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特輯】每逢佳節倍思親

2020-12-06 澎湃新聞

【重陽節特輯】每逢佳節倍思親

2020-10-25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我已經長大,您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您仍然健康。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連雲法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投身於司法事業,站在懲惡揚善、維護公平正義的一線,書寫無悔青春華章。重陽佳節來臨之際,儘管思念家人,他們卻不能回到老人身邊。但濃濃的思鄉敬老情已瀰漫開來……

審管辦 趙地

河南寧陵

轉眼,在外求學、工作已經17年,離開父母身邊也已17年。每日馬不停蹄地忙工作、顧孩子,讓我在最有能力照顧父母的年紀,卻時常忽略了對他們的關心。父母從未對我有過半句怨言,他們總是說「家裡一切都好」,讓我不要記掛,鼓勵我好好工作,好好照顧家庭;他們總是認真地讀完我朋友圈每一個動態,細心地收藏我發的每一張孩子照片,默默地把想念放在心裡。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九九重陽日,我想對父母說:感謝爸媽一直以來的無私付出,我一定會努力經營好自己的一切,不讓你們操心,也祝願你們健健康康,幸福永久!

法警隊 郭東方

河南淮陽

親愛的父母大人,你們養我長大,我陪你們變老。再多的重陽節祝福語,都抵不上一句 :祝父母親健康幸福平安!祝普天之下老人幸福平安!

民庭 劉紅娟

河北定州

從高中住校開始,離家越來越遠。從最初的一個月回家一次,到後來半年一次、一年一次。不知從何時,回家成了掛在嘴邊卻又很難實現的旅程。每當同事說下班去爸媽家,都會覺得無比羨慕,心想要是爸媽在身邊多好。深深的愧疚湧上心頭,對家的思念也愈加的強烈。家即是牽掛,又是歸宿。父母在才有家,有家才有根。願父母長命百歲,讓我時刻有牽掛,心靈有歸處。

刑庭 王鴻

重慶合川

又是一年重陽時,在這吉祥的日子裡愈加想念我的家鄉和家鄉的親人朋友們。千絲萬縷的思念化作最簡單的心願,願您平安康樂。千言萬語的訴說化作最真摯的祝福,祝您重陽節快樂!

行政庭 姜曉靜

湖北麻城

算上讀書時期至今已經離開老家十七年了,隨著這個時間的累加,故鄉的模樣也日漸模糊。以前每次上學離家,感覺更像是逃離故鄉。如今父母年老也離開老家隨子女城市居住,我們回老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故鄉之與我們,彼此成長也彼此陌生起來,越發明白古人說的故鄉即他鄉、他鄉即故鄉的惆悵。我想大家大概和我一樣,不管如何變化,想起故鄉,彼此安適,相望而相忘。

刑庭 紀豔麗

山東金鄉

又是一年重陽節,在這樣的節日裡最想念遠在老家的父母雙親。出門求學、工作十幾年,一路走走停停,忙忙碌碌,回家的次數並不多。雖然現代交通便利,聯絡方便,但父母不在身邊,心裡總是時時掛念。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祝父母身體健康,也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平安順遂!

刑庭 劉勇

山東臨沂

午時未至,手機驟響。

單位提醒:明日重陽,吾是遊子,今在遠方。

走在海棠路上,仰首又北望,

原來心兒和這天空一樣,

沒有一片雲朵,

藍藍的特別空……特別空!

九九重陽,我的心也應該會久久暢想!

暢想什麼,家鄉。

墟溝街的大路上,車來車往,

馬家莊的小河裡,魚兒成雙!

可我落單在路上,

走,

打起包裹,背起行囊,

駛離在海一方,北向家鄉,

從不需要導航!

家鄉沒有我的姑娘,

村裡也沒有了小芳,小芳已嫁郎,

家鄉也沒有了草房,草房成絕響,

家鄉也沒有了荒涼,

家鄉的機器轟轟隆隆不停響,

家鄉雖不再是小時候的家鄉,

但家鄉的名字一直都叫馬家莊,

走,

寫完雜想,打起包裹,背起行囊,

回馬家莊,見爹娘!

