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2020-12-18 小可可娛記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從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嫁為人婦後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們可以在一首首詞中,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她對身世的悲嘆。

雖然,我們認識的李清照,都是通過她的詩詞,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的《殘花》,也是她的一首千古名作。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就知道李清照想表達的是什麼了吧,就是一首借物詠懷的詩詞,用殘花來比喻自己悽慘的一生,花朵的盛開到凋零,事實上,也是李清照對自己人生的自我寫照。

這首詩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要知道整首詩才54個字,可能有人會說李清照是不是在偷懶嗎?為了湊字數。

但是,在同一首詩中,不斷重複用同一個字,是為了著重強調某一種特定的事物,或者是渲染某種情緒,李清照就是通過對花的強調,表現出自己這如花般飄零的一生。

《殘花》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首先,詩的開篇兩句「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這句詩的意思就是,不管花開還是花落,花是無怨無悔的,人和人之間的緣分,就像花開和花落一樣,都是自己做出的選擇,緣分的開始和結束,就好像跟水一樣平淡。

乍一看,李清照這兩句詩是豁達的意思,但是,事實上,卻表現了她對生活的無奈和愁苦之情,兩句詩也可以當成是這首詩的主旨思想。

再來說說後面六句,從花謝、花飛,到花悲、花淚,再到花舞、花哭、花瓣飛,是李清照對於鮮花一生的概括和描寫,從花的蓓蕾到初開、綻放,隨風舞蹈,再到花的敗謝,花瓣紛飛,一朵美麗的鮮花就這樣破碎在世間。

所以,李清照為花哭,為花淚,因為這美麗的鮮花,正是李清照自己。

但是「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即自然中的花開花謝,尚且有李清照這樣的愛花、惜花之人,為它而悲,但是,對於李清照這朵花,她孤苦飄零的一生,又有誰為她而悲呢?

從這兩句詩來看,充滿了一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濃重傷感之情,可見這首詩的情調十分感傷,讀來感人至深。

綜觀李清照的這首詩,無疑是她對那個時代的苦難和個人不幸命運的概括。

花開到花謝,不過是一個人的一生罷了,但這世間真正能夠做到花無悔的又有幾人?所以這首詩中,還涵蓋了對於人生的選擇,即是選擇如花般絢麗多彩的一生,還是選擇如水般平淡透徹的一生,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

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受不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

李清照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她的詞在內容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在形式上強調協律,崇尚典雅,讀她的詞可以讓人平靜,讀她的人生可以讓人看到世事無常。

常常朗讀古詩經典,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

梁實秋說過,一個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個孩子應該擁有一個書桌,古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無數的文人都傾注了自己畢生的情感,讀故事學習文化,構建精神上的高地,孩子才會博愛的胸懷,自立自愛。

前段時間綜藝《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就能感受到古詩詞在現在還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大家對古詩詞的喜愛一直都沒有減少!

主持人撒貝寧就在開場時朗誦了不少古詩詞,非常的打動人心。

撒貝寧在節目中說道:真的朋友,哪怕相隔千裡也期盼與你相見的日子;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摯情;無論生死離合我們都要在一起,這是早已說好的約定;是「飄然渡滄海,不畏風波危」的豪情;不要怕風波,再艱難也有度過的一天;

什麼是文化,不是顯擺,而是骨子裡的修養,跟穿著打扮無關,跟家裡的財富多少無關,裝不出來。

詩詞,總能用短短幾個字,把友情、愛情、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詩詞大會》裡那麼優雅的董卿也說:「每個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暫的,唯有用知識和涵養修飾自己才能美麗一生。我始終相信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總會在未來某一天發揮作用,使我變得更出色。」

為什麼還要讀詩,讀古詩有什麼用?

