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施工挖出西漢大墓,墓主身份出人意料,專家:終於找到它了

2020-10-30 李哥講史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南越國是秦末至西漢時期位於我國南嶺地區的一個政權。南越國開國君主是趙佗,一共歷經了5位君主,享國93年。秦朝末年,南海郡尉趙佗趁秦亡之際,封關絕道,兼併了嶺南的桂林郡、象郡。在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建立了南越國,定都番禺。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南越國成為漢朝的藩屬國,元鼎四年(公元前112年)秋,漢武帝劉徹發動對南越國的戰爭,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滅亡了南越國。全盛時期的南越國疆域包括廣東、廣西大部分,福建小部分,海南、香港、澳門以及越南中北部大部分。南越國是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王朝政權,它奠定了今日嶺南的基本範圍。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廣州越秀區發現的南越國王墓。


上世紀80年代,廣州越秀區一支工程隊在象崗山進行基建施工,工程隊準備將小山坡挖平修建公寓大樓。就在工人們緊張施工的過程,突然挖到了硬東西,當工人們清理砂土後發現是一塊大石板,於是幾位工人拿來鐵鍬將大石板撬開了一調縫隙。從縫隙中往下面,只見一個幽深的大黑洞,工地工人們在一起議論紛紛。有人說是當年挖的防空洞,也有人說這是地質運動偶然的巧合,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外星文明留下的痕跡。後來工地負責人趕到現場,一看不要緊,憑藉前幾次工地挖出古墓的經歷,以及從文物工作人員身上學得的考古常識,他感到此事非同小可,於是迅速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


廣東省文物局聞訊後,立即派出考古專家趕往現場,考古人員藉助手電筒光往洞內探看,只見洞內空間非常大,石壁造型粗礦,可見角落中放置一尊巨大的銅鼎。考古專家心頭一下子緊了起來,可以初步斷定這裡絕不是普通的晉代或明代古墓,而是漢代以前的貴族墓葬。要知道整個廣州地區還從未發現過漢代以前的墓葬,如此巨大的墓室更是前所未有。因為事關重大,工作人員緊急聯繫了廣州文管會主任,此人是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身兼廣州博物館館長之職。當他接到電話後,一個念頭閃電般穿過他的大腦:難道從古至今眾說紛紜的越王墓現身了?


根據考古專家介紹,南越國開國君主趙佗在世幾十年,一直在周密安排死後之事,為放置死後墓葬被盜,派大臣在都城番禺外的大山中開鑿了幾十座疑冢。趙佗之孫趙胡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為他舉辦了一場充滿隱秘而聲勢浩大的國葬。首先派人駐守番禺四圍山嶺,然後由完全相同的4支送葬隊伍高舉幡旗,護送著一模一樣的四方靈柩從番禺城四門出發,到達不同的安葬地點。這種空前絕後的送葬方式果然迷惑了眾人之眼,再加上趙佗生前的幾十處疑冢,沒有人知道偉大的國君到底葬在何處,更不知道那些豐厚的陪葬珍寶藏在何方,從此留下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傳奇的墓葬之謎。


考古人員清理墓道的過程中,隊員們發現此處的防盜措施做到了極致,整個墓道中堆滿巨石,最重者達2噸,只有動用大型起重機才能繼續開展清理工作。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瘋狂發掘,墓葬逐漸呈現,經初步測量,墓道呈長方形斜坡狀,長約10.5米,寬約2.5米,深度為3.2米,至墓室前方4米左右,墓道開始變為豎坑,豎坑中堆積著大量青銅器、陶器等隨葬品,並且發現了「長樂宮器」字樣的印戳。長樂宮是西漢時期太后居住之所,若非僭號稱帝的南越國國王,其他人是根本不可能也沒有這個膽量使用這一字眼的。同時隊員們還發現了2個殉葬人,一切跡象都明確指出墓主人有著無比高貴的出身。


