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暫不復仇,寄望拜登團隊

2020-12-19 青瞳視角

12月5日,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組織主任莫森·法赫裡扎德遭遇暗殺已過「頭七」,但指責以色列是幕後黑手的伊朗遲遲未做回擊。這種隱忍與此前快速用飛彈襲擊美軍基地而為革命衛隊司令蘇萊曼尼「復仇」截然不同,表明德黑蘭努力保持清醒與克制,避免掉進戰略對手挖的外交乃至軍事陷阱,也意味著對拜登政府來年重返伊核協議頗有期待。

伊朗當局經過縝密偵查公布了比暗殺本身更驚人的真相,即11月27日法赫裡扎德遇刺是一起裡應外合的「機器殺人」案:幾支「守株待兔」的車載機槍由衛星遙控操作,在精準地點定時完成任務後被衛星遙控自爆而滅失證據。伊朗官員稱,反政府的「人民聖戰組織」配合以色列海外情報局(摩薩德)製造了這一陰謀,並暗示美國也捲入其中。

法赫裡扎德是今年死於暗殺的第二個伊朗敏感人物,也是2010年以來死於神秘襲擊的第六個伊朗核與飛彈項目官員或科學家。歐巴馬政府時期,時任國務卿希拉蕊曾強烈譴責過其中一次暗殺行動,並斷然否認美國有涉。事實上,歐巴馬的確致力於改善美伊關係,包括後來默認伊朗的勢力範圍並最終與其達成核協議。

然而,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極限施壓」的川普政府這次難免瓜田李下,眾多西方分析家將法赫裡扎德之死形容為「川普陷阱」,即誘使或逼迫伊朗報復而給美國發動軍事打擊提供藉口,進一步惡化美伊關係,為拜登政府重返伊核協議製造障礙,鞏固自己的中東外交遺產。為了用足離任前的軍事和外交權限,川普不惜打破慣例更換不太聽話的國防部長埃斯帕。

美國兩黨素有內政外交化、外交內政化的習慣。2016年底歐巴馬移交白宮前罕見地對譴責以色列的安理會決議草案棄權放水,就是要給共和黨候任總統川普埋雷,增加其修正民主黨中東政策的難度。從川普下令在伊拉克斬首蘇萊曼尼和一直阻止伊朗擁核的雙重角度看,美國委實難脫嫌疑,但是,川普非常慎重地通過轉發某知名以色列情報分析師的推特表明態度,低調回應外界的猜測。

和美國相比,以色列幾乎是人所共知的暗殺責任方,不僅俄羅斯、英國、美國等國主流媒體直接做此斷言,美國某前情報局官員也認定這樁「髒活」非摩薩德莫屬。以色列官方遲遲不做回應,更加深了外界的懷疑。

以色列被伊朗指責、被國際專業人士及輿論一致鎖定並不奇怪,因為摧毀伊朗核能力,消除伊朗核威脅,避免中東出現核競賽,確保本國核壟斷優勢,始終是以色列安全戰略核心之一。2018年,摩薩德曾從伊朗盜出數噸核武檔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隨後在聯合國控訴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器,並指名道姓請國際社會記住伊核項目關鍵人物法赫裡扎德。

如今面對外界的指責,內塔尼亞胡發推稱以色列本周「取得多項成就」,這一說法更被人聯繫到刺殺案,以色列內閣部長察希·哈內格比則表示「不知道誰幹的」。哈內格比的回應非常經典,非常策略,也非常「以色列」,反過來表明以色列的確嫌疑不小。以色列過去從不承認或否認海外安全行動——否認,達不到震懾對手,進行報復或安撫內部輿論的目的;承認,將承擔違反國際法責任,甚至影響以色列對外關係,比如以色列情報機構組團在杜拜暗殺哈馬斯高官,即使被掌握證據也不承認。還有,以色列空襲伊拉克核反應堆、蘇丹喀土穆港軍火船和敘利亞核實驗室後,也都三緘其口不予置評。

