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讀詩12首: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020-12-18 澎湃新聞

中秋讀詩12首: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019-09-13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雲」。

今天是中秋節,願月圓花好,問候佳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首發於2016年9月15日,標題為《中秋讀詩12首: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山歌三首(其三)

宋·白玉蟾

中秋夜月白如銀,照見東西南北人。

古往今來人自老,月生月落幾番新。

偈頌

宋·釋師範

前月只此月,後月亦此月。

何得塵世人,競賞中秋節。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棲白

尋常三五夜,不是不嬋娟。

及至中秋滿,還勝別夜圓。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無煙。

自古人皆望,年來又一年。

八月十四夜月

宋·范仲淹

光華豈不盛,賞宴尚遲遲。

天意將圓夜,人心待滿時。

已知千裡共,猶訝一分虧。

來夕如澄霽,清風不負期。

八月十三夜月

宋·陶夢桂

人情何待十分圓,滿目金波已浩然。

明到杜陵頭上發,寒侵鄭老客中氈。

中秋未必似今夕,好景其如又隔年。

多謝望舒知此意,冰輪緩碾不加鞭。

八月十二日夜誠齋望月

宋·楊萬裡

才近中秋月已清,鴉青幕掛一團冰。

忽然覺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獨自行。

八月十一夜,風月可愛,自前屋覓酒,不得而歸,小詩呈百六十叔

宋·杜範

晚煙輕拂亂山橫,落日才收月已明。

萬頃孤光低闊野,一天寒色帶疏星。

交情要與秋容淡,攜手難禁夜氣清。

慣識醉中風月好,不知風月更宜醒。

懷潘鄮屋

宋·陳允平

洛陽才解佩,過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雲。

雁煙迷曉樹,蟲露溼香芹。

滿紙相思字,臨風欲寄君。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懷子由並崔度賢良

宋·蘇軾

宛丘先生自不飽,更笑老崔窮百巧。

一更相過三更歸,古柏陰中看參昴。

去年舉君苜蓿盤,夜傾閩酒赤如丹。

今年還看去年月,露冷遙知範叔寒。

典衣自種一頃豆,那知積雨生科斗。

歸來四壁草蟲鳴,不如王江常飲酒。

八月九日晚賦

宋·陸遊

薄晚悠然下草堂,綸巾鶴氅弄秋光。

風經樹杪聲初緊,月入門扉影正方。

一世不知誰後死,四時可愛是新涼。

從今覓醉其當勉,酒似鵝兒破殼黃。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謝芳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簡析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夜月明人盡望,平仄仄平平仄仄,不知秋思落誰家。仄平平仄仄平平。其詩清新婉約,情思感人。在眾多詠中秋的詩中,王建這首《十五夜望月》是較為著名的。「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起承句交待地點,暗含時節。皎潔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鋪了一層霜雪。靜謐的庭樹上,鴉鵲的聒噪聲逐漸安靜下來,它們終於適應了皎月的驚擾,漸漸進入了夢鄉。地白:指庭中月色,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清冷之感。
  • 中華好詩詞|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華好詩詞|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020-10-03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秋望月,詩人寫下思念詩篇,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尤其是在古代,人們更喜歡望月賞月,每當中秋佳節,天上的那一個孤輪成了千家萬戶共同關注的焦點。然而,在這闔家團圓的節日裡,卻有很多人不能與親朋好友相聚,只能在客途他鄉望月興嘆。今天要說的這首詩便是中秋望月之時,詩人王建想起遠在他鄉的友人而寫下的思念詩篇,千百年來被廣為傳唱。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風起兮白雲飛,秋天正是讀詩天~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
  • 中秋讀詩12首: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山歌三首(其三)宋·白玉蟾中秋夜月白如銀,照見東西南北人古往今來人自老,月生月落幾番新。何得塵世人,競賞中秋節。慣識醉中風月好,不知風月更宜醒。
  • 這首相思詩感人肺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值得一讀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王健一首非常經典的相思詩,那便是他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能有的朋友對王健並不是很熟悉,其實唐朝有很多的詩人,他們的詩作很出名,可是名氣並不大,那王健便是屬於這一類詩人,他本人名氣不是很大,可是他的這首詩,卻是描寫的極為生動,也非常的感人,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詩話中秋:月明人盡望,秋思落誰家?
