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尚中國》第七期揭示「童真之美」

2021-01-12 中國青年網

  「摸摸虎頭,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驅邪避鬼;摸摸虎身,大富大貴;摸摸虎尾,十全十美。」從這首與「虎頭帽」有關的歌謠中,可以看到每一件童裝都映照著孩子的童心與童趣,寄予著父母對於孩子的愛與期待。而《衣尚中國》第七期「童真之美」, 便揭示了童裝之美,美在童真;童心不改,夢想猶在;眼裡有光,心中有趣。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節目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與神採。本期《衣尚中國》走近童裝中的大世界,那裡面,有永恆不變的祝福寓意,有晶瑩剔透的生命本真,有美不勝收的成長喜悅。

  童裝的背後是永恆的愛

  古往今來,每一件童裝都是愛的禮物,《衣尚中國》之「童真之美」在 「 歷史空間」、「匠心空間」、「創演空間」 三個時間維度進行擴展,把傳統和當下巧妙地關聯起來,李思思走進歷史,又回到生活,帶領觀眾體會到童裝所包含的心靈的趣味、愛意的交融。

  孩子的世界是斑斕多彩的,節目的開始,主持人李思思便用一首10歲孩子寫的詩《接月亮》幫助觀眾以孩童的視角來看待宇宙,「星星跑步/不小心撞倒了月亮/月亮掉下來剛好落在了我的手上/亮亮的/從此我手上有了月光」,由此讓觀眾感受到「童真」的無限可能。

  孩子們赤誠純粹,如同天使,他們的身上延展著未來與希望,而作為母親,回饋孩子們的一種方式,便是一針一線地為他們縫製童衣。由此,《衣尚中國》舉辦了一場「媽媽們的時空茶話會」,主持人李思思「穿越」時光,見到了大俠方世玉的媽媽,唐代詩人孟郊的媽媽和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媽媽,幾位母親一起探討衣服裡的「育兒經」。

  在舞臺劇《愛的鼓勵-虎頭帽》中,方世玉的媽媽講述了治癒方世玉膽小的秘方--虎頭帽,她通過勇敢威武自信的老虎來鼓勵方世玉:「什麼困難都不害怕,任何時候,娘都陪著你在你身邊。」所以,這個虎頭帽也不是普通的帽子,它有著母愛的加持,可以幫助孩子戰勝恐懼。

  在《愛的期望-肚兜》中,孟郊的母親把對孟郊發奮苦讀的期待縫進了虎頭紋的肚兜中,孟郊躺在母親的懷中,一邊看著母親為他縫製肚兜,一面聽她哼唱歌謠,也許正是這個情形,讓孟郊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愛的守護-百家衣》中講述了李時珍小時候,家鄉遭遇饑荒,他也發起了高燒,街坊四鄰送來食物和布頭幫助他渡過難關,而他的母親為了紀念大家的恩情,把包裹著心意的布料縫成了「百家衣」,希望集大家之福,助李時珍健康長大。而李時珍長大後,也從一個喜歡嘗百草、爬山的孩子,成長為了中華醫學的典範人物,傾其一生所能回饋世間蒼生,也讓「百家衣」別有一番意義。

  現代的媽媽們也許更習慣在網上為孩子「淘」衣服,育兒的觀念也有所不同,但是,童裝中所承載的沉甸甸的母愛卻絲毫沒有減少,這份溫暖始終呵護著孩子健康成長,而《衣尚中國》也在通過節目祝福著天底下所有的孩子平安、幸福!

