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鷺先生
曾用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終於上映了。
電影主要描寫了中國女排奮鬥史上舉足輕重的四場比賽,以此串聯起了中國女排三代人的血淚拼搏和艱辛傳承。
第一場,是1980年大年三十的訓練賽
國家隊女排對戰當時的全國男排冠軍江蘇隊。這場比賽開始被男排認為是形式主義,多有排斥。直到女排姑娘在他們頭上屢次上演凌厲的扣殺,才讓他們刮目相看。雖然女排最後還是輸了,但女排精神從那個時候起已經鋒芒畢露。
第二場,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
中國隊對戰風頭正勁的東道主日本隊,那一場,中國女排頑強拼搏,霸氣側漏,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那也是郎平嶄露頭角的裡程碑式的比賽。落後的時候,達康書記扮演的袁偉民指導那句:你們要明白,你們在跟誰打!讓人瞬間熱血沸騰。加上宋世雄老師那鏗鏘有力、極具磁性和辨識度的精彩解說,一下子將觀眾帶回了那個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的年代。簡直滿屏都是回憶殺。
第三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組賽,中國隊對戰美國隊
美國隊當時主教練正是郎平。
這是一場註定非同凡響的對決。決戰前後的氣氛很像是根據古龍小說改編的電影《決戰紫禁之巔》裡,天外飛仙葉孤城對戰「天下第一劍客」西門吹雪的詭異和悲壯。
果然,中國隊最終被郎平率領的美國隊打敗。
郎平和那一代中國女排在那一刻所經歷的痛苦掙扎,令人十分心疼。看看她賽後孤獨的背影,以及背後那些指責他的嘴臉吧。
中國鐵榔頭為什麼教美國隊打中國?
電影裡面沒有給出正面解釋,但是有許多暗示。比如郎平在美國把車停在殘疾人專用車位被工作人員質疑的時候,她拿出殘疾證的那一刻,讓人特別心酸。一代名將,從脖子以下,幾乎沒有一塊好的骨頭了......
也許她只是想獲得更好的醫療,或者她只想過得更好一點,能多陪女兒一點。
無論如何,此後,郎平帶著在美國學到的先進經驗,重新執教中國女排至今,2019年女排依然還是世界冠軍--郎平仍然拖著殘軀,在為國家作貢獻,就憑這一點,誰有資格噴她?
第四場,2016年里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淘汰賽
中國隊對戰東道主、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雖然賽前完全不被看好,壓力重重,但中國隊出奇制勝,一舉戰勝了天時地利的東道主巴西隊!並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勇奪裡約奧運會的金牌!
這是全片重頭戲,有很多細節描寫。一是郎平賽前鼓勵朱婷的簡訊。朱婷親自重新演繹了曾經的感動,依然讓人瞬間淚崩。二是頒獎的時候,郎平打開手機,與陳忠和分享國歌的時候,電影院裡哭成了一片......
讓我們再來說說《奪冠》裡面,其他走心的瞬間吧:
中國女排,流血不流淚
這是達康書記所扮演的袁偉民指導對老中國女排的精神指示。最初讓人覺得太過嚴苛,不近人情。直到在國際賽場上女排被對方教訓的時候,我們才知道這句話有多正確!
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集體運動,一定要有團結協作精神,不然一定打不好。
這在女排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
杯子為什麼能盛水?因為是空的
這句臺詞在電影裡反覆出現。極具生活哲理和人生真諦。
不只是優秀的運動員,還是優秀的人
這是一種新的訓練思路。
魔鬼訓練背後還是要彰顯人性的溫暖。
所以郎平那句:今天先不練了,放你們假,去戀愛吧!讓我們跟想繃卻繃不住的女排姑娘們一樣,都想抱抱郎指導。
春蕾,對不起!
這句話的主角叫曾春蕾。查了一下她的資料。
曾春蕾,中國女排隊員,2009年首次入選國家女排,2012年開始亮相國際賽場並隨隊參加了倫敦奧運會。她憑藉著全面的技術、獨特的左手進攻、良好的比賽氣質,是北京女排自郎平、楊曉君、馮坤、薛明、韓旭之後又一位入選了國家集訓隊的隊員,是中國女排為數不多的個人特點突出的年輕接應二傳。
可如此優秀的球員最終卻沒有入選2016裡約奧運會的參賽陣容。大家都問郎指導為什麼?
郎指導給出了解釋:因為你太好了。對手已經把你研究透了!
競技體育就是鬥智鬥勇的運動,有時候太過引人注目反而成為致命缺陷。所以郎指導只能對曾春蕾說:對不起。
因為勝利靠的不僅僅是拼搏,還有犧牲。
還有黃渤扮演的陳忠和長期作為女排的陪練,關鍵時刻卻不能隨隊徵戰。為了重整中國女排,還主動讓賢郎平,也犧牲了太多太多。
老中國女排七號是誰?
電影裡劉敏濤飾演的女排7號是誰?
她是陳招娣。
陳招娣是中國女排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團隊中的核心隊員,為中國女排1979年首獲亞洲冠軍,1981年首獲世界盃冠軍,1982年首獲世錦賽冠軍和亞運會冠軍做出了重要貢獻。2013年4月1日下午,陳招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8歲。她獲得多少榮譽和軍銜已經不重要。據說陳招娣少將被火化後,身體裡的鋼釘被高溫的融燒遺留了下來,那一顆顆鋼釘都是她為女排事業奮鬥了一生的勳章和證明,人民日報在她離世後發表了評論文章《你留下女排之魂》中這樣寫道:"你是一代中國女排的英傑,你是中國體育的楷模,你是中國軍人的驕傲。你身留刻苦訓練的傷痕,從無怨言,反以為榮。"陳招娣無疑也是中國女排的精神代表之一。
此外
還有朱婷那句「成為你」!
「內心足夠強大,就不會把贏當成比賽唯一的價值」等臺詞
裡面充分彰顯了溫暖的人性關懷和震撼人心的女排精神
跟鞏俐和黃渤不露痕跡的演技相比,郎平的女兒白浪演繹的年輕版郎平也是很大的亮點。正如陳可辛導演所說,沒有比郎平女兒更適合演郎平的了。
最重要的還是
《奪冠》的女排—讓世界聽見了中國的聲音!
謝謝郎平
謝謝中國女排
致敬中國精神!
作者簡介:
白鷺先生,男,有點後現代主義的70後偽文藝中年,酷愛寫作、籃球,聽搖滾、民謠。白鷺文苑微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