民庭 王曉飛

山東濰坊

「你在外面要以工作為重,家裡都挺好,你不用操心」。每一次打電話,這是父母常掛在嘴邊的話,每每此時,我感覺更加愧對他們,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對我們付出最多的人:當某天我們在鏡中發現自己的青絲變白髮,卻不曾想父母早已經霜華滿頭。希望遠方的父母健康長壽,更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有生之年能夠承歡膝下,以慰平生。

執行局 許喬博

山東淄博

遠離家鄉工作的幾年裡,深沉的感悟越來越厚重:有個歸宿,不用付出,有個關心,不求回報,有份牽掛,不用等價,有份情誼,不求表達,有份感動,給心裡無盡的溫馨,有份溫暖,讓我安心走遠,父母是我最大的寶藏,是我最堅實的堡壘。我沒有過多的想法,只是希望他們能平安健康快樂!

審管辦 張西靈

山東沂南

爸媽,深秋已入,冬日將近,趁寒風未緊、陽光尚暖,多和夥伴們一起嘮嘮嗑、爬爬山,活動活動筋骨;爸爸要記得按時吃藥,媽媽要少點嘮叨。女兒一家一切都好,您的外孫們雖略有調皮,但也可愛懂事,請爸媽勿念。花開花落,歲歲年年,今又重陽,值此之際,女兒唯願二老永遠平安喜樂,也祝天下父母健康順遂。

龍應臺在《目送》中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已經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