  在「匠心空間」,《衣尚中國》請來了蘇州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系教師李雁,她長期從事中國傳統兒童服飾的研究及教學工作,李雁講解了童裝的意義,並現場展示解說了儒生童帽、虎頭帽、雙魚戲蓮帽等七頂古代童帽藏品的寓意。而熱愛中國童裝的法國人皮爾也講述了他因為喜歡中國的童裝而留在北京,並且以中國童裝為靈感創立了中法融合的童裝品牌。

  在創演空間,設計師馮三三展示了融合古代童裝審美元素的現代童裝,讓人看到以可愛之心製作的童裝,依然能夠給孩子們帶來更多驚喜。

  美寓:讀懂童裝中的美好寓意

  童裝往往會通過各種各樣的造型和紋樣傳達一定的寓意,這在中國古代的童帽中尤為明顯。《衣尚中國》請來了蘇州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系教師李雁,她在小朋友的配合下,展示了色彩鮮明、對比強烈、立體生動的各種古代童帽,讓民俗知識變得生動和活化,每一件童裝都仿佛是一個童話故事,用自己獨特的語言,教會了孩子愛與成長。

  在一頂「雙龍戲珠」的童帽中,那中間的「珠子」居然是一隻可愛的蜘蛛,經過李雁的解讀,大家才明白,原來,在民間,蜘蛛被稱為喜蛛,有見喜的意思,所以,龍珠換成了蜘蛛之後,有更多的美寓在其中。

  而「暗八仙紋樣」的帽子則描繪了八位神仙手裡拿的法器,八仙在民間有正氣、美好的寓意,長輩們希望用這樣的紋樣,驅邪降福,讓孩子健康成長。

  一位小萌娃頭戴的儒生童帽是從宋代儒生戴的「平定四方巾」改良而來的,寓意父母希望孩子長大以後好好讀書,成為有學問的人。帽子的四周還有圓孔,圓孔裡鑲嵌了鏡子,也有闢邪的含義,在做工上的要求頗高。

  而「虎頭帽」的歷史則很悠久,唐代的襁褓俑就戴著「虎頭帽」,可見它的普及程度,父母希望戴上虎頭帽的寶寶有一個平安健康的好彩頭。

  金魚帽的紋樣是雙魚戲蓮,預示著連年有餘、富足有餘。

  在可愛的小豬帽中,人們很容易猜到其中的寓意是孩子好養活、能吃能睡,長得白白胖胖。帽子上還有公雞的紋樣。公雞是五德之禽—擁有「文、武、勇、義、信」五種美德,蒙以養正,父母把這樣的紋樣放在服飾上,也是期望孩子能具有這些美德。公雞紋樣也有很多組合,比如,公雞站在石頭上,寓意室上大吉,公雞和牡丹花則組成了功名富貴。

  在李雁看來,美好的寓意在童裝中無處不在,無論是百家衣還是童帽、圍涎、肚兜都帶著父母對於孩子未來的憧憬和期望。而父母們都不吝惜自己的精力、時間,只為了給孩子以更好的空間和未來。

  美遇:法國設計師的靈感被中式童裝點亮

  童裝中的中國魅力也感染了一位法國朋友皮爾,在與中國的童裝美好地相遇之後,他成為了一名中式童裝設計師,要把中國的文化穿在孩子身上。

  皮爾已經在北京的胡同裡生活了十五年,胡同是他生活的地方,也是他情感的來源,他很喜歡胡同中那種熱鬧、親密的氛圍,而皮爾最初接觸童裝的緣分也是從胡同開始的。他在胡同中幫到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通過手工做了一件旗袍給孫女,皮爾一邊聽她講手工的故事,一邊看她做手工,這件可愛的小衣服讓皮爾發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點亮了他的靈感,皮爾從此開始打造自己的童裝品牌。

  皮爾設計的童裝可愛而又充滿中國特色。他受中國壽桃的啟發,設計了一個粉紅色的小旗袍--「長壽桃」款旗袍,用綠色的盤扣,做桃子的葉子。他還依據「中國扇子」的意象,做了一款小裙子,把盤扣做成了中國人喜歡的扇子形狀。

  有一天,皮爾經過胡同裡的四合院,看到門上面的門釘,他覺得非常傳統非常有特色,便設計了門釘狀的3D小泡泡,放在了圍巾上。

  皮爾很擅長運用盤扣的元素,他設計的童裝中,基本上都有盤扣的元素,他最喜歡的是蝴蝶盤扣、琵琶扣,以及和「福祿壽」發音相近的葫蘆盤扣。

  皮爾稱自己特別喜歡中國的手工盤扣,放在衣服上便成為了獨特而美麗的細節,而他的目標也是在國外推廣中國文化,「我一直在努力給像我一樣的外國人介紹中式童裝和中國傳統文化,這麼美的文化,要讓世界都看到和了解到。」

