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尾,賣掉黃牛置棉被」,今年冬季冷不冷?專家:已成定局

2020-12-06 禾牧之

大家好,我是「楚何知」。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冬至在尾,賣掉黃牛置棉被」,今年冬季很冷嗎?

曾經一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冬天裡的一把火》,對於80後或者70後來說印象深刻。就如同歌詞當中寫道:「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溫暖了我的心窩。」

戀愛的情侶將彼此視為「冬天裡的一把火」,由此可見在老一輩人的概念當中「冬天非常冷」。後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冬至在尾,賣掉黃牛置棉被」,今年冬季很冷嗎?老祖宗的經驗與專家的預測一樣嗎?

俗語「冬至在尾,賣掉黃牛置棉被」,這裡所謂的「尾」,指的是「農曆月末」。後天也就是陽曆12月22日,對應農曆是「冬月廿七」,這是妥妥的「冬至在尾」。

對於農民而言,土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命脈,而黃牛則是幫助農民耕田種地的關鍵;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可能賣掉黃牛的。所以後半句「賣掉黃牛置棉被」,表述的乃是天氣將會非常寒冷。那麼老祖宗的經驗靠譜嗎?讓我們一起聽聽專家怎麼說!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

中國氣象局舉行10月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天氣趨勢和今冬氣候情況。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周兵在答記者提問時說道:「今年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冬季的總體溫度較常年有可能偏高。」

人民日報報導:

11月5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根據會商預測結果,今年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的氣溫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現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但並不排除期間有氣溫高低起伏的變化。

綜上所述,無論是10月份氣象專家的預測:今年「冬季的總體溫度較常年有可能偏高」;還是11月份專家給出的會商結果:今年「出現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

因此「冬至在尾,賣掉黃牛置棉被」,老祖宗的經驗被「專家間接地否決」了;從這些專家的預測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今年冬季不可能出冷凍,已成定局!

往大了說,老祖宗總結的天氣俗語,那是他們總結出來的「簡易天氣預報」;如今的氣象專家,不僅掌握詳盡的氣象資料,專業能力卓著,太空上還有諸多氣象觀測衛星。因此,氣象專家的預測要比古人天氣俗語的預測更可靠一些。

往小了說,即便現在已經到了12月底,與二十多年前相比,現在冬天的天氣卻並沒有那時寒冷。這也間接地印證了專家「暖冬已成定局」預測。

俗語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有義務傳承好這樣的優秀傳統文化;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俗語已經「不合時宜」,因此面對傳統文化我們應當「去偽存真」,更何況時代在發展,「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後天就要冬至了,俗語「冬至在尾,賣掉黃牛置棉被」其實並沒有那麼精準,在你的老家關於冬至的俗語或習俗還有哪些呢?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精彩評論!