    詩話中秋:月明人盡望,秋思落誰家?值得收藏的中秋情: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中秋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行色匆匆的你,該停下匆匆的腳步,和家人一同賞月品茗,在古人吟詠中秋的詩詞尋回一絲生活的詩意了。古人的生活都是慢節奏,節日無論大小,他們都會靜下心來享受,並且,還會以詩留痕。
  • 中秋詩選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今天,一起品讀幾首中秋節的古詩。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中秋月宋·晏殊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中華好詩詞|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國慶中秋,雙節快樂!年年中秋,歲歲月明;天上人間,共此良辰。這一天,無論你身在何處,都會舉頭望月,與千裡共嬋娟,與天涯共此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 詩詞品讀: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釋義⑴十五夜:指農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賞析題中的「十五夜」,結合三、四兩句來看,應指中秋之夜。詩題,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處以《全唐詩》為準。杜郎中,名不詳。在唐代詠中秋的篇什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 唐代王建經典詩詞9首,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代王建經典詩詞9首,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全唐詩》最唯美的一首詠月詩,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也正是唐詩最具魅力的一個地方,讀這樣的作品,除了能夠陶冶情操之外,同時也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以及明白更多的道理。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喜愛學習的人,願意去學習的人,那麼一定是一位有著獨特氣質的人,而唐詩也正是能夠培養我們的氣質,能夠讓我們變得更為優秀,只要有了知識,那麼未來一定是會有前途無量。
  • 上遊•文薈丨早讀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今天,一起品讀幾首中秋節的古詩。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霜月唐·李商隱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 中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身為朝中重臣的張九齡,不知多久沒回到家鄉韶關了,如今仕途坎坷,又逢月夜,唯有家鄉才是他的感情寄託吧。一年前的中秋節蘇軾在密州因思念遠方的弟弟蘇轍,寫下了千古名篇「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今年在徐州的蘇軾終於可以與弟弟一起過中秋了。這是他們兄弟分別七年之後首詞一起共度中秋,可是明天蘇轍就要離去,此生此夜這樣的美好相聚,然而明年的中秋又會在哪呢?
  • 佛山南丹山一隻土拔鼠也知道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節就要到了,這是一個思念的節日,是一個千裡共嬋娟的節日。人在中秋會思鄉,位於佛山市三水區的南丹山森林動物王國一隻土拔鼠也像人一樣,每逢佳節倍思親,隨著中秋節的臨近,經常獨自發呆,望月傷懷。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首中秋詩詞伴你過中秋
    1、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宋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中秋節: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提起中秋節,很多人會想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兩闕清詞訴說一日悲歡……
    #中秋節#「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節到了!一樣中秋,兩樣心情,清詞訴盡,歡濃愁亦濃……《水調歌頭·羈旅天涯遠》桂魄飛升皎,玉宇徹如銀。煙花迷夜,瓊樓燈火絢江津。欲看中秋美景,又怕隻身單影,寂寞亂心神。羈旅天涯遠,酌酒黯銷魂。抬頭望,心頭悵,念紛紜。鄉關何至?唯寄夢裡探庭門。慈母鬢邊白髮,今夕又添霜華,苦待遠行人。
  • 斯奮詩話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山下出泉·斯奮專欄】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②?【今譯】庭院中的地面上,像抹上了一層白霜。樹上棲息的烏鴉顯得有點躁動不安。/寒冷的露水無聲地凝結著,沾溼了馥鬱的桂花。/在這個月色明亮的中秋之夜,人人都在抬頭仰望,/只不知我對你的一縷思念,該飛落到哪一戶人家?
  • 今夜秋思落誰家——李文華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詩中詠誦中秋的最美詩篇,當屬王建的這首《十五夜望月》最為有名了。這首詩雖然只有寥寥四句話,但形象鮮明,意境深遠,語言樸素,且營造出了感人肺腑的情感氛圍。在明刊本的《唐詩畫譜》裡,給這首詩配了這麼一幅畫面——小小的庭院中,欄杆邊上,有文人雅士數人,他們或執扇或背手,但皆在抬首望月,臉上似乎都有憂鬱之色。人群中夾雜著兩棵樹,樹上有寒鴉幾隻,遠山空明簡潔,一輪明月孤懸當空。景也好,人也罷,都仿佛蒙著一層淡淡的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