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瓷器,都有什麼特點?

2020-12-01 海峰說歷史

秘色瓷碗,唐,高7.1cm,口徑25cm,底徑10.5cm。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敞口,折沿,收腹,平底,底部留墊燒痕。造型簡潔,通體素麵無紋,釉質勻淨,肥潤晶瑩,深沉雅致。外壁不黏貼著出土時的包裝殘紙,尚存唐代仕女形象。此碗是法門寺地宮出土帳冊中明確記載的「秘色瓷」

哥窯葵口盤,宋,高3.5cm,口徑15.5cm,底徑4.8cm。六瓣葵花口,淺弧腹,大平底,小圈足。青灰色釉,釉面厚潤如脂,滿布「金絲鐵線」般開片紋,片深淺不一,如織如網,釉中氣泡「聚沫攢珠」,紫口鐵足,是宋代哥窯的精細之作。

官窯菱花形洗,宋,高2cm,口徑12cm,底徑9cm。口菱花形,銅鑲口,平底。通體施米黃色釉,底有五細小支釘痕。釉層肥厚潤澤,開片滿布,為官窯精品

哥窯貫耳瓶,宋,高11.5cm,底徑4cm。雙貫耳,長頸,鼓腹,圈足。通體施釉,肥厚瑩潤,呈現出哥釉典型的金絲鐵線開片,造型小巧端莊,古樸敦厚,精美可愛,十分珍貴。

