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的簡介與名勝古蹟,喜歡嵩山的可以了解一下哦

2020-12-10 李先生談生活

嵩山位於中國中東部河南省西部,中原腹地,屬八百裡伏牛山系,古時曾稱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後稱中嶽嵩山。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十三朝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萬裡母親河黃河。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核心發源地,也是世界著名風景名勝區,入選世界地質公園、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5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各類文物古蹟共956處。其中,有重9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99處屬於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嵩山之名源於《詩經》:「嵩高維嶽,峻極於天」,遂簡稱為「嵩山」。東周時因其地處「天地之中」而被尊為中嶽。嵩山海拔1494米,北臨黃河、洛水,南臨穎水、箕山,東西綿延起伏60多公裡,是黃河與淮河的分水嶺。  

嵩山緊臨九朝古都洛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古洛陽通向東南廣闊平原的咽喉。軒轅關是秦漢八大關之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盛世時,嵩山是帝王遊賞、文士登臨的勝地;亂世時,嵩山則是兵家出入、強手雲集的所在。嵩山主體由太室山、少室山東西兩座大山組成。傳說大禹的兩個妻子分別居住在這兩座山內。   

嵩山又是佛教勝地,這裡有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建成於公元495年(宋建武二年),當時印度僧人跋陀來中國傳教,在魏孝帝主持下建起該寺。由於該寺地處少室山之陰的幽谷密林之中,故而得名。公元527年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在此首創禪宗,同時這裡也是少林拳法的創造地,是中華武術的發源地之一。   嵩山被譽為我國歷史發展的博物館,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一大淵藪。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登封市,總面積450平方公裡,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北臨黃河,南靠潁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最高峰(峻極峰)1491.7米。東西綿延約60餘千米。古名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後稱中嶽嵩山,與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共稱五嶽。這裡山巒起伏,峻峰奇異。歷史上根據山峰坐落方位,形狀外貌和名人遺蹟等,分成太陽、少陽、明月、玉柱、萬歲、鳳凰、懸練、臥龍、玉鏡、青童、黃蓋、獅子、雞鳴、松濤、石幔、太白、羅漢、白鹿等72峰。嵩山頂又名峻極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極於天」之說。

嵩山屬伏牛山系,是中國五嶽之一,通稱為中嶽。它東西橫臥,雄峙中原,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環山地跨新密、登封、鞏義、偃師、伊川等市縣。嵩山地區古代文化積澱甚厚,據《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介紹,各類文物古蹟共956處。其中,有重9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99處屬於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嵩山先後經歷了「嵩陽運動」、「中嶽運動」、「少林運動」等幾次大的地殼運動,逐漸形成了山脈。在嵩山範圍內,地質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層和巖石均有出露,被地質學界稱為「五世同堂」。

嵩山古老的巖石系形成於23億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據中外地質學家考察,嵩山巖石發育完整,在地球發展歷史上,歷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習稱為「五世同堂」。

嵩山地區的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的出露,構成了中國最古老的巖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巖」。據中國地質界測定,這裡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質寶庫。據地質學家考察,經過23億年的「 嵩陽運動」,8億年前的「中嶽運動」,5、6億年前「少林運動」,才結束了地質史上的元古代,進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紀和奧陶紀。又經過約兩億年,此處地殼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風化和剝蝕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區的含煤地層。兩億三千年前後,中國的版土上,又發生了一次延續很長時間的地殼運動,南北廣大地區的「燕山運動」,嵩山地區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擠,形成了今天的山勢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豐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陸象生物化石,還有古脊椎動物化石。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質和古生物演化的寶貴資料,嵩山奇特的地質構造,使它蘊藏了豐富的煤、鋁、鐵、麥飯石等礦產資源。

中嶽嵩山,群峰挺拔,氣勢磅礴,景象萬千。由峰、谷、澗、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構成的「八景」「十二勝」。八景是:嵩門待月、軒轅早行、潁水春耕、箕陰避暑、石淙會飲、玉溪垂釣、少室晴雪、盧崖瀑布。

在此習武,禪宗和少林寺名揚天下。現存建築有山門、方丈室、達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已毀的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已修復。千佛殿中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羅漢朝毗盧」壁畫。壁畫約300多平方米。塔林在少林寺西,為歷代和尚墓地,自唐到清1000餘年間的磚石……

