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常用的幾種地基加固處理方法
基礎、地基加固常用方法有:
1.增大截面法
適用於埋深相對較淺的獨立基礎、條形基礎,對筏基、箱基、樁基適用性差。
2.增加埋深法
適用於緊鄰下臥層為良好持力土層的情況,同時持力層最好在地下水位線以上。
3.改變基礎類型法
如由獨立基礎改為條基;由條基改為筏基、樁基;由磚條基改為混凝土條基等。
4.壓力注漿法
適用於處理承載力不均勻的地基土,漿液採用水泥漿或水泥-水玻璃混合液,但一般不能用於有溼陷性的土層。
5.靜壓樁法
適用性廣,將荷載向深層土體傳遞,但壓樁力應小於上部結構自重的80%。
地基加固的原理
地基加固就是增加地基的承載力,使地基能承受巨大的垂直荷載,但是地基的承載力本來就不高或者說地基的軟弱層過深、承載力較低或者導致受力不均勻,所以就得採取一系列的方法提高承載力,其中就有地基加固。
建築在軟土或飽和土上的建築會由於其地基的承載力不足和不均勻沉降產生問題;隨著既有建築物的增層改造工程的發展和技術的日益成熟,為了提高原有建築物地基土強度和變形能力,對其地基加固處理也愈加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