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的這首詩並不知名,卻發人深思,值得一讀

2020-09-03 慶餘

眾所周知,在現存的古典詩歌中,以南宋詩人陸遊最多,共有9000餘首。然而陸遊的詩歌語言再平易曉暢,在如此浩瀚的數量面前,一般人是難以做到悉數盡知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除了《遊山西村》、《臨安春雨初霽》、《書憤》等名篇外,陸遊還有很多並不知名,卻值得一讀的傑出作品。

譬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讀書》,就是陸遊一首並不知名,卻值得一讀的傑出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它能發人深思,給人以啟迪性的意義。顧名思義,它與讀書有關。關於讀書,陸遊曾在他的另一首詩《冬夜讀書示子聿》中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而《讀書》這首詩的內容,便可以說是陸遊在踐行「少壯工夫老始成」。即通過陸遊在年老時依然堅持苦學的情況,表達一種可貴的讀書精神,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它寫於宋孝宗淳熙四年,也就是公元1177年,當時陸遊已經五十三歲,正漫遊成都。

《讀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即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我歸老隱居的志向也依然不變,我讀書的本意在於黎民百姓。也就是說,陸遊之所以讀書,不是為了科舉及第後的那五鬥米,而是為了黎民百姓能夠過上好的生活。顯然,這在封建時代,是一種可貴的讀書精神。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即因為年歲漸長,燈下讀書時的眼神大不如前了,但我還是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所謂「少壯工夫老始成」,陸遊在年老時仍然堅持苦學,便說明了他對古人做學問持之以恆精神的高度贊同。

雖說如今我們讀書的本意很少有人是和陸遊一樣,但是陸遊那種堅持讀書並無他求的可貴精神,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畢竟很多人讀書抱有了太多功利性的目的。我們說陸遊不僅是南宋著名的詩人,還是一位愛國主義精神的實踐者。其一生致力於為出師北伐獻策,恢復中原之大計而奮鬥。