太空闕,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與少室闕、啟母闕並稱「中嶽漢三闕」,為中嶽第一門。闕由方石壘砌,分左右兩部分,相距6.75米。闕高3.13米,寬2.1米,厚0.7米。頂分六層,計二十二塊方石疊砌。東半闕無字。西半闕正面,有陽刻額文「中嶽太室陽城神道闕」三行九個篆書大字,現在後三字剝落。背面有「奉祀崇高神君,頌公結事」八分篆書字。這些篆文氣勢挺拔,蒼勁有力,是研究我國書法演變的重要實物。東闕雕有人物,車騎出行、馬伎、舞劍、龍、虎、玄武、象、羊頭、鬥雞、犬逐兔、蟾蜍、貓頭鷹、建築物、長青樹等畫像50餘幅,是研究漢代民間風俗習慣和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料。

中華門,嵩山第一坊。原為木建牌坊,1942年改建為磚瓦結構的殿式牌坊。坊下部開三道拱券門,「中華門」三個大字題於門額之上。內外分別題寫「嵩峻」、「天中」、「依嵩」、「帶潁」八字,意即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遙參亭,為過往行旅拜嶽神的地方。為重四角亭,亭基高出地面1.58米,亭高5米餘。亭子四周有磚砌花牆,亭下有明柱撐頂,頂為綠色琉璃瓦覆蓋。整個建築巧奪天工,精彩異常。

天中閣,原名「黃中樓」,為中嶽的正門。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重修後,以「正當天中」之意,易名「天中閣」。清代重修,形似北京天安門。下為墩臺(高8米,寬13米),上建樓閣(總高十餘米)。墩臺高大,正開三道磚券門闊,門扇重厚,上裝三斤重的虎頭鐵釘l24個,其龐大、堅固,可以想見。臺上樓閣為重歇山頂,面闊五間,綠瓦迴廊,雪花欞門間的「中嶽廟」三個大字赫然顯目。門前月臺兩側蹲臥虎視耽耽的石獅各一對,雕工十分精細。門後有三條磨光的青石神道,筆直地通向中嶽大殿。

配天作鎮坊,原名宇宙坊,清代重修後改用今名。四柱三樓式。木結構,坊起三架,廡殿頂,琉璃瓦蓋頂,中題「配天作鎮」,兩側書「宇宙」、「具瞻」,以取「以嶽土神,以嶽配天」之意。

崇聖門,因「中天崇聖帝」而得名。原為過往門庭,1942年改建成歇山式房,面闊三間,形制稍大,不及原貌壯麗。門後兩側有相對應的兩座小亭。東亭為古神庫,宋太祖修中嶽廟時,將原神像泥土土葬於此,上建壇亭,以示敬意。四周立四鐵人,為宋代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鑄造,高二點五至二點六五米,梳發挽髻,闊領長袍,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十分威武,被稱之為「守庫鐵人」或「鎮廟鐵人」。不僅是研究宋代鑄造藝術的珍貴文物,而且是人們祈福祛災的象徵。

化三門,取「四氣化三才」之意。形制類似祟聖門。門後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門內有宋代狀元王曾撰文的《重修中嶽廟碑》、金代狀元黃久約撰文的《重修中嶽廟碑》、宋代狀元盧多遜撰文的《新修嵩嶽中天三廟碑》、陳知微撰文的《增修中嶽中天崇聖帝廟碑》,號稱四狀元碑。碑制高大,字體雄健,挺立廟院,蔚然可觀。再後,兩側各有形制相同的磚石殿臺兩座,按順時針方向為東嶽殿臺、南嶽殿臺、西嶽殿臺、北嶽殿臺。各臺上原有殿堂五間,內風、雷、雨、雲神像。抗日戰爭中被焚毀,今僅存平臺、柱基和臺邊石欄。南嶽殿臺西北有《中嶽高靈廟碑》一通,碑文記載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公元456年),寇謙之修建中嶽廟的活動情況。此碑久經風雨洗禮,字跡模糊不清,難以辨認。1991年,根據史料和原碑形體,仿造一通,立於旁邊,供遊人觀賞臨摹。

峻極門,因中門兩側塑有一丈四尺高的兩尊將軍像,所以又稱「將軍門」,為中嶽大殿中心院落的「廣庭」三門。建於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1189年),現存建築為歇山屋殿,琉璃綠瓦,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柱鬥拱,彩繪棟梁。「峻極門」三字懸於閣額。在竣極門北的走廊內有《五嶽真形圖碑》,高三米,為明代萬曆二年(1574年)刻。

