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美食盤點,河豚可以隨便吃,豆腐卻並不是豆腐

2020-12-04 餘頭小姐Rachel

民以食為天,食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一段好的旅程,又怎麼能少了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呢!這一次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張家港的美食,這裡的美食可不簡單哦。平時很難吃到的河豚,在這兒隨隨便便就能吃到。看似豆腐的東西,實際上卻不是豆腐,而是像螃蟹一樣的海產品。

張家港地處江尾海頭,恰是長江水資源極為豐富的地段。因此,這裡的江鮮體壯膘肥、肉質鮮嫩。這一次就來為大家介紹四種具有代表性的張家港美食,如果你計劃去張家港旅行的話,別忘了吃它們哦。

河豚

首先要說的就是河豚了,張家港捕捉河豚早,產量也較高,具有悠久的歷史。河豚古稱「鮐」,與鰣魚、刀魚並譽為「長江三鮮」。河豚體呈橢圓形,頭圓口小,背部一般呈黑褐色,有花紋,腹部白色有肉刺,無鱗、無膽,有氣囊,能吸氣膨脹。產於鹹水和淡水相交處的水域裡,每年春季沿江上溯產卵。

河豚魚營養豐富,腴肥鮮美且帶野味,與眾不同。宋《明道雜誌》曾稱頌它為「水族中之奇味也」。河豚還有補虛去溼、舒胃、卻痔疾等效用。但血液、肝臟、卵巢都有劇毒,烹煮不慎,食後易中毒致死。所以一般情況來說,河豚並不是那麼容易吃到,而張家港盛產、也盛行吃河豚,因此到了張家港,不吃上一回河豚,感覺好似白來了。

螃蜞豆腐

說到螃蜞,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但看到它的樣子,就會第一反應喊它「螃蟹」。這一碗看起來像肉餅,口感又像豆腐的東西,就是螃蜞豆腐。螃蜞豆腐色澤淡雅,口感鬆軟香醇,非常值得品嘗。

長江邊的蘆葦灘上,生長著一種狀如螃蟹的水產,名曰螃蜞。民間將它經過十幾道手藝製作成豆腐狀實用,但實際上螃蜞豆腐不是螃蜞與豆腐的組合烹製,而是因煮熟後螃蜞肉凝結成絮狀,宛如豆腐花才得名。唐朝詩人白居易,曾作詩稱讚螃蜞豆腐的美味:「鄉味珍鼜朗,時鮮貴鷓鴣。」

港城第一碗

港城第一碗看起來像是一碗精緻的大雜燴,它把河蝦、烤鴨、香菇等原料裝碗蒸煮而成,因其碗大而著稱。其肉酥、湯鮮、味美,獨具風味。

宴楊燜肉麵

張家港的面也是很不錯的,其中沙洲賓館的宴楊燜肉麵就是明星產品。它可是擠進了蘇州面類的十強哦!宴楊燜肉麵是傳統的麵食之一,採用五花肉加調料經寬湯燜制而成,肉質酥爛如豆腐,味鮮汁濃,頗受食客的喜愛。

