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是這麼寫小楷的,功力精純,令後人難以望其項背

2020-10-13 三餘書社

楷書的完備是在晉人時期完成的,在魏晉時期,「帖學」達到了後世難以仰望的高度,而在小楷領域尤其如此。

評價一個書法人的基本功夫,一般可以從他的小楷當中看出來,論及一個人的書法境界,最為直觀的要看他的草書水平。

唐人《摹王羲之黃庭經》

所以我們縱觀歷代的書法家,沒有一個成名的書法家,在小楷上不是登峰造極的,甚至於一些能夠流傳至今的無名書法家寫的小楷,也成為了後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對象。

在整個書法史上,人們很容易一葉障目,能夠見到並且認為和欣賞的總是那麼幾個成名的人物,其實在整個書法史上被歷史所掩蓋的一些不知名姓的書法家也極多,他們往往因為許多客觀的原因沒有能夠令後人銘記,但是他們的作品流傳到了今天,卻絲毫不輸那些名家名作。

唐人《摹王羲之黃庭經》

如今存世的傳世小楷當中,有這樣一件作品,乃是臨摹的王羲之的小楷《黃庭經》,極具晉人之風,但是倘若你對於晉人書法不了解,對於唐人楷書沒有足夠的領會,對於晉唐之間的橋梁沒有那麼了如指掌的話,那麼這件作品你就很難看懂!

晉人的書法就好比汪洋大海,後世之人皆是從這汪洋當中流淌出來的細流,唐朝人距離晉人最近,得到的遺脈也最多。

唐人《摹王羲之黃庭經》

小楷從風格上來講,基本可以分為「樸拙」和「妍美」兩種風格,其中「樸拙」一類書風的代表作乃是鍾繇和顏真卿以及後世的王寵、黃道周等人的風格,以「妍美」風格一路的代表人物以王獻之、歐陽詢、董其昌、文徵明這些人為主。

總體來講,後人皆是承襲晉人一脈,尤其是唐代,「唐人寫經」佔據了輝煌的主導地位,「唐人寫經」在用筆和變化上根植於智永一路的晉人小楷,只不過晉人難以看出這座橋梁,從而難以貫通晉唐。

唐人《摹王羲之黃庭經》

今天我們談論的這件作品乃是世人少見的一件唐代人臨摹的《黃庭經》,唐代人距離晉人最近,他們對於晉人法度的理解力和繼承力是宋人之後所不能及的。很多人看到了這件《唐摹本黃庭經》會以為這字歪歪扭扭,沒有一點美感,但是當你深入到了這件作品單字內部的線條變化的時候,你就發現,這件作品線條內部的運用與王羲之的《黃庭經》、《曹娥碑》以及鍾繇的「二表」同屬一脈。

唐人《摹王羲之黃庭經》

欣賞一件作品要從用筆、變化、氣格三個維度來看,這件《唐摹本黃庭經》在用筆上乃是晉人「一搨直下」的用筆方法,在結字的變化沒有絲毫唐人「美術字」意象,將晉人變化的方法應用的爐火純青,從氣格上講,是典型的唐人風貌,這一點是時代賦予的特點,並不會隨著個人閱歷和性情而有所更易。

如今,晉人的小楷書法無一件真跡傳世,留下來的皆為後人的摹本,然摹本並不能體現全面的晉人風貌,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後世高手的臨本來揣摩晉人筆意,這件《唐人臨摹黃庭經》便是一個絕好的範本,看懂了這幅字,會給你很大的啟發!

唐人《摹王羲之黃庭經》

如今,我們將這件唐人《摹王羲之黃庭經》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複製,還原出了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清晰如真跡一般。