相關焦點

  • 宋代瓷器五大名窯誤區「哥窯」
    瓷器收藏由來已久,收藏圈以及收藏愛好者最熟悉的宋瓷「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耳熟能詳,如今網絡信息發達,也可以說婦孺皆知的名品。「哥」的由來出自於蒙古語,按著常理「哥哥」既然是由蒙古語和漢化而來,那麼「哥哥窯」瓷器出現,也就不會早於南宋,更不會出現在北宋「五大名窯」之列。任何事物由來應該是有根有源,歷史記載雖然有些水分,但不會是憑空出現。比如說我們今天最為普遍知道用的詞彙;咖啡,巧克力,麥克風等等之類,都是外來融合發展演化效應出來的。
  • 宋代五大名窯——哥窯
    哥窯是文獻中記載的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歷來受到收藏家、鑑賞家、考古學家等專家學者的重視和關注,對哥窯的課題研究從未間斷且方興未艾。哥窯瓷器非常珍貴,據統計,全世界館藏的哥窯大約有一百餘件,遠少於元青花的館藏數量。
  • 哥窯窯址何在?懸而未決,為何還能名列宋代五大名窯
    哥窯卻由於流傳下來的文獻資料以及瓷器太過複雜,包括窯址說法不一,因此在考古學界備受爭議。而完整流傳下來的、在文本上有過記載的哥窯瓷器,總共不過300件左右,它的珍貴程度可見一斑。一更將從哥窯的歷史背景與弟窯的異同以及哥窯瓷器的藝術特徵等出發,來聊聊哥窯窯址不清,為何還能位列宋代五大名窯?
  • 揭秘宋代五大名窯瓷器窯址 哥窯在哪至今仍是謎(圖)
    宋哥窯魚耳爐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藝,典雅端莊的造型,精美絕倫的釉色,成為歷代帝王、文人士大夫的賞玩之物。但是很少有人關心並了解其確切產地,因此這五大名窯的窯址,在我國陶瓷史上一直撲朔迷離,以致留下許多令人費解的難題。直至葉麟趾先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首先指明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澗磁村」,五大名窯的奧秘才初露端倪。
  • 宋代五大瓷器名窯--哥窯,金絲鐵線藏品少,拍賣會上卻備受冷落
    哥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但是因為另外極為的名氣極大,所以哥窯在今天的名氣就顯得有一點點尷尬,但是毫無否認的是哥窯瓷器,在宋代的瓷器中乃至於整個陶瓷的歷史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的哥窯的瓷器的數量不多,外加上流落於民間的藏品,粗略估計一共300件不到,宋代的哥窯和官窯及汝窯一樣,沒有找到明確的舊址,既沒在《天工開物》記載的地區—浙江省龍泉縣覓到遺址和殘片,也不見於宋皇室陵寢的隨葬品中(宋陵多早被盜,故歷史上有無,不詳,此類情況與汝、官窯瓷器相同)。故至今還難以從考古角度尋找科學的佐證材料。
  • 如何區分宋代五大名窯?
    在宋代,隨著瓷器制藝的發展,有著享譽世界的五大名瓷,至今雖然留存不多,但是每一件藏品都是價值連城。因為宋代商品經濟和社會貿易極為繁榮,瓷窯遍布全國各地,目前在全國19個省170多個縣市發現宋代瓷窯窯址1000多處,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當時的五大名窯。宋代五大名窯之說,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鈞窯,亦甚可貴。"
  • 宋代五大名窯
    ,因此汝窯瓷器因其「官窯」身份及存世稀少而身價倍增,成為宋代五大名窯中最名貴的瓷器。根據這個線索,上海博物館率先派工作人員前往此區域進行多次調查,採集到標本及窯具40餘件,並於1987年10月出版《汝窯的發現》,確定了清涼寺窯即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汝官窯。
  • 我國古代陶瓷的五大名窯指哪些,都有什麼特點,了解一下吧
    我國從古自今都著瓷器之國的美譽,到了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從當時歷史條件下講:無論從質地,工藝,技術還是美感可以說已達到了瓷器頂峰。,也出現了一批珍貴的瓷器藝術品,其中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這五種,被後人讚譽為宋代五大名窯,也是中國五大名窯。
  • 被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瓷器,產自宋代五大名窯的哪一個?
    到清代,甚至連乾隆皇帝都曾賦詩:白玉金邊素瓷胎,雕龍描鳳巧安排;玲瓏剔透萬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乾隆皇帝詩中所述的就是中國瓷器藝術之美。其實,中國歷代都有瓷器的身影,只是學者普遍認為在宋代之前,瓷器都是偏向追求實用而並非追求極致藝術。
  • 聊聊宋代五大名窯
    瓷器在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從泥土中創造了品類眾多的精良瓷器,其中話題討論度最高的當屬——宋代「五大名窯」。那麼,什麼是「五大名窯」?為什麼是這五個?「五大名窯」,分別叫汝、官、哥、鈞、定。不好記?
  • 五大名窯瓷器市場價值
    ▲「這裡是收藏品的聚集地」   五大名窯是指中國宋朝建立的五個燒制瓷器的大窯。它們分別是:官窯、汝窯 、鈞窯 、 定窯、哥窯。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   一、官窯
  • 收藏界的頂峰:北宋五大名窯都有哪些特點
    眾所周知,宋代五大名窯中國五大名窯是正式開創了燒制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事實上,在宋朝以前中國的燒制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絕大多數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種類,所以說,五大名窯的到來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的到來。
  • 宋代五大名窯精品瓷器系列,為何能價值連城
    、哥窯、汝窯、定窯、鈞窯、五個窯口產品為有名,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
  • 龍泉窯為什麼不在宋代五大名窯之中?
    約從 12 世紀始,龍泉窯的產品就在外銷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深受東亞諸國民眾的喜愛,同時又是從中國南海到環印度洋貿易圈各國最喜愛的產品,在大航海時期以前是外銷瓷器中最受珍視的,也是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品類。成為研究世界文明史的重要資料。所以龍泉窯是在當時最具盛名的中國瓷器品種之一,可以說與景德鎮青花瓷齊名。
  • 宋代神秘的哥窯瓷器
    宋代五大名窯中以哥窯最神秘,因其窯址至今不能確定。汝、定、鈞窯,皆以地名命名,哥窯的「哥」,令人費解。宋代典籍中最初出現的是「哥哥窯」,而不見哥窯之說,是其為不解之謎的一大原因。據明代《浙江通志》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自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都已燒瓷為生,「粹美冠絕當世」。哥哥生一所掌的,便是哥窯,弟弟的則是名窯龍泉窯。傳說動人,此後逐步演化,衍生出種種故事。如弟弟妒忌兄長的瓷器精美,惡意往新出爐的瓷器上澆冷水,造成冰裂紋反成特色。以往一直認為哥窯應在處州(今浙江麗水附近)。
  • 借央視國家寶藏熱播,談談我國的五大名窯及各自瓷器的特點
    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鈞窯,亦甚可貴。」由於柴窯至今未發現窯址,又無實物,因此通常將鈞窯列入,與汝、官、哥、定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汝窯位於河南少寶豐縣,北宋時屬汝州管轄。汝窯的燒造時間不長,僅從宋哲宗到宋徽宗時期,只有20餘年。
  • 哥窯文物價值幾何?「五大名窯」中謎團最多
    哥窯文物,價值幾何  「五大名窯」中謎團最多  近幾年,拍賣市場上的康雍乾瓷器一次次地拍出天價,人們對青花、粉彩、鬥彩等瓷器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但宋代瓷器卻少有現身拍賣行,一是因為大量新藏家的審美標準轉向了豔俗與富貴,二是因為宋瓷稀少,位列宋代五大名窯的哥窯瓷就更是少之又少
  • 帶您深入了解宋代「五大名窯」
    宋代五大名窯,即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的說法,主要來自明代《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這句記載。中國的瓷器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同一個朝代的不同皇帝的年代,也有不同的區分。而宋代是瓷器的巔峰時期,而宋代的五大名窯幾乎成了宋瓷的代言詞。
  • 宋代的「五大名窯」瓷器,流傳至今價值非凡!您有收藏嗎?
    當時,制瓷業空前繁榮,大江南北名窯迭起。 現今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布於全國170個縣,其中北宋窯址的就有130個縣,約佔總數的75%。 其中,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更是宋代的「五大名窯」,流傳至今的瓷器價值連城。
  • 宋代五大名窯瓷器特徵及鑑定要領
    宋代的單色釉瓷取得了很大成就,名窯遍布全國,其中最著名的為:「汝、鈞、官、哥、定」。以下詳細介紹五大名窯瓷器特徵及鑑定要領。釉層透明和不透明的均有。釉青一般都呈一種內蘊的木光。開片是汝窯的一個重要特點,無紋片的很少。紋片深淺長短交錯排列,密而不亂。器物尺寸都很小,造型以盤、碟、洗為多,其中橢圓四足盆是汝窯的特有造型。汝窯的燒制時間很短,存世品不足百件,非常珍貴。從明宣德開始有仿製品出現,清初雍正已能仿得相當好,近年河南省也有新仿汝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