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奏響龍江歲月之歌 打造流金夜間經濟

2020-12-15 醒獅解讀

閩南網7月9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鄒美玲 廖玲藝 文/圖)跨江南擴,向九龍江南岸進軍,往高新之地!自漳州城市發展吹響南進號角,位於九龍江南岸的漳州高新區,便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點亮漳州的城市版圖。而今,在這片被激活的黃金熱土上,一個文旅產業綜合體——龍江歲月即將拔地而起。

龍江歲月溼地公園

依託區位優勢 打造特色夜間經濟體

區位優勢撬動經濟活力,區域優勢彰顯城市價值。憑藉絕佳的區位優勢,近年來,漳州高新區發展突飛猛進,水仙花海、荔枝海飄香,高鐵、世博城、市醫院高新院區、「五館」紛紛落地,南江濱路即將全線通車,圓山大道將九湖、靖城連成一片,生態、經濟、文化、教育等全方位融合發展,面貌也煥然一新。

漳州高新區自建區以來,建設成果豐碩。南湖便是漳州高新區打造的一張響亮名片。利用良好的生態基底和豐富的文化底蘊,融合生態、生產、生活、生意「四生」,引入新業態精心打造,以「生態+」模式將南湖打造成為漳州市民休閒娛樂好去處。作為高新區與老城區重要出入口,南大道經過改造提升,已然成為九龍江畔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6月初,漳州高新區再發力,重磅啟動龍江歲月項目,由區屬國有企業漳州圓山新城建設有限公司擔任項目業主。項目總佔地面積約650畝,地處九龍江南岸重要地段,位於南江濱路以北、戰備大橋以東、漳州大橋以西區域,匯聚南湖、南大道、南江濱路等精華景點。龍江歲月定位為「漳州夜文化產業綜合體」,將構建以夜間文化產業為龍頭,文化創意為依託,形成以夜間文化產業為特色的休閒旅遊地,打造具有漳州標誌性的網紅打卡地。

龍江歲月 核心筒效果圖

盤活文化資源 再築文旅綜合新地標

龍江歲月名不虛立。除了坐擁區位優勢,項目所在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龍江歲月的建設也將立足自然、根植文化。

經專家精心謀劃、科學論證,龍江歲月將以改造盤活原國有土地、廠房資源為抓手,以地方美食、夜休閒文化為依託,以區域內舊工業、水月亭、鷺洲舊街、古碼頭等歷史鄉愁記憶為支點,通過環境整治改造,完善配套市政功能,同時融入九龍江生態遊覽景觀特色,並對部分民居用房進行風貌恢復和重構,激活社區活力。

盤活文化資源,讓老舊城區有機重生。根據規劃,龍江歲月將梳理片區內已有的自然、文化、旅遊資源,以鷺洲路等歷史古街為線索,以水月亭等歷史建築為節點,以造船廠與舊工業廠文化為骨架,以橋南「古碼頭」文化為核心,依託人無我有的自然歷史資源,充分挖掘區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內涵,打造一張富有品牌生命力的區域新名片。

龍江歲月效果圖

全城矚目 龍江歲月首期國慶揭幕

無懼酷夏,龍江歲月火熱開工。建成後,這裡除了有橋南美食村、溫泉療養院,還將有龍江歲月記憶館、溼地公園、水岸民宿、水月亭、鷺洲渡、鷺洲路古街、南江濱景觀帶、兒童遊玩場、騎樓商業街等。閩南風、南洋風、現代風將在這裡交織交融,新時代鄉村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為無數旅人留下一處鄉愁歸處。

龍江歲月打造的不僅是一個文旅產業綜合體,更是一個富有人文水韻,兼具休閒魅力與經濟活力的高新城區縮影。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將現代與歷史融合,集都市新型服務、旅遊、文化、休閒產業於一體的綜合體片區呼之欲出。

無須漫長等待,龍江歲月首期將於今年國慶節試運營。目前,建設、招商等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漳州郎,且拭目以待!讓我們相約國慶,相約龍江歲月!