相關焦點

  • 嵩山:名勝古蹟居五嶽之冠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內,地處中原,故稱中嶽。嵩山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雄偉挺拔,稱為峻極峰。嵩山以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勝古蹟繁多,居五嶽之冠,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說。  遊人為她的博大所傾倒  在嵩山可以領略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歷史進程。
  • 暢遊中嶽嵩山:嵩山擁有的可不只是少林寺哦!
    少林寺就位於嵩山山脈少室山北麓的五乳峰下,建於公元495年。唐朝初年,少林十三棍僧救了當時還不是皇帝的秦王李世民。唐代以後佛教和少林寺就揚名天下了。一千多年來,少林的僧人都潛心的研究佛法和武學,這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國廣泛傳播,其影響也是日漸深遠。少林的武術更是中華的瑰寶。與少林寺相關的電影、電視劇也深受觀眾的喜愛。
  • 河南嵩山,中原歷史文化名山:武則天曾封嵩山為神嶽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屬於鄭州管轄,靠近古都洛陽,嵩山由72峰組成壯美山川,是中原大地上的一片屋脊,嵩山不僅風光秀麗,更是一座文化名山,歷史上曾經有幾十位皇帝登臨嵩山。嵩山腳下到處是名勝古蹟,因此說嵩山是歷史文化名山,一點不為過,嵩山腳下有著名寺院中嶽廟、中嶽塔,少林寺,嵩陽書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還有漢代石刻三闕(少室闕,漢石闕、啟母闕)三闕是研究秦漢時期建築、人文的重要史料,由此嵩山成為了世界地質公園與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
  • 嵩山少林寺在哪裡 嵩山少林寺旅遊攻略 嵩山少林寺門票多少錢
    嵩山少林寺在哪裡?嵩山少林寺我們都有聽說過,其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但對於嵩山少林寺的具體位置,去嵩山少林寺旅遊應該怎麼去我們並不知曉。為此下面帶來嵩山少林寺旅遊攻略、嵩山少林寺門票多少錢,還有嵩山少林寺交通信息的詳細介紹,以便供準備去嵩山少林寺旅遊的遊客們參考。
  • 嵩山旅遊攻略 中嶽嵩山、少林寺旅遊攻略
    嵩山是一個5A級旅遊景點,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它在五嶽的中嶽和南部的西部地區被稱為中嶽。在夏商時期,它被稱為崇高或崇山。在西周時,它被稱為現代的天山,並改名為現在的嵩山。嵩山的總面積是在四百五十平方公裡。它是由太石山和邵武山組成。有七十二個山峰,最高海拔一千一百一十二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的景點和歷史。
  • 國慶河南嵩山少林寺旅遊攻略 嵩山少林寺門票及路線攻略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境內,地處古都汴、洛之間,自古為文人薈萃之地,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學土、高僧名道、拳豪義俠留下了大量名勝古蹟。少林寺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 嵩山外婆橋,嵩山唯一的玻璃橋,登橋可遠觀嵩山主峰峻極峰雄姿
    中嶽嵩山,素有「嵩山如臥」的美稱,意思是嵩山近1500米的海拔只不過是它臥倒時的個頭,可見嵩山之峻,以至於連嵩山主峰都被稱為峻極峰,意思就是最為峻峭之山峰。在峻極峰的東北側,綿延分布著兩座海拔近千米的山嶺,那就是鳳凰嶺和杏花嶺。兩座山嶺之間,聳立著嵩山第一座玻璃橋——外婆橋。
  • 河南鄭州旅遊攻略,十大景區之一嵩山三皇寨,五嶽之中嶽嵩山遊記
    嵩山三皇寨三皇寨是嵩山地質公園、嵩山風景名勝區和嵩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嵩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少林景區。嵩山三皇寨早晨進入少林寺景區,我們坐著觀光車第一站是塔林下車。觀光車司機建議我們網上訂票再坐一下索道,去山頂有一座寺廟非常靈驗半小時就可以下山。
  • 【歸嵩山作】歸嵩山作原文_歸嵩山作注釋_歸嵩山作賞析_王維的詩...
    歸嵩山作注釋  1、閒閒:從容貌。  2、迢遞:遠貌。  3、且閉關:有閉門謝客意。  歸嵩山作的詩意/歸嵩山作的意思  清沏溪流兩岸林木枝茂葉繁,  我乘著車馬安閒地歸隱嵩山。  流水有意與我同去永不回返,  暮鳥有心跟我一起倦飛知還。  荒涼的城郭緊挨著古老渡口,  夕陽的餘輝映著經秋的重山。
  • 被低估的嵩山——嵩山不止有少林
    嵩山山脈地勢圖,繪製@孤城東西橫跨兩座古都,南北比鄰兩條名川,嵩山所處的位置可以說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帶,而嵩山山脈的主體——太室山和少室山更是核心中的核心,這也註定了一個又一個非凡的故事將在這片山巒間輪番上演
