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綠肥紅瘦」啥意思?知道後就明白明蘭大婚為何穿綠衣
如今也是有一部電視劇也是得到了大家一些喜歡,這部劇就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主要講的是宋朝的事情,也是讓我們看大了一些宋朝的一些制度和風俗,這部劇其實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勵志的,也是告訴了我們一些做人的道理,而且劇情也是不太拖拉,但是或許會有很多人對於這個劇的劇名,會有很多的疑問,為何會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感覺聽起來也是很奇怪,並且和劇情感覺也是沒有時候關係,但是看完這篇文章或許你們也是知道了為何這個劇叫這個名字了,也是知道這個「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了,那麼你們也是知道了為何別的朝代是穿紅色嫁衣,而明蘭在大婚前確是穿綠衣的原因了。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這部劇的主題曲,《知否》,「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想必也是有很多人都是比較熟悉的,這裡面的詞其實是李清照寫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聽起來也是特別的好聽,那麼大家也是知道這部劇發生的背景是在北宋時期,那麼這個詞的意思大概就是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是不是這樣一看也是覺得十分的有意境。
但這是李清照為表達內心的哀愁與悽涼而寫的,當然,在這部劇中的意思卻是截然不同的。那麼這部劇主要是在講述盛家六姑娘明蘭從小聰穎貌美,卻遭遇嫡母不慈,姐妹難纏,父親不重視,生母被害去世的困境。她藏起聰慧,掩埋鋒芒,忍辱負重逆境成長,在萬般打壓之下依然自立自強,終歷盡艱難為母報仇。在這一過程中,明蘭結識了寧遠侯府二公子顧廷燁。顧廷燁幫過明蘭,也刻薄過明蘭,他見過明蘭軟糯表皮下的聰慧銳利,也見過她剛強性格中的脆弱孤單,對她早已傾心。朝廷風雲變幻,在顧廷燁的擁戴下,趙家旁支宗室子弟被立為太子,顧廷燁拿著勤王詔書,大破反賊,而後擁立新帝,成為新朝第一功臣,略施巧計娶了明蘭為妻。明蘭婚後管家業、整侯府、鏟奸佞、除宵小,夫妻二人解除誤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終明蘭與丈夫一同協助明君鞏固政權,二人也收穫了美滿的人生。
我們曾經在看一些古裝劇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只要是結婚,那一定就是紅紅火火的,紅色的禮堂,紅色的被褥,新郎新娘更是都穿一身紅色的嫁衣,因為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紅色一直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徵,除了婚事,我們在過年的時候也能看到很多紅色的東西,這代表的就是喜慶。所以說這部劇明蘭穿著綠色的嫁衣實在是有違人們的常理。其實這並不是違背了常理,反而是還原了當時的文化。
那麼大家對於劇情,或許更是在意這個綠肥紅瘦大概是什麼意思?首先是在那個朝代流行著「紅男綠女」的說法,紅色是代表男人,而綠色代表女人,所以要做什麼重要的大事情或者在婚嫁時,男人就會穿紅色的衣裳,而女人就會穿上綠色的衣裳,來展現自己尊貴的地位。所以由此可以解釋,為什麼盛明蘭出嫁當天穿的喜服是綠色,而顧延燁穿的是紅色的喜服了。而且還要說的就是在當時北宋男人也是可以三妻四妾的,所以也是會有正妻和妾之分,那麼在劇中我們也是能夠看到很長一段時間三姐妹對於正妻這個爭奪。
那麼在結婚當天新娘如果是穿綠衣的話那麼就說明是個正妻,要是細心觀看的話就會發現墨蘭出嫁的時候也是穿著綠喜服,這就說明了她們嫁過去的地位,那就是正室才有的待遇,所以說盛明蘭在出嫁時穿的是綠色的嫁衣,而顧二叔則是穿的紅色的喜服,這正是應了那句「綠肥紅瘦」。而且我們在劇中也是能夠看到盛家大娘子就會經常穿著綠色的衣裳,就是為了來展示她盛家主母的地位。
那麼大家或許又要問為何綠是肥,而紅是瘦呢?有些人覺得是綠葉代表劇中女性角色,而綠葉一般就是陪襯紅花的一種存在,所以說這裡指的是明蘭是「陪襯」,而紅花代表男性角色,紅花一般都是被綠葉簇擁著,但是這劇名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就是說綠色的女性才是「肥的」,而紅色的男性才是「瘦的」。還有人覺得綠肥紅瘦也是對陰盛陽衰的一種暗示。還有人覺得綠葉一直作陪襯,自生自滅,卻在風雨洗刷後更加鮮豔挺括——正如女主角盛明蘭。
小編或許這樣一解釋或許你們會覺得原來這個「綠肥紅瘦」裡面也是有那麼多的學問,也是覺得編劇也是特別的有才了,但是在北宋時期,非常的重視男女之別與地位之分,所以在劇中大家就會看到,出嫁的時候顏色的不同,還有外男進入府中的時候,女子是要用扇子遮住自己的臉的,所以就出現了紅色代表男人,綠色則是代表男人,也是顯示一個人尊貴的意思。雖然那時候對於女人來說有很多的不公平,但是現在還好都改變了。
在劇中相信我們也是會慢慢的看到明蘭的一些變化,也算是一個很獨立的女人了,所以現在大家也是知道了《知否》「綠肥紅瘦」啥意思了吧,也明白明蘭大婚為何穿綠衣的原因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處留下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