據統計墓葬中共計出土文物多達10434件,包括金銀器、銅器、鐵器、玉器、陶器、漆木器、玻璃器等。其中出土一件「絲縷玉衣」是我國歷史上迄今唯一的一件,且從未見於文獻和考古發現鍾,比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衣與還要早。這套玉衣由頭、上衣、左右袖筒、左右褲筒、手套和鞋10部分組成,全長1.73米,共用近2300塊玉片。最重要的是專家在墓中發現一枚刻有「文帝行璽」的金印,金印高1.8釐米,寬3釐米,重約148.5克,是迄今為止發現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上面用小篆體陰刻「文帝行璽」四個字。根據出土金印以及史料記載,墓主人是南越國第二任君主文帝趙昩,而按照秦漢禮制規定,只有皇帝才能稱「璽」,顯然南越王趙昩僭越了。


南越王趙昩墓的發現,不僅震撼了嶺南大地,而且驚動全國、聞名世界,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轟動。在南越國僅有短短93年的歷史,而開國國君趙佗在位67年。如今在象崗山發掘的第二代國君趙昩之墓,他在位時間為僅僅10餘年,第三代國君趙嬰齊之墓已經在三國時期被吳國孫權派兵搜尋挖掘。至於第四代國君趙興和第五代國君趙建德,一共在位時間也不過3年,因此他們並沒有時間去為自己準備豪華的墓葬。如今象崗山發掘的第二代國君之墓已經如此龐大,隨葬品眾多精美,那麼開國之君趙佗之墓一定規格更高,隨葬品更加豐富。但是遺憾的是,關於趙佗墓的位置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相關焦點

