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爬山嗎?」毫無疑問成了這個夏天最火的梗,因起源自最近爆紅的網劇《隱秘的角落》。觀眾在感慨劇情的同時,相約爬山的梗也刷爆了朋友圈。
說到山,許多人都喜歡那種高聳入雲且名聲在外的山,對於名氣不是很大的山來說,就算有很值得欣賞的景色,也容易被人們淡忘。洛陽高山峻岭何其多,有些山著實是很低調,不過就算是低調也遮蓋不了它們的秀美壯麗。
一起爬山嗎?和我一起探尋洛陽隱秘的山峰!
嵩縣九皋山
作為嵩縣、伊川、汝陽三縣的界山,九皋山可與泰山、黃山等文化名山媲美,不僅留下了大禹、武皇、劉秀、李自成的傳說,還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前來遊玩賞景,吟詩作賦。其中,家喻戶曉的句子當數《詩經·小雅·鶴鳴》中「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然,許多人也喜歡李太白那「欲臥鳴皋絕世塵」的灑脫。
立於高地環視,滿目蒼翠,山路蜿蜒,與藍天相接;極目遠眺,山下村莊與良田相映,仿佛身處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向更高處行走,至頂遠望,山峰綿延的遠處,一塊「藍寶石」閃著光,那便是陸渾湖。
山水遙相呼應,身處山巔的您恍然明白,為何那麼多王侯將相、文人墨客會為九皋美景所傾倒。
偃師虎頭山
虎頭山生態公園位於偃師市區北2公裡處,依託虎頭山而建,因山形似虎頭而得名。
站在虎頭主入口廣場向山上望去,虎頭山綠樹成蔭,登山道沿山脊蜿蜒而上,亭臺、長廊點綴山間,遠遠望去仿佛一幅秀美的畫卷。
沿虎頭廣場往裡走,就可以開啟您的登山之旅了。記者沿路上山,一路上春風拂面,多彩的花朵綻放在道路兩旁,飛鳥在耳畔盤旋歌唱,良好的自然環境讓人心情愉悅。
據了解,曾經的虎頭山光禿禿的,像極了老虎的毛色,而今經過多年綠化、修建提升,已成為集健身、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開放公園。記者發現園中除了建有公園廣場、環山公路、登山道、休閒長廊等設施,還建有多處造型別致的涼亭供遊人休憩。
據了解,虎頭山海拔不高,僅有500餘米,每天都有許多人在此休閒健身。
登上山頂,由於山頂周圍比較空曠,臨風遠眺,東側菊花山和西側首陽山盡收眼底,偃師的城市風貌一覽無餘。如果是天氣晴好的夜晚,站在山頂俯瞰城市夜景,那種美更讓人難以忘懷。
吉利區萬佛山
萬佛山盤山公路穿越了萬佛山森林公園、萬佛山石窟、柴河水庫及鄭莊水庫等自然、人文景觀,沿途自然風景秀麗,人文景觀豐富,特別適合休閒遊。每逢雙休日,來此遊玩、賞景的人不少。
來到萬佛山,當然不能錯過萬佛山石窟。
萬佛山石窟位于吉利區柴河村北部的山上,依山崖而建,開鑿於北魏時期,現存石窟5座,上寺院有石窟3座,分別為大佛龕、蓮花洞和雙窟;下寺院有神遊洞和鑼鼓洞。窟內造像以三世佛為主,並有多幅禮佛圖和飛天圖。
萬佛山石窟中最大的一尊造像在上寺院的大佛龕中。主尊大佛面向東,高約5米,雙臂殘損,赤足立於蓮花座上,高髻寬面,神態安然,二菩薩分立兩旁,殘高均約1米。大佛龕東側為蓮花洞,其中造像有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坐佛等。萬佛山石窟各類精妙絕倫的佛像雕刻、豐富的藝術想像和精湛的雕刻技法,可謂中國美術史上的奇觀。
偃師牛心山
牛心山位於偃師市大口鄉山張村。牛心山的得名,主要是因為山上有一塊赭石,與牛心「形色俱似」。但是關於牛心山的來歷,一直有一個神話故事:道教祖師與觀音大士鬥法。
據說,當年這裡有座形似牛背的山,風景非常秀麗,祖師與觀音都想在此修行,最終觀音以計勝出。祖師憤憤離開後,跟隨祖師的護法神王靈官卻不願吃這個啞巴虧。他離開時,腳下暗暗使勁,咚咚幾步,把山上原來高高的「牛背」跺低了,「牛心」也被震了出來。如今山頂還有一塊突起的石頭,像牛心似的,人們便把這山稱為牛心山。
從山腰處往山頂爬,大約需要40分鐘的時間。青石為路,山不算險峻,可想登頂也很費力。沿陡峭的石階向上,先到達第一道山門,再向上通過三道陡梯,可到達山頂,寺廟便映入眼帘。
這座寺叫洪江寺。寺廟的門自古大多朝南,洪江寺卻是個例外,寺門朝北。沿陡峭石梯拾級而上,可見第一道山門有橫石匾,寫著「頭天門」。