(註:圖片源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今年哪天冬至?暖冬已成定局了嗎?
    摘要: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暖冬成定局了嗎?答案來了!文/農夫也瘋狂大雪節氣已過,冬至也快要到了,在往年早已經進入冬季了,可是今年筆者的家鄉這邊還沒有入冬。村裡會看天氣的老王頭說,如果冬至節氣以後,天氣還這麼暖和就要遭殃了。俗話說「該冷不冷,難有年景」,這樣的話明年就要遭殃了。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啥意思呢?今年是哪天冬至,現在天氣還這麼暖和,難道暖冬已成定局了嗎?冬至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認為冬至是小年,過了冬至節氣,春節也就快到了。
  • 專家:冷暖早已成定局!
    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那麼今年春節時是幾九呢?天氣會不會冷呢?說到數九,就不得不說到大家耳熟能詳的數九童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從數九童謠中可以得知,從數九開始後,到了三九四九後天氣才會最冷。到了五九六九時,氣溫會慢慢升高,發芽最早的柳樹便有了發芽的跡象。
  • 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
    導讀: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對於今年冬季是不是很冷,你有什麼看法呢?可能有很多人說,今年冬季非常寒冷的,他們的依據是因為今年早早的下過雪了,大家沒有記錯的話,今年下半年第一次大範圍下雪是在陽曆10月初的時候,在八天黃金周期間,很多在外遊玩的人們感受到雪來的突然,正是這種突然飄雪才有驚喜的假期,從那個時候,今年冬季寒冷的說法就傳來了,甚至有人拋出了六十年以來最冷的冬季。
  •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今冬會冷嗎?專家:冷暖已成定局!
    問題中所說的「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就是我們這裡冬天的生活寫照,這句話也常聽張大爺說起,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題中的「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只是整句俗語中的一部分,整句俗語為「冬至頭,要冷在年兜;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冬至尾,大寒正二月」,這句俗語是從冬至時在農曆月份的不同時期時,冬季寒冷程度的描述。
  • 冬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2020年感覺過得格外快,轉瞬已到了12月下旬,離2021年只剩下短短幾天了。如果翻看農曆會發現,我們很快就會迎來一個重要的節氣,即冬至。冬至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的第22個節氣。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2020年感覺過得格外快,轉瞬已到了12月下旬,離2021年只剩下短短幾天了。如果翻看農曆會發現,我們很快就會迎來一個重要的節氣,即冬至。冬至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的第22個節氣。在古時候,冬至對人們的生活非常重要,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一些地方更是把冬至這樣一個節氣,直接當成節日來過。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被人們綜合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以利用,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以指導農事活動。
  • 周日冬至,「冬至在月尾,晚蓋三層被」啥意思?今年冬季很冷嗎?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冬至在月尾,晚蓋三層被」啥意思?今年冬季很冷嗎?雖然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開始降溫,但是很多小夥伴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現在冬天沒有小時候冷了,甚至給人一種越來越『暖』了的感覺。」12月22日,也就是這周日,我們即將迎來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
  •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年冬至在月尾,20年春節最冷嗎?
    摘要:「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年冬至在月尾,20年春節最冷嗎?文/農夫也瘋狂冬至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古代冬至又叫冬節、亞歲、長至節,當太陽到達了黃經270°的時候,就迎來了冬至節氣。其在公曆時間是每年的12月21-23日。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馬上就要迎來冬至節氣了。那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麼意思?今年冬至是在月尾,最冷是何時?20年春節冷不冷呢?
  • 「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聽老農說說,過年冷不冷
    是呀,冬天雖寒冷,但它也帶給了我們歡樂,冬天到了,轉眼間已是2019年的農曆冬月底了,早晨人們紛紛穿上了棉襖,中午卻又紛紛脫去棉衣,村裡的王大爺憂心忡忡地說「該冷不冷,該下不下」恐怕這年景難成咯!古人云「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時下整個冬月就剩一周左右的時間了,而入冬月以來,老天降下的雨水量真是少之又少。
  • 冬在中,暖烘烘,今年冬至是哪天?冬季偏冷還是偏暖?有答案了
    摘要:冬在中,暖烘烘,今年冬至是哪天?冬季偏冷還是偏暖?有答案了文/農夫也瘋狂這個時候,農村裡也沒什麼農活可幹了,天氣也是逐漸寒冷了。現在馬上就要入冬了,村裡的老人就會對冬季冷不冷進行一番預測。前幾天就聽老人說起過「冬在中,暖烘烘」這樣一句老諺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是偏冷還是偏暖呢?答案來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這只是農諺的一小部分,其完整的應該是「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這裡所說的「冬」並不是立冬,而是指冬至節氣。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今年冬天冷不冷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今年冬天冷不冷今天是冬至,也就是中國的十二節氣之一。冬至這一天意味著什麼呢?天氣的好壞直接影響勞作的效果,所以農村酒會有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這一句就是:「冬至中,暖烘烘」,不知道大家對冬至了解多少呢?這句俗語的全句是: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主要指的就是冬至對於農村生活的影響,如果是冬至開頭,那麼就會非常冷,像牛這樣的牲口都會被凍死,可見冬天的氣候多冷。
  • 冬至將至,「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今年冬季很冷嗎?看專家權威預測
    已經過完大雪節氣有幾天的時間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距離冬至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到冬至節氣後,真正的寒冬也已經到來,這個月21日就要迎來冬至節氣了,也就是下下周的星期一。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很冷嗎?
  • 冬至將至,「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今年冬季很冷嗎?
    在太陽底下是絲毫感覺不到冬季,有些年輕人在室外都是穿著一件單衣,給人的感覺就像現在是「初夏」。雖然氣溫還比較高,但是畢竟冬至節氣就要到了。這個月22日就要迎來冬至節氣了,也就是下周的星期天。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很冷嗎?對於這句俗語,以前的老輩人常常提起過。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2020年的元旦會冷嗎?
    今年的冬天似乎是遲到了,一直都沒有真正的來過。小時候到了冬天最喜歡事情,似乎一直都是下雪。因為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在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中,就算是一個人也是可以的。老話說「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年的冷暖已成定局了!北方的天氣確實會冷一下,就像北京等地區都已經下了初雪了,但是這也只是部分地區,今年的第一場冷空氣來臨,並沒有給南方地區帶來降雪,相反的入冬後這大雪節氣都過去了,可是氣溫卻如同深秋一般,這並不是好的預兆!俗話說「該冷不冷,不成年景」,倘若,持續偏暖,家裡邊缺乏降雪,那麼來年的莊稼或將歉收!
  • 「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
    導讀:「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如果這樣就很好理解了:冬至在上旬的時候農民來年要買耕牛種田種地,而如果冬至在月尾的時候那麼冬季寒冷會凍死鬼。冬在頭買耕牛:意思大家基本上清楚了,其實,這句話出自「冬至在月頭,賣被去買牛」,這句話說的是,冬至在一個月的開頭期間的時候,說明冬天天氣很溫暖,於是農民不需要蓋被子,就把被子拿去賣掉,然後買耕牛回來等待來年春化之後,就耕田搞春播。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
  • 俗語說: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
    俗語說: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著名詩人薛昂夫寫道:「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楊花,片片鵝毛」,所謂鵝毛大雪在詩中極具仙意。對於咱們平常百姓來說。若是能夠不冷就好了,雖然家裡都有暖氣,但整天悶在屋子裡也不是個事,今年冬天才走了一半,接下來的路依然很長。還有幾天就要到冬至了,關於冬至有一句俗語,「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就要看冬至這一天了。又是一年寒冬時,在我國北方,早已白雪皚皚。
  • 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今年冬天還會冷嗎?
    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什麼意思?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有指導意義嗎?按照這個俗語推算,今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1、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冬至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專家:冷暖已定!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冬至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專家:冷暖已定!今天是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正是今年的冬至節氣。冬至是一年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如果按陽曆算,日期固定在每年的12月21日、22日、23日這3個日期,從農曆來看則差別較大,在農曆十一月之間都有可能。
  • 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暖冬成定局,明年有倒春寒嗎?
    摘要: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暖冬成定局,明年有倒春寒嗎?今年暖冬一句成為了定局,那明年會有倒春寒嗎?這句俗語的意思還是比較簡單的,字面的意思是說在小寒節氣的時候如果還不算太冷,那就會在後面的大寒節氣的時候才冷,也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推遲到了大寒節氣。但是如果在大寒節氣的時候還不太冷,那就表示這一年的冬季不會太冷,很有可能在來年開春以後出現「倒春寒」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