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課堂丨 孔子為什麼要在銀杏樹下講學?

2020-12-16 瀟湘晨報

人文課堂

孔子

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

孔子自二十幾歲起開始辦學,直到73歲病故,從教40餘年,培養了3000多名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

這麼多學生,孔子是在什麼地方給他們上課呢?

孔子授課的地點充滿了自由與浪漫的氣息。他在自家的院落中築了一個土壇,壇前栽有幾棵銀杏樹,他就在樹下帶領學生們邊彈琴邊講課,一起研討學問。

那他為什麼要種銀杏樹,而不是楊樹、柳樹、槐樹呢?

原來,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也就是說爺爺種,孫子吃。

孔子想以銀杏的果實多,預示著弟子滿天下。於是,「杏壇設教」也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個著名典故,今天到曲阜旅遊還能見到後代修築的杏壇。

有趣的是,記錄下孔子「杏壇設教」的人並不是孔子的弟子們,也不是《論語》這本書,而是道家學派的莊子。

《莊子·雜篇·漁父第三十一》說:

「孔子遊於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正是這樣一種弦歌誦讀、師生融洽的學習環境,吸引了許多弟子聚集在孔子周圍。孔子的思想如春雨入土般滋潤著他們的心田,他們又把孔子的思想傳到自己所到之處,儒家學派由此形成。

播講人簡介:

劉冬穎,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古詩詞吟唱的傳播與推廣,出版《詩經八堂課》等多部作品;主持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古典詩詞吟唱的新媒體傳播」。

