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8日,有歌之年——李宗盛2019巡迴演唱會·南昌站,老李站在臺上說,李宗盛今年61歲了,距離50歲已經過去了11年。
年過半百,突然開始意識到在這個行業大半輩子,情歌寫了半輩子,50歲之後,他再次重回巔峰,寫了三首爆火的歌:
《給自己的歌》《山丘》《新寫的舊歌》
每一首出來,都悄無聲息,然後逐漸被明星、被藝人、被樂評人、然後再被普通觀眾一點一點地傳唱出去,擊中在每一個人的心坎之上。
它不再是那種撩動深夜寂寞人心的情歌,而是天命之年對人生的重重感悟。
普通人寫不出來、唱不出來它的深意。
2014年——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距離李宗盛上一場演唱會,已經過去了5年。他很珍惜羽毛,也很珍惜每一次和歌迷面對面的機會,演唱會開得極少,還需要跟隨自己的境遇與當下狀態的變化。2014年,李宗盛開啟「既然青春留不住」的主題巡迴演唱會,走過了無數個城市,和聽了他大半輩子的歌的歌迷們見面。
那個時候的他,穿著白襯衫、牛仔褲,抱著一把木吉他,唱著一首古舊的歌,安安靜靜地走上臺,引發全場的歡呼。
有人鼓掌,有人高聲尖叫,有人熱淚盈眶——愛了他一輩子,見他一次,不容易。
在上海的時候,認識的一些歌迷,他們說,為了追他,連續跟他十幾個城市巡演,場場都買VIP票,就為了近距離看他。
2014年3月15日,那也是我第一次見他,那時候剛剛畢業,遠沒有到他中年粉絲佛系聽懂李宗盛的年歲,很多人好奇,你怎麼會喜歡李宗盛?
為什麼喜歡他?15歲真正愛上一個青春期覺得非同尋常意義的男生開始,就感受到了心殘廢的感覺——聽《鬼迷心竅》,聽到夜夜無法入眠。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對於我來說,《鬼迷心竅》就是意義。
真得是年少不識愁滋味,那時候連感情都不懂,就以為自己聽得懂《鬼迷心竅》,聽得懂「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後來一發不可收拾,愛上李宗盛的全部。
2014年的演唱會,其實也發生過一件不是讓人那麼開心的事情——他被群嘲,因為在演唱會上提起林憶蓮而哽咽。
真愛他的,在現場的人,都懂他。
可是他因此被群嘲,卻讓人很無奈——大群的粉絲,真正追過他幾十場演唱會的人,急得跳腳,出來各種澄清,每一個城市都去了,每一個城市都沒有這個博主說的所謂哽咽的情況。
微乎其微的解釋,沒有人願意看到這種說不上是不是真相的真相。
可是歌迷很心疼,愛了那麼多年的人,到了這個年齡,寫著看透人生的歌,看清人世是是非非,他代表了整個90年代整個華語樂壇,還需要遭遇這種非議。
畢竟,林憶蓮是他人生繞不過去的一個坎,而上海似乎是他一個很難和解的城市,每每提起,都是一聲嘆息。
2019年——有「盛」之年,如歌行板;有歌之年,夫復何求
這一年的演唱會,開始得似乎有些悄無聲息——到了南昌站的現場才知道,他說這一次是時隔五年,見一見老朋友,見一見歌迷,去一去那些從來沒有去過的城市,特地避開了北上廣。
怪不得在上海一點消息都沒有,很多朋友反覆在我的朋友圈問我為什麼沒有上海站,這時才得知。
19:30開場的時候,先是播放的VCR,講述老李做這一場演唱會的初衷、心路歷程和設計的緣由——從年代開始,到年代結束。舞臺上搭建的,到處都是1991、1996等等的年代字眼。
他緩緩上臺來,仿佛隔著歲月的痕跡,在那一時刻,感覺到了一種時空的重合,仿佛是站在五年前的此時此刻,在看著他緩緩出現在眼前。那個時候的位置和票,和這一次,沒有什麼區別。
他唱了一首《開場白》,然後開始徐徐道來,講述自己,從他音樂生涯的最初開始談起,講述他如何進入滾石,如何擁有自己的第一張辦公桌,如何開始寫歌——為了保住職業啊,他說,全場笑。