  • 又一個馬王堆 長沙西漢貴族墓挖出青銅兵器
    原標題:又一個馬王堆 長沙西漢貴族墓挖出青銅兵器   「挖出了不少罈罈罐罐。還有一把戈,不但沒有生鏽,而且摸上去還很鋒利。」9月15日晚8點左右,湖南長沙開福區九尾衝瀏陽河小學的建築工地現場發現一處古墓。工地上一位姓劉的工人說,挖出來的罈罈罐罐和博物館裡看到的很像,施工人員立刻撥打了110。
  • 安徽發現清代武舉人墓,專家挖了一半,墓主後人趕到:別挖我祖墳
    安徽發現清代武舉人墓,專家挖了一半,墓主後人趕到,說別挖我祖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當時工人們正在為一座學校建設挖掘地基,但在施工作業的過程中,卻在土裡挖出一些不知道什麼材質的碎片,一些有經驗的工人反應過來,覺得他們可能遇到了古墓。
  • 長沙挖出西漢貴族墓 出土劍戈未生鏽仍鋒利(圖)
    原標題:長沙挖出西漢貴族墓 形制類似馬王堆漢墓「挖出了不少罈罈罐罐。還有一把戈,不但沒有生鏽,而且摸上去還很鋒利。」9月15日晚8點左右,長沙開福區九尾衝瀏陽河小學的建築工地現場發現一處古墓。工地上一位姓劉的工人說,挖出來的罈罈罐罐和博物館裡看到的很像,施工人員立刻撥打了110。9月15日晚9點半左右,長沙市考古研究所接到了長沙市文廣新局值班電話。晚10點左右,考古所工作人員趕到工地。現場,公安人員已經用警戒線圍設了警戒區域。考古人員在現場發現古墓損毀較為嚴重,挖土機挖出了一個三四米深的方坑,坑底只剩一塊槨板,坑內的灰白色的白膏泥達1米多高。
  • 揚州工地挖出神秘葬墓,墓主竟與開發商有巧合關係,讓專家很感慨
    同時在中國有許多的墓葬,都是在施工中被工人們無意中發現的。而且有些墓葬的發現曾改寫了歷史,也有一些曾給世人留下了很多謎。 2013年,江蘇揚州的一處建築工地,工人在施工的時候無意中挖出了一座墓葬,隨即工人們把這件事上報了當地的考古部門。
  • 一座千年小墓,挖出一件純金國寶,考古家:墓主身份不光彩
    在考古界,一般情況下考古隊挖到的古墓墓主的身份地位越高,他陵墓內所埋藏的隨葬品寶物就越豐富,同時其等級也越高。比如古代的帝王和皇族陵墓,必定比普通平民的墳墓要豪華得多,在沒有被盜的情況下,自然出土的古文物也就更加珍貴。
  • 廣州工地挖到一無底黑洞,專家趕來驚喜道:消失的國家終於找到了
    南越國是在西漢時期的一個政權,它的疆域位於嶺南地區。南越的開國皇帝叫做趙佗,他在位時間長達60餘年,為南越的興盛和強大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南越能夠建立起來有很大一部分運氣的緣故。趙佗本是秦朝的官員,奉命在嶺南地區任職。之後趁著秦朝衰亡,趙佗成為了嶺南地區的統治者,在西漢政權剛剛成立不久時,趙佗統一了嶺南地區,並在此地建立了南越國。
  • 鬧市工地裡的西漢墓主墓室要整體搬走 考古專家建議對主墓室進行...
    《工地內挖出兩千年前的美酒?》為題,刊發洛陽市發現一罕見西漢墓葬的報導。「這座西漢空心磚券大墓墓主人是誰?身份如何?墓葬發掘之後要如何進行保護?」諸如此類疑問,是讀者最關心的問題。11月2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墓葬考古搬遷工地現場得知,目前這座西漢空心磚券大墓的主墓室已經基本完成打包,整體搬遷工作即將展開。
  • 濟南一工地施工挖出元代古墓 發掘出最大石翁仲
    本報6月21日熱線消息(記者 高紅日 實習生 葛介雷)近日,濟鋼一工地施工時突然挖出一些石雕人像、墓碑等古物,做工精美。據考古人員介紹,初步斷定這是元代古物,而且出土的石雕人像為目前省城發掘出的最大的石翁仲。
  • 南京工地挖出王安石父親墓,墓主後世子孫趕來阻止:這是我家祖墳
    事情回到2009年9月,當時江蘇南京將軍山一處工地正在施工,就在挖地基的時候,突然挖出了一些青磚,工地負責人感覺可能挖到了古墓,立即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當地文物部門得到消息後立即組織考古人員趕到現場,經過對古墓的勘探初步判斷為宋代古墓,並上報了上級文物部門。後來,得到上級部門批准後,為了保護古墓不被破壞,當地文物部門立即組織人員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 成都地鐵施工挖出古墓群 墓主或為明代蜀王府太監
    成都地鐵施工挖出古墓群 墓主或為明代蜀王府太監 2014-07-18 13:12:447月17日,家住成都東郊的市民張先生致電本報爆料:「我們這裡修地鐵好像挖出了古墓。」  墓室大門裝飾獅紋  在成都地鐵7號線東郊施工現場,一片數百平方米的空地上,裸露出一些磚砌的拱頂。走近一看,才發現這是一片古墓群。記者看到,這是一片精美的墓室。4座古墓呈兩組,分別與另一座相連,疑似合葬,墓寬約3米,而另兩座單獨修建的古墓寬度約5米。
  • 江蘇挖出一西漢古墓,藏著8個夜明珠,墓主容貌復原圖讓專家驚訝