欲購此卷,請點擊下面惠購

唐人《摹王羲之黃庭經》

相關焦點

  • 唐朝一位無名書家寫的小楷,功力精純,令後人難以望其項背!
    楷書的完備是在晉人時期完成的,在魏晉時期,「帖學」達到了後世難以仰望的高度,而在小楷領域尤其如此。評價一個書法人的基本功夫,一般可以從他的小楷當中看出來,論及一個人的書法境界,最為直觀的要看他的草書水平。
  • 他是唯一能超越王羲之的人,一筆小楷功力精絕,達到了書法的極致
    小楷書法是每一個書法家所必備的一項技能,如果一個書法家寫不好小楷書法,那麼他的字就不會高明到哪裡去。在此之時,小楷書法首次出現了一個後人難以逾越的巔峰。到了唐人,唐人寫經的興起,將小楷書法的用筆和體勢更進一步誇張,雖然在字態上少了一些含蓄之美,但是其氣魄之宏大,格調之開張,也足以令後人望其項背,此是小楷書法的第二座高峰。
  • 明朝數一數二的小楷高手,他的字直入晉唐,令後人望塵莫及!
    有人評價他的小楷:「衡山(文徵明)之後,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蓋其書本於大令(王獻之),兼之人品高曠,故神韻超逸,迥出諸人之上。」意思是文徵明之後,以王寵的小楷為第一,其書法來自於王獻之,並能夠與人品完美融合,論及功力與氣格,在明代眾名家之上!
  • 宋朝小楷第一,這字寫得超凡脫俗,令後人無限膜拜!
    了解中國書法史的朋友基本都知道,小楷乃是最為常用的一種的書法形式,自漢魏鍾繇變隸為楷以來,小楷就成為了考量書法家的重要標準。但是一個人其他書體寫得再好,小楷的功夫不到位,那麼他也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書法家。
  • 一件清朝縣令寫的楷書,功力深厚,這字連書協主席也寫不出來
    明清以來,科舉制度盛行,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曾在書法上下過一定的功夫,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明清的科舉試卷,以及一些奏摺之類的書法,都極為精彩,功力紮實,書卷氣極重。 徐元禮《吳氏重修草堂記》楷書長卷郭尚先是一個享譽書壇的楷書大師,其書法遠播海內外,他的小楷書法
  • 吳昌碩的大師之路,堪稱一部傳奇,讓後人難以望其項背
    吳昌碩的大師之路,堪稱一部傳奇,讓後人難以望其項背 文/華勇作為一位書畫大師,吳昌碩的一生堪稱一部傳奇,因為出生在封建社會的緣故,在繪畫作品當中,吳昌碩也提倡畫氣不畫形,給後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藝術作品。
  • 一件清朝縣令寫的楷書,功力深厚,這字連書協主席也寫不出來
    書法與郭蘭石齊名,直造晉、唐,其靈俊處,實出天賦,小楷或勝之。但是,在清朝嘉慶年間,有個七品芝麻官,書法功力深厚。很多人評價其書法「直追晉唐」。他的筆勢沉穩,字體精妙,風姿俊逸,寬博如顏,險峻如歐,亦不乏靈飛經的開張,神採飛揚,被譽「楷書中的蘭亭序」。
  • 小楷輕描淡寫,竟然這麼有味道
    敦煌遺書:這卷小楷寫經長達12米,卻字字珠璣!敦煌遺書:摩訶般若波羅蜜卷第八手稿,經典寫經體!敦煌遺書:藏在法國的這卷寫經,每個字都很精到!敦煌遺書:唐代經生的20米長卷手稿,得了顏真卿真傳!敦煌遺書:藏在巴黎的道德經小楷,瀟灑!敦煌遺書:莫高窟道教寫經手稿,字字珠璣!
  • 明代小楷當中的極品,這麼好的字,在整個書法史上也不多見
    意思是文徵明之後,以王寵的小楷為第一,其書法來自於王獻之,並能夠與人品完美融合,論及功力與氣格,在明代眾名家之上!如果你不知道這件作品是王寵所寫,乍一看,會恍惚以為是晉人的小楷,他的書法絲毫沒有受到明代時風的影響,能夠寫出功力、寫出空靈、寫出古雅、寫出一種明代所罕有的氣魄!這種氣格是他人品與書品的高度融合,並非是單純的技巧能夠完成,是一種極為上乘的書法境界,直接能超越唐人而媲美晉人!
  • 辛棄疾最豪放的一首詞,歷經千古傳誦不衰,後人難以望其項背
    其中最有代表力的作品就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同時這也是辛棄疾最豪放的一首詞,歷經千古傳誦不衰,讓無數後人都難以望其項背。但是在寫這首詞的時候,辛棄疾的真實心情,卻並不像詞中所言的那樣豪邁,反而還帶著幾分酸楚與無奈。因為那個秋日點兵的沙場,只能存在於他的夢中,那是他只能在醉酒之後,才能回到的地方。
  • 敦煌小楷寫經,這樣寫真痛快
    敦煌遺書:這卷小楷寫經長達12米,卻字字珠璣!敦煌遺書:摩訶般若波羅蜜卷第八手稿,經典寫經體!敦煌遺書:藏在法國的這卷寫經,每個字都很精到!敦煌遺書:唐代經生的20米長卷手稿,得了顏真卿真傳!敦煌遺書:藏在巴黎的道德經小楷,瀟灑!敦煌遺書:莫高窟道教寫經手稿,字字珠璣!