他講了年年有hit song的定義,正式進入年代秀。
第一階段:說書人的人生
他唱了《生命中的精靈》、《寂寞難耐》。
每唱一首歌的間隙,他都會來一段陳述和獨白——實在太特別了,不像其他歌手那些中間的串場報歌名,他更像是一個娓娓道來的說書人,他的整個人生,就是一個永遠翻閱不完又值得時時翻閱的故事。
第二階段:最愛,自古多餘恨的是我
隨後是《飛》、《七點鐘》、《最愛》,進入第二個階段。
《最愛》起來時,全場驚呼。這首歌,後來有楊宗緯的版本,在《歌手》上唱過,鍾曉陽的歌詞纏綿悱惻,實在是驚豔,讓人愛不釋手。
第三階段——年年有Hit song
下一階段,進入到年年有hit song的VCR,開啟一年一金曲的節奏,這是李宗盛作為製作人的全盛時期,也是滾石唱片的全盛時期。
而李宗盛三個字,其實就是90年代華語樂壇hit song的代表。
1989年的《夢醒時分》,陳淑樺原唱,經典之作。
也是臺灣唱片工業史上首張銷量破百萬專輯《跟你說聽你說》的主打歌曲,被庾澄慶,伍佰,林憶蓮,王菲,梁靜茹,周華健,迪克牛仔,高勝美等歌手翻唱過
1990年的《我是一隻小小鳥》。趙傳原唱,在創作這首歌曲的時候,李宗盛用男性視角把自己怎麼從小李走到老李的心路一一道來。
全場達到了第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高潮,所有人都拿出手機,打開手電筒,搖擺著雙臂,跟著李宗盛一起,唱著這首膾炙人口的歌,坐在人群裡,看著他被這樣的包圍,內心感慨不已。
1991年的《漂洋過海來看你》。
自上一首之後,連著高潮的情緒一直沒停,這首歌的歡呼聲也是驚人。也許是後面被太多選秀啊藝人啊翻唱,以至於它更像是一首出圈出年代的歌,連我一起的朋友沒聽過李宗盛版本的,但是也知道這首歌。
1992年的《問》。陳淑樺首唱,梁靜茹翻唱,再次引起轟動。
「是否女人,永遠不要多問,她最好永遠天真,為她所愛的人。」李宗盛實在太懂女人,字字句句都能戳中女人婉轉哀傷心思。
1993年的《愛如潮水》,張信哲的成名之作。這首曲風哀婉的情歌不僅將張信哲的歌唱事業推向巔峰,也奠定了張信哲獨特的情歌風格。
1994年的《領悟》。百科裡提到說這首歌后來不斷在中國好聲音,聲動亞洲等舞臺上被關喆,黃中原,孫伯綸等選手反覆唱響。在《我是歌手》當中更是被辛曉琪再度完美演繹。
1995年的《為你我受冷風吹》。
1996年的《夜太黑》。到了這個階段,老李還專門講述了這首歌,講述了那個年代寫的歌,很受小資的中產階級女性喜歡,她們有能力自給自足,於是便多了寂寞。
他講述了自己合作的很多女歌手,男人與女人之間那種難以言說的曖昧,以及女性自我保護意識與安全感。
「男人久不見蓮花,開始覺得牡丹美。」超愛的一句歌詞,被他反覆提及。
在豆瓣上看到說:「跳過了1997-1998年,是老李攜林憶蓮去加拿大生活了吧。」
1999年,老李說,合作的女歌手中,對他影響很大的,讓他很有感悟的,場上有人喊「林憶蓮」,很無奈,結果出來是莫文蔚的《陰天》。
不知道為什麼,竟然鬆了一口氣。
「《陰天》既成就了莫文蔚,也成就了李宗盛在不斷挑戰自多創作後所攀越到一個新的高度。」
2000年,他寫了《晚婚》,然後再次講述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兩千年寫的歌,一直到2016年,突然爆火,隔著時空,去看它傳遞的意義,竟然還是不同時代的同一個主題。
第四階段——寶藏歌手李劍青
在這一階段,李宗盛聊起了他從臺灣來到大陸的經歷,在上海兩年半的時間,關於古北,關於上海記憶,隨後去了北京,租好房子的第一天,也招來了狗仔隊,被曝光恢復單身,自己帶孩子,進入到日常生活。之後沒再寫過情歌,斷了靈感來源。
一直到後來,收了徒弟李劍青。
終於李劍青出場了,給大家帶來了三首歌《匆匆》、《平凡的故事》、《出城》,竟然現場感一首比一首驚豔。
