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在畫室裡苦苦地練習和想像,更不喜歡在思想認識混亂時而胡編亂造,當我迷茫時,我就走入大自然中去,深入到生活中去。」——杜滋齡語
開幕式現場
展覽現場
齊魯網9月22日訊 金風送爽,秋色宜人。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會聯合主辦,山東美術館、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行者無疆——杜滋齡中國畫作品展」全國巡展第二站在濟南山東美術館隆重開幕。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紅勇,省文化廳副廳長張桂林,省美協主席、山東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民,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濟南市原副市長張宗祥,《美術》雜誌副主編、著名策展人盛葳,省文聯辦公室主任王映海,山東美術館館長柳延春、副館長劉喜欣,山東畫院副院長、書記張鵬舉,山東畫院副院長姜宏偉,省美協副主席梁文博、姜衍波、朱全增、張宜等領導、嘉賓,以及來自山東畫院、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師範大學、濟南大學、齊魯師範學院、濟南畫院等高校、藝術機構的著名藝術家,新聞界、收藏界觀眾共計千餘人出席了開幕式。
張桂林副廳長、張志民院長、盛葳副主編、杜滋齡先生先後致辭。開幕式上,中國美協大型活動部副主任杜松儒宣讀了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徐裡發來的賀信。杜滋齡先生向山東美術館捐贈作品,柳延春館長接受捐贈並頒發收藏證書。最後,王紅勇副部長宣布展覽開幕。開幕式由省文聯副主席姬德君主持。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徐裡專門發來賀信。在信中,徐裡書記總結概括了杜滋齡先生的藝術風格,高度評價了杜滋齡先生的藝術成就。並著重指出:為人民、為生活而創作,是杜滋齡藝術創作的根本宗旨。他表示:「數十年來,杜滋齡先生在火熱的生活裡、在人民的沃土中潛心耕耘、默默奉獻,創作出了一大批的水墨人物畫優秀作品。多年來,杜滋齡先生積極參與國家組織的各類深入生活、寫生採風活動。老驥伏櫪,志在千裡。杜滋齡先生仍期待著在藝術上的革新和突破。『六十始悟造化魂』。近年來,杜滋齡先生的水墨人物畫又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可謂是杜滋齡先生持續探索耕耘的結晶。」
張桂林副廳長致辭
在致辭中,張桂林副廳長指出:「杜滋齡先生與齊魯大地結有深厚的情誼。曾多次赴山東深入生活、考察寫生,創作了《山東老漢》等一批優秀作品。」他表示,此次展覽突出地展現了杜滋齡先生從藝60餘年以來的藝術創作成就,為山東觀眾奉獻上了一場藝術盛宴,也是山東美術工作者交流學習的重要機遇。他最後強調:「山東美術工作者應多向老一輩藝術家學習,堅持深入生活、寫生實踐,從生活和人民中攫取藝術滋養,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推動山東美術事業持續繁榮發展。」
張志民院長致辭
張志民院長在致辭中表示,杜滋齡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畫家,同時也是傑出的教育家。作為一個畫家,杜先生熱愛生活,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創作出了大量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作為教育家,杜先生深入研究中國傳統筆墨,在人物畫造型的嚴謹性和筆墨精神的理解性上,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盛葳副主編致辭
從策展人的角度,盛葳副主編介紹了展覽策划過程及展覽板塊劃分的緣由。他表示,杜滋齡先生是中國畫壇德藝雙馨、成就卓越的藝術家,尤其在中國畫寫意人物領域,代表了中國畫壇的最高水平,是這一領域的領軍人物。本次展覽精選了杜先生98幅作品,分為七個板塊。從這七個板塊中,可以看出杜先生為什麼能取得今天的藝術成就,他的藝術特點和藝術特色表現在什麼地方。他認為,杜先生藝術成就的來源十分豐富,正是在這樣一種豐富的經歷和體裁創作過程中,他勾繪當代中國的藝術歷史,也為青年學子提供了極佳的模範和樣板。對於青年藝術工作者而言,這種經歷和這種勤奮非常具有啟發意義。
杜滋齡先生致辭
杜滋齡先生在答謝辭中首先介紹了辦展的緣由、初衷。他表示,這次展出的作品是他多年的珍藏,大多數作品是首次與觀眾見面。舉辦展覽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與大家進行交流,傾聽大家的意見,加深他對中國畫筆墨的再認識。最後,他對各位來賓的到來,以及山東美術館提供的絕佳的展覽展示空間,並盡全館之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表示了感謝。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擔任學術主持,盛葳擔任策展人。展覽展出杜滋齡先生從早年自學繪畫至今所創作的中國畫、寫生、速寫、素描等共計98件,以文獻和作品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呈現杜滋齡先生的藝術歷程及其多面探索。