除了以上的這些,張家港還有其他的一些美食值得品嘗。例如價值連城的刀魚,不去鱗的鰣魚,以及一些有名的糕點等等。這一些,下一回再給大家介紹,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臭葉豆腐,也叫觀音豆腐、綠豆腐!它不是豆腐也不臭,您吃過嗎
    豆腐,中華美食的典範,早已風靡全球……而臭葉豆腐,它不是豆腐,也不臭,您吃過嗎?它既不是豆腐,也不是臭豆腐,而是由腐婢樹葉「揉搓」汁水所得的農家美食。在大別山一帶叫臭葉豆腐;九華山一帶叫觀音豆腐;而浙江地區稱之為綠豆腐。而腐婢,也叫臭葉、豆腐柴、神仙槎、土常山、臭娘子、臭常山、涼粉葉、鐵箍散、六月凍、臭黃荊、觀音柴、蝨麻柴、臭茶、小青樹、糯米糊、捏擔糊、墨子稔、豆腐木等等,是大別山、九華山、浙南、閩北一帶特有的野生灌木。
  • 豆腐放到白酒裡滾一圈,不用發酵,一周就可以吃,比豆腐乳香!
    豆腐放到白酒裡滾一圈,不用發酵,一周就可以吃,比豆腐乳香!對於豆腐我們大家都不陌生,豆腐可以說是一樣很神奇的美食,只用黃豆就可以做出來了,做出來的豆腐水嫩嫩的,口嘴吃或者是用來燉菜都是一樣不錯的選擇,都很下飯,特別是豆腐乳,沾上一點點就可以吃上半碗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一個用豆腐做出來美食,這樣美食製作方法簡單,把豆腐放到白酒裡滾一圈,不用發酵,一周就可以吃,比豆腐乳香,看著是不是很神奇呢!
  • 志勇| 紅樓美食之「豆腐皮包子」
    丁志勇     豆腐皮包子是《紅樓夢》中的一道美食,見於第八回:因又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府裡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你可吃了?」晴雯道:「快別提.一送了來,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飯,就放在那裡.後來李奶奶來了看見,說寶玉未必吃了,拿了給我孫子吃去罷,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接著茜雪捧上茶來.寶玉因讓「林妹妹吃茶。」眾人笑說:「林妹妹早走了,還讓呢。」對於這一道豆腐皮包子,歷來說法不一,有說是以豆腐皮為餡料的包子,有說是以豆腐皮為外衣包裹餡料的包子,也有人認為是利用豆腐皮為主料製做的別樣食物。
  • 看看吃豆腐的由來
    叫做吃豆腐,那為何不叫做,吃花生,吃雞蛋,而叫做吃豆腐呢,這裡小編和大家講講吃豆腐的由來。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古時候賣豆腐的,多為夫妻店,男的在家磨豆腐,女的負責出去賣豆腐,有一對夫妻也開了家豆腐店,同樣男的在家磨豆腐,女的去售賣豆腐,這家的女主人,長得五官端正,樣貌較好,風情萬種,被人們稱為豆腐西施, 為了招攬顧客,時有賣弄風情之舉,就吸引了周圍的男人們以吃豆腐為名,去豆腐店和老闆娘調情,並且動手動腳的,還在付帳之際摸摸老闆娘的手
  • 名叫「豆腐」,日本豆腐是豆腐嗎?看了配料表才知道,別再吃錯了
    名叫「豆腐」,日本豆腐是豆腐嗎?看了配料表才知道,別再吃錯了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名叫「豆腐」,日本豆腐是豆腐嗎?看了配料表才知道,別再吃錯了!』日本豆腐——「真假」豆腐?雖然被稱為「豆腐」,但是日本豆腐根本不是豆腐,很多人認為它是嫩豆腐或內酯豆腐,其實錯遠了!看看日本豆腐的配料表就知道了。日本豆腐也叫雞蛋豆腐,配料表有雞蛋、水、植物蛋白、調味劑等,沒有黃豆。
  • 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什麼意思?豆腐不可以下酒嗎?
    【傳統美食豆腐,不同地方味道不同】豆腐是傳統美食,在農村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有人賣豆腐,而我也走過很多地方,不管走到哪裡都習慣性地去嘗一下當地豆腐。雖然都是豆腐,但是每個地方的味道都不一樣,那印象最深的還是我的家鄉。雖然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豆腐,但是有一些地方面,對豆腐的時候會更加講究,例如有一些地方,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桌子上絕對不能擺豆腐這道菜。
  • 石阡神仙豆腐上了央視 這些貴州美食,你吃過幾樣?
    除了神仙豆腐,貴州還有很多「土到家」的特色美食,有些美食在外地人眼裡還很奇葩,即便是土生土長的貴州「土著人」,也不一定都吃過。  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是豆腐的一個品種嗎?其實不是。神仙豆腐是用石阡當地山上一種奇特的植物神仙樹的葉子做成的。神仙樹還有一個名字叫豆腐柴,屬於馬鞭草科的灌木,學名叫觀音草。
  • 洛陽欒川縣大爺賣「熱豆腐」小吃,1塊豆腐150斤,吃著非常香!
    洛陽欒川縣大爺賣「熱豆腐」小吃,1塊豆腐150斤,吃著非常香!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在吃的方面就越講究,現在好多人就是喜歡去農村的集會上吃一些的美食小吃。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洛陽欒川縣大爺賣「熱豆腐」小吃,非常的美味,1塊豆腐150斤,吃著比肉還香!。
  • 日本豆腐其實根本就不是豆腐!
    吃貨研究所專欄  第45期豆腐人人吃過,但是古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製作豆腐吃卻還是一樁無頭公案。圖:forums2.gardenweb.com    豆腐不光能用豆漿做,還可以用提純的大豆蛋白粉來做。將大豆蛋白粉加水攪拌後加入澱粉,用石膏等凝固劑凝固以後再上鍋蒸熟,會得到一種彈性很好的豆腐,這就是近年常見的「千頁豆腐」,也被稱為「千葉豆腐」,由臺灣的「百頁豆腐」升級而來。