對於的確與己無關但又躺槍的事件,以色列會及時澄清,如否認毒死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否認參與「斬首」蘇萊曼尼。另外,如果殺掉被其公開通緝的「死亡名單」目標,以色列得手後一般不直接否認,而是列舉一堆「罪行」證明其死有餘辜。個別情況下,以色列高官會在內閣會議上表示祝賀,並通過媒體傳播以震懾對手,安撫內部強硬派。

以色列除掉法赫裡扎德,是對獵殺伊朗敏感人物、摧毀敏感設施的系列行動的延續和升級,動機很明確。首先,通過「斬首」行動阻遏、遲滯伊朗的核武進程;其次,試圖激怒伊朗政府誘使其退出伊核協議,或增加拜登政府重返伊核協議的難度。當然,內塔尼亞胡也有內政外交化和外交內政化的考量,即試圖通過對外製造張力而轉移聯合政府的內部危機。

耐人尋味的是,法赫裡扎德遇刺觸動了微妙而脆弱的地緣關係。以色列採取行動前,內塔尼亞胡突訪沙特西部城市,以色列官員稱內塔尼亞胡會見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沙特王儲薩勒曼,但沙特官方矢口否認雙方會晤。分析人士認為,也許沙特不想與此後發生的命案有牽連,以免惹怒伊朗而遭到報復。而剛剛與以色列媾和的阿聯也強烈譴責暗殺行為。

