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草書書法

2021-01-20 羲之傳

羲之傳

         傳播文化書法精髓


  《青玉案·元夕》為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下面是小羲為你整理的青玉案元夕草書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青玉案元夕草書書法欣賞

青玉案元夕草書書法圖片

青玉案元夕草書書法圖片

青玉案元夕草書書法圖片

微信搜索:xizhizhuan關注更精彩

青玉案·元夕作品鑑賞

  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後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日狂歡之中。「東風夜」化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寶馬雕車香滿路」: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下句的「魚龍舞」構成萬民同歡的景象。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鳳簫」是排簫一類的吹奏樂器,這裡泛指音樂;「玉壺」指明月;「魚龍」是燈籠的形狀。這句是說,在月華下,燈火輝煌,沉浸在節日裡的人通宵達旦載歌載舞。

  下闋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且一對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場景。只不過上闋寫的是整個場面,下闋寫一個具體的人,通過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個人的歡樂自然地溶進了節日的歡樂之中。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

  「眾裡尋他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啓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此詞有寄託,可謂知音。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全文主要運用了反襯的表現手法,表達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追求(詞人對理想的追求的執著和艱辛)。

  古代詞人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辛棄疾的這一首,卻沒有人認為可有可無,因此也可以稱作是豪傑了。然而究其實際,上闋除了渲染一片熱鬧的盛況外,並無什麼獨特之處。作者把火樹寫成與固定的燈彩,把「星雨」寫成流動的煙火。若說好,就好在想像: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衝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花千樹」描繪五光十色的彩燈綴滿街巷,好像一夜之間被春風吹開的千樹繁花一樣。這是化用唐朝詩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的「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這也是對詞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讚美 。

  下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遊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遊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竟有如此本領,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又有什麼意義與趣味呢!

  此詞原不可講,一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還須添足:學文者莫忘留意,上闋臨末,已出「一夜啊!」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她千百度說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闋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後呼應,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嘆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豪放」,好像將他看作一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人嗎?

  王國維《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即終最高境界。此特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並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無勞糾葛。

  從詞調來講,《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雙調,上下闋相同,只是上闋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闋則無此斷疊,一片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隨詞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相關焦點