  • 尋寶大嵩山 英雄會少林——自駕嵩山少林 尋寶天地之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國劍 嵩山——道教靈感迸發之地 嵩山——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少林武術——中國文化符號 帝王都愛的「將軍柏」,現存最古老的柏樹 一代女皇武則天親自加封的「中嶽嵩山」
  • 五嶽之中嶽—嵩山旅遊攻略
    作為五嶽之一的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育的聖地。嵩山最早給我的印象就是人人都是武僧,人人都是高手,就是那種擁有飛簷走壁的本領有主持正義被武林人士尊重的高人。後來才慢慢知道,少林不但習武強身健體,還念經誦佛。劈柴、打水、掃地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浮躁的塵世中,嵩山算是一片淨土。嵩山你可以看見來來往往的僧人,他們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
  • 王劍松:飽蘸激情寫嵩山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劍松的作品集《走近嵩山》即將面世,她的結集出版,為雞年歲首增添了幾多吉祥,讓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同時,也為劍松交辦的這篇小序,直到猴年歲尾書稿三審過後付梓前夕,才勉強拉住猴尾巴交出而感到歉疚。幾個月前劍松就囑我為他的集子寫序,後又將列印的書稿交我。但恕我直言,直到寫序之前才走馬觀花地「飛掠」了一下,只是將以往讀他作品的印象和這本集子的主要綱目合起來「囫圇吞棗」。
  • 嵩山旅遊:如何玩轉嵩山和少林寺?從爬山到欣賞風景攻略送給你
    去嵩山的朋友發朋友圈,裝文化人可以用到。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一共有72座山峰,而且少室山上有聞名世界的千年古剎:少林寺。嵩山最高處1512米,爬上去也非常的累。少林寺裡嵩山不光只有具有佛教文化的少林寺,還具有道教文化和儒教文化,道教文化的特色體現在中嶽廟,而儒教文化體現在嵩陽書院,喜歡傳統文化的朋友可以重點去看看這三處景點,當然少林寺的風景最美
  • 嵩山誕生了少林,少林寺卻虧了嵩山,多少人只去了少林沒去嵩山呢
    嵩山誕生了少林寺,少林寺卻虧了嵩山。有多少人只去了少林寺而沒有去登鼎鼎大名的中嶽嵩山呢?其實中嶽嵩山,也是一個很大的山系,它屬於伏牛山系,是由許多山峰共同組成的。嵩山能名列五嶽之中,絕非是浪得虛名,自有其獨特的一面。
  • 【詩詞鑑賞】被低估的嵩山,嵩山不止有少林,還有關於嵩山的詩!
    品 ADMIRE 鑑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曾成稱為 「嶽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
  • 三山五嶽之中嶽嵩山,擁華山之險峻,黃山之秀美
    嵩山被東南西北四嶽所圍繞,山上除有綺麗的自然風光外,還有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蹟。山中的少林寺、中嶽廟、嵩嶽寺塔、嵩山三闕,一直吸引著天下的遊客前來拜訪。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面,屬伏牛山系,是五嶽的中嶽。
  • 中嶽嵩山:這裡的山峰雲霧繚繞,景色秀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嵩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還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嵩山作為五嶽中的中嶽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去嵩山旅遊的小夥伴,可以嘗試一下夜爬,雖然半夜起床是一種折磨,但是可以多嘗試一些刺激的體驗。買票的話,套票是少林景區+中嶽景區或少林景區+嵩陽景區套票180元。然後少林景區+中嶽景區+嵩陽景區套票260元。
  • 在中國,沒有哪座山像嵩山一樣舉足輕重!
    在中國,沒有哪座山像嵩山一樣舉足輕重,五嶽之中,其為中嶽。中,在漢語中意義非凡。崔融《賀封禪表》:「嵩維中嶽,洛陽下都。三臺崛起,五衢相映。風雨交會,實惟天地之中。」
  • 「詩詞鑑賞」被低估的嵩山,嵩山不止有少林,還有關於嵩山的詩!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曾稱為 「嶽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嵩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國名勝風景區。嵩山不僅僅有少林寺,還有嵩陽書院、嵩嶽寺塔、觀星臺、中嶽廟等多處文化遺存,星羅棋布。古今文人墨客更是鍾情於嵩山,流連於嵩山,無數璀璨如星輝的詩篇流傳下來。《詩經》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的名句。今天我們就循著詩詞,追隨古人的腳步,一起走進被文化詩詞浸潤的嵩山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