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今年立秋有「秋包袱」啥意思?立秋後熱多久?

2020-12-09 農技小幫手

導讀:農村俗語「秋包袱熱得哭,伏包袱涼悠悠」,秋包袱和伏包袱有啥區別?

現在正是三伏天的中伏,天熱炎熱程度是一年之中最高的,不過好在立秋在即,立秋以後氣溫會慢慢降下來,秋高氣爽很舒服。今年立秋時間為8月8日凌晨3點多。

值得一提的是,立秋並不意味秋天就來了,氣溫也不會突然降到二十多度。氣象學對秋天有著明確的界定標準,即立秋以後連續5天的平均氣溫低於22℃。因此,立秋之後還有一段稍微高溫天氣,然後才過渡到秋天。

當然,民間總結了很多關於立秋後的天氣、糧食收成等情況的俗語老話,比如「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無雨人人憂」、「立秋不立秋,還有一月好熱頭」、「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換上棉」等等。下面,我們說說立秋與三伏天相關的老話「秋包袱熱得哭,伏包袱涼悠悠」,你知道啥意思嗎?

今年三伏天共計40天,要等到8月20日才出伏。同時,今年立秋節氣時間為8月8日-22日,8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

在農村,人們將三伏天在立秋節氣內結束稱為「秋包袱」;三伏天在立秋外(處暑內)結束稱為「伏包袱」。

這樣看來,今年立秋裡有個「秋包袱」。

一般來說,立秋後處暑前的這段時間,天氣會不會異常炎熱,主要取決於是否有雨。

老輩人認為,如果立秋當天有雨,則秋後(尤其立秋後處暑前這段時間內)涼得比較快;反之,這段時間氣溫下降比較慢,還會熱上一陣子。

將該經驗與「秋包袱」「伏包袱」聯繫到一起,就很容易理解農村俗語「秋包袱熱得哭,伏包袱涼悠悠」是啥意思了。

秋包袱處在立秋內(8月8日-22日),如果這期間雨水天氣較少,那麼天氣就會比較熱;要是期間雨水多,秋包袱會因氣溫降得快而不是那麼熱。到了處暑節,天氣真是秋高氣爽,而伏包袱在處暑節氣內,故「伏包袱涼悠悠」。