龍江歲月橋南美食村效果圖

龍江歲月橋南美食村效果圖

相關焦點

  • 漳州高新區:奏響龍江歲月之歌 打造流金夜間經濟
    而今,在這片被激活的黃金熱土上,一個文旅產業綜合體——龍江歲月即將拔地而起。龍江歲月定位為「漳州夜文化產業綜合體」,將構建以夜間文化產業為龍頭,文化創意為依託,形成以夜間文化產業為特色的休閒旅遊地,打造具有漳州標誌性的網紅打卡地。
  • 漳州薌城區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綜述
    7月20日,漳州市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大會召開。市委書記邵玉龍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產業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漳州:古城夜遊 重現唐宋風採
    漳州古城的夜市記者20日從漳州市商務局獲悉,漳州市2020年重點招商項目名單日前發布,涉及文化、旅遊、體育、會展與夜間經濟等。1 投資10億 打造松洲書院綜合體此次文化旅遊項目有15個,分別是薌城區浦南鎮松洲書院文旅綜合體、龍文區郭坑鎮霞貫雙溪旅遊綜合體、漳浦縣石榴鎮漳州玉龍瀑布國際會議和旅遊度假中心、詔安縣濱海文化休閒旅遊基礎設施、東山蘇峰山風景區、東山銅陵鎮南門灣片區改造提升、平和縣靈通山風景名勝區、平和縣大溪鎮莊上土樓
  • 漳州古城:奏響夏夜「詠嘆調」
    遊斐淵攝影漳州這座城,從不缺少夜生活。在古城核心區街道兩旁,網紅冰淇淋、奶茶店前排起了長隊;湧進咖啡館不僅是為了喝咖啡,還因為有寵物貓負責治癒不開心;戶外小酌兩杯啤酒也是不錯的選擇;混著草藥的古城果汁成為新晉網紅;面煎粿、蓮子圓、麻餈、肉粽、滷麵、沙茶麵、四果湯才是遊客最愛的古早味……現代與傳統口味「大集合」,俘獲眾人味蕾,打造舌尖上的古城。
  • 打造夜生活地標 浦東「一帶、五圈、多點」布局夜間經濟
    日前,「浦東品質、悅夜時尚」浦東夜間經濟活力發布,在這份名單上,發布了新一批浦東夜間經濟示範點和夜間經濟CEO,進行授牌和頒證,並由夜間經濟CEO帶領浦東商家完成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慈善公益捐贈。  夜間經濟的發展提升了浦東經濟的開放度、活躍度,未來,浦東將繼續大力發展發展夜間經濟,努力把浦東打造包容多元、體驗豐富、接軌國際的夜間經濟集聚區,夜間消費目的地。
  • 「世遺+文創」漳州著力打造「文創漳州」城市品牌IP
    臺海網7月20日訊 據漳州新聞網報導 八寶印泥、漳州窯、木版年畫……7月20日,在漳州市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大會會場外,一件件頗具漳州地標元素的非遺、文創產品排列整齊,讓人眼前一亮。本次非遺文創展覽以「世遺+文創」為主題,堅持以「古人之規矩
  • 三亞打造特色夜間文旅項目,推動夜間經濟發展
    三亞打造特色夜間文旅項目,推動夜間經濟發展遇見活力「夜三亞」■ 本報記者 梁君窮「您好,這是您要的花甲粉絲。」一聲招呼後,一碗用錫紙包裹的花甲粉絲被端上餐桌。夜間經濟的傳統業態主要是聚會場所、餐飲和酒吧等,但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提升與三亞旅遊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更多的業態加入到夜間經濟的行列中來。看電影、逛書店、進劇場等文化藝術體驗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愛好,還有體育比賽、健身等也逐漸在夜間火熱起來。「相比晚上去吃喝,我覺得下班後到健身房鍛鍊也是消費,這是花錢買健康。」
  • 發展雲端經濟、夜間經濟、后街經濟 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
    吳施:渝中區正通過解放碑步行街改造等城市提升行動,著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通過大力發展雲端經濟、夜間經濟、后街經濟,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就是要創造消費、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如何提升城市品質,既要彰顯特點,還要保存特色,我們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做:  一是大力發展雲端經濟。
  • 漳州夜遊景點大波來襲!歡迎來打卡
    「夜遊雲水謠」文旅項目,為遊客呈現新型夜間經濟產品。待到吆喝聲起,遊人食客接踵而至,漳州的夜,便成了熱鬧歡愉的煙火人間。 也許你已發現,「夜經濟」成為熱詞,也成為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 7月20日,我市出臺《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實施意見》,明確大力培育夜餐更美味、夜購更豐富、夜娛更健康、夜健更多樣、夜賞更亮堂等五種夜間經濟健康業態,讓「夜經濟」點亮城市新生活。
  • 南充:打造載體搭建平臺 讓夜間經濟「活」起來
    身處信息化時代,消費加速升級的當下,夜間經濟的發展正孕育著巨大市場。近年來,我市各縣(市、區)紛紛以夜間經濟為載體,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夜間經濟不僅只是餐飲經濟、鬧市經濟。發展夜間經濟,我市該如何發力?相關部門有何舉措?還有哪些需要改進和加強之處?12月5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走訪。
  • 漳州的母親河-九龍江
