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雕版印刷品等752部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2020-12-17 騰訊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文化和旅遊部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

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一級巡視員陳彬斌介紹,文化和旅遊部自2018年啟動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申報工作以來,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共收到全國各級古籍存藏機構共3981部古籍申報第六批名錄,27家單位申報第六批重點保護單位。本次評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匯總整理、專家評審、現場考察、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公示等環節,最終確定推薦名單,經國務院審核批准,正式向社會公布。

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表示,從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入選情況看,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發現了一批珍貴典籍,如孔子博物館的《乾隆御定石經》,為內府御製墨初拓本,自嘉慶元年賞賜孔府後,保存至今;湖北省圖書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北宋兩浙路海鹽縣金粟山廣惠禪院寫金粟山大藏經本,字體敦厚質樸,墨色漆黑髮亮,紙張厚實堅韌,並經染潢,彌足珍貴;南京圖書館藏北宋本《禮部韻略》,為海內外現存最早刻本。

孔子博物館《乾隆御定石經》

湖北省圖書館《大方廣佛華嚴經》

南京圖書館藏北宋本《禮部韻略》

二是湧現一批名家稿抄校本,如上海圖書館的範欽輯《建安七子集》,卷首題辭、小傳、目錄及書眉所注詩文出處均為天一閣主人範欽手跡,具有重要的文獻和文物價值。三是入選一批彩繪本輿圖,如國家圖書館的《北京內外城全圖》,是一幅繪製精細、內容豐富的京城彩繪大地圖。四是收入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代後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是早期印刷品實物的重要例證。

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代後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五是少數民族珍貴古籍品種豐富,如藏文《仁普地域志》《般若波羅蜜多八千頌》、蒙文《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其中藏文《般若波羅蜜多八千頌》為少數民族文字古籍中首次入選的清銅版印本,蒙文《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是民族間文化交流互鑑的例證。

從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入選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甘肅、內蒙古、雲南等民族地區多家古籍收藏單位存藏條件有很大改善,如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西雙版納圖書館分別是目前國內收藏彝文、傣文古籍數量最大、同時也是保存條件最好的機構;二是發現一批藏量符合評選標準的保護單位,如寧波市圖書館、平湖市圖書館通過普查確認善本藏量超過3000冊;三是文博系統積極參與古籍保護工作,如國家博物館古籍藏量豐富,珍善本眾多,具備現代化古籍專用庫房;四是以評促改,部分收藏單位落實專家評審意見,進一步完善古籍存藏條件。

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實施以來,先後評選並公布了6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累計收錄古籍13026部;命名了6批共203家「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各地也逐步建立本地珍貴古籍名錄和重點保護單位評審制度,有力促進了古籍分級分類保護。