  而主持人李思思也在與皮爾一起製作一字扣時,領悟到了「童真之美」是如何碰觸到了一個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它一頭牽著的是父母一生對孩子的牽掛,另一頭其實是孩子叫出的第一聲爸媽,當這樣的一字扣,扣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一個幸福的家。

  美育:童裝之中,是潤物無聲的美育

  童裝中有最美的寓意,有最美的相遇,也包含著最美的教育。《衣尚中國》節目組在本期請出「童真本真」的孩子們,讓他們把心中最愛的童裝呈現在舞臺上,成為「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具體實踐。

  來自北京實驗學校(海澱)小學的孩子們穿著花旦、美猴王、儒生的衣服出現,他們眼中的中國元素可謂是豐富多彩,不僅如此,他們還演唱了戲曲,表演了耍棍,吟詩寫字,堪稱文武全才。

  而孩子們能夠薰陶和汲取這麼豐富的中國傳統藝術,其後面是有很多人助力的。

  孩子們在學校經過了精心的培養和教育,潛移默化地感知到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正如北京實驗學校(海澱)小學德育副校長單春蘭在節目中所說,每一種服裝都是一種文化的濃縮,孩子們穿著什麼樣的服裝,其實獲得的就是服裝所擁有的精神與意義。而學校通過「魅力教育」,給孩子們創設豐富的活動和資源,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潤物無聲地開展美育教育,會讓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好氛圍在孩子們當中傳播開來。

  童裝所帶來的美育教育就是讓孩子擦亮了發現美的眼睛,而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就是在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讓孩子可以發現美,了解美,進而去創造美。有了這份創造,孩子們的未來也會「美不勝收」。5、童裝要用美好的心靈去描繪

  每一段童年都有美好的故事,每一件童裝也都有迷人的傳說,《衣尚中國》截取了明代孝靖皇后的一件「百子圖女袷衣」上的部分紋樣,發布了本期的主題紋樣--「狀元竹馬 童戲紋」 。紋樣描繪了一場天馬行空的藝術想像,少年騎竹馬,頭戴烏紗帽,身穿圓領袍,童子持傘執騎,孩子們正在幻想自己已經長大成人,狀元及第的景況。

  而觀眾可以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進入互動小程序,了解紋樣背後的故事,定製屬於自己的童真之美,也讓全民創意激發出更多的美的創造。

  《衣尚中國》審美解讀人範迪安表示,自己和許多畫家朋友經常在創作遇到困惑時,就會想去看看兒童的繪畫。因為在兒童畫裡,充滿著無拘無束的想像和天真浪漫的表現。

  童裝值得用美好的心靈去描繪和表現,用最好的創意去設計,在本期的「創演空間」環節,服裝設計師馮三三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傳統概念和傳統元素打散,用現代的形式來呈現童裝的無限生機,他用銀飾做點綴,用純手工的衣飾,來表現孩子的活潑可愛,把中國文化用小朋友的角度和小朋友的理念表現出來,把中國紋樣穿在衣服上,讓小朋友從小就能了解和喜愛上「中國風」。

  「童心」被冰心先生評價為世上最透明的東西,沒有一點功利的色彩,是成人世界不曾出現的風景和一種永不停歇的追求。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有童心的印記。一切美麗的東西,都與童心的本質相通。

