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邦動力網訊】12月29日消息,億邦動力網最新獲悉,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三部門聯合印發《電子商務「十三五」規劃》。規劃明確了到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40萬億元、網絡零售總額10萬億元、相關從業者5000萬人三大發展目標。
規劃明確主要任務:1、加快電子商務提質升級;2、推進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3、發展電子商務要素市場;4、完善電子商務民生服務體系;5、優化電子商務治理環境。
圍繞基礎設施、新興產業、要素市場、新秩序等4方面工作,規劃部署了17項重點行動:
(一)電子商務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1.電子商務綜合管理平臺建設行動
2.電子商務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行動
3.電子商務商業信息服務平臺發展行動
(二)新模式與新業態培育工作
4.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行動
5.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行動
6.社交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行動
7.電子商務促進縣域經濟行動
8.「電商扶貧」專項行動
(三)電子商務要素市場發展工作
9.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創新行動
10.電子商務科技創新行動
11.電子商務人才體系建設行動
12.電子商務產業載體發展行動
13.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建設行動
(四)電子商務新秩序創建工作
14.電子商務規制創新行動
15.電子商務市場治理行動
16.網絡交易安全保障行動
17.綠色電子商務行動
行內人都知道,任何一部《規劃》,在出臺之前會反覆論證和徵求所有相關部委意見,是反映政府在接下來的4-5年的總體政策態度。那麼《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透露出了哪些重要政策信號呢?億邦動力研究院重磅解讀如下:
一、開篇三句話定調「電子商務」
規劃開篇第一句就是:「電子商務是網絡化的新型經濟活動」,這句話實際上是繼承電子商務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再次重申電子商務絕對不是狹義的網上賣東西,所有利用網際網路、通訊網絡甚至企業區域網的經濟活動都在電子商務範圍之內,網絡化的生產、流通與消費行為,均是電子商務活動。
第二句話:「(電子商務)是推動「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力量」,強調了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之間密不可分、互為因果的關係,比如,網際網路+國民經濟各細分行業後形成的新業態,就是電子商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何種形態的電子商務產業也可統稱為網絡化產業。
第三句話:「(電子商務)是新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經濟新常態需要新動力」,新經濟是經濟增長的關鍵,電子商務又是新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應該能看出,十三五期間,電子商務已經從新生弱小事物發展成年,在國民經濟發展舞臺上正式成為主角。
二、毫不避諱「電子商務」發展給政府治理帶來的挑戰
直接提出了政府關心的三個主要挑戰,一是大城市和縣域發展不平衡怎麼辦?二是大電商之間不正當競爭,電商和傳統產業之間利益衝突怎麼辦?三是現有國際國內法規不足以管好電子商務,還不夠服務好電子商務怎麼辦?
三、點出了電子商務接下來的宏觀機遇
電子商務在宏觀層面的三大發展機遇,政策會持續看重電子商務,釋放紅利,許多財政投入將與電子商務有關係。一是國家把電子商務與「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製造業強國戰略」「網際網路+」等國家重大戰略聯繫在一起;二是把電子商務與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型緊密關係到了一起;三是認同技術發展會持續推動電子商務跑出新場景。
另外,判斷了全球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機遇——「全球電子商務進入全面發展和聯動發展疊加的新時期,世界各國電子商務均表現出積極增長勢頭,跨境電子商務貿易與資本合作加速,我國電子商務進入規模發展和引領發展的雙重機遇期。」
四、政府注意到電子商務對經濟發展之外的作用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是要肩負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雙任務的。之前討論電子商務,主要是看重電子商務對經濟轉型及發展的作用。本次規劃對電子商務在社會發展和民生中的作用首次做了系統闡述,電子商務從國民經濟領域全面擴圍到社會發展領域。一是電子商務「雙創」催生規模化就業新領域,廣泛分布在傳統產業與新興業態中的相關從業者達2690萬人。電子商務已成為各類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領域,培養了大量電子商務創業及經理人才,創造了許多新興工作崗位,成為全面促進就業的有力支撐。二是「電商扶貧」開闢「脫貧攻堅」新途徑,2014~2015年,財政部、商務部在256個縣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建設,其中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集中連片貧困縣103個,佔比40.2%。電子商務企業積極探索電子商務村、產業扶貧、創業扶貧、用工扶貧等「電商扶貧」方式。
特別是指導思想提到,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壯大電子商務新動能、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創新電子商務民生事業」為主線,且最後落在了「引導電子商務全面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五、三個「並」顯示接下來政策態度會有所不同
從1995年中國的第一批電子商務網站上線到2015年的二十年時間內,政府對電子商務的政策態度一直是放甚於管,促進甚於規範。《規劃》用了三個「並」,亮出了十三五期間政策態度,就是把電子商務當做「成年人」,既要得到成年人應有的權利,也要承擔成年人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監管及規範問題上,重筆強調:「堅持以新理念引領發展……不斷拓寬電子商務創新發展領域……創新監管方式」。明確了是把電子商務新業態拉回到老制度,還是創新老制度,實現對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的同等適應。
六、目標設置有什麼玄機?