所以他在年老之時,眼神不好的情況下,也依然堅持讀書,便是為了早日能夠實現心中的遠大抱負。如此一來,陸遊的這首詩就變得熱情橫溢,恢宏雄放了起來。同時它也有沉鬱悲壯的一面,因為大好年華都耗費在了書齋中,最後只能留下莫大的遺憾「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縱觀陸遊的這首詩,雖說它的語言很通俗,但是卻傳達出了一種真摯而美好的情感,即為黎明百姓讀書而並無他求的可貴精神。事實上,陸遊做官的那些年裡,堅持「重賜蠲放,廣行賑恤」,建議「減輕賦稅、懲貪抑豪」、「繕修兵備、搜拔人才」,深得各地百姓的愛戴。所以總的來說,陸遊的這首詩並不知名,卻發人深思,值得一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陸遊的這首詩,通篇就像大白話,卻是值得一讀的千古佳作!
    所以我們現在讀古代詩人的詩,其實便是和他們在進行思想上的交流。當然,我們讀詩也不能局限於所謂的他們的經典詩作,即便是一些冷門的小詩,它也有著值得我們學習的獨特思想。譬如,南宋愛國詩人陸遊的這首《讀書》。他就在詩中講述了他自己讀書的目的。雖然這首詩只有4句,且通篇就像大白話,但陸遊在讀書上的思想,卻具有厚重的社會意義,是令人讚不絕口的。
  • 陸遊這首詩美得令人心醉,賈寶玉讀了都愛不釋手,值得我們一讀!
    其實整部小說裡出現了大量的詩詞,有一些是曹雪芹的原創,有一些則是古詩詞,那麼賈寶玉就讀了陸遊的《村居書喜》很是喜歡,並且還把身邊的頭號大丫環珍珠的名字改成了襲人,那這襲人二字,便是出自於陸遊的這首詩,可見賈寶玉對這首詩那是愛不釋手,不過也從側面說明,陸遊這首詩的確寫得很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
  • 陸遊這首詩寫的慷慨激揚,一開篇便是不俗,讀了令人熱血沸騰!
    陸遊可以說是南宋時期最為著名的愛國詩人,他一生寫過很多的詩作,大部分的詩作,那都是表達了他的一片愛國熱情,這也正是陸遊,所傳遞給我們的價值觀,讓我們懂得什麼是國,怎樣去愛國。每次讀陸遊的那些詩句,總是能夠被他的那一片赤誠所感動,這也正是詩人的偉大之處。
  • 杜牧的這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卻是發人深思的傳世佳作
    杜牧的這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卻是發人深思的傳世佳作來源:醉美宋詞 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是古典詩歌裡較為特殊同時又較為重要的一類。寫這類詩的作者,通常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有「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他們把批判現實,抨擊弊政、陋習放在主要位置。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張謂的「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張俞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等。
  • 陸遊的詩總有一首能夠打動你,尤其是這首詠梅詩,值得一讀再讀!
    南宋時期的詩壇同樣很活躍,特別是其中的陸遊,一生寫了將近9000多首詩,而且大部分都是名篇佳作,雖然後世評價家對於宋朝的詩一直是持批評的態度,認為這一時期的作品太過於偏向哲理,沒有了唐詩的韻味。詩歌無論是抒情,還是充滿了哲理,那都只是表現手法不同而已,但是對於人生的探討,則是完全一樣,然而陸遊的詩又是別具一格,雖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充滿了哲理,不過有一些卻是同樣很抒情,尤其是這首《梅花絕句二首·其一》,那說法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寫得如詩如畫,同時也是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韻味。
  • 杜牧的這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卻是發人深思的傳世佳作!
    寫這類詩的作者,通常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有「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他們把批判現實,抨擊弊政、陋習放在主要位置。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張謂的「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張俞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隱者一絕》,便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筆下一首批判不公道的封建社會制度的詩作。
  • 陸遊很有趣的一首詩,桀驁不馴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值得一讀
    陸遊是中興四大家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排在了楊萬裡和範成大前面,他也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而且他的詩大多充滿了憂愁,體現了詩人的愛國熱情。雖然我們距離詩人生活的時代很遙遠,可是從他的身上,我們感受到古代知識分子的這家國情懷,這也正是他會受到人們尊敬的原因。即使是處於彌留之際,那也是從來沒有忘記過國家,還寫下了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示兒》一詩,告訴了子孫後代,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不要忘記使命。
  • 73歲的陸遊回想年輕時的經歷,寫下的這首詩氣勢磅礴,值得一讀
    陸遊是一位悲情詩人,儘管他有著遠大的人生志向,渴望去到戰場建功立業,可是最終他所有的理想全部都化為了泡影,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他的理念與南宋朝廷不同,對於陸遊來說他是渴望去建功立業,成就一番事業,去實現人生理想,但是在現實中南宋朝廷則是不願意與北方的金國發生正面衝突,只要守住南方就行,照樣可以過醉生夢死的生活。這種理念上的不和,也使得陸遊一輩子過得很悲苦,始終是鬱郁不得志。
  • 陸遊作品中經典的一首詩,句句都有大智慧,值得你讀一讀!