總的來說,前半句「秋包袱熱得哭」是要分情況的,若立秋期間秋雨多那就不一定熱,但若無雨則確實秋包袱要熱一陣子;後半句「伏包袱涼悠悠」有一定道理,因為伏包袱在處暑節氣內,到了處暑天氣就很涼爽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雨落落,」立秋下雨有啥說法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雨落落,」立秋下雨有啥說法立了秋,把扇丟,今天是農曆七月初八,迎來了久違已久的立秋。
  • 立秋將至,俗語「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啥意思?立秋分公母?
    立公秋扇子丟,立秋馬上要到來了,這種炎熱天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漸漸退去,而秋高氣爽也在不久的將來迎接人們的到來。今年立秋是8月7日,也是農曆六月十八,今年的立秋比去年提前了一天。而立秋馬上到來,人們都說「扇子丟,母秋熱死牛」,這是啥意思?立秋還分公母?
  • 「秋包袱熱得哭,伏包袱涼悠悠」,順秋反秋啥意思?秋後熱多久?
    現在已經立秋了。立秋意味著炎炎夏日即將結束,暑去涼來,天氣將由上蒸下煮的高溫,轉為秋高氣爽天、月明風清。正如「立秋三場雨,癟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立秋還預示秋收即將到來。然而,立秋並不意味氣溫立即降下來,更不意味秋天的正式來臨。今年三伏天共有40天,目前正處於中伏期間,要等到8月24日才會出伏,同時,8月22日才到處暑節氣。也就是說,至少在處暑暑節氣前,這段時間裡還得很熱,尤其中午特別炎熱。聽村裡老輩人講,立秋有很多說法,比如,早秋、晚秋;公秋、母秋;順秋、反秋;秋包袱、伏包袱。
  • 立秋將至,「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今年的中伏有20天,中伏裡有兩個重要的節氣,一個是夏天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另一個是秋天第一個節氣——立秋,今年的大暑是7月22日,進入大暑,就預示著高溫來襲,這不,現在已經是是中伏了,我國北方進入了伏旱天氣,農民已經開始灌溉農田補給水源。中伏天氣炎熱,出門就感覺是進入烤爐的感覺。而就在不久後我們就要迎來一個重要的節氣立秋了。
  • 農村俗語:「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狗」,啥意思?立秋還有公母?
    俗語「扇子丟,母秋熱死狗」,其實就是指公秋的年份中,氣溫會下降特別快,而母秋的到來的話天氣會持續炎熱,即便立秋到來以後天氣依然十分炎熱,而且維持的時間也比較長。這對於人們已經持續忍受了兩個多月的夏季而言,後續高溫炎熱的「秋老虎」再次到來,那麼是更加煎熬的。那麼在農村當中,立秋如何區分公秋和母秋?
  • 老人常說「六月立秋晚不收,七月立秋早晚收」這句話到底有啥意思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人常說「六月立秋晚不收,七月立秋早晚收」這話到底有啥意思?時間過得真快,明天過後很快便要立秋了。農民朋友們開始下地幹活。再過幾天小學生就要放暑假了。暑假也是夏天最熱的時候。
  • 今年七夕,後一天是「立秋」,農村流傳的這些您知道嗎,啥意思?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二十多年過去了,農村已經有了滄海巨變,原本的土夯牆青瓦屋也被一棟棟小磚水泥樓替代,而那位給我講故事,慘遭舊社會迫害腳被裹成小腳,總叫我大寶的老人,已讓我即使夢都沒法見了。相信每個農村人對農村巨大的變化都有著許多感慨。時間一天又一天,不經意間以是一年農曆七月頭,您知道嗎?今年七夕,後一天是「立秋」,七夕節,是我們民間的傳統節日。
  • 2019年立秋時間幾點幾分 晚立秋熱死牛立秋後還熱多久
    【2019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立秋後天氣還熱多久?】正值2019年中伏,北方溫度也在35度上下徘徊,南方更是超越37度,更有甚者達到39度,地面溫度40度以上,在全國高溫橙色預警之下,找個涼快的話題,談談立秋吧,因為老輩人講:立了秋,把扇丟,「立秋之日涼風至」,所以大家在酷熱難耐之時,說起立秋之日,就像孩子們盼望過年一樣,心裡終於有了個盼頭!
  • 今年啥時候立秋,今年會有「秋老虎」嗎?立秋後要注意什麼
    導讀:今年啥時候立秋,今年會有「秋老虎」嗎?立秋後要注意什麼?這幾天多地出現高溫天氣,又熱又悶讓人感覺像是在蒸桑拿,今天也是進入中伏之後的第七天,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當前是全年最熱的時間段,此時不熱啥時候熱呢?
  •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明天是八月七日,迎來了立秋這個節氣!這標誌著炎熱夏天結束了,舒服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來臨了!但是大家都說,還別高興的太早,現在三伏天還沒有過去,夏季過後更還有秋老虎,很可能更熱的日子還在後面呢!那麼今天秋後氣溫究竟如何呢?氣象臺給不出答案,但是農村老人卻憑藉著「公秋熱死牛,母秋扇子丟」、「一日延天熱死人,九日延天熱不成」等俗語道破了玄機,大家都說今年秋老虎是母的,後面的日子都不會太熱了!
  • 8月7日立秋,今年「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立秋後還會熱嗎?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三伏天也從7月16日正式開啟,如今的農村,盛夏炎熱的季節裡,找地方乘涼閒聊也成了多數上了歲數老人的「日常生活」。當然,也有時會蹦出些「至理名言」,比如說,立秋降至,大家對於立秋的探討也多了起來,而老人們爭吵最多的就是,今年「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的定論!在民間,流傳著這句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對於早立秋的期盼,多半是老人們,對於酷夏的忍耐已經到了「咬牙切齒」的地步了吧!