李劍青,真是個寶藏男孩。
第五階段——李宗盛歌曲大串燒
後來被我形容成很有年代感的大型KTV的K歌現場,舞臺設計也有一種時代風情,老李說因為歌實在太多,所以選了一部分,以串燒的形式帶給大家。
於是就有了《不必在乎我是誰》+《愛要怎麼說出口》+《讓我歡喜讓我憂》+《那麼愛你為什麼》+《你走你的路》+《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當愛已成往事》。
尤其《當愛已成往事》,那種情感的積壓再次來襲,然而這一次,老李只是雲淡風輕的一笑,並未多言。
第六階段——不留遺憾,都是為你
仿佛人生也跟著進入另一個新的階段,再不同於以往的纏綿情歌,這一段,那種人生的滄桑感終於來襲。
《新寫的舊歌》,幾乎要唱哭我。在導播切的鏡頭裡,看見了無數張流淚的臉。
親情,永遠是一種無能為力的償還感,讓人安全又讓人窒息。尤其是中年人,站在一個不尷不尬的年齡,往前是父母,身後是子女,光陰推著自己,連愛都變得卑微不已。
這是他寫給自己父親的歌。
「兩個男人
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
有幸運的 成為知己
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而《山丘》,山丘的意義已經很難來形容,一曲寫10年,2013年出來的時候,炸裂的爆火,令人猝不及防,同時也是「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的感傷。
「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聞之落淚。
《愛的代價》倒像是一種年代的回溯。
中間插播VCR時,很多人都以為結束了。我印象中,這不像是他結束的風格,當時在上海,被人呼喊著,又多來了兩首,真正在高潮迭起的餘韻中,才緩緩落幕。
果不其然,他返回後場,隨後再次出現,帶來了《鬼迷心竅》。
我的天,那一刻,簡直要哭了。
我一直說,不唱《鬼迷心竅》的李宗盛演唱會就不叫李宗盛。
感謝他,再次圓了人生夢一場。
人生,總共能做幾場夢呢?
最後一首《凡人歌》,在一聲爆炸聲中,舞臺上禮花紛飛,這場演唱會至此結束。
散場的時候,放了一首《你們》:「有天若有人問,這一行煙塵滾滾……謝謝你們 一分一秒的青春,只要歌還在唱著,我答應不會讓你覺得悶……」,這就是老李,一個61歲的男人,給我們這些歌迷的話。
看他第一場演唱會的時候,20多歲,總以為未來的人生有無數的可能,總有一天還有機會看他無數場演唱。
五年時間匆匆過去,哭過笑過各種人生選擇過,可真的並沒有那麼多可能過。
我一直說,如果有機會,就一定要去看喜歡的歌手的演唱會啊——因為那是我們人生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回憶起來都是無限美好的。
在現場,萬人拿著手機手電筒跟著他大合唱,老李說:今天也是我時隔五年才又做的一輪演出,其實五年,我們並沒有錯過什麼。(李劍青也來啦,好像真的什麼都沒改變一樣)
不留遺憾,都是為你,簡直淚奔。
李宗盛50歲以後,寫出了三首巔峰經典的歌《給自己的歌》《山丘》《新寫的舊歌》
人生也許真的沒有什麼來不及,也沒有什麼真的失聲痛哭從此錯過。
我們都在用時間成長和更成熟。
有歌之年——老李說,希望下一次,我們還一起,唱著另外一半的歌。
老李61歲啦——就,再約一次吧!
小花絮:
現場見證了一場中年佛系粉絲的應援——都不買應援棒,全體用手機手電筒也還行……就是老李端著保溫杯喝水,全場高喊著李宗盛我愛你!保溫杯裡泡的是枸杞嗎?!是咋回事(老李說泡的我家茶葉,喝一口仿佛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