  童真之美能夠激發人們更多的想像,而童真不僅屬於孩子,也屬於每一個人,本期的《衣尚中國》讓人感悟到「童真之美」如何被赤子般的心靈守護至今,開創著更多的美的可能。

相關焦點

  • 《衣尚中國》第八期 探秘中華服飾的「自然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人類卻有著洞察美、提煉美的智慧,「天人合一」正是東方審美的最高境界。《衣尚中國》第八期之「自然之美」探尋了中華服飾背後的「天然雕琢」--??取形,將看得見的??穿在身上;章紋配?,將天地萬物的顏?納?布料。
  • 《衣尚中國》第五期呈現「雅韻之美」衣品,內在於心 外在於行
    《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節目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展示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與神採,讓觀眾看得欲罷不能,每一期過後都是「全網催更」。
  • 《衣尚中國》演繹「戲韻之美」 戲服 彰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 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精神、歷史變?,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
  • "衣尚中國"第五期呈現「雅韻之美」衣品 內在於心外在於行
    潮流易逝,風格永存,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精髓在於雅,在於韻。《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 《衣尚中國》李思思古法染絲巾感悟「自然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人類卻有著洞察美、提煉美的智慧,「天人合一」正是東方審美的最高境界。《衣尚中國》第八期之「自然之美」探尋了中華服飾背後的「天然雕琢」--??取形,將看得見的??穿在身上;章紋配?,將天地萬物的顏?納?布料。節目融豐富的學識與真切的現實關懷於一體,讓觀眾不僅領略到「?然之美」中暗藏的東??
  • 節目《衣尚中國》:呈現「雅韻之美」衣品
    潮流易逝,風格永存,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精髓在於雅,在於韻。《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 央視《衣尚中國》張萌馬可邀您共賞戲韻之美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中國戲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閨的古典佳人,伴著唐風宋韻的高嘆低吟,沿著南戲、元雜劇的歷史軌跡一路蓮步輕移而來。12月19日本周六晚7點檔,《衣尚中國》第六期「戲韻之美」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
  • 央視《衣尚中國》品婚服之美
    先秦結婚是在黃昏,唐代的婚服是紅綠搭配,明代的鳳冠霞帔最讓人嚮往,「帔」與當今的紗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衣尚中國》之「良緣之美」讓人輕輕鬆鬆地「漲姿勢」,了解到婚俗的演變歷程,舉重若輕地帶領觀眾穿越古今,讀懂了婚服中蘊含的精神圖騰。
  • 《衣尚中國》聚焦「節慶之美」 讓藝術照進現實
    節日是中國的祖先在時間線上打上的漂亮的「中國結」,《衣尚中國》第四期節目通過「節慶之美」點亮了「中國之美」,呈現了中國節日中散發的獨特生活美學與民族情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與神採。李思思化身紫微星,「神仙上崗」先考節慶《衣尚中國》「歷史空間」每次都構思巧妙、博古通今,提取歷史中積澱的審美元素與現代勾連,讓人仿佛親自遊歷於歷史、現在和未來。第四期的《節慶之美》更是開場就有驚喜,主持人李思思化身為「紫微星」考試上崗,考題則是「人間節慶」。
  • 《衣尚中國》張信哲朱贊錦楊採鈺探尋「雅韻之美」
    中國風,是浸潤於世界精髓的東方雅韻。而「雅」又是中國特有的審美時尚與美學體系,其與中華民族勤勉、自律、誠懇,有同理心的精神內核一起,構成了今天中國的「雅韻之美」。12月12日本周六晚7點檔,《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節目中,張信哲、朱贊錦、楊採鈺將與設計師李想、服飾文化專家華梅一起,感受中國人的風雅,探尋帶有「雅韻味道」的生活美學。
  • 《衣尚中國》「良緣之美」深情來襲 眾星攜手編織浪漫願景
    上周六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式迎來首播,作為首檔聚焦「美」的文化類節目,節目一經播出便收穫了眾多觀眾的好評與關注。本周六11月14日19:10分,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的《衣尚中國》將迎來第二期主題「良緣之美」,中國人從古至今傳承的是怎樣的「良緣願景」?表演嘉賓惠英紅、於朦朧、邢菲將演繹什麼樣的「良緣故事」?本期的服飾研究者董進、設計師郭培又會如何解讀「良緣之美」?第二期《衣尚中國》將繼續「跨越千年」,共同探尋服飾背後的審美表達與文化傳承。