1980年 傣族少女 46cm×59cm
1994年 塔吉克姑娘 137cm×96cm
2008年 版納晨曦 365cm×144cm
2007年 帕米爾風情 115cm×96cm
展覽分為七個板塊:第一個板塊是「興趣為師:杜滋齡的早期繪畫」,該板塊展示了杜滋齡先生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自學之途」,展出了許多他早年自學繪畫的藝術成果,包括他當時創作的許多素描、寫生、中國畫、連環畫等作品。第二個板塊是「傳承出新:杜滋齡的80年代」,該板塊展示了杜滋齡先生在中國美院讀研究生期間的學習和創作歷程,進而展示了他在此基礎上在中國畫傳承與出新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在「墨」的使用方面,所作的許多深入的探索。第三個板塊是「步履南北:杜滋齡的90年代」,該板塊展示了杜滋齡先生該時期中國畫創作中所顯現的相對完整的獨立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思想,而這獨立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思想正是建立在杜滋齡先生與自然、生活、社會、世界的觀察和對話的基礎之上。第四個板塊是「天山南北:杜滋齡的新疆題材」,該板塊集中展示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杜滋齡先生新疆題材的中國畫創作,該題材的創作不僅融匯了許多大師的很多有益經驗,同時也延續了他自己的筆墨特色和精神表達,許多作品都源自自身最直接的感受和記錄。
2009年 牧場之冬 291cm×145cm
2011年 雪域藏女 123cm×92cm
2015年 羊年品羊 115cm×105cm
2016年 旦知拉毛姑娘 60cm×49cm
第五個板塊是「雪域高原:杜滋齡的西藏題材」,杜滋齡先生1983年第一次赴青海藏區澤庫寫生便受到極大震撼,此後30餘年一直堅持赴藏區寫生。對於杜滋齡先生而言,關於高原的作品不僅僅是題材的變化,同時也是對筆墨本體思考和實驗的內在動力。第六個板塊是「萬裡之行:杜滋齡的旅行足跡」,該板塊展示了杜滋齡先生赴全國各地以及海外許多地方的寫生創作成果。對於杜滋齡先生來說,根據藝術對象的不同來調整藝術語言本身,這是生活給予藝術家的挑戰,同時也是創新的契機。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人物,在他筆下始終具有鮮活的性格。第七個板塊是「線的交響:杜滋齡的速寫與寫生」,該板塊集中展示了杜滋齡先生的速寫。速寫不離手、速寫本不離身,是杜滋齡先生的藝術習慣。他的速寫作品尤其在對「線」的運用方面十分引人矚目,充滿著藝術魅力。
邵大箴評價說,杜滋齡是我國當代具有代表性的水墨人物畫家之一,他的審美理想和藝術追求,在許多方面和20世紀以來前輩和同輩傑出藝術家有相同之處,但在題材內容和形式語言上卻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作品有獨特的個性面貌。杜滋齡之所以執著於寫實手法和具有現實主義精神的水墨人物畫,因為他有用水墨語言使人物畫發揚光大的堅定信念。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薛永年評價杜滋齡的繪畫「不愧為生命之境,筆墨之歌」。他認為,杜滋齡的人物畫,以描寫現實生活為主,古代題材為次,也有少量域外題材。在現實題材中,有描繪重大題材的鼓舞人心之作,更多作品則描寫平凡而普通的群眾,特別是邊塞少數民族同胞,其中有刻畫深入的單人肖像,有特定環境中的群像,更多畫日常生活,謳歌平凡中的真善美。而杜滋齡的筆墨,不僅順應了「筆墨當隨時代」的需要,也體現了「筆墨當隨性情」之美。
杜滋齡,1941年生於天津,1979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畫研究生班,在導師李震堅先生指導下研究中國意筆水墨人物畫技法及創作。曾任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系主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第一、二、三屆委員,中國美協第五、六、七屆理事。現任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教授。
據悉,此次展覽是繼廣東美術館巡展之後的第二站,展覽將展出至10月7日。展覽結束後,還將於10月29日赴浙江美術館展出,並將於11月23日在中國美術館收官。
展覽名稱:行者無疆——杜滋齡中國畫作品展;
主辦單位: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會;
承辦單位:山東美術館、山東省美術家協會;
展覽時間:2016年9月22日至10月7日;
展覽地點:山東美術館一樓A1展廳;
展覽內容:杜滋齡先生從早年自學繪畫至今所創作的中國畫、寫生、速寫、素描等共計98件。
[責任編輯:楊凡、徐凱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