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競起的邦國時代,華夏大地正發生著急劇動蕩的社會大變革。公元兩千年前左右,數百年異彩紛呈的中原周邊文化都先後走向衰落,導致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了以中原文化為依託,覆蓋廣大地域的核心文化,在極短的時間內吸收各地的文明因素迅速崛起。
中原地區
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上世紀50年代末,河南偃師二里頭村民不知道,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看似普通的村莊下竟然埋藏著中華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9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這裡曾是中國第一個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在這裡上演過夏的繁榮和夏、商、周三代王朝更迭的壯闊史詩。
二里頭遺址
如果說良渚、陶寺和石峁都是國家的話,那麼它們跟二里頭這種國家肯定不是一個概念,這些都是絕大多數學者都公認的,如果說周邊那些屬於初始國家,原始國家的話,那麼二里頭就是一種廣域王權國家,是可以掌控光大區域的王權比較興盛的一個國家,所以也可以叫它國上之國。
河南二里頭遺址出土的七孔玉刀
我們說中華民族從多元到一體的這麼一個過程,如果來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波瀾壯闊的邦國時代是滿天星鬥,那麼由於一個大的政體存在就可以導致滿天星鬥轉化為月明星稀,一輪明月就出來了,使得它周圍的星鬥變得黯淡起來,而這個所謂的明月就是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陶器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初期一件名為何尊的青銅器上,其銘文將包括偃師在內的洛陽平原稱為中國,意為天下之中,將滿天星鬥到多元一體,中國文明開始從多元無序經過百川歸海走向多元一體化。儘管對邦國時代興衰變遷的探索還遠未完成,但一個中國之前的中國,已經逐漸清晰了起來,浩瀚的宇宙和黃沙中被風吹起一角的遠古遺蹟,共同講訴著我們波瀾壯闊的歷史與未來。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
我是愛看歷史的小王,一名歷史愛好者,希望能夠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讀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個關注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