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原來有一檔節目,就是趙忠祥老師主持的《動物世界》,現在改成了《人與自然》。有一期節目是介紹的非洲大草原,上百萬隻的非洲角馬,成群結隊的隨著雨水的變化而遷移,它們每年都要竄過一條名叫馬拉河的河流,而河流的兩岸也是高低不平,有的地方過河會非常的困難。
河裡還生活著許多飢腸碌碌的鱷魚,如果領頭的角馬選定一個過河地點,後面的角馬群就會跟下去,但過河地點並不是每次都選擇是正確的,如果選擇不正確,就會上演一目非常慘烈的畫面,由於河對岸很高,角馬無法上岸,但後面的角馬群卻義無反顧地跟了下去,慢慢的河裡的角馬越來越多,漸漸的,那些老幼弱小和精疲力竭的角馬就會被後來的角馬給踐踏而死,或者是被淹死,或者是被鱷魚咬死,那畫面簡直是屍骨累累,慘不忍睹,但既使這樣,這樣的場面每年都會在非洲大草原上上演。這就是角馬群的從眾心理,不會判斷當前的形勢,不會當機立斷的做出改變,也許有人會說動物它是不會思考的,當然會發生這樣的事,人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因為人是高級生物會思考,會評估當前的形式,有敏銳的觀察力,人作為高級生物,難道真的就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嗎?
在俞敏洪老師寫的《生命如一泓清水》中也寫到人不要盲從,而且是從自身的經歷來闡述了這一觀點。俞敏洪和朋友到呼倫貝爾草原去遊玩,他們一共開了三輛越野車,人們在草原上發現了遠處的一個小湖,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像藍寶石一樣,鑲嵌在綠野中,於是,在第一輛車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奔向湖邊,想要到達湖邊,我們要穿過一個草坡,經過一個低洼地帶,第一輛車就對準小湖的方向,直線的衝著低洼地帶開了過去,草原上沒有路,第一輛車走在前面,後面兩輛車自然就跟了上去,第一輛車突然在低洼地帶陷了下去,後面兩輛車緊急停車,才躲過了同樣的命運,原來低洼地且個小沼澤,只是被草覆蓋看不出來而己,結果是一場本來高興的遊玩變成了一場緊急救援,費了很大的勁才把車拉上來,最後大家只有帶著遺憾離開草原。
這件事讓俞敏洪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人的從眾心理,當第一輛車做出了錯誤的行動時,後面兩輛車是出於對頭輛車的信任,而心安理得地跟在了後面,結果差點車毀人亡,從而證實人也是很容易從眾的,甚至在一些有明顯錯誤的事情上,也有從眾的心理,有些時候發現人比動物也聰明不了多少。
我當年在化工廠上班的時候,車間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確的操作規定,然而,工人們為了省去麻煩,從而簡化操作流程,不按操作規定走,當有人問到為什麼不按操作規定執行的時候?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人都這樣做呀",就像現在武漢疫情期間,全國大管控不讓出門,然而,仍然有不少人一意獨行的出門走遊走,被監管人員抓住後說得最多的就是「別人都在外面走,並不是我一個人啊"。人置身於一個群體中,當大多數人去做一件事的事時候,即使事件是錯的,由於從眾心理作祟,就會自然而然地被帶偏。
在一個家庭當中,女性家庭成員最容易出現這種心理,比如某某的孩子出國了, 誰誰家的孩子上了輔導班,誰誰家買了什麼東西等等,也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結果出現許多狀況。我相信每個家庭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吧,而且是每個家庭百分之百地出現過,這就是典型的盲從,從眾心理。
有句老話」30 年河東,30年河西」,在當下社會趣味,潮流高速更新,也可以說成是」5年河東,5年河西」,所以在我們現在的生活工作中要保持自己的特立獨行,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追求,不要被帶偏,堅持自己的選擇,即使錯了也不後悔,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要自己主宰自己,不要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