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醫院與上海市志願者協會癌症康復俱樂部合作探索團體抗癌新路
為進一步彰顯醫院「一切為了病人」的價值理念,近日,長海醫院與上海市志願者協會癌症康復俱樂部合作共建暨「玫瑰之友」助醫志願者服務隊成立儀式在會診中心順利舉行。醫院張從昕院長以及上海市志願者協會癌症康復俱樂部袁正平會長向「玫瑰之友」助醫志願者服務隊代表授旗並講話,醫教部陳劍偉主任、俱樂部葉爭和副會長代表雙方單位籤訂合作共建協議。肛腸外科張衛主任,志願者代表徐菲菲隊長發表感言。身著「黃馬甲」的20名志願者,精神抖擻地參加儀式。會議由社工部史永波主任主持。
27年前,上海市志願者協會癌症康復俱樂部以「第三人生」、「第四醫學」等理念,首創了群體抗癌模式,開展的「癌症患者幸福指數調查」、「癌症患者體能鍛鍊調查」等課題研究,納入了癌症康復高端研究範疇,逐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專業的為癌症患者康復服務的模式,被媒體和大眾稱之為群體抗癌的「上海模式」。袁正平會長先後榮獲中華慈善獎、全國百名優秀志願者、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優秀組織者、上海市志願者服務優秀組織者、上海市十佳志願者、上海市走近他們十大年度人物等榮譽。
從2013年起,我院肛腸外科就與上海市志願者協會癌症康復俱樂部建立了合作關係,幾年如一日,持之以恆為造口患者提供康復服務,得到了患者高度評價,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今年以來,醫院社工部從規範服務內容、完善合作機建、明確責任義務等方面,全面總結了前幾年的合作經驗,努力把點對點的服務提升到面對面的合作。根據協議,俱樂部將為我院患者傳遞正確的抗癌知識與經驗,提供心理康復、醫療諮詢等方面的床邊服務,激發他們戰勝癌魔和重塑生活的信心。
個體抗癌的力量是單薄的,抱團抗癌已成為社會的共識。上海群體抗癌、超越生命的成功模式,如今已經遍地開花。張從昕院長指出,醫院不僅要治療病人生理上的疾病,更要給予他們心靈上的關懷和照護。要通過合作共建,資源優勢互補,採取多種方式幫助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指導患者進行心理、醫療、藥物、飲食等全方面科學的康復治療,積極探索癌症康復道路,努力打造群體抗癌的環境,讓患者在醫院能夠真正實現「身心同治」的目的。
成立儀式後第二天,志願者們便投入助醫服務,他們以自己戰勝癌魔的經驗為武器,幫助那些恐懼、悲觀、絕望的癌症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截至日前,約有20名終生造口患者接受專業心理疏導,以及術前術後的康復保健服務,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高度認可,進一步展現了癌友志願者們的情懷和風採。多名患者當即表示希望出院後也加入宣傳抗癌知識與抗癌精神的助醫志願者隊伍中來,把自身治療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傳遞給其他患者。病友們說,癌症並不可怕,因為一路有愛相伴……
據了解,腫瘤患者心靈創傷包括恐懼、疑慮、抑鬱、焦慮等,這些心理問題會使患者喪失生存的勇氣,影響治療的效果。相關專家指出,如果在治療中融入人文關懷,必將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社工部將通過這次合作共建,進一步擴大醫務社工臨床介入和志願者床邊服務的範圍,從癌友家人教育、腫瘤照護人員培訓、患者服務中心建設與輔導等方面進行交流,讓更多的患者了解癌症、抗戰癌症,讓更多的患者於家庭獲得幫助,並陪伴更多癌友順利走過抗癌路,將「愛」於「高品質」的服務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