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空調一般是單冷的,啟動後沒有制熱效果,用來制熱的暖風是靠發動機的餘熱。冬天開車,開啟暖風時不需要打開AC開關。並根據車廂內的溫度高低以及車外的空氣品質好壞來選擇是開啟內循環或者是開啟外循環。
汽車的內循環是指車內的空氣在車內經過加熱或冷卻後再送回車內,空氣在封閉的車內循環流動。
外循環是指將車外的空氣加熱或冷卻後送入車內,即車內和車外進行氣體交換。
內循環就好比是關閉了門窗;外循環是打開了門窗。
汽車就是一個移動的空間,要求安全性、舒適性。汽車空調系統應運而生,冬天供暖,夏天製冷,舒坦的很。可實現製冷、供暖、除霜、調節溫度與溼度等功能。
製冷系統是由壓縮機在發動機的帶動下工作的,驅使製冷劑在密封的空調系統中循環流動,製冷劑本身因吸收了熱量而蒸發成低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使空氣溫度降低,吹出冷風,從而產生製冷效果。
制暖系統是將汽車發動機排氣管排出的廢氣引入熱管交換器中,使熱管交換器中裝有的冷媒在交換器上部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加熱從通風口進來的空氣。空氣被加熱後,由鼓風機吹入車廂內供暖。開啟暖風相當於是利用發動機的餘熱,來加熱汽車車廂。
只開暖風不開空調,相當於多開了個風扇,沒有額外耗油。開暖風對油耗的影響,沒有開製冷大。
冬天如何制熱?
冬天,想要快速制熱,先讓發動機(冷卻系統)儘快熱起來,然後開暖風,打開內循環,空調是不需要開的,開了也沒什麼效果。但是,平時這樣操作沒有問題,但時間久了車廂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變高,加上人一直被暖風吹,就容易犯困。還有就是這會費油,還會磨損汽車零部件。所以,寒冷的冬天,汽車發動以後不要直接開啟暖風。汽車在發動以後,熱車2-3分鐘,當水溫達到50°C以上時(也就是水溫表指針升至中間位置左右),再開啟暖風最好。
何時開內循環?
無論是開啟暖風還是冷風的時候,首先是開內循環,快速地讓車內的溫度降下來或者升上來。當溫度穩定後,應當切換到外循環,跟車外通風換氣,避免出現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現象。
如何開外循環?
如果長時間駕駛車輛,還是要開外循環讓車內外空氣流通起來。
如果車外空氣環境不太好,比如堵車路段尾氣多、地庫空氣也不好等等,就不要開外循環了。如果是跑高速,一定不要開車窗,也可以打開外循環。
同時,冬天車內熱車外冷,擋風玻璃就是冷的,人呼吸的時候又排出水蒸氣。潮溼的空氣碰上前玻璃會發生冷凝現象,就是起霧了,會影響我們的視線。這時,打開外循環,讓外面的乾燥空氣進來,水被蒸發掉,就不會起霧。
何時用A/C鍵?
汽車制暖是利用廢氣自身的熱循環來完成的。雖然暖風也是空調的一種模式,但開啟暖風是不需要按下A/C鍵的。按下A/C鍵後,汽車會默認打開空調系統,就會啟動汽車壓縮機,這樣就會額外增加油耗。
如果是雨雪天氣,車外的空氣也很潮溼,這時候想要不起霧,就需要打開車上的空調了。按下AC開關,空調壓縮機開啟,雖然不能制熱,但是可以除溼,讓空氣乾燥,玻璃上也不會起霧。
還可以讓暖風吹著玻璃,等到玻璃被吹熱了,空氣潮溼也不會發生冷凝現象,這時候即使關掉空調,玻璃上也不會起霧了。
注意事項有哪些?
將出風口進行調整,切記不要將出風口對著臉,會使皮膚乾燥,加速皮膚的老化,暖風吹風方向一般為向前及腳下,可以更快的提升車內的溫度。
時常檢查冷卻液是否足夠,如果冷卻液缺少了,汽車的制熱效果就會不好。
常檢查下冷卻風扇的工作是否正常,如果冷卻風扇有問題,水溫就無法上升,空調製熱效果也會變差。暖風水箱堵塞或者洩露也會導致制熱效果差,甚至不制熱。
關閉空調後再熄火,一旦你熄火前沒有關閉空調,會導致再次啟動車輛時帶著空調系統一起點火,發動機啟動負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