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11月6日消息(記者曹美麗)在寧波市鄞州區華嚴社區做保潔員的鐘友苗雖然走了,但他把光明留給了別人。10月28日上午,鍾友苗的一對眼角膜被小心翼翼取下。隨後,這對角膜分別移植給了一位老奶奶和一位小夥子。
「醫生,友苗走了,你們來取他的眼角膜吧。」10月28日一大早,寧波市紅十字眼庫的龐張英接到了這個電話。當天上午,醫生小心翼翼地取下了鍾友苗的一對眼角膜,並輕柔地扶閉其雙眼。
今年68歲的鐘友苗是浙江上虞人,和妻子何小琴一起在寧波市鄞州區華嚴社區做保潔員已有30年。每天,他的工作就是負責1個社區、18條小巷道路、9個樓道和3000多級臺階的的保潔。
凌晨,天還沒亮,他倆已忙碌在社區的每個角落;早上居民準備上班時,他倆已在樓道內打掃衛生;中午居民準備午休時,他倆在社區裡修補地面或者花壇;傍晚人們匆匆下班時,他倆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確保社區的乾淨整潔。
鍾友苗夫婦的勤勞、敬業,贏得了業主們的尊重。2013年,鍾友苗被評為「最美寧波人」。
但天有不測風雲。2015年底,鍾友苗被確診患了鼻咽癌。昂貴的醫藥費再加上化療的痛苦,讓鍾友苗一度準備放棄治療。小區居民知道情況後,為他發起了捐款。短短幾天內,社會各界捐款超過了5萬元。
經過治療出院後,社區居民都勸他回家休息,可鍾友苗依舊出現在小區裡打掃衛生。
今年,鍾友苗的病情惡化,深知時日不多的他,希望捐獻自己的遺體和角膜。「他知道癌症帶來的是什麼樣的痛苦。」鍾友苗的妻子何小琴紅著眼眶說,「友苗希望捐獻自己的眼角膜,讓眼睛不好的人能夠重見光明,讓別人的生活過得幸福點。這麼長時間來,我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現在,他走了,別人因他的幫助可以看到光明了,這樣友苗也會很開心的。」
「爸爸在小區生活30多年了,早已經把寧波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家鄉,他也受到過不少愛心人士的幫助。」鍾友苗的兒子鍾勇說,「爸爸在生病的日子裡說要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用這樣的方式回報社會,讓自己的眼角膜幫助別人恢復光明,捐獻遺體用於醫學教學。」
有不少居民自發來到鍾友苗家中悼念。87歲的鄔菊卿說,這麼多年來,小區的清潔離不開鍾友苗的無私奉獻。30年來,他過年沒回過一次上虞老家,總是把社區打掃得乾乾淨淨。社區誰家找他幫忙,他都會去幫,「我老伴療養回來後,腳痛風發作,路也不能走了。鍾友苗得知後,二話沒說就幫我把老伴背上了樓。」
社區居民王阿菊指著社區修補好的道路說,這些都是鍾友苗用水泥修的,他是保潔員,這些工作原不需要他管,但他卻無怨無悔地幹了,有時候到了吃飯時間,鍾友苗還在忙活著。
「希望老鍾一路走好,我們不會忘了他這麼一個好心人。」81歲的居民錢明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