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的這首詠月詩,開篇10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2020-07-08 慶餘

月,是古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之一,是文人墨客愛不釋手的創作題材之一。無論是《詩經·國風·陳風·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還是唐詩《關山月》中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亦或是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無不以表達了作者的豐富情感,及展示了詩詞的審美意蘊,而深受世人的喜愛。

張九齡的這首詠月詩,開篇10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望月懷遠》,便是古詩詞中著名的一首詠月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張九齡之手,是張九齡遭貶荊州長史後,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對於《望月懷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它的開篇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驚豔千古,人人會背的名句。而在傳統的中秋佳節,這兩句詩也是常常會被引用的經典。

張九齡的這首詠月詩,開篇10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那麼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究竟寫了什麼呢?顧名思義,張九齡除瞭望月、詠月外,還著重表現了懷遠,即抒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而這也是古詩詞中月之意象被賦予最普遍的一種情感。但普遍不等於普通,以它的開篇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例,便以簡潔、準確的語言,傳達出了一種真摯、美好的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張九齡的這首詠月詩,開篇10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即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它使我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你,此時此刻和我望著同一輪明月。很顯然,它說明了張九齡是因為離鄉後,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才寫下的這首詩。而除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外,它其實也有美好的祝願蘊含其中,就如同蘇軾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樣。

張九齡的這首詠月詩,開篇10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即多情的人,因為離別而幽怨失眠,以至於開始抱怨夜晚的時間太過漫長。值得注意的是,「竟夕」是通宵的意思。而通宵的月色,無論是皎潔,還是冷清,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無所謂的。但對於離開家鄉,與親人遠離的多情之人來說,就很難受了。因為「望月懷遠」,所以相思不寐,卻偏偏還長夜漫漫,故而一個「怨」字便渾然天成了。

張九齡的這首詠月詩,開篇10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也就是說,因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所以不能入睡。又或許是因為屋裡的燭光太耀眼,所以便滅了燭,披上衣裳走出了家門。但屋外姣好圓滿的月光,卻讓人更難以入睡了。而此時,夜已經深了,露水也沾溼了身上的衣裳。結合頷聯來看,這兩句詩其實就是對「遙夜」、「竟夕」的細節描寫,核心就四個字,即望月難眠。

張九齡的這首詠月詩,開篇10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即這皎潔的月光,飽含著我對你的情意,可是我又該怎麼贈送給你呢?還是睡吧,或許在夢中我們能夠歡聚。月光本是無情之物,但這裡的月光卻是被詩人進行了人格化,變成了一個知道詩人相思情意的有情之物。讀來深感餘韻嫋嫋,以及不盡的情思蘊含其中。