  • 雲南書法家胡維平草書作品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胡維平草書作品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2020-03-14 1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玉案·元夕》
    這是一首描寫元宵夜熱鬧盛況的古詩詞歌曲《青玉案·元夕》,這首由臺灣著名音樂人陳彼得先生作曲並演唱的歌曲,全詞引用宋代詞人辛棄疾創作的《青玉案·元夕》作為歌詞,這跨越千年的傳唱實在是太美了!「眾裡尋他千百度。
  •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青玉案》辛棄疾(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注釋·解說:1、元夕:元宵節,也就是民間說的正月十五。2、玉壺:一說喻指月亮,一說是一種燈名。3、魚龍舞:漢代「百戲」的一種。這裡指各種形狀的燈。4、蛾兒雪柳黃金縷:蛾兒、雪柳、金縷,都是頭飾名。
  •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青玉案》辛棄疾(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注釋·解說:1、元夕:元宵節,也就是民間說的正月十五。2、玉壺:一說喻指月亮,一說是一種燈名。3、魚龍舞:漢代「百戲」的一種。這裡指各種形狀的燈。4、蛾兒雪柳黃金縷:蛾兒、雪柳、金縷,都是頭飾名。5、他:泛指,也包括「她」。6、千百度:千百遍。7、驀然:突然,猛然。8、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 青玉案.元夕抗疫
    青玉案.元夕抗疫聶金華庚子元夕夜,城空路人稀。故假宋人辛棄疾一闕《青玉案.元夕》,東施效顰以志。大夥待到山花爛漫時,山河無恙,人間皆安。依稀夢裡花千樹,卻難覓,星如雨。偶見車馳空曠路。春寒依舊、關門閉戶,不見魚龍舞。湯圓和月充飢轆,不負初心一線去。風雨來回千百度。待到毒除,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陳彼得和《青玉案 元夕》
    昨天又是周六,打開電視,讓兒子和我一起看,屏幕上打出《青玉案.元夕》辛棄疾的詞,"叢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經典詞句,主持人撒貝寧,深情朗誦,然後有請經典傳唱人入場。站定舞臺中央,掌聲漸息,老人用歲月磨礪略有嘶啞而深沉聲音自我介紹:"我是經典傳唱人,陳彼得,我為大家傳唱辛棄疾的詞巜青玉案.元夕》。謝謝!
  •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的孤高品格
    《青玉案·元夕》為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芬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的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
  • 每日一詞——《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青玉案·元夕1.《青玉案·元夕》為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全詞採用對比手法,上片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片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雲之中尋覓一位立於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註解】①青玉案:詞牌名。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宋)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青玉案·元夕》我還是喜歡這樣創作(書法:張德進)
    而談到辛棄疾的此類作品,他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就很有婉約詞的風韻,情感細膩,意旨幽深。青玉案·元夕作者: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 《青玉案•元夕幽思》
    元夕漫步街區路,玉輪暗、彌薄霧。域外疫情仍可怖。一年肆虐,尚無阻祝,可嘆蒼生苦!
  • 淺析《青玉案元夕》
    而《青玉案·元夕》卻是辛棄疾少有的婉約詞,下面筆者將從創作背景開始,逐句鑑賞這首詞。這首詞是辛棄疾剛從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臨安所著。當時祖國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鐵蹄的蹂躪之下,而朝廷卻滿足於偏安一隅。作為當時著名的愛國將領,目睹強敵壓境,國力衰微,而統治階級不思恢復,偏安江左,沉湎於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的狀況。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力挽狂瀾,卻無用武之地。
  • 關於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案」的讀音
    昨天元宵節,人們競相轉發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一詩,也有人發音頻。對於詞牌名青玉案中的「案」,有的讀an,有的讀wan。
  • 上下求索,尋找知音,辛棄疾代表作《青玉案·元夕》
    但是,有一首描寫孤傲淡泊之人的詞,卻成了他的代表作,這首詞叫《青玉案·元夕》。這首詞被人們所熟知,還是近現代的事情。20世紀初,著名學者王國維寫了一本《人間詞話》,提出了學術研究的三重境界。他在描述最高境界的時候,引用了這首《青玉案·元夕》中的名句,此後「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和這首詞一起家喻戶曉。
  • 文字VR:青玉案·元夕
    原詞青玉案·元夕作者: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當時並不記得這首詞叫《青玉案·元夕》,也不記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辛棄疾。前陣子在開封出差,沒想到竟與這二十年前的舊相識重逢。開封清明上河園晚上的壓軸表演,由八首詞作為主題,《青玉案·元夕》就是其中之一。在夜晚的燈光和舞臺表演的烘託之下,這首詞更顯得意境悠遠。表演者和觀眾都知道,舞臺的主角不是演員,更不是光影特效,是詞。
  • 青玉案·元夕 —— 辛棄疾
    「                                      青玉案·元夕                                      宋 · 辛棄疾道出了千年來元夕之夜親人意外相逢的喜悅,也表現出對心中美人的追求和仰慕。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 心谷吟誦|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註解①青玉案:詞牌名。取自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又名《橫塘路》、《西湖路》,雙調六十七字,前後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辛棄疾、賀鑄、黃公紹、李清照等人都寫過。②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③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 青玉案元夕(步棄辛疾韻)
    青玉案元夕 庸人陰霾籠罩寒冬樹,上元夜、愁腸雨。望斷鄉關千裡路。滿城蕭瑟,關門閉戶,夢裡龍燈舞。詞林正韻:第四部仄聲:上聲六語七麌,去聲六御七遇通用【青玉案】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因取以為調名。六十七字,前後片各五仄韻。亦有第五句不用韻者。
  •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