風便融入了花鳥畫中。
  • 明代陳淳《花卉圖》:淡墨欹豪寫生趣
    陳淳《花卉圖》  孟雷  在明代花鳥畫歷史上,有兩位畫家因畫風獨特、另闢蹊徑,對水墨花卉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被合稱為「青藤白陽」陳淳曾隨文徵明學習詩文、書畫。現存陳淳早期作品秀雅含蓄,畫風極近文徵明。同時陳淳也十分仰慕沈周,心研手追。沈周的花鳥畫取法南宋禪僧牧溪及元代的墨花墨禽,畫風簡放厚重,墨氣渾淪,氣格清新。陳淳深受其影響。  陳淳《花卉圖》為紙本水墨,縱32.5釐米,橫503釐米,現藏於天津博物館。此圖創作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是陳淳晚年時期的代表作。
  • 潑墨大寫意欣賞
    細細看時,仙人的嘴角正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一雙小眼半睜半閉、似譏似諷,仿佛看透了世間一切。世間事,誰參透?且醉眼迷離,看世上滑稽之事,笑人間可笑之人。徐渭,號青藤,明代的三大才子之一。他的潑墨寫意花鳥畫,一切盡在似與不似之間。徐渭以其獨特的筆觸,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畫風,將傳統的文人畫提高到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對後世中國繪畫影響極為深遠。
  • 渴望自由不羈的生活,明代陳淳小寫意設色作品《園林花卉冊頁》
    明代中後期繪畫題材呈現了多元化面貌,不再是山水畫一枝獨秀的狀態。無論是花鳥畫還是人物畫都出現了領軍人物。從花鳥畫方面來講,陳淳、徐渭的出現從技法上拓展了花鳥畫的創作空間,潑墨寫意的風格給畫壇帶來了清新。任何一種技法的出現都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創新。
  • 陳淳的繪畫有什麼特點呢?他在繪畫方面有哪些成就呢?
    陳淳一生不同階段畫過很多牡丹題材作品。其中寫意牡丹作品在技法上相類似,即畫筆多用羊毫,先蘸水,再蘸胭脂,然後落色,從花心開始,依牡丹花形之不同呈放射狀層層加以點染,所以愈是花心部位,胭脂色越重,或初綻放,或怒放,或含苞,花的姿態各異,情理、物理、畫理完美結合。花葉則是用汁綠,結合草書的筆法,以迅疾的速度點出,濃淡相宜,大小不一,卻又井然有序。花葉的陰陽向背,則通過更重的色墨鉤筋來調整花葉的形狀。
  • 宅家看畫——陳淳四季花卉圖卷欣賞
    以下為明代畫家陳淳所作《四季花卉圖》,原作藏於無錫博物館,一級品。作品以手卷的形式繪各式花卉總計一十一種,淋漓揮灑,水潤可愛,具有陳淳明顯的個人特色。「明四家」中沈周花鳥寫生的創作理念核心,明代的吳門畫壇,以沈周的花鳥創作為代表,發展出「勾花點葉」的「小寫意」風格,之後雖由徐渭、八大等變化引申出更加恣意灑脫的大寫意,但縱觀明清寫意花鳥畫的主流
  • 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的陳淳,用筆放意灑脫簡率而清雅
    陳淳,字道復,號白陽,作為水墨大寫意花鳥畫的開創者而與徐渭並稱「青藤白陽」。如果徐渭是宣洩式的,那麼陳淳則是抒情式的,體現出別樣的風貌。他的父親陳鑰與文徵明為通家之好,相交二十餘年,情誼篤厚。陳淳既有家學淵源,又師從文徵明學習詩文、書法、繪畫,青年時便嶄露頭角。許多年長名士都引為忘年交, 陳淳與其師文徵明相處融洽,經常一起遊冶、宴飲、唱和,並與文氏的門生和文友交往密切。他的書法和繪畫明顯地受到文徵明的薰陶。
  • 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的陳淳,用筆放意灑脫簡率而清雅
    陳淳,字道復,號白陽,作為水墨大寫意花鳥畫的開創者而與徐渭並稱「青藤白陽」。如果徐渭是宣洩式的,那麼陳淳則是抒情式的,體現出別樣的風貌。陳淳,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能詩文,擅書法,尤精繪畫。早年作畫學元人之精工,後改走米芾寫意一路。畫山水淋漓颯爽,不落蹊徑。
  • 無拘無束,感受自然之美好,陳淳寫意花卉作品欣賞
    陳淳是明代中晚期的繪畫大師,他是大寫意花鳥畫的奠基人。後世無論吳昌碩還是齊白石都很推崇陳淳,紛紛惋惜晚生幾百年不能入陳淳門下討教學習。陳淳,號白陽山人,世人喜歡稱之為「白陽先生」。陳淳是蘇州人出身於書香門第,個性灑脫。陳淳雖然也出仕為官,但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繪畫創作上。
  • 潑墨大寫意,必看這六家
    細細看時,仙人的嘴角正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一雙小眼半睜半閉、似譏似諷,仿佛看透了世間一切。世間事,誰參透?且醉眼迷離,看世上滑稽之事,笑人間可笑之人。徐渭,號青藤,明代的三大才子之一。他的潑墨寫意花鳥畫,一切盡在似與不似之間。徐渭以其獨特的筆觸,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畫風,將傳統的文人畫提高到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對後世中國繪畫影響極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