【來源:央廣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人文課堂丨孔子老師收學費嗎?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跟隨孔子這麼偉大的一個老師學習,有一個問題大家可能會很關心,那就是孔子老師收學費嗎?收費,但是特別便宜!
  • 孔子杏壇講學 四方弟子云集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開始創辦平民教育,收徒講學,以扶正搖搖欲墜的殿堂,改變「禮崩樂壞」的現實。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種民本思想,「有教無類」:不分貧富,不分貴賤,不分老少,不分國籍,兼收並蓄。這一天,孔家小院熱鬧非常,孔子帶領一群青少年壘土築壇,並移來一棵小銀杏樹栽在壇邊。孔子撫摸著銀杏樹說:「銀杏多果,象徵著弟子滿天下。
  • 人文課堂|孔子的個性與氣質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 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論語》中不僅有關於孔子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還有關於他個性氣質的刻畫: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 人文課堂丨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孔子和老子
    人文課堂春秋時期,是周朝原有的分封制度崩潰的時期,所謂「禮崩樂壞」。沒人再遵守原有的統治秩序,也沒人再尊重禮法。君主不像君主,臣下不像臣下,顛三倒四,胡作非為。這其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人才,而最著名的當屬孔子和老子。孔子,名叫孔丘,生於公元前551年。他是商朝王室和宋國君主的後裔,祖上搬遷到魯國。魯國,在西周初期是周公的封地,而周公則是西周政治和禮儀文化的設計者。孔子身高兩米,天資聰明,他從小就努力學習周公的禮法,一心想恢復「上到周王室,下到諸侯國」的秩序。
  • 幾千年前,孔子種下2棵銀杏樹,如今成為愛情象徵,深受情侶歡迎
    幾千年前,孔子種下2棵銀杏樹,如今成為愛情象徵,深受情侶歡迎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國並沒有因此驕傲,也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但是對於這個深秋時節,很多人們並不知道該去哪裡旅遊才好,畢竟有些旅遊景點都已經進入了淡季,而且有些風景區裡面的景色也不是特別的好,但是現在這個時節卻是欣賞銀杏樹的好季節。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銀杏樹都激活,都變成了金燦燦的一片,為遊客們展示著深秋最美的照片,大自然的美景是可以讓我們賞心悅目的,如果再加上一些歷史文化的話,這些歷史氣息可能更加的深入人心。
  • 人文課堂|孔子竟然也有「壞學生」?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孔子曾對他的學生留下了著名的千古一罵:「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他罵的就是在大白天睡覺、曠課的宰予。宰予善於言辭、聰明伶俐。起初,孔子很喜歡這個弟子,以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予暴露出懶惰的毛病。
  • 人文課堂|孔子學琴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 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孔子彈得一手好琴,但他從不滿足。五十歲左右的時候,他特意向著名音樂家師襄子學彈琴。《史記·孔子世家》中的《孔子學琴》,記錄了孔子學琴的過程。
  • 人文課堂|孔子與老子的會面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 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還沒到三十歲,孔子的名聲就漸漸大了起來。有很多人想要拜他為師,他就索性辦了私學。但孔子還想有更大的進步,他想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禮樂。
  • 人文課堂丨孔子為什麼如此醉心音樂
    在孔子所處的時代,「音樂」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必修科目。但孔子對音樂的態度,已經超過了對必修課的重視,而當作是生命的喜悅。  孔子從學習音樂開始,幾乎就是樂器不離身。在各種文獻記載中,我們都能看到孔子彈奏樂器,他會擊磬、鼓瑟、彈琴、唱歌,還會作曲、編曲,更能從理論高度把握音樂。
  • 人文課堂|講究飲食之道的孔子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在平均壽命三十幾歲的春秋時期,孔子能活到七十三歲,已屬高齡了,這與他重視飲食、講究養生之道有關。
  • 人文課堂|孔子真的輕視女性嗎?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 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孔子對女人的一句言論,造成了千年來孔子憎惡女人的印象。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 2500多年前孔子親手種植的兩顆銀杏樹,現已成為情侶們愛情的象徵
    看銀杏樹是一種非常陶冶情操的行為,在漫天金黃的銀杏樹下,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放鬆,畢竟大自然才是我們人才誕生的地方。看著遍地金黃黃的銀杏樹葉,我們會不自覺的陶醉在其中,當我們踏足在這片金黃色的區域中,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賞心悅目。
  • 「孔子大講堂」再續杏壇新篇
    本報訊(記者 張興華 通訊員宋廣新)濃鬱的銀杏樹下,一張條桌前,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他坐著方凳,打著手勢,饒有興趣,侃侃而談,面前幾百名學子聽得津津有味。這種久違的場面深深吸引了孔廟的遊客。近日,在2500年前孔子布道講學的杏壇,由曲阜師範大學打造的系列高端學術講座「孔子大講堂」隆重開講。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教授做了題為《〈論語〉的德行倫理體系》首場講座。陳來教授從德、孝、忠信、仁與知勇、知禮、好學、君子7個方面對《論語》的德行倫理體系進行了全面而概要性的闡述。
  • 孔子講學圖
    郭雲鵬 韓振 孟繼新 《孔子講學圖》,絹本,縱長167.5釐米,橫長95釐米,工筆重彩。圖中所繪,山巒重疊,樹木叢生,流泉飛瀑,景色宜人。孔子端坐於半山腰的石臺之上,手執如意,作講學狀。孔子上方有古松參天,右有杏花綻放,身旁有四弟子侍立。
  • "孔子大講堂"曲阜孔廟杏壇開講 再現傳統講學遺風
    曲阜師範大學主辦的「孔子大講堂」在曲阜孔廟杏壇開講。曲阜孔廟杏壇再現傳統儒學講學遺風。4月13日,在2500年前孔子布道講學的杏壇,由曲阜師範大學打造的系列高端學術講座「孔子大講堂」隆重開講,孔子故裡再現傳統儒學講學遺風,儒學大家杏壇講學再續新篇。  13日下午,「孔子大講堂」開講儀式上,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教授做了題為《<論語>的德行倫理體系》首場講座。曲阜師範大學校長戚萬學為陳來教授頒發了特聘教授聘書,並主持開講儀式。
  • 孔子講學的故事-中新網
    孔子講學的故事   孔子帶著他的幾名學生出外講學這一天,孔子一行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們在一片樹蔭下休息,正準備吃點乾糧、喝點水,不料,孔子的馬掙脫了韁繩,跑到莊稼地裡去吃了人家的麥苗。一個農夫上前抓住馬嚼子,將馬扣下了。  子貢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一貫能言善辯。他憑著不凡的口才,自告奮勇地上前去企圖說服那個農夫,爭取和解。可是,他說話文縐縐,滿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將大道理講了一串又一串,儘管費盡口舌,可農夫就是聽不進去。
  • 人文課堂|孔子的身世之謎——孔父孔母的故事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 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關於孔子的母親接受孔父求婚一事,《孔子家語》記載得頗為詳細:顏家有三個女兒,最小的一個叫徵在。
  • 人文課堂|孔子的生態理念——多識草木鳥獸,尊重自然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孔子創辦私學,經常帶領眾弟子徜徉於山水之間,在大自然的懷抱裡培養美感、增長知識、抒情言志。一次,孔子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等弟子暢談理想。
  • 人文課堂|孔子的身世之謎——孔父叔梁紇的英勇事跡
    人文課堂孔子他是光芒萬丈的至聖先師,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個真實灑脫的人,《冬穎老師講孔子》還原一個豐富又充滿魅力的孔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冬穎老師講孔子》, 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武功十分了得,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他的勇敢被記錄在正史中。《左傳》裡記載了他的英勇事跡。
  • 孔子以一介布衣,名垂千古,杏壇講學實功在千秋
    縱橫六經一事,在周敬王37年,魯哀公12年,西元前483年,孔子這時候69歲。從衛國來到魯國的孔子。雖然魯哀公與季康子兩人很熱烈歡迎孔子回國,並以國老之尊來禮遇,可惜的是終究沒有重用孔子。不過這個時候的孔子也不求出仕為官了,在他人生最後的幾年歲月裡,在杏壇上為眾弟子們講學,為文化的弘揚和傳承文化做出了極大貢獻。在孔子講學的期間,同時並序書、傳禮、刪詩、正樂、修春秋、制孝經,尤其贊周易(註解易經),總共作了十種註解,謂之十翼。共有繫辭上、下傳,乾卦、坤卦的文言,序卦傳、說卦傳、六十四卦的彖傳、象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