  • 魚肉釀豆腐和客家豆腐,色香味俱全,有名的傳統美食,好吃到流淚
    我們的日常生活是離不開吃豆腐的,豆腐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一年四季都是可以吃到豆腐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魚肉釀豆腐和客家豆腐。小竅門:魚買回來之後一定要先抽條筋,這樣可以減少魚的腥味,魚肉將魚皮去掉,很容易就會剁碎了,但是不用切的太碎了,有一點顆粒的話,吃起來口感會更加的好。豆腐買回來之後,我一定要用清水泡著,這樣製作的時候不容易爛。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豆腐也是可以增強免疫力,大人,小孩,老人都是特別適合吃的,而且今天我們做的魚肉釀豆腐,特別適合沒有牙口的老人來吃,既美味又健康。
  • 千葉豆腐是豆腐嗎?這些豆腐都不是真的豆腐
    在日常生活中,豆腐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食物,味美價廉,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市面上很多豆腐種類:內酯豆腐、千葉豆腐、日本豆腐··· ···五花八門的豆腐,這些真的是豆腐嗎?下面跟小編一起來學習下那些豆腐不是真的豆腐吧!
  • 鮮香麻辣的小吃紅白豆腐,怎樣能讓豆腐更嫩一些?這樣做就可以了
    吃遍天下美食,體會百味人生,我是分享美食的小乖,豆腐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美食,有很多的烹飪方法, 平常的時候一般是吃麻婆豆腐或者是炒豆腐,捉著用豆腐做配料做魚頭豆腐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道豆腐新奇的吃法,紅白豆腐。
  • 陝西省合陽縣的辣子豆腐
    合陽的秀美在山水,更在於美食,說起美食,這裡可是咱中華烹飪始祖伊尹的家鄉,在這裡吃到的必須是地地道道並且帶著豐富文化和動人故事的陝西菜,從商相伊尹到周文王妃子太姒,從漢將韓信到宋帥王鎮,中華美食之源在這裡一直源遠流長,發展至今,美食可謂豐富多彩又多滋多味。
  • 自從學會了豆腐這做法,回回吃精光,香辣過癮,比麻婆豆腐簡單
    6、將切好的豆腐塊鋪在洋蔥碎上,最後淋上調好的靈魂料汁,要想更入味,也可以鋪一層豆腐,淋上一層料汁,這樣每一層的豆腐都會被料汁滲透,吃起來更入味。7、將錫紙豆腐放進烤箱中,上下200度烤15分鐘就可以了,最後再撒上些小米椒、小蔥碎和香菜,色香味俱全的錫紙豆腐就完成了,香辣過癮又下飯,好吃極了。
  • 走進紅樓美食,豆腐皮包子,蔬菜做成的餡料
    豆腐皮包子是《紅樓夢》中一美食,豆腐皮味道素淡,但是餡料中有金針、木耳、青菜、香菇,就顯得爽口鮮嫩,炎炎夏日來一道可謂有益健康。紅樓夢第八回中描寫道:寶玉笑道:「好,太渥早了些。」因又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府裡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你可吃了?」豆腐皮,在武漢叫"千張",北方人叫"油皮"。把不加凝固劑的豆漿煮沸,待其冷卻時拿出面上結的一層皮,再晾乾就可。豆腐皮蛋白質含量豐富,含鈣、鐵等礦物質,中醫認為可以止咳、清熱、養胃。
  • 一塊豆腐竟賣3000元?豆腐美食唱主角 美食展銷惠民又助農
    12月27日上午,在信陽市體彩廣場,拍賣師一錘定音,一塊面積為2米×2米的巨型豆腐以3000元的價格成交。這是當天「溮河區農特產品消費扶貧豆腐美食展」的活動之一。當天的體彩廣場,像大集一般,讓人們提前感受到了年味,溮河區各個鄉鎮出產的優質農產品,變成了農民們口袋裡的票子。據了解,以3000元成交的巨型豆腐,由溮河區柳林鄉的豆腐製作大師,完全以傳統工藝製作。
  • 豐縣美食:皮肚、豆腐、菜根香
    文:程守忠作為一名豐縣宋樓鎮的地理老師,除了任教之外,我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烹製美食。今天下班回家,一入廚房,禁不住樂了:一大塊微黃的豬皮肚,半馬夾袋油炸豆腐泡,一捆綠油油的嫩油菜(蘇州青),一小塊五花三層的鮮豬肉。多麼可人的食材啊,不是巧婦,也能鼓搗出美味佳餚來。
  • 家常做法的燒汁豆腐丸子,原來豆腐可以比肉還香,鮮嫩好吃淨下飯
    人生自是有情吃,我們因吃而結緣,大家好,我是文科,來自四川的崽崽, 說到有什麼東西像肉一樣好吃,又不會像肉一樣吃的太多會長膘的佳餚,文科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了的就是豆製品,文科告訴大家,其實大家吃的很多都覺得是肉製作而成的東西,又不少可能都是豆製品,比如我們平時吃到的丸子。
  • 指南|如何吃到內蒙古的「非遺」豆腐?
    託克託傳統石磨豆腐製作技藝、公烏素豆腐製作技藝都是第七批呼和浩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經過官方認證的內蒙古舌尖上的「非遺」美食。由於各地區的原材料獨具特色,因此製作出來的豆腐各具風味,那麼來到內蒙古,怎樣才能吃到非遺豆腐呢?
  • 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吃豆腐不能喝酒麼?
    導讀: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吃豆腐不能喝酒麼?老李我實在不敢肯定,有的說是漢朝的一個王子叫做劉安自己發明的豆腐,還有的說豆腐是蒙古人和印度人發明的,但具體怎麼來的,現在也沒有個定論,所以咱們也不討論豆腐的來源。但豆腐在過去的時候你知道在哪種場合用的最多麼?那就是咱們農村的葬禮上,因為逝者離去後,下巴磕會變軟,而有些老人說有可能下巴磕還會消失,所以就會用豆腐來做這個「送禮」,因為豆腐軟,他們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