縱觀張九齡的這首詩,無疑是一首著名的詠月詩。而在詠月外,張九齡著意描繪得徹夜難眠之情景,以及抒寫的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均細膩入微,感人至深。如今看來,即便已經過去了千百年滄桑歲月,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深摯情感,也依然能夠撼人心魄。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便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首悲秋之作。它寫於李清照與其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李清照婚後不久,沉溺於情海之中,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所以李清照這首詞,美到了極致,也愁到了極致。全詞語言清麗,意境幽美,情調感傷,是一首工致精巧的悲秋佳作。
  • 張九齡被貶荊州,卻寫出著名的詠月詩,開篇就是名句,人人皆知
    它也是感情寄託最好的載體之一,可以入詩、入文、入畫。以詩為例,關於月亮的佳作向來是層出不窮。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李商隱《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望月懷遠》,便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著名的詠月詩。
  • 張九齡這首寫月的詩,情深意永,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一輪明月在古代不知讓多少偉大詩人詩性大發,寫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名篇。月亮本無情,但在這些詩人的筆下賦予了它那麼多美麗而又深邃的意義。月亮可以寄託對愛人的相思之情,也能夠表達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之情,在失意人的筆下,月亮又能夠象徵傷情離緒。
  • 張九齡初看廬山瀑布,興奮地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首先,詩的開篇「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它的意思是說,瀑布從廬山上落下就如同萬丈洪泉一樣,瀑布飛落而升騰起的縹緲水氣,遠遠望去就如同天的一半正紫氣瀰漫。雖然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已為絕唱,但是張九齡這裡亦有著它的特色之處。我們都知道水自地下往上湧出曰之為泉,如屈原《楚辭·天問》:「洪泉極深,何以窴之?」。
  • 張九齡詩中的月色,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張九齡是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他在政治上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是一名非常有名望,值得尊敬的臣子,在生活中,他熱衷於詩歌,寫下了一篇又一篇不朽的傳世名作,今天我們主要來分享一下他的《望月懷遠》。
  • 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稱讚不已!
    既然是「望月懷遠」,說明張九齡寫這首詩的時候,遠離了故鄉和親人。事實上,這首詩寫於開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張九齡被貶荊州長史以後。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張九齡勢必因複雜的心情而徹夜難眠,從而寫下了這首望月懷遠的千古名篇。
  • 開篇即是千古名句的《望月懷遠》,寫盡了張九齡的相思與悲苦悽涼
    而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一首,開篇即是千古名句的《望月懷遠》,這首詩把張九齡的相思與悲苦悽涼描寫的淋漓盡致。張九齡,公元678-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今廣東韶關市人。唐開元尚書丞相,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被譽為「嶺南第一人」。詩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張九齡很有名的一首詩,開篇兩句便是經典,幾乎人人都會背
    ,便是古詩詞中著名的一首詠月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張九齡之手,是張九齡遭貶荊州長史後,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對於《望月懷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它的開篇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驚豔千古,人人會背的名句。而在傳統的中秋佳節,這兩句詩也是常常會被引用的經典。
  • 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詩》,首聯便是千古名句
    而這些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時常受到打擊,但即使是這樣他們依舊心繫天下,以一已之力對抗邪惡的勢力,從而不願服輸,僅僅是這樣的一種精神,那便是足以令人感動。那說起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張九齡,他就是一位文學造詣高,而且還官至宰相的這麼位偉人。
  • 張九齡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被譽為五律中的《離騷》
    張九齡就是如此。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人,因此又被稱為「張曲江」,開元年間著名宰相,政治才能卓絕,人品也無可挑剔,唐玄宗對他高度稱讚:「中書令張九齡,維嶽降神,濟川作相,開元之際,寅亮成功。讜言定其社稷,先覺合於蓍策,永懷賢弼,可謂大臣。」唐代宰相多如牛毛,青史留名者並不多,張九齡是其中一位。
  • 這首詩不是中秋,卻勝似中秋,開頭就是千古名句!
    唐詩中的中秋詩雖少,但望月思鄉之作卻很多,譬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等。張九齡這首月夜相思詩想來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開頭,起句便是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用詞平淡無奇,卻組合出渾融高遠的氣象,這般氣象之下情致卻婉約雋永,可謂驚豔無比。即便再過一萬年,這一句詩仍然能夠感動世人。
  • 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10個字令他一詩成名,卻也被爭議千年
    不過本期筆者要說的是唐代另一位著名詩人張九齡的一首詩,也是一首望月思鄉詩,開篇10子就堪稱驚豔,讓他一詩成名,堪稱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賀鑄很經典的一首詞,最後5字是神來之筆,歷來為人所稱道
    賀鑄,字方回,人稱賀梅子,自號慶湖遺老,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詞人。其詞內容、風格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最大的特點便是工於結句。簡單來說,就是賀鑄詞的結尾寫得好。正如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賀老小詞工於結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結處一筆叫醒,遂使全篇實處皆虛,最屬勝境」。那麼,賀鑄詞的結尾究竟好在哪裡呢?本文就讓我們通過賀鑄的一首詞《愁風月》來看看它結尾的妙處。顧名思義,這首詞的核心便在題中的「愁」字上。可以說整首詞,便是賀鑄以精巧的構思和語言,逐步深入,抒寫了迴旋往復、無法排遣的離愁。
  • 張九齡第一次看到廬山瀑布,興奮地寫下一首詩,流傳了1000多年
    首先,詩的開篇「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它的意思是說,瀑布從廬山上落下就如同萬丈洪泉一樣,瀑布飛落而升騰起的縹緲水氣,遠遠望去就如同天的一半正紫氣瀰漫。雖然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已為絕唱,但是張九齡這裡亦有著它的特色之處。我們都知道水自地下往上湧出曰之為泉,如屈原《楚辭·天問》:「洪泉極深,何以窴之?」。
  • 王維最美的一首田園暮歸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王維晚年居住在藍田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詩,前期以邊塞題材為主,後期便以山水田園為主,與山水詩人孟浩然齊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可以說是詩中有畫,描寫的景象極美,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通過山水田園宣揚佛理的詩作,這就要辯證來看了。王維在開元末幾年,在藍田居住,曾在遊覽渭水兩岸的農村時,寫下過一首即景之作,這便是他著名的詩《渭川田家》。
  • 唐詩中最具影響力的爛尾詩,開篇10個字人人念,後30字毫無存在感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唐詩,便是號稱唐詩中最具影響力的」爛尾詩「,開篇10個字是人人念,而後30個字卻被認為是毫無存在感。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世用來形容私密事
    譬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開頭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驚豔世人;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開篇則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驚人之語;蘇東坡的《江城子》也是開頭「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悲痛之語。今天向大家介紹也是這樣一首有篇有句且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的詩。
  • 李商隱最讓人絕望的詩,開篇便是神來之筆,最後一句成千古名句!
    這一時期詩詞的種類也是多樣的,有浪漫有憂鬱,可謂是百花齊放。但是,今天我們所說的一首情詩卻異常的悽美,更是堪稱最讓人絕望的一首情詩。各位,你們知道是哪一首嗎?又是由何人所作呢?圖片:盛朝著名詩人李白劇照此人便是人稱「情聖」的李商隱,他的情感經歷不算豐富,但是寫下的情句卻是囊括人生百態,意味豐富。例如名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思念之情深刻到骨子裡,這是經歷了怎樣情感的人,才能寫出如此至深之句?
  • 張九齡這首詩驚豔千古,尤其是開頭兩句,更是膾炙人口令人叫絕!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作就是一首關於月亮的唐詩。該詩驚豔千古,尤其是開頭兩句更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名句。這首詩就是初唐著名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在詩中,詩人借月抒懷,表達了一種可以跨越時空的深沉相思,意境開闊,韻味悠長。
  • 張九齡的一首五言詩,月夜懷念遠方親人,首句就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公元733年,在朝中擔任宰相的張九齡,遭到當時的奸相李林甫的惡意誹謗,並且想方設法地排擠張九齡。公元736年張九齡被罷相,並被貶出京城,到遙遠的荊州擔任長史。獨在異鄉為異客,年過半百的張九齡,在一個月圓之夜,望著天上一輪明月,思念遠方的親人,寫下了這首《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