或許就在舉手投足的某一瞬間

驚訝地發現父母正面對著衰老

我們輕鬆上下的樓梯

變成了他們眼前難以逾越的大山

我們每日經過的馬路

對他們就是蹣跚前行的衝刺賽道

秋天 適合把一切都染上溫暖的顏色

重陽九九 溫情久久

祝天下所有父母 身體健康

道一句

當歲月磨白鬢角 我愛您依舊

原標題:《【重陽節特輯】每逢佳節倍思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每逢佳節倍思親什麼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全詩是什麼節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兩句詩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每次過節的時候,如果沒有和家人在一起,就會十分思念家人,也會不由自主的念出這首詩。那麼大家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麼節日嗎?讓我們帶著疑問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吧。
  •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節是什麼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指的是哪個節日
    其中王維有一句詩為「每逢佳節倍思親」,大家這道這句詩寫的是什麼節日嗎?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百年匠人丨霜降又重陽,每逢佳節倍思親
    傳說,掌管霜雪的青女,每逢九月十四便下凡來到人間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重陽節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視重陽為大吉之日,多攜親帶友登高賞菊、飲酒賦詩。今人取「九九」和「久久」同音之意,多在重陽祈老祝壽,敬老崇孝,闔家團圓。
  • 我的原創·聽說 | ▶每逢佳節倍思親——母親節特輯
    我的原創·聽說 | ▶每逢佳節倍思親——母親節特輯 2020-05-10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逢佳節倍思親 水墨詩詞迎重陽
    本報訊(記者 李淵 通訊員 王翠翠)昨天,姑蘇區人社局攜手蘇錦街道火車站社區舉辦「金秋送爽·溫暖重陽」活動,為老年朋友帶來豐富多樣的體驗。當天上午,火車站社區活動室內,大家一筆一划地認真寫著重陽詩詞。每逢佳節倍思親」,家住光華苑的張玉華一「絲不苟地寫下這句重陽名句。社區工作人員將老人們書寫的詩詞作品發到居民微信群裡,引來大家的一致好評。
  • 溫總理引用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溫總理引用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2004年1月20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春節團拜會上講話,在提到臺灣時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思念臺灣同胞。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與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一道,共同推進祖國的完全統一大業。」「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歷來膾炙人口。詩作第一句直接抒情,簡潔而又淋漓盡致地抒寫了自己客居他鄉的思家情懷。
  • 詩詞: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共菊花醉重陽
    因此,重陽佳節有三層意義。一是「孝」,尊老敬老愛老;二是「壽」,爬山登高而延年益壽;三是「雅」,四君子之一的菊花盛開之際,便是文人墨客懷鄉賦詩之時。今天,百草君為大家整理了幾首最有代表性的重陽詩歌,您會驚奇地發現,那些你我耳熟於心的佳句,原來就藏在這些作品裡!
  •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每逢佳節倍思親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每逢佳節倍思親2016-10-01 10:54:4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晚上,奶奶請全體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頓團圓飯,也順帶著過重陽節。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齊了,晚餐開始了,奶奶燒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紅燒雞肉,糖醋昌魚,陽澄湖大閘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氣的先吃起來了。大家邊品嘗美味的菜餚,邊談著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經,說說笑笑,有多麼的親熱又是那麼的和諧啊!
  • 重陽佳節,倍感思親
    重陽節,又稱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祭祖節、敬老節等。「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稱「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的日子是個吉祥的日子。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 每逢佳節倍思親——詩詞中的最美重陽節
    明天就迎來了重陽節,談起重陽節的詩詞,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的是王維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 每逢佳節倍思親,九九重陽節,給你最溫暖的陪伴
    每逢農曆九月初九,人們登高望遠、插茱萸、賞菊花,共同慶祝重陽節。今天,記得告訴爸媽,我愛你們!佳節思念,不如久久陪伴。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每逢佳節倍思親,九九重陽節,給你最溫暖的陪伴。小時候,他們把你捧在手心,視若珍寶;長大後,他們把所有艱辛擔下,只為讓你追逐夢想。
  • 古往今來又重陽,每逢佳節倍思親,相關古詩詞16首
    【點擊右上角「關注」,學習更多詩詞知識】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 重陽節|每逢佳節倍思親,多陪伴父母
    九月九 ·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登高節。「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九九歸真,一元肇始,萬象更新。因此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習俗賞菊花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 重陽詩詞|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共菊花醉重陽
    因此,重陽佳節有三層意義。一是「孝」,尊老敬老愛老;二是「壽」,爬山登高而延年益壽;三是「雅」,四君子之一的菊花盛開之際,便是文人墨客懷鄉賦詩之時。 今天,百草君為大家整理了幾首最有代表性的重陽詩歌,您會驚奇地發現,那些你我耳熟於心的佳句,原來就藏在這些作品裡!
  • 重陽節|每逢佳節倍思親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或者「登高節」,也叫「重九節」或「曬秋節」。據有關資料記載,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最早起源於戰國時期,在曹丕的《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但那時候,重陽節的重視,只表現在當時帝宮中的一些活動。直到後來唐朝時期,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
  • 每逢佳節倍思親,端午節快樂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個不可歸家。記不清是多少年不能回家過節;記不清多少次在外過節了;記不清是多少次不記得過節是什麼感覺了。就像是常年在外拍戲的演員們,每逢佳節倍思親,與家人的節日問候只能通過視頻,電話,或者其他通訊平臺以表思念家和家人的心情。逛街,購物,吃飯,遊山玩水,看電影.....儘管天氣悶熱,豔陽天,就連風也是的但是卻阻擋不了,放假的人們過節的心情。
  • 每逢佳節倍思親,人間自有真情在
    > 今天是重陽節,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寫下關於重陽節的感人詩句,讓大家最為熟識的肯定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所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 吳永勝:每逢佳節倍思親 —— 寫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
    文/吳永勝每逢佳節倍思親,月兒代表我的心舉杯邀月齊相思,故鄉情結在夢境每逢佳節倍思親,秋風捎去我的情夜深人靜難入眠,思緒萬千看繁星每逢佳節倍思親,秋高氣爽藍天雲思念撥動雲翅膀,愛的行囊飛太空每逢佳節倍思親
  • 每逢佳節倍思親——唐代詠重陽詩賞析
     寫重陽節登高思親的佳作,首推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
  • 「每逢佳節倍思親」品十二首經典重陽詩詞,談重陽節來歷與風俗
    【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又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就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重陽節由此有著為老人祝壽吉祥、祝福長壽安康的節日寓意,故為」敬老節」。而今又成為我國法定的「老年節」。重陽節歷來有登高的風俗,除此之外還有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陽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