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學會自己主宰自己,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要盲目從眾

2020-12-16 說教育言自己

中央電視臺原來有一檔節目,就是趙忠祥老師主持的《動物世界》,現在改成了《人與自然》。有一期節目是介紹的非洲大草原,上百萬隻的非洲角馬,成群結隊的隨著雨水的變化而遷移,它們每年都要竄過一條名叫馬拉河的河流,而河流的兩岸也是高低不平,有的地方過河會非常的困難。

河裡還生活著許多飢腸碌碌的鱷魚,如果領頭的角馬選定一個過河地點,後面的角馬群就會跟下去,但過河地點並不是每次都選擇是正確的,如果選擇不正確,就會上演一目非常慘烈的畫面,由於河對岸很高,角馬無法上岸,但後面的角馬群卻義無反顧地跟了下去,慢慢的河裡的角馬越來越多,漸漸的,那些老幼弱小和精疲力竭的角馬就會被後來的角馬給踐踏而死,或者是被淹死,或者是被鱷魚咬死,那畫面簡直是屍骨累累,慘不忍睹,但既使這樣,這樣的場面每年都會在非洲大草原上上演。這就是角馬群的從眾心理,不會判斷當前的形勢,不會當機立斷的做出改變,也許有人會說動物它是不會思考的,當然會發生這樣的事,人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因為人是高級生物會思考,會評估當前的形式,有敏銳的觀察力,人作為高級生物,難道真的就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嗎?

在俞敏洪老師寫的《生命如一泓清水》中也寫到人不要盲從,而且是從自身的經歷來闡述了這一觀點。俞敏洪和朋友到呼倫貝爾草原去遊玩,他們一共開了三輛越野車,人們在草原上發現了遠處的一個小湖,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像藍寶石一樣,鑲嵌在綠野中,於是,在第一輛車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奔向湖邊,想要到達湖邊,我們要穿過一個草坡,經過一個低洼地帶,第一輛車就對準小湖的方向,直線的衝著低洼地帶開了過去,草原上沒有路,第一輛車走在前面,後面兩輛車自然就跟了上去,第一輛車突然在低洼地帶陷了下去,後面兩輛車緊急停車,才躲過了同樣的命運,原來低洼地且個小沼澤,只是被草覆蓋看不出來而己,結果是一場本來高興的遊玩變成了一場緊急救援,費了很大的勁才把車拉上來,最後大家只有帶著遺憾離開草原。

這件事讓俞敏洪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人的從眾心理,當第一輛車做出了錯誤的行動時,後面兩輛車是出於對頭輛車的信任,而心安理得地跟在了後面,結果差點車毀人亡,從而證實人也是很容易從眾的,甚至在一些有明顯錯誤的事情上,也有從眾的心理,有些時候發現人比動物也聰明不了多少。

我當年在化工廠上班的時候,車間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確的操作規定,然而,工人們為了省去麻煩,從而簡化操作流程,不按操作規定走,當有人問到為什麼不按操作規定執行的時候?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人都這樣做呀",就像現在武漢疫情期間,全國大管控不讓出門,然而,仍然有不少人一意獨行的出門走遊走,被監管人員抓住後說得最多的就是「別人都在外面走,並不是我一個人啊"。人置身於一個群體中,當大多數人去做一件事的事時候,即使事件是錯的,由於從眾心理作祟,就會自然而然地被帶偏。

在一個家庭當中,女性家庭成員最容易出現這種心理,比如某某的孩子出國了, 誰誰家的孩子上了輔導班,誰誰家買了什麼東西等等,也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結果出現許多狀況。我相信每個家庭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吧,而且是每個家庭百分之百地出現過,這就是典型的盲從,從眾心理。

有句老話」30 年河東,30年河西」,在當下社會趣味,潮流高速更新,也可以說成是」5年河東,5年河西」,所以在我們現在的生活工作中要保持自己的特立獨行,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追求,不要被帶偏,堅持自己的選擇,即使錯了也不後悔,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要自己主宰自己,不要盲從。