這些互動在某種程度上可助推伊朗態度降溫,讓伊朗按下實施報復的暫停鍵,耐心等待一個多月後拜登入主白宮重啟合作。

文/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

圖源/新華社

內容來自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伊朗的「復仇」,才剛剛開始……
    保守派認為自己對「美國根本就不值得信任」的這一論斷得到了證實——無論伊朗釋放多少善意,根本沒用。美國是從根本上反對伊朗追求政治、經濟和安全獨立的,並且美國是希望伊朗政權更迭的。因此,在拜登運用競選語言對伊朗表現出「善意」之後,伊朗方面採取了謹慎的態度。
  • 伊朗復仇目標再添一員,蓬佩奧惹禍上身,伊朗軍官:追到天涯海角
    前不久伊朗核科學家遭到暗殺一事讓整個中東地區陷入混亂,據中東媒體報導稱,法赫裡扎德遭暗殺一事的幕後黑手已經逐漸浮出水面。但是在這場暗殺中顯然並不僅有以色列參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是其中一個關鍵人物,伊朗軍方已經下達追殺令。蓬佩奧這回惹禍上身法赫裡扎德的死對伊朗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損失,因此伊朗方面也曾發誓要對發動暗殺的人進行報復。根據伊朗的調查,已經有充分證據證明是以色列發動了此次襲擊。
  • 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伊朗復仇計劃如何進行?中國教授給出答案
    暗殺伊朗首席核科學家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以色列至今未做表態,各使館的舉動似乎在透露著什麼信息。美國總統川普舉動異常,拜登團隊又該如何應對,伊朗重要人物被殺,這口惡氣將什麼時候出,向誰出?成為這兩天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 伊朗復仇別找美國,川普惹禍上身!中情局急忙甩鍋以色列
    美國的中情局和以色列的摩薩德都互相指責是對方策劃了這起暗殺,雙方顯然是害怕伊朗將自己當做主要復仇目標。將暗殺矛頭指向以色列日前,美國前中情局局長布倫南將暗殺矛頭指向以色列,稱法赫裡扎德暗殺事件是一次有國家有支持的恐怖主義行動。
  • 暗殺伊朗核專家深層邏輯,拜登被迫成戰時總統,接茬制裁伊朗
    伊朗國防副部長核物理科學家被刺殺一事,已經成為了一個羅生門事件,圍繞這個問題有幾大疑問,第一:到底是誰下的手,是以色列,還是美國?第二:伊朗為什麼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公布兇手,不說是以色列,也不說是美國,是沒有找到證據?還是不敢指出證據?或者有其他目的,不公開證據?
  • 伊朗拉開復仇序幕,摩薩德指揮官遭刺殺,以色列末日或將到來
    自伊朗重要核專家被殺之後,中東地區的局勢就越來越緊張。一直以來伊朗就是一個有仇必報的國家,此次核專家被殺初步認定是以色列,所以伊朗必定不會放過以色列。據消息稱,伊朗方面已經有了新的行動。據法國媒體電視臺消息稱,在伊朗核專家兼國防部副部長遇害後,以色列已經掌握情報,伊朗將會對海外的以色列人發動復仇襲擊。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是誰在給拜登中東政策挖坑?
    對即將登臺、本人明確表示過重啟伊核談判的拜登政府來說,這顯然不是自身想看到的一幕——《華盛頓郵報》說,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團隊沒有立即對此置評,美國官員也沒有立即發表評論。但毫無疑問,拜登重啟伊核談判的計劃,由此蒙上了一層陰影。
  • 暗殺事件後拜登闡述對伊朗新政策,遭到「軟」回絕
    「重新加入該協議」意味著,在伊朗配合的前提下,拜登將解除川普政府對伊朗實施的制裁。在伊朗頂級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遇刺身亡後,兩國關係更加複雜的背景下,拜登是否會改變想法,但是在1日的訪談中,拜登再次明確表示,「這(恢復伊核協議)很困難,但是,我堅持。」
  • 蓬佩奧抨擊拜登團隊:他們有點活在幻想世界
    據美國「政客」新聞網報導,當地時間11月2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這樣抨擊起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成員。報導稱,蓬佩奧是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發表上述言論的。他表示,「我認識這些人中的一些人,他們的觀點非常不同,他們有點生活在一個幻想世界裡。」蓬佩奧稱,自拜登提名布林肯擔任國務卿以來,他還沒有同布林肯交談過。
  • 拜登當選:英、德、法、印政接連祝賀,俄羅斯和伊朗保持沉默
    美國大選終於迎來最後的結局,儘管川普團隊一直叫囂是自己「贏了」,但實際上,拜登獲勝已是既定事實。在大選最後他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選票,即將在2021年1月正式上任成為新任美國總統,對此,很多國家的領導人已經向拜登送上了祝福,甚至之前十分擁護川普的馬克龍也在第一時間向拜登表示祝賀。川普肯定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他希望可以通過司法的渠道來做最後抵抗,拜登則在11月7日發表了全國演講,感謝美國人民並且表示自己未來會繼續為美國服務。