  • 農村俗語:早秋涼,晚秋熱!今年立秋是早還是晚?立秋後還熱嗎?
    ,那麼農村裡說的「早秋涼,晚秋熱」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農村俗語「早秋涼,晚秋熱」的這句話,也是很好的理解,主要的意思是說一般在早立秋的時候就會進入涼爽的天氣,這個時候也是屬於早立秋時候的天氣,這個就是早立秋涼颼颼的說法了,那麼晚立秋的話,因為晚立秋的時間是在立秋後還有長一段時間是比較炎熱的,這種溫度也是和三伏天的天氣是差不多的,讓這個時候農忙的人和牛都會感到非常的熱,這個說法就是有了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了
  • 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是早立秋嗎?
    摘要: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是早立秋嗎?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進入大暑節氣了,「暑」就是熱的意思,而大暑就是 指大熱,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一個節氣就要到來了。今年大暑節氣是在7月23日,農曆六月二十一日。大暑節氣以後,就是24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那農村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是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在解釋這句俗語意思之前,很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何謂「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農諺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說的就是這個三伏。
  • 今年是早上立秋,立秋早晚有說道?農村3句老諺語有答案
    在我們農村人的生活中,你能經常聽到農村老人們的一些有趣節氣話語,比如「三伏似蒸籠」,秋後有「老虎」。秋後的三伏餘熱,老人稱為「秋老虎」,相信不少年輕人對老人們的話語都是一知半解,「秋老虎」指的是立秋後一時難消的暑氣,這不農村人們常說的一句歇後語「老虎不發威,你還以為俺是病貓」。
  • 農村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立秋有何特殊?
    將姨娘的365天劃分出春夏秋冬四季和十二月,還有二十四節氣,一個季節有六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預示著孟秋時節的正式始;「秋」天來了,也就寓意暑熱要去了。
  • 農村俗語「立秋不到秋,天涼白露後」是什麼意思?
    隨著歷史的長河不斷的向前湧動,一代一代的農民流流傳到現在,的確對現在的農村生活和農業生產有一一定的指導意義。對於農村俗語「立秋不到秋,天涼白露後」,這句俗語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已經立秋了,說明應該到了秋天了,但是還不真正的秋天的意思,秋天是比較涼爽的,一葉知秋,如果立秋還不到秋天,農作物莊稼基本上已經成熟,但是列出了農作物正在繼續的生長,而且生長得非常的旺盛,甚至有些農作物正在開發,還沒有到結果的時候,這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秋天了,那麼這樣的天氣還是比較炎熱的,因為只有天熱溫度高才能夠使得農作物生長
  • 農村俗語:「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而這種炎熱天氣到底要持續多久?立秋什麼時候到來?人們都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什麼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到來,但是為何人們有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立秋還分和母秋嗎?越是炎熱天氣,我們就越希望那種秋高氣爽的天氣到來。
  • 7號立秋,俗語「公秋涼爽爽,母秋熱辣辣」,今年還要熱多久?
    每年8月7~9日交節,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135°,「曆書」有雲「鬥指東南時維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秋者,谷熟也」!立秋也是民間「四時八節」之一,全國多地也有許多流傳下的習俗!俗語「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啃秋之外,也有曬秋,用以表現風土民情,反映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
    導讀: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在三伏中又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是最熱的一段時間。如今中伏已經到了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就要進入8月份了。
  • 2019年立秋是幾號?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立秋後熱嗎
    正值2019年中伏,北方溫度也在35度上下徘徊,南方更是超越37度,更有甚者達到39度,地面溫度40度以上,在全國高溫橙色預警之下,找個涼快的話題,談談立秋吧,因為老輩人講:立了秋,把扇丟,「立秋之日涼風至」,所以大家在酷熱難耐之時,說起立秋之日,就像孩子們盼望過年一樣,心裡終於有了個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