  • 唐人小楷寫《春秋》,章法豐富超乎想像
    敦煌遺書:這卷小楷寫經長達12米,卻字字珠璣!敦煌遺書:摩訶般若波羅蜜卷第八手稿,經典寫經體!敦煌遺書:藏在法國的這卷寫經,每個字都很精到!敦煌遺書:唐代經生的20米長卷手稿,得了顏真卿真傳!敦煌遺書:藏在巴黎的道德經小楷,瀟灑!敦煌遺書:莫高窟道教寫經手稿,字字珠璣!
  • 他的文化史以隱蔽的路徑,在著作中被保留下來,後人難以望其項背
    他的文化史以隱蔽的路徑,在著作中被保留下來,後人難以望其項背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希羅多德的文化史。希羅多德的文化史並沒有完全被拋棄。因為如果真是被徹底拋棄的話,後世史家就難以尋得它的蹤跡了。而事實上希羅多德與修昔底德齊名。因而,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待希羅多德的文化史。一方面,由於以下原因,希羅多德的文化史傳統沒能被公開承繼:其一,古典時期的經濟制度使得史家們多隻關注政治問題古典史家確實如黑格爾所說,多是史家與政治家合一的學者。
  • 莫高窟這卷佛經小楷長卷,寫得酣暢淋漓
    敦煌遺書:這卷小楷寫經長達12米,卻字字珠璣!敦煌遺書:摩訶般若波羅蜜卷第八手稿,經典寫經體!敦煌遺書:藏在法國的這卷寫經,每個字都很精到!敦煌遺書:唐代經生的20米長卷手稿,得了顏真卿真傳!敦煌遺書:藏在巴黎的道德經小楷,瀟灑!敦煌遺書:莫高窟道教寫經手稿,字字珠璣!
  • 他被稱為明朝楷書第一人,書法有80年功力,筆下小楷傳承500多年
    他曾寫過一篇小楷《千字文》,此作是他66歲時候所寫,當時的他,書法已是爐火純青,臻入化境,所以此作流傳至今,被無數人奉為經典。這《千字文》誕生於南朝梁武帝時期,當時的梁武帝提倡文人風氣,便著當時的大才子周興嗣編撰一篇曠世奇文,供皇子們學習,這便是《千字文》的由來。
  • 100年前的一幅小楷書法,功力精湛,當代人很難寫出來了!
    書法在當代很火熱,學習的人堪稱歷代之最,古代的人學習書法的一般都是讀書人或者文人階層,然後這些階層一般人數較少,大多數人都是不讀書的,更別說寫書法了!林則徐是1837年寫的這幅作品。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民族英雄,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是一位享譽全國的大書法家,由於名氣太大,許多民間的私塾都以他的楷書作為學習的範本,從而盛極一時。
  • 敦煌大智度論卷,這小楷寫得真爽
    敦煌遺書:這卷小楷寫經長達12米,卻字字珠璣!敦煌遺書:摩訶般若波羅蜜卷第八手稿,經典寫經體!敦煌遺書:藏在法國的這卷寫經,每個字都很精到!敦煌遺書:唐代經生的20米長卷手稿,得了顏真卿真傳!敦煌遺書:藏在巴黎的道德經小楷,瀟灑!敦煌遺書:莫高窟道教寫經手稿,字字珠璣!
  • 他用柳體寫小楷,更有韻味,剛勁瘦硬,筆筆驚豔,顛覆你的審美
    提到清朝的書法,就不得不提這樣一位牛逼的人物,他是舊時王爺,一位將書法寫到極致的王爺,也是一位以書法名世的王爺,他就是溥心畬,這位有留洋經歷的王爺,其書法也是繞不開的話題,他的書法也是一座高峰,是後人無法攀登的高峰,尤其是他的小楷,更是精到,其精到程度,讓後人只能夠望其項背,溥心畬,曾經留學德國,對詩文、書畫皆有研究,而且水平堪稱一流,繪畫以山水為主,而書法以楷書為宗,與時人張大千並稱「南張北畬
  • 清朝最驚豔的小楷,把書法之美發揮到極致,令後人望塵莫及!
    博採眾長;晉代的「書聖」王羲之則是奠定了小楷的審美基礎,他筆下的小楷頗有漢隸意味,筆法精妙,盡備楷則。王羲之的代表作有《樂毅論》、《黃庭經、《曹娥碑》,被後世視為最佳的小楷範本。自王羲之之後,小楷有了蓬勃的發展,尤其是到了清朝,可謂是達到了鼎盛的狀態。清朝時期的小楷大家輩出,例如傅山、劉墉、金農、郭尚先、林則徐等人。
  • 一位清朝縣令寫的楷書,這麼美的字,當代書法家很難有這功夫了!
    明清以來,科舉制度盛行,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曾在書法上下過一定的功夫,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明清的科舉試卷,以及一些奏摺之類的書法,都極為精彩,功力紮實,書卷氣極重。徐元禮楷書《吳氏重修草堂記》郭尚先是一個享譽書壇的楷書大師,其書法遠播海內外,他的小楷書法《黃庭內景經》亦堪稱清代的無上經典,從楷書上來講,徐元禮實不輸郭尚先的,影響力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