相關焦點

  • 人生要學會「了解自己 認清自己」-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唯一的。要想把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變得更加輝煌騰達。那麼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只有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才能去發掘並打造出一個全新的自我。從而為成功鋪墊好堅固的基石。倘若連自己的優缺點都不知道,不清楚。即便是做事再踏實,那也等於盲目。
  • 人要學會自己給自己算命
    人生要學會自我陶醉,自我欣賞,不要妄自菲薄,那樣會負重不堪,沒有自信心,做事沒有好的結果,人生路上也找不到出路口。這是揚長避短的時代,不再是取決於木桶短板效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最擅長什麼?就要發揮自己的強項。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要靠什麼安身立命?
  • 拒絕隨大流般從眾心理,我們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創新突破
    在群體遷徙中,當一隻文到驚嚇的旅鼠跳下懸崖時,其他的旅鼠也會盲目地跟著它跳下去。這是一神「從眾效應」「從眾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引導或壓力影響時,會盲目地跟從群體的行為,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聯體形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   從眾心理是把雙刃劍。在特定的條件下,比如作為判斷依據的信息不充足或不準確,從眾行為是很難避免的。
  • 我們都知道從眾心理,可自己為啥又控制不住自己?
    你是否跟隨現在的潮流時尚,從而沒有了自己的特色?你是否見過一群人在紅燈的狀態下,仍然一起聚堆過馬路?前兩年多發或者說被媒體較多報導的「貨車翻倒,哄搶事件」,在哄搶後,記者再對村民進行採訪時,他們也只是回答「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不去搶,就吃虧了」。這種事件中的一個心理就是——從眾心理。
  • 家長喜歡盲目從眾?別陷入「羊群效應」的循環,讓孩子跟著遭罪
    執筆&定稿:大古全文字數:約1822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每個人或多或少存在從眾心理,輕微的從眾滿足自身的好奇心,無傷大雅,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盲目從眾則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困擾,影響到自己同家人的正常生活,更嚴重的甚至於影響到孩子,給孩子樹立一個不良榜樣的同時,也讓孩子因為家長盲目跟風而遭罪。
  • 人,要學會靠自己
    01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什麼所謂的容易可言。如果有,那也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實際上,能為你負重的人少之又少。終究,人都是要學會靠自己。現在生活中,常有人把人脈掛在嘴邊,隔三差五就融入到不同的圈子當中,試圖得到別人的幫助。
  • 致中年男人:想要幸福的婚姻,要學會珍惜自己的糟糠之妻
    在這個時候,他們往往容易把自己高估了。一般來說,這個年紀的男人,容易讓自己的婚姻發生變故。我們最理想的婚姻狀態是什麼?自然是「白頭偕老」了。雖然很多人說這是不切實際的。但其實,只要夫妻同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現在不少中年離婚的夫妻,最受傷的其實是女人。
  • 三毛最經典一段語錄,僅3句話,卻讓無數人學會了主宰自己的生活
    不如看三毛最經典一段語錄,僅3句話,卻讓無數人學會了主宰自己的生活,這3句話如下:學著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個太壞的局面。不自憐、不自卑、不怨嘆,一日一日來,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樂和必然的抵達,在於我們自己的修持。——三毛首先當然是要不怕孤單,哪怕前路沒有一個人,哪怕沒有人陪你,也要大膽向前走。
  • 不要讓負面情緒控制自己 對別人,對自己都要溫柔
    將要守不住時,馬上提示自己,把情緒回到理性上來 今天的不開心就止於此吧,明天依舊光芒萬丈啊,寶貝。 心中不要留事。昨天的遺憾,都要忘掉,因為事情已經過去了。人不可能回到過去,時間一過,過去就跌進了黑暗的深淵,成為虛無,不可追回,也無法改變。
  • 總會有人對你指手畫腳,人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不斷為自己鼓掌
    2.不要苛求別人都對自己好,不要苛求別人都對自己不計較。生活中,總會有人對你說三道四,總會有人對你指手畫腳。3.一轉身,跟自己說一聲:堅強點,放下所有的喜樂與哀愁,重新活過。4.對於胸懷大志的有志之士和勤奮努力的人來說,障礙是不會起什麼作用的。
  • 人云亦云,做事隨大溜,一個人做事要不要從眾
    這個人剛一伸筷子,不知道為什麼,忽然碰到了右邊的那個人,他緊張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說了聲對不起。他看了一眼自己,以為自己筷子拿錯了,可是他仔細地看看,自己沒有錯,自己是右手拿的筷子。第二次吃菜,他一伸筷子,不知道怎麼了,他又碰到了右邊的那個人,他納悶了。他再一次看看自己,難道是我錯了?他抬頭看看別人,他們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用同樣的手,他又看看自己,自己是用右手,沒錯啊!