  • 薑是老的辣,喬·拜登三言兩語讓伊朗軍方投鼠忌器
    周五,新當選的美國總統拜登警告說,如果伊朗希望美國重新加入2015年核協議,就必須敦促在該地區的代理部隊停止任何「危險」活動。 拜登還警告說,如果德黑蘭擁有核彈,可能會引發中東的軍備競賽。
  • 為了伊朗拜登不惜出賣以色列?美媒卻說這才是最要緊的事
    以色列猝不及防被捅刀,盟友指認其為幕後真兇早些時候,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遭到暗殺。伊朗消息稱,法赫裡扎德被遠程遙控機槍擊中,最後不治身亡,在現場沒有發現襲擊者,而被安裝了自動機槍的車輛擁有者也失去了蹤跡。
  • 以色列為了防伊朗報復,給本國公民劃危險區
    美國大選拉下帷幕後,一直「死鴨子嘴硬」的川普,也開始授意與拜登團隊進行權力交接,但事情卻沒有照拜登想像的那麼順利。最近,被暗殺的伊朗「核之父」法赫裡扎德,就被外界看做是川普為了當「戰時總統」想挑起美伊戰爭的其中一環。
  • 伊朗被殺將領女兒:美國對伊朗政策不會變,拜登跟川普一丘之貉
    今年年初,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被美國暗殺,震驚了世界。在採訪中,扎伊娜卜表示,川普的下臺不會改變美國對伊朗的政策,因為拜登跟川普是「一丘之貉」,兩人都會進行同樣的政策。「川普發出殺死我爸爸的命令是,拜登進行了支持。」2018年,川普撕毀伊朗核協議,對伊朗進行了嚴厲的制裁。
  • 牽一髮而動全身,伊朗準將被暗殺,川普為拜登設下困局
    據伊朗媒體稱,距離法克裡扎德座駕不太遠的一輛皮卡車裡,被人遠程操控的一架自動機槍突然開火,而整個過程僅有3分鐘。而法克裡扎德身中數彈,從車上摔出後倒地流血而亡,當地的救援直升機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伊朗外交部長周五曾在推特上稱,恐怖分子今天謀殺了一位著名的伊朗科學家。這一懦弱行徑顯示出行兇者是窮兇極惡的戰爭販子,伊朗領導人發誓要進行報復。而伊朗總統魯哈尼曾在全國電視直播的內閣會議上說,伊朗的敵人們應該知道,伊朗人民和公職人員會勇於讓兇手為這一罪行付出代價,在適當的時候,他們會為這一罪行負責,但伊朗政府現在不會倉促做出決定。
  • 誰殺了伊朗的「核首席」
    沙特王儲的手下人可以在外國領事館裡用「廚藝」把公民記者大卸八塊,高喊「復仇」「阿勒頗」「真主至大」的土耳其警員可以在首都一個藝術展上「三下五除二」幹掉堂堂的俄羅斯大使。這些事件的幕後主使,通常比較低調。不像美軍三枚飛彈炸死了「伊朗諜王」卡西姆·蘇萊曼尼後,川普就咋咋唬唬急於邀功,結果伊朗「不吃素」的飛彈把34名美國大兵轟成了腦震蕩。
  • 美媒:美國防部全面暫停與拜登團隊過渡工作,拜登團隊:我們不同意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Axios18日報導,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國防部代理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已下令全面暫停與當選總統拜登團隊的過渡工作,此舉震驚了不少五角大樓官員。據報導,拜登團隊的一位高官並不了解相關消息。
  • 拜登和川普是同夥?伊朗總統:誰上任無所謂,川普下臺很高興
    美國大選一度受到了全球的關注,最近選舉人投票確定了拜登最終獲勝。目前,包括普京在內的,眾多國家的領導人都向拜登表示了祝賀。但是,被川普惹怒了的伊朗似乎遲遲沒有表態。12月16日,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在對內閣的電視講話中透露了他的立場。他稱川普是美國「最無法無天的總統」,是「恐怖分子」,因此很高興看到川普即將離任。但是對拜登當選的事,魯哈尼並沒有表示祝賀。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在川普上任四年間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 美國防部暫停與拜登團隊過渡工作,拜登團隊回應
    美國高級政府官員周五(12月18日)告訴Axios,代理國防部長克裡斯·米勒(Chris Miller)下令在整個五角大樓範圍內停止與拜登過渡政府的合作,這震驚了整個國防部的官員。(來源:Axios)周五下午,拜登過渡團隊主任約漢內斯·亞伯拉罕(Yohannes Abraham)反駁了五角大樓對此事的官方回應,他告訴記者:「讓我明確一點:雙方並未就假期達成一致。」亞伯拉罕繼續說:「事實上,我們認為在這段時間內繼續舉行簡報和其他接觸很重要,因為沒有多餘的時間,尤其是在確定推遲之後。」他指的是川普政府推遲承認拜登為當選總統。
  • 伊朗準備大規模報復!可能打擊以色列港口|平心而論
    但伊朗安保團隊終究還是大意了,犯了不可饒恕的致命錯誤,被對方摸清了被保護對象的行動規律。 (來源:EPA) 數年前,以色列曾經暗殺過伊朗數位核物理專家,因此,伊朗強化了對重要核物理專家的保護力度,無論是他們工作的地方,還是他們生活居住的地方,都是嚴防死守,唯一的安保弱點就是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