(文化副刊部編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新增752部,有紀年最早雕版印刷品入選_中國_唐山...
    經國務院批准,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11月13日,文旅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公布的名錄與名單進行說明,並對進一步做好古籍保護利用工作提出要求。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包含752部古籍,《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了23家相關單位。
  • 文旅部:752部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央廣網北京11月16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我國從2007年開始,就啟動了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評審工作,前五批名錄共有12274部珍貴古籍入選。最近,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共有752部珍貴古籍入選。這次入選的古籍是什麼時期的?
  •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新增752部,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入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今天(11月13日)從文化和旅遊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經國務院批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公布。國家圖書館《北京內外城全圖》、上海圖書館範欽輯《建安七子集》、孔子博物館的《乾隆御定石經》等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入選古籍中包含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代後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這是早期印刷品實物的重要例證。南京圖書館藏北宋本《禮部韻略》為海內孤本,被譽為近年來古籍領域的重大發現。
  •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新增752部,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入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今天(11月13日)從文化和旅遊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經國務院批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公布。國家圖書館《北京內外城全圖》、上海圖書館範欽輯《建安七子集》、孔子博物館的《乾隆御定石經》等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入選古籍中包含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代後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這是早期印刷品實物的重要例證。南京圖書館藏北宋本《禮部韻略》為海內孤本,被譽為近年來古籍領域的重大發現。
  • 752部!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文化和旅遊部供圖 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是哪一部?清朝的北京城彩繪大地圖有哪些特點?文化和旅遊部13日在京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共有752部珍貴古籍、23個古籍保護單位入選,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珍貴典籍在其中亮相。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累計收錄古籍13026部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入選情況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發現了一批珍貴典籍;二是湧現一批名家稿抄校本;三是入選一批彩繪本輿圖;四是收入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是少數民族珍貴古籍品種豐富。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公布:752部入選 新發現傳世典籍
    11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已公布,共評選出國家珍貴古籍752部,命名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23個。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公布:752部入選,新發現傳世典籍
    11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已公布,共評選出國家珍貴古籍752部,命名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23個。
  • 文化和旅遊部: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累計收錄古籍13026部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入選情況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發現了一批珍貴典籍;二是湧現一批名家稿抄校本;三是入選一批彩繪本輿圖;四是收入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是少數民族珍貴古籍品種豐富。
  • 752部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本報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賴睿)文化和旅遊部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752部珍貴古籍、23個古籍保護單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涵蓋中國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載體形態、不同裝幀形式的各類珍貴典籍。其中先秦兩漢時期簡帛23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古籍29部,宋遼夏金元時期古籍91部,明清時期古籍503部;少數民族文字古籍94部,涵蓋于闐文、藏文、蒙古文、彝文、滿文、東巴文、傣文、水文、古壯字等9種民族文字;其他文字古籍12部,涵蓋梵文、拉丁文、德文等多種文字。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 周瑋)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一大批我國不同民族、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載體形態、不同裝幀形式的重要古籍入選,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和多元化的特點。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你知道是哪些嗎?
    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共有752部珍貴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3家古籍保護單位入選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涵蓋我國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載體形態、不同裝幀形式的各類珍貴典籍。其中先秦兩漢時期簡帛23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古籍29部,宋遼夏金元時期古籍91部,明清時期古籍503部;少數民族文字古籍94部,涵蓋于闐文、藏文、蒙古文、彝文、滿文、東巴文、傣文、水文、古壯字等9種民族文字;其他文字古籍12部,涵蓋梵文、拉丁文、德文等多種文字。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新華網北京11月13日電(王瑩)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經國務院批准,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752部珍貴古籍、23個古籍保護單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審是古籍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
  • 文旅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記者從西藏自治區圖書館(區古籍保護中心)獲悉,西藏自治區14函珍貴古籍入選。據統計,至此,西藏自治區已有305函珍貴古籍入選第一至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及重點保護單位公布
    中國網11月16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神,加強古籍保護利用,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選工作。近日,經國務院批准,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並就進一步做好古籍保護利用工作提出要求。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正式公布
    近日,經國務院批准,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並就進一步做好古籍保護利用工作提出要求。文化和旅遊部自2018年啟動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申報工作以來,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共收到全國各級古籍存藏機構共3981部古籍申報第六批名錄,27家單位申報第六批重點保護單位。
  • 中國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收穫國內有紀年最早雕版印刷品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從13日的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會上獲悉,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五代後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是中國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文旅部公共服務司一級巡視員陳彬斌介紹,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涵蓋中國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載體形態、不同裝幀形式的各類珍貴典籍。其中先秦兩漢時期簡帛23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古籍29部,宋遼夏金元時期古籍91部,明清時期古籍503部;少數民族文字古籍94部,涵蓋于闐文、藏文、蒙古文等9種民族文字;其他文字古籍12部。
  • 文旅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西藏有305函古籍入選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記者從西藏自治區圖書館(區古籍保護中心)獲悉,西藏14函珍貴古籍入選。據統計,至此,西藏已有305函珍貴古籍入選第一至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文旅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西藏已有305函珍貴古籍入選國家名錄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西藏商報記者從自治區圖書館(區古籍保護中心)獲悉,西藏14函珍貴古籍入選。據統計,至此,西藏已有305函珍貴古籍入選第一至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河南省7部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近日,經國務院批准,文化和旅遊部發文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河南省有7部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河南省圖書館入選5部,許昌市圖書館1部,武陟縣圖書館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