不難看出,在目標設計中,新增了幾個視角。一是立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雙任務設計目標,經濟方面的目標,從十二五期間文件中提到的新動力升級為關鍵動力,且要求電子商務正式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社會發展方面,提出成為「重要平臺」,即「全面覆蓋社會發展各領域,帶動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等社會事業創新發展,電子商務成為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惠及城鄉的重要平臺。」二是立足全球設置目標,要求「發展壯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產業,推動形成全球協作的國際電子商務大市場」,特別是「協作」兩字表明中國無意在全球形成電子商務壟斷優勢,更多是希望與世界各國形成貿易便利、產能互補,互促消費的電子商務協作關係。三是量化指標相對不高,並不是對電子商務發展速度沒信心,是考慮到目標的穩妥性和留有餘地。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首次提出了就業指標,即「電子商務相關從業者超過5000萬人」。
七、「主要任務」其實是政府電子商務發展工作的新框架
政府尤其是承擔國務院具體業務職能的各部委,一般都會在規劃性文件中提出該方面的工作框架。就電子商務而言,十一五(2006-2010)的工作框架是6項內容,即「深化應用、發展服務業、完善支撐環境、鼓勵技術創新、加強市場監管、加大宣傳教育」。本次規劃的框架則是5個方面,即「電子商務提質升級、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電子商務要素市場、電子商務民生服務體系、電子商務市場治理」。兩個五年,既有繼承,更有發展,如10年前,強調的是支撐體系,10年後的今天,已經不僅是要儘可能完善電子商務發展所需的信息、技術、人才支撐,而是要進一步形成電子商務發展的要素市場,要素延伸發展成新的服務產業,並形成市場,且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不可缺少的支撐。
八、「工程」變成了 「行動」且有幾個很特別
十一、十二兩個五年的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都用「重點工程」或重點任務「專欄」來表達政府的具體工作部署,本次規劃為什麼用得是「專項行動」呢?應該說,電子商務已經發展到關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多領域,涉及各級各個政府部門的綜合經濟工作,所以用「行動」能夠更好地滿足新時期政策工作的系統性協同性要求。
《規劃》中有幾個以前鮮見的行動:
如,「綠色電子商務行動」,提出「鼓勵社區及機關單位設置包裹領取場所,建立快遞配送車輛標準,推廣新能源車輛使用,鼓勵利用電子商務創新物流運輸及交通出行方式,依託大數據及共享經濟模式,減少車輛在途時間。支持電子商務平臺建立長效機制,廣泛開展環保消費活動,推動包裝綠色化。支持電子商務包裝標準化和分類回收利用,提高循環利用率。鼓勵再生資源領域電子商務應用,開展面向工業廢品廢料、家庭可回收廢舊物品的在線服務,支持形成區域性或全國性再生資源在線交易平臺。」
又如,「社交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行動」,積極鼓勵社交網絡電子商務模式。鼓勵社交網絡發揮內容、創意及用戶關係優勢,建立連結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支持健康規範的微商發展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電子商務服務,刺激網絡消費持續增長。鼓勵和規範社交網絡營銷創新。鼓勵電子商務企業依託新興的視頻、流媒體、直播等多樣化營銷方式,開展粉絲互動,如實傳遞商品信息,建立健康和諧的社交網絡營銷方式。
還有「電子商務促進縣域經濟行動」,著力點是三個方面,一是建立完善城鄉電子商務服務體系。二是提高城鄉電子商務品牌及企業化經營意識。三是支持連接城鄉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資、休閒農業電商服務體系建設。「電商扶貧」專項行動,著力點是三個方面,一是助力貧困地區依託電子商務對接大市場。二是支持扶貧項目依託電子商務對接扶貧力量。三是支持依託電子商務平臺就業創業實現就地脫貧。
九、正式提出建設電子商務信息基礎設施
把信息基礎設施按建設主體分了三類:
