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一段好的旅程,又怎麼能少了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呢!這一次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張家港的美食,這裡的美食可不簡單哦。平時很難吃到的河豚,在這兒隨隨便便就能吃到。看似豆腐的東西,實際上卻不是豆腐,而是像螃蟹一樣的海產品。
張家港地處江尾海頭,恰是長江水資源極為豐富的地段。因此,這裡的江鮮體壯膘肥、肉質鮮嫩。這一次就來為大家介紹四種具有代表性的張家港美食,如果你計劃去張家港旅行的話,別忘了吃它們哦。
河豚
首先要說的就是河豚了,張家港捕捉河豚早,產量也較高,具有悠久的歷史。河豚古稱「鮐」,與鰣魚、刀魚並譽為「長江三鮮」。河豚體呈橢圓形,頭圓口小,背部一般呈黑褐色,有花紋,腹部白色有肉刺,無鱗、無膽,有氣囊,能吸氣膨脹。產於鹹水和淡水相交處的水域裡,每年春季沿江上溯產卵。
河豚魚營養豐富,腴肥鮮美且帶野味,與眾不同。宋《明道雜誌》曾稱頌它為「水族中之奇味也」。河豚還有補虛去溼、舒胃、卻痔疾等效用。但血液、肝臟、卵巢都有劇毒,烹煮不慎,食後易中毒致死。所以一般情況來說,河豚並不是那麼容易吃到,而張家港盛產、也盛行吃河豚,因此到了張家港,不吃上一回河豚,感覺好似白來了。
螃蜞豆腐
說到螃蜞,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但看到它的樣子,就會第一反應喊它「螃蟹」。這一碗看起來像肉餅,口感又像豆腐的東西,就是螃蜞豆腐。螃蜞豆腐色澤淡雅,口感鬆軟香醇,非常值得品嘗。
長江邊的蘆葦灘上,生長著一種狀如螃蟹的水產,名曰螃蜞。民間將它經過十幾道手藝製作成豆腐狀實用,但實際上螃蜞豆腐不是螃蜞與豆腐的組合烹製,而是因煮熟後螃蜞肉凝結成絮狀,宛如豆腐花才得名。唐朝詩人白居易,曾作詩稱讚螃蜞豆腐的美味:「鄉味珍鼜朗,時鮮貴鷓鴣。」
港城第一碗
港城第一碗看起來像是一碗精緻的大雜燴,它把河蝦、烤鴨、香菇等原料裝碗蒸煮而成,因其碗大而著稱。其肉酥、湯鮮、味美,獨具風味。
宴楊燜肉麵
張家港的面也是很不錯的,其中沙洲賓館的宴楊燜肉麵就是明星產品。它可是擠進了蘇州面類的十強哦!宴楊燜肉麵是傳統的麵食之一,採用五花肉加調料經寬湯燜制而成,肉質酥爛如豆腐,味鮮汁濃,頗受食客的喜愛。
除了以上的這些,張家港還有其他的一些美食值得品嘗。例如價值連城的刀魚,不去鱗的鰣魚,以及一些有名的糕點等等。這一些,下一回再給大家介紹,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