其實現在我們也在思考為什麼要讀詩詞?後面看到董卿老師的這些話才想到,讀古詩跟看電影上課學習的道理一樣,就是當你感到迷茫的時候,學習古人的智慧。

人們常說,讀詩詞的人,眼中風景不同,說起話氣質也不一樣。

從小愛古詩詞的孩子,不僅培養出了良好的氣質,而且說話心態都非常好,做事待人都懂得禮貌,很讓人喜歡,大人愛讀故事,學會的是心態,古人的詩就是一個故事,怎麼堅持怎麼寬容他人,學習到的是智慧,到了現在也不過時。

讀古詩詞是件很幸運的事,在感受韻律之美時,還可以了解詩詞作者背後曲折婉轉的故事,如果進一步挖掘歷史,又會在故事背後挖掘出更深一層的哲思道理。

董卿就強烈推薦《中國詩詞大會》,這裡面既有豪放、婉約派詩人代表,又有田園、邊塞等各類別的名作,還兼顧忠孝、仁義、信美等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傳遞。

書中還對每一首詩詞的寫作背景做了詳細的介紹,讓你知其美,也知其為何美,僅僅這一套書,就能夠讓你對中國的詩詞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這套書還是幫助孩子提升語文品質的好書籍,它有利於培養孩子在漢語言上的韻律感,提升行文用詞的節奏感。