第一類是政府主導的信息基礎設施,在「電子商務綜合管理平臺建設行動」提出優化政務信息系統,加快推動政務信息系統互聯和公共數據共享,統籌推進電子商務相關政務管理平臺建設,依託網際網路技術支撐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實施有效監管,提高電子商務綜合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加快企業電子檔案管理制度及平臺建設。推動建立統一的電子印章系統,形成一體化、傳統印章和電子印章合二為一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單一窗口平臺。建設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監測平臺。建立網絡失信舉報平臺。
第二類是政府推動的「電子商務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行動」,如進一步加強電子商務經濟宏觀統計監測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電子商務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第三類則是完全市場化的信息基礎設施,如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研發數據產品,電子商務產業信息服務等。
十、最容易「八股」的保障措施裡有什麼看點呢?
第一個看點是神秘的「部際協調工作組」,將在促進電子商務發展部際綜合協調工作組的統籌下,協調解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協調政策資源和引導發展方向。
第二個看點是推動電子商務列入各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要求「深入電子商務一線,研判電子商務發展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第三個看點是會繼續通過開展試點破解政策難點,「深入推進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電子商務示範企業等試點工作,多層次、多領域組織試點示範,破解電子商務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
第四個看點是,在「一帶一路」和主要貿易夥伴國等重點範圍積極搭建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體系,推廣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成功做法和經驗。
十一、看《規劃》有幾點燒腦注意
《規劃》其實是從政府工作角度談電商,絕對不是政府在用計劃經濟的思路來設計電子商務發展,而是政府對電子商務市場發展趨勢的一系列研判,並做出的系統政策安排。
《規劃》雖然是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和網信辦三部委聯發,但電子商務所涉及幾十個各相關部委的政策態度都應該會暗藏在其中,需要通過相應文字的輕重用法,體會政策意圖。
《規劃》正式提出了「網絡化產業」,是什麼意思?網絡化產業是區別於產業網絡化(電子商務應用)發展階段而提出的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新目標。網絡化產業是依託網際網路,按照開放、互聯、合作、分享的基本邏輯重組優化現行的消費、流通和生產過程,形成的自組織、生態化的產業體系。網絡化產業也是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標誌,表現為電子商務經營模式融入傳統經濟領域,開創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協調發展局面,全面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電子商務經濟和數字經濟什麼關係?數字經濟是指使用數位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的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電子商務經濟是依託信息網絡,以信息、知識、技術等為主導要素,通過經濟組織方式創新,優化重組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提升經濟運行效率與質量的新型經濟活動。
所以,數字經濟是指「一系列經濟活動」,既包括數字(信息)產品生產製造活動,也包括數位化的流通、消費活動。電子商務經濟主要指「優化重組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活動。如:生產手機屬於數字經濟活動,但不屬於電子商務經濟活動;通過網際網路定製手機,實現網絡化製造則既屬於電子商務經濟活動,又屬於數字經濟活動。綜上,數字經濟包括電子商務經濟。(轉載需註明來自:億邦動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