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教育改變命運,但是另外一句話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視,那就是家庭影響一生,但是我們人人都談論的教育,形式到底應該是什麼?
教育有三大載體: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的功能是知識的積累和智力的成長;社會教育的功能是能力素質的提升和多元教育的補充;家庭教育則是人生成長最重要的載體,也同樣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
兩年前,曾經看過中國大學排行榜的冠亞軍——北大、清華,孩子能考上如此名校,是多少父母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在我看來,上了名牌大學就能踏上人生的成功之路嗎?顯然是誤區。
曾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中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也就是3-6歲的家庭教育。
父母應當幫助孩子,做到以下幾點:
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擁有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對一個人形成健全人格尤為重要,教會孩子學會接受現實、面對現實是樹立樂觀向上心態的第一步。
人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有歡喜,也有無奈,有期望和失望,想要走向成功,那首先就要面對現實,這個世界不是因為某一個人的主觀意願變化的。
告訴孩子,要時時刻刻樹立起一個「要想......,全憑自己」的信念!
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教育孩子,不只是教給他們文化知識,更是在引導和影響孩子的健康心態和心智模式,學會感恩,是其中的重要一項。
懂得感恩的孩子,會擁有開闊心胸,更懂得接納,不知不覺中擴大了自己的格局,更受人喜愛、更容易得到別人的主動幫助。
人的一生往往會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幫助別人或感恩別人,其實都可能在幫助自己。
生活之中,我們都願意和有情有義之人交往,都願意接觸心胸寬廣、知恩圖報之人。
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沒有一個孩子能夠不摔一跤地長大。
大部分孩子天生具有生存的勇氣,無論是第一次伸出小手抓握東西,還是第一次邁開腳步學習走路,都展示出他們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決心。
每一次,當孩子表現出這種勇敢向前的舉動時,爸爸媽媽都可以給予孩子積極的鼓勵,通過這樣的鼓勵,孩子內在的勇氣能夠得到滋長,不容易被一時的挫敗困住。
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人與人的相處少不了溝通和互動,就需要藉助語言這個工具,生活和工作之中,我們通過說話來表達自己、打動別人。
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掌握說話的要領,懂得講話的威儀,在平時的待人接物中一點點去鍛鍊孩子,告訴孩子:
急事,慢慢地說;大事,清楚地說;小事,幽默地說;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不能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
會說話和怎麼說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概念,所謂說話其實就是在考驗一個人的情商,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應當從情商上著手。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在給孩子的「人生郵件」中告誡說,成績儘管很重要,可是,千萬別讓孩子成為除了成績好,其它一無是處的人呀!
其實早在2018年12月,白巖松在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上,提出自己的教育觀,那就是「情商教育」:沒有情商的教育,等於白教。
馬雲也曾經說過:情商決定成功,智商防止失敗。高情商的孩子,不僅性格好,人緣好,受歡迎,還一定擁有面對挫折,絕不認輸的品格。
相比成績,重視孩子情商教育的家庭,往往才能培養出真正優秀的孩子。
我一直相信優秀的孩子背後站著一對優秀的父母,而優秀的父母是有格局和見識的,並不等於有錢,比如給孩子買套繪本,根本花不了多少錢。
和很多家長一樣,我曾經也擔心孩子情商發展的問題,所以在嘗試了無數方法之後,找到了《兒童情緒管理》雙語睡前故事,故事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捷徑,他們不排斥,樂意接受。
這是一套非常特別的、值得珍藏的書,適合親子閱讀,在共讀的過程中,家長能從孩子的角度,幫助他們充分認識、體驗、接納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溫馨的畫面,撫慰人心的淺語故事,幫助孩子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情緒,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幫助孩子建立童年時期的自信心。
孩子會無形中被書中的卡通人物吸引,代入感強,裡面的主人公做什麼,孩子就會模仿什麼,不知不覺中,情商得到拓展。
全套書10冊,僅需69.9塊錢,平均下來一本就6.9塊錢而已,無非是家長們的一頓外賣錢,就能讓孩子擁有高情商基礎,為以後上學交朋友做鋪墊,是筆很划算的投資!
點擊下方商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