它更是一套很好的親子共讀書物,一起看完央視的「詩詞大會」,再翻開它來細讀經典,既能重溫知識,也能加強親子互動,一舉兩得。

本書一套有8冊原價199,現在活動期間促銷僅需69元,一頓飯錢,就可以讓你不僅學習經典詩詞,增加自身的學識,同時也間接影響並培養了孩子,一舉兩得。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正版包郵到家↓↓↓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寫了一首「懶詩」,「花」字重複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自古以來,歷史上的才女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能被稱得上是「千古第一才女」的恐怕只有李清照了,李清照還是宋朝第一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她從小喜歡寫詩詞,在她的一生中寫了千古絕唱式的詩詞,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就算是與唐宋八大家相比,李清照也是當仁不讓的,毫不誇張地說,李清照一直以來也是最受歡迎的女詞人,沒有之一。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時間:2020-07-25 17:09   來源:美文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生於北宋年間,濟南章丘人。
  • 李清照最懶的詩,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是四大名著《紅樓夢》中黛玉吟唱的葬花吟中的第一句,這首詩以花為主要歌頌對象,出現了15個花字,然而李清照有首篇幅更短的詞,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了千古名作,她又是在什麼心境下寫的這首詞呢,是不是和黛玉一個樣?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流傳千古名作
    他久久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去問父親,父親仔細一看就哈哈大笑,拍拍趙明誠說:「看來你以後要成為一個」詞女之夫「。1101年,21歲的趙明誠果然成為一個詞女之夫,娶了千古才女李清照為妻。,寫給趙明誠一首相思詩《醉花陰》,趙明誠看了李清照的詩既感動又「妒忌」她的才華,發誓要寫一首比她還要好的詩。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流傳千古的名作
    他久久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去問父親,父親仔細一看就哈哈大笑,拍拍趙明誠說:「看來你以後要成為一個」詞女之夫「。1101年,21歲的趙明誠果然成為一個詞女之夫,娶了千古才女李清照為妻。趙明誠剛新婚的時候還是個在太學讀書的窮光蛋,可他偏偏又喜歡收藏這種燒錢的愛好。
  • ​李清照最懶的詩,全文「花」字重複17次,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這是四大名著《紅樓夢》中黛玉吟唱的葬花吟中的第一句,這首詩以花為主要歌頌對象,出現了15個花字,然而李清照有首篇幅更短的詞,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了千古名作,她又是在什麼心境下寫的這首詞呢,是不是和黛玉一個樣?
  • 李清照懶了,寫詩用了54個字,「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
    我想很多人都熟悉,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她的古詩詞哪怕到了現在也依舊被傳頌,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正如她的詩詞一般「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為豪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為孤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清新質樸,不過就是這麼有脾氣的李清照卻寫了一首「奇怪」詩詞,通篇54字,但是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了千古名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用17次,卻成了千古名作
    受父親影響的李清照少年時便善寫詩詞,在東京長大的她得以划船嬉戲於藕花深處,在街頭巷尾觀賞奇巧的花燈和繁華的街景,也正是這樣豐富的精神生活,讓她在自然的描摹能力上技高一籌。寫下過許多千古絕唱式的詩詞。李清照的父親是蘇軾的弟子,從小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還未出閣就已經名滿汴京,那個時候她寫的都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之類活潑的句子。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千古名作
    但是,家國的災難加上丈夫的去世,讓李清照的後半生非常令人唏噓難過。所以,李清照後面的詩詞都是充滿了愁苦的。李清照雖然很多人都有了解,但是都只是讀過她的詞作品罷了。其實,李清照不僅僅是一位詞人,她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只是她的詩作我們不經常看見。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李清照的詩作品《殘花》,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作品,同時他是一個借物喻人的作品。
  • 李清照寫的一首詩,「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李清照的很多詩詞都被大家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清照寫過一首重複度極高、堪稱史上最懶的詩!說重複度高,不是指李清照抄襲前人詩作,而是她的這首詩裡,僅一個「花」字就出現了17次,幾乎佔據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其中,她所做的一首詩詞被認為是最懶,一個「花」字居然重複十七次,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詩歌的創作歷程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剛滿18歲的李清照與年滿21歲的趙明誠結婚。根據《金石錄後序》的介紹,兩人都有做官的家庭背景。李清照的父親在當時擔任禮部員外郎,趙明誠得父親是吏部侍郎,所以兩者可謂是門當戶對。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詞,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名作流傳至今
    為什麼這麼一個才貌雙全的美女會寫下最懶的一首詞呢,而且詞中「花」字居然重複17次呢? 從小受父母的言傳身教的影響,加之她聰明好學,她的才氣在少年時便享有盛名,甚至趕上了很多前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詞,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名作流傳至今
    為什麼這麼一個才貌雙全的美女會寫下最懶的一首詞呢,而且詞中「花」字居然重複17次呢?開了謝,謝了開,花兒還有她這個紅顏為它悲傷,她卻不知道自己花開落有誰悲,於是一首最懶的《殘花》出現在世人眼裡,「花」字重複17字,全文共54個字,《殘花》:
  • 李清照的這首詞一個「花」字用了17次,沒想到懶散之下成千古名作
    她曾有一首詞寫得極好,這首詞中包含了17個「花」字,這首詩便是《殘花》,「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這首詩被稱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稱為千古名作。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她的悲慘一生
    古代的女子都要求「三從四德」以及「夫唱婦隨」,但是,說起李清照,可以說她跟她出身的朝代格格不入,用我們現在的詞語形容她的話簡直就是一個「奇葩」,她喜歡都是男人做的事情,例如,喜歡喝酒、寫詩等。李清照也把她的一生,都寫進了詩詞中,無論是年少時期的無憂無慮還是晚年時期的憂國憂民,讀完都讓人覺得意猶未盡,無愧於「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 李清照一首「懶」詩,一個「花」字用了17次,重複度高卻成名作
    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約派女詞人,後世稱讚她為「千古第一才女」。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詞寫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她的詩寫得也很不錯,有一首詩便是李清照的隨筆之作,卻被世人稱之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詩僅僅只有54個字,單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沒成想卻成為了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成為了千古絕唱。
  • 李清照最懶的詩,全詩54字,「花」字重複了17次竟成了千古絕唱
    李清照,史上第一才女,宋朝第一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性人物。她自幼好文,一生寫下過許多千古絕唱式的詩詞,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就算是與唐宋八大家相比,李清照也是不遑多讓。可以肯定的說,李清照絕對是自古以來最受歡迎的女詞人沒有之一。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他晚年最擔心後繼無人,收了四個學生,即「蘇門後四學士」,其中一位叫做李格非。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宋朝一個靖康之恥,加上南宋的不抵抗,猥瑣發育的路線,讓宋朝的國民也深受其難。李清照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但她早年的家境還是比較的殷實。少年的李清照生長於深閨之中,深受其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小小年紀便可以吟詩作對,成了遠近聞名的小才女。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她都堪稱「千古第一人」,此後無人能與她比擬。,可謂是把自己一生的心境都通過這首詩展現了出來,這首詩就是《殘花》,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