  • 電視劇《佛陀》:命運取決於你自己,人是自己的主宰
    這樣不看不要僅,一看便感覺自己要陷進去了,因為這部劇在演員的挑選上很到位,誰都喜歡看美女帥哥,更何況佛陀沒有成佛前,他與妻子的相識、相愛、相知的愛情也深深的吸引了我。權利、人性、愛,在該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佛祖釋迦摩尼的形象就是一個溫和的智者,讓我看到成年後的他為什麼要拋棄一切權力、地位苦心修行從而成為佛教的最高領袖。
  • 行走職場不要有這三種情況,否則會盲目從眾,容易被別人左右
    ,在遇到互相競爭的事情時,很容易讓自己出現吃虧的結果;大部分年輕人,在與身邊的同事合作時,都沒有意識對自己形成保護,要是完全聽從別人的命令,不僅自己會喪失判斷能力,而且盲目從眾的心裡,也會讓自己不斷吃虧。
  • 雖然生不由人,但生活,我們可以自己主宰
    從人怎麼看待錢,也容易看出怎麼樣一個人。心的連結,有時同時是錢的連結。一個有節制的人,不會花了錢還解釋不了;一個對你有感情的人,不會動輒跟你計較錢。這是個俗世,不愛錢不計較錢,一是真清高;二是不諳世情;三是不負責任;四,那不會是個富人。 別人怎麼看你,和你毫無關係。你要怎麼活,也和別人毫無關係。有些事,有些人,時間長了,你會煩,會痛,會厭,會累,會神傷,會心碎。
  • 朋友圈很火的句子:沒有人能時刻保護你,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確定已經失去了你,自己盲目的瘋狂,盲目的後悔6. 是現實拆散了情侶,還是他們自己不懂得珍惜7. 七夕的我在那裡徘徊,而我的七夕又在哪裡等待8.我知道你對我的愛,謝謝你的眼淚成全我的任性。32. 如果可以愛,我會假裝什麼都沒發生。33. 你的要求,我達不到,我的悲傷,依然可以偽裝。34. 連活著都要靠念想真可悲35. 與其用眼鋪敘一路迷茫的幸福,不如此刻三叩九拜地朝聖地前行。
  • 《勇敢的心》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
    在殖民統治之下,由於貴族掌控者大量的財富土地和兵馬,使得許多的農民過著奴隸般的生活,但由於實力懸殊,人們沒法單獨反抗貴族,更不要說去對抗殖民統治者了,如果長期以這樣的狀態下去,他們生存的能力都吧一定存在,更不要說他們夢寐以求的自由了,所以,人民英雄華萊士,在知道自己的村莊被攻打,妻子被擄走之後,他果斷的組建農民軍隊,來激起他們心中對自由的渴望。
  • 要學會認識自己,認清自己前行的方向
    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將會駛向哪裡,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作為一名有志向的青少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懂得去尋找自己的方向,學會認識自我,選擇自己的方向,確定人生航程的方向。的確,正如詩人尼採所說,認識了自己的人,便什麼也不會失去。「認識」對於人類來說,是個抽象的詞語。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過程中,有多少人為了「認識」而發現了人類的文明和真理。然而,在「認識」自然和社會的同時,又有誰知道「認識」自我比這些更難。  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來說,生理和心理上都要發生巨大的變化。
  • 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學會讓自己的心靜下來
    我是「那方心靈的天地」,希望我的文字能給你以溫暖,給你以啟發,讓你熱愛生活,也熱愛笑,做那個最真摯的自己。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就是要學會管控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心靜下來。02與人對比的目的是改正自己的不足想要讓自己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學會讓自己的心靜下來,而要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就要知道:與人對比的目的是改正自己的不足
  • 餘生,要學會放過自己
    1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許多的事,遇到許多的人。時常聽人說,「世間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但許多的不如意,都來源於你的心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時常會遇到這樣的人,常常抱怨,覺得生活待自己太苛刻了,沒有給自己好的出身,也沒有給自己好的身材,也沒有給自己聰明的腦袋。
  •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一種幸福!
    大概應該就是來自於發現真實獨特的自我,也就是要堅持自我的生活原則,保持心靈的那份寧靜,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一定會找到快樂!有一位智者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每個人對生活的標準都不相同。如果你夢想過一種全新而自由的生活,首先,要為這種生活定一個標準。這個標準不是給別人看的,也不是標新立異,目的是讓你今後所走的路有一個框架和歸依。」這句話不正是告訴了我們快樂的真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