寺的南側有一座亭子,也是下山路上要經過的地方,亭子看著不遠,想要過去也並不容易。站在亭子處,可覽群山綿延。山風吹來,十分涼爽,在這裡看景,你會覺得這趟牛心山之行絕對值得。
新安始祖山
始祖山風景區位於洛陽市新安縣北西沃鄉境內。集名山、秀水、古蹟、溶洞、峽谷為一體的始祖山猶如鑲嵌在萬山湖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她一面連山,三面環水,是小浪底庫區最大的半島,周圍水域面積達168平方公裡。
登臨山顛,極目遠眺,群山疊翠,煙雲縹緲。聞名遐爾、氣勢磅礴的小浪底水庫截流後,在此形成最大的北國水鄉畫卷盡收眼底。
在萬山湖中心碼頭可坐船觀賞庫區美景,有小浪底、黃河三峽、周邊遊等多個選擇,收費價格為30元到120元不等,快艇滿5人起步,遊艇滿15人起步。登上遊艇,一面連山,三面環水的始祖山猶如鑲嵌在萬山湖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呈現出水天一色的勝景,始祖山風光旖旎,萬山湖靜美如畫,堪稱「北方千島湖」。
汝陽鳳凰山
作為汝陽縣的後花園,隨著鳳凰山森林公園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和一系列提升工程的實施,如今是路暢景美綠意濃,花香雲白空氣新,給人們提供了休閒遊玩的好去處,綠色氧吧為汝陽縣輸入了源源不斷的清新空氣,滋養著汝陽縣。漫步在鳳凰山森林公園之中,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令人賞心悅目。
在今年的鳳凰山森林公園綠化提升項目以原有綠色為底色的前提下,依照「增花添彩,消滅黃土裸露」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一期綠化提升工程總投資500餘萬元,按照適地適樹、豐富生物多樣性的要求,以鄉土樹種為主,注重植物的空間配置和季節變化,突出自然景觀和生態功能,營建樹種豐富、自然協調的開放性公園綠地。重點打造櫻花廊、碧桃谷、梅花園和彩葉帶,同時對黃土裸露地區進行了增綠補綠。共栽植1000棵櫻花樹、260棵桃樹、各類梅花360棵、五角楓600棵、常青藤20萬株和紅葉石楠60萬株。
宜陽錦屏山
錦屏山位於宜陽縣城南,東西長兩三公裡,有十二峰巒,因迤邐似錦繡畫屏而得名,賜名者是武則天。相傳呂洞賓曾在這裡修道,邵雍在山下也有家園。直到100多年前,錦屏山還是風景獨好,吸引著許多人到此修道、題詠。如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江蘇人鄭鑾到宜陽任知縣時,曾賦詩一首:「洛陽山色接宜陽,夾道峰巒峙兩行。行到宜陽山更好,錦屏十二列青蒼。」
錦屏山十二峰各有其名,除最高的玉柱峰外,還有次高的文筆峰以及桃花峰、煙霞峰、老人峰、奎壁峰、香山峰、夕照峰等。據粗略統計,自唐至清,有40多位詩人來到這裡,留下讚美錦屏山的詩詞歌賦60多首。藉助這些文字,我們可以再現這座名山的昔日勝景。錦屏山景色秀麗,爬到山巔,俯瞰白雲與洛水連接處的美麗縣城。
爬山累了,可以到山下的錦屏湖歇歇,錦屏湖碧波蕩漾,像鑲嵌在縣城裡的一顆明珠,讓宜陽這座北方水城變得更加美麗。
東首陽山商伯夷叔齊碑
偃師首陽山
首陽山,取「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意,它海拔359.1米,為偃師境內邙山的最高峰。縱觀數千年的華夏文明,此山在歷史上的名聲卻遠遠超過了它的實際高度。它之所以能聞名天下,是因為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曾在此採薇並最終絕食而死。
自古以來,關於首陽山的詩詞歌賦很多,《詩經·採苓》中就有「採苓採苓,首陽之巔」之句,唐代徐夤(音yín)也說「首陽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壺吊伯夷」,可見古時這裡的自然風光之美。
攀上首陽山頂,北望,滔滔黃河奔流東去,舒緩從容;南眺,中嶽嵩山逶迤蜿蜒,洛水如練;西瞻,伊闕朦朧,古都依稀。環視山腳,沃野青翠,充滿著盎然生機。(策劃:馬佳佳 圖片來源洛陽網、洛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