    漳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稱號,而所說的一水指的就是漳州的母親河-九龍江。她是福建第二大河,她哺育了400多萬的龍江兒女,她灌溉著566平方公裡的漳州平原,她為魚米花果之鄉的漳州帶來生機。九龍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僅次於閩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營江」,因六朝以來「戍閩者屯兵於龍溪,阻江為界,插柳為營」故名。九龍江由幹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匯合,過漳州在廈門港對岸注入臺灣海峽,下遊漳州平原是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上遊水流湍急,下遊江寬水穩,可通航。九龍江幹線長度258公裡,流量446立方米/秒。
  • 「夜讀」漳州賦能夜經濟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9月25日訊(通訊員 章少英 記者 黃小英)「媽媽,我想要看那本小人書,還有那個小木偶……」,9月24日晚,飯後閒暇之餘,住在電力新村的王女士抱著自己三歲大的孩子下來小區散步,眼亮的小傢伙被燈光璀璨的書籍集市吸引住了,向媽媽嚷嚷著要「湊熱鬧」。
  • 漳州:龍江潮湧十年春 新興城區東風勁(組圖)
    1997年元旦,在美麗富饒、充滿生機的漳州平原中部,漳州市龍文區正式成立,轄有4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達12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8萬人,其中本地12萬、外來人口6萬。龍文地處九龍江西溪、北溪交匯處,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生態優美,為著名的僑鄉和臺灣同胞祖籍地。龍江潮湧十年春,新興城區東風勁。根據漳州市城市發展規劃,建設中的龍文區是漳州市未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 打造新「夜」態!新邵舉行「夜間經濟」啟動儀式
    12月23日晚,新邵縣夜間經濟啟動儀式在新資江碼頭舉行,全面揭開全縣夜間經濟發展的序幕。此次活動由中共新邵縣委、新邵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新邵縣委宣傳部、新邵縣文旅廣體局承辦。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目前,「夜間經濟」正成為街頭巷尾熱門話題,也成為一些城市亮麗的名片。「夜間經濟」從文旅層面上來說,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夜間文化,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 龍江交投奏響復工復產「春之歌」
    黑龍江日報3月31日訊 聽黨指揮,服務龍江,事業為先的「鐵」的信念班子一心,幹群一致,牢不可破的「鐵」的團結遵紀守法,執紀嚴格,獎罰分明的「鐵」的紀律勇於擔當,敢於爭先,能打勝仗的「鐵」的作風早春三月,冰雪消融;草木萌發,春山可望。伴隨著機器的轟鳴,龍江大地吹響了復工復產的號角。
  • 新疆吉木薩爾縣全力打造夜間經濟靚麗名片
    在吉木薩爾縣北庭村小區的健身房內,練瑜伽、健步走、舉啞鈴……大汗淋漓的居民楊先生告訴我們,他想通過這樣的夜間鍛鍊,增強體魄,塑造體形。同樣,在吉木薩爾縣文體中心,晚上來打籃球、羽毛球的人數也明顯增多。 2020年初,吉木薩爾縣夜間經濟正在商業、旅遊、文化、體育等多行業間融合創新,夜間經濟模式變得越來越豐富,商場、酒店、KTV、酒吧等娛樂場所遊客接待量猛增。
  • 文化為魂民生為本 福建漳州雲霄縣打造高品質文明城
    傳承老文物 銘記新鄉愁作為福建漳州的文明發祥地,雲霄文化底蘊深厚。據統計,全縣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93處。這些歷史遺蹟散布在市集街巷間,面對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要求,以及群眾迫切改善居住環境的呼聲,如何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使古城風貌與現代新城相互輝映?
  • 福建漳州:怎麼搞活實體經濟?重點抓「三大三新」產業
    新華網福州12月25日電(肖和勇)中共漳州市委25日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解讀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精神。針對如何搞活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漳州曬出一攬子「小目標」。  中共漳州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於12月24日召開。
  • 龍江夜讀|詠徐霞客三遊漳州
    生涯多寂歷,歲月竟何堪。閱世更千萬,會心唯兩三。尋舟別江左,知己在漳南。朝發分青柳,晚停駐碧潭。泉流多不數,山勢若相參。風過林翻浪,雲生岫吐含。溪源爭掩蔓,草岸可乘籃。踏石捫深綠,攬枝觀蔚藍。高巖留鶴跡,深谷現僧庵。遠曙開滄海,文聲認寶函。
  • 大型原創音樂會組曲《東海之歌》在浙江音樂廳奏響
    大型原創音樂會組曲《東海之歌》在浙江音樂廳奏響 2012年12月05日 04:22:44   浙江日報杭州12月4日訊 今晚,由省文聯、省音協舉辦的「慶十八大——大型原創音樂會組曲《東海之歌》匯報演出」在浙江音樂廳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