  • 《衣尚中國》:千年戲韻之美,用卡薩帝「空氣洗」守護
    12月19日,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第五期開播,通過探尋千年戲曲文化,傳承東方「戲韻之美」。戲服是中華傳統審美和古代服飾工藝的傳承,本期節目以常見戲曲角色穿戴的戲服入手,展現傳統文化底蘊與戲韻之美,並分享了卡薩帝洗衣機對戲服的洗護方式,即使是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製衣工藝,也可以用"空氣洗"洗護如新。
  • 《衣尚中國》:千年戲韻之美,用卡薩帝"空氣洗"守護
    12月19日,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第五期開播,通過探尋千年戲曲文化,傳承東方「戲韻之美」。戲服是中華傳統審美和古代服飾工藝的傳承,本期節目以常見戲曲角色穿戴的戲服入手,展現傳統文化底蘊與戲韻之美,並分享了卡薩帝洗衣機對戲服的洗護方式,即使是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製衣工藝,也可以用「空氣洗」洗護如新。
  • 《衣尚中國》:那些被時光洗禮卻熠熠生輝的美
    近日,央視推出一檔名為《衣尚中國》的服飾文化節目,節目第一期一襲「白衣書生」裝扮的周深演唱了主題曲《畫絹》。這檔傳統文化類綜藝已播出了四期,分別是:錦繡之美、良緣之美、驍勇之美以及節慶之美,四期節目分別邀請了不同的嘉賓身著傳統服飾,通過講述一段故事讓觀眾體會到服飾背後的意義。
  • 《衣尚中國》:千年戲韻之美,用卡薩帝」空氣洗」守護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2月19日,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第五期開播,通過探尋千年戲曲文化,傳承東方「戲韻之美」。   戲服是中華傳統審美和古代服飾工藝的傳承,本期節目以常見戲曲角色穿戴的戲服入手,展現傳統文化底蘊與戲韻之美,並分享了卡薩帝洗衣機對戲服的洗護方式,即使是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製衣工藝,也可以用「空氣洗」洗護如新。
  • 總臺《衣尚中國》「良緣之美」深情來襲 惠英紅、於朦朧、邢菲攜手...
    上周六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式迎來首播,作為首檔聚焦「美」的文化類節目,節目一經播出便收穫了眾多觀眾的好評與關注。本周六11月14日19點10分,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的《衣尚中國》將迎來第二期主題「良緣之美」,中國人從古至今傳承的是怎樣的「良緣願景」?表演嘉賓惠英紅、於朦朧、邢菲將演繹什麼樣的「良緣故事」?本期的服飾研究者董進、設計師郭培又會如何解讀「良緣之美」? 第二期《衣尚中國》將繼續「跨越千年」,共同探尋服飾背後的審美表達與文化傳承。
  • 《衣尚中國》解讀良緣之美,探尋中式愛情真諦
    「作為現代女性,無論愛情還是事業,都有選擇自由,何為良緣之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古代的女性呢?她們穿上婚服會像我們一樣嗎?她們心中的良緣之美又會是怎樣的模樣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第二期以「婚服」破題,探尋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愛情的美好渴望以及對婚姻的誠摯期盼。
  • 央視《衣尚中國》: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日前播出。   節目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力圖通過豐富的藝術創意、年輕態的視覺來營造關於中國服飾的審美意境和審美表達。
  • 央視《衣尚中國》本周六播出,譚正巖、張萌、馬可邀您共賞「戲韻之...
    12月19日本周六晚7點檔,《衣尚中國》第六期「戲韻之美」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張萌、馬可將在「譚門第七代傳人」譚正巖的帶領下,探尋唱念做打背後的濃墨重彩,揭秘隱藏在京劇衣箱裡的一顰一笑。李思思攜手譚正巖回望「定軍山」,張萌馬可夢尋牡丹亭「情緣」西皮二黃千迴百轉,蟒靠褶衣如夢如幻。
  • 《衣尚中國》聚焦「節慶之美」把傳承穿在身上 讓藝術照進現實
    節日是中國的祖先在時間線上打上的漂亮的「中國結」,《衣尚中國》第四期節目通過「節慶之美」點亮了「中國之美」,呈現了中國節日中散發的獨特生活美學與民族情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與神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