    之後發現這是個西漢時期時期的古墓,專家們是挖到了很多的兵馬俑,竟然有5個俑坑的數量,所以也越發好奇這墓主到底是誰了。很多專家們都在附近開始了尋找,沒想到好幾年過去了,依舊是沒有任何頭緒,所以漸漸的大家也都不願意繼續尋找了,拿上又投入到了其他的古墓探索之中,而這當中有個專家叫做王愷。
  • 江蘇臥牛山漢墓,在元代就被盜掘,專家研究最終確認墓主身份
    隨著近代考古的發展,徐州也發現數座漢墓,但是「十墓九空」是常態。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座墓穴,位於臥牛山,在元代就被盜掘,專家研究最終確認墓主身份!在位於江蘇徐州西郊的臥牛山,一施工現場工人意外發現一座古墓,在考古專家勘探後確定這是一座大型崖洞墓
  • 洛陽新發現西漢大墓,主墓室進行搬遷保護
    今年9月份,考古人員在河南洛陽發現了一座西漢中晚期的空心磚磚券大墓,該墓出土了銅壺、大雁銅燈、銅盤、玉器等少見文物。尤其是該墓出土了一件青銅壺,裡面有大量液體,考古人員推測液體可能是西漢時期的美酒。大墓形制獨特,隨葬品多,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掘主墓室,提取更多墓葬信息,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這些天正在進行主墓室搬遷工作。據央視新聞報導,截止到昨天下午3點,現場正在製作主墓室底託。銅手爐這座西漢空心磚券大墓的年代初步判定為西漢中晚期。但墓主人身份還不能確定。為何要移動搬遷主墓室?
  • 清朝墓在工地被挖出,棺材破舊,墓主卻穿龍袍300年未腐手握珍寶
    棺材被挖掘機從墳墓中挖出,專家被告知立即離開。經初步調查,該古墓出自清康熙時期,但外觀似乎很破舊。但是,當專家打開棺材時,現場的人群立即驚呼。在原來的棺材中,墓主穿著長袍,完好無損。全身乾燥,皮膚為青銅色。
  • 雙乳山發現西漢諸侯王墓,墓主未穿戴金縷玉衣,專家:原來如此!
    經過勘探發掘,專家確認這是一座西漢時期的大墓,雙乳山漢墓位於山頂,依山為陵,鑿巖成穴。考古專家介紹,雙乳山發現兩座大墓的形制結構基本一致,其主體墓室均為在山頂上開鑿的豎穴巖坑,並帶有一條斜坡墓道,呈「甲」字形。專家表示雙乳山漢墓的規模十分宏大,陵墓是在石頭之中開鑿而成,要修建如此規模的陵墓,必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專家推測墓主人身份非同一般,至少是一位諸侯王。
  • 陝西發掘雍城遺址,專家艱難尋找秦國皇室大墓,最後被一農民找到
    ,所以專家也在這裡駐守了很久,從1957年以來,考古隊就在鳳翔周邊尋找秦國時期的古墓,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終於在這裡查清楚了雍城遺址的信息。,但一連好幾年的發掘,考古隊幾乎快走遍了鳳翔市的每一個角落,還是什麼都沒有找到。
  • 陝西發掘雍城遺址,專家艱難尋找秦國皇室大墓,最後被一農民找到
    這樣說來,陝西鳳翔應該是個文化底蘊非常豐富的城市,地下的古墓肯定很多,畢竟在很多人的眼裡,整個陝西就是個古城,陝西人就說在陝西經常就會在施工的時候發現古墓,所以專家也在這裡駐守了很久,從1957年以來,考古隊就在鳳翔周邊尋找秦國時期的古墓,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終於在這裡查清楚了雍城遺址的信息。
  • 廣州象崗山特大發現,工人意外挖出一黑洞,專家趕到:終於找到你
    電視劇中所有故事的開始都源於一次考古挖掘從而發現的南越古國,雖然說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是藝術都是源於生活的,在我國歷史上真的曾有過一個南越古國,雖然存在時間並非與電視劇中的一樣,但是它的發現也是源於一次古墓挖掘。83年的一天,施工人員在廣州象崗山的一個地方如往常一樣施工鑿山。
  • 南昌西漢大墓地址位置在哪裡?墓主或系漢廢帝劉賀
    南昌西漢大墓地址:  從江西省會南昌中心城區向北驅車約50公裡,便來到了該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備受關注的南昌西漢大墓就坐落在這裡。主棺內蓋板上的朱雀圖案 本報記者 胡曉軍攝  22日,南昌西漢大墓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參觀者。
  • 南昌西漢大墓墓主為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竹簡出現論語
    專家清理發現部分竹簡寫有「子曰」等字樣。  竹簡中出現《論語》、墓主身份初步明確係第一代海昏侯劉賀……12月23日,西漢大墓考古學術研討會在南昌舉行,國內數十位秦漢考古權威專家對西漢大墓的發掘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