    句句都有大智慧,值得你讀一讀!所以陸遊的家學源遠流長,而陸遊對其子女的要求也非常嚴苛。陸遊送了一首詩給他的兒子,詩的名字叫做《冬夜讀書示子聿》,詩的內容相信廣大小夥伴都很熟悉。  而這首詩裡有著一個父親對子女的諄諄教導和熱切的期望。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的看一下這首詩。
  • 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那不要氣餒讀一讀陸遊這首詩,沒有過不去的坎
    那說起文學作品裡最有力量的作品,個人認為是陸遊的《遊山西村》,這首詩雖然看似寫得很一般,但是詩人同樣的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全部的融入進了這首詩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不僅很抒情,同時還充滿了人生哲理,只要讀懂了這樣的作品,那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會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收穫。
  • 陸遊晚年專門給兒子寫了一首詩,通篇都在講大道理,值得我們一讀
    陸遊寫這首詩時已經一位耄耋老人,當時他的小兒子陸聿才二十一歲,為了讓他能夠做了學問,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於是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詩作,以此來告訴兒子,應該如何去做學問,怎麼樣才能夠把書讀透。整首詩寫得很優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我們讀這樣的作品,其實只要按照詩人所寫的方式來做學問,同樣也能夠做好,也能夠把書讀好。
  • 陸遊不知名的詩,被模仿成經典,一句「一枝紅杏出牆來」太經典
    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卻不只是借鑑,而是實打實的抄襲,抄襲的還不是別人,正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只能說這位名叫葉紹翁的後生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了。葉紹翁,號靖逸,是南宋中期的詩人,一生做過一些小官,存詩40多首,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這首由陸遊詩脫胎而來的《遊園不值》。
  • 陸遊的這首詩,描寫的非常直白,卻是道出了人生最大的遺憾!
    那麼他的詩作讀起來了,也是朗朗上口,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陸遊的一生,可以說是悲痛的一生,當時的南宋偏愛一隅,根本沒有想過要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以陸遊為主的文人士大夫,卻是一直有一個心願,那就是要收復北方的失地,重新恢復大宋王朝的榮光。可南宋朝廷,從來也沒有想過要去收復,只是呆在南方,依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 人生低谷時靜心讀一讀陸遊的這首詩,相信你可以尋找到新的力量!
    人生低谷時靜心讀一讀陸遊的這首詩,相信你可以尋找到新的力量!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有人放棄,有人不甘心失敗,重頭再來。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每一段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在漫漫人生裡,遇到了再大的困難,那也要咬牙堅持下去。
  • 落魄時不妨讀一讀陸遊的這首詩,相信能夠從中尋找到新的力量!
    古人的智慧可謂是無窮無盡,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陸遊,他不僅是南宋時期偉大的詩人、詞人、文學家,同時還是一位了不起的愛國者,他同樣的在自己的作品闡述了當人們面對困境時,應當如何去做。例如他就寫過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遊山西村》,在這首詩中,陸遊以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告訴我們,當我們面對苦難時不要放棄,要相信自己,只要勇敢地堅持下去,總有一天能夠度過難關。
  • 遇到挫折時讀一讀陸遊這首詩,一定會有收穫,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如果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真的很難堅持下去,那不妨去讀一讀古人的文章,以及他們的詩詞,相信在裡面能夠遇到更好的自己,也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從而懂得更多的道理。可能有的人會說,大道理誰都懂,的確是這樣,但有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找到引領自己的方向,只要找準了方向,相信沒有任何挫折和困難能夠擊倒自己。
  • 一首網上傳了多年的趣詩,被認為是陸遊寫的,很美卻不適合當眾讀
    多年來網上一直流傳著一首名為《臥春》的趣詩,寫得很有意思,很美卻不適合讀出聲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便認為這是南宋大詩人陸遊所寫。很顯然這是一首雜言詩,它沒什麼格律,也不太對仗。陸遊作為一位詩壇高手,是南宋詩壇的代表人類,其一生共有9000多首詩傳世,其中也不乏一些趣詩、雜詩,比如他為愛貓寫下的數首詩就頗有打油詩的風味。但就算再詼諧,陸遊的詩卻從不出律,從這一點來看這首《臥春》就不會是出自陸遊之手。
  •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著名的哲理詩,值得一讀再讀!
    這部分哲理詩,通常飽含了詩人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譬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等等。本文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涇溪》,便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詩。《涇溪》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如果你現在很落魄,不妨讀一讀陸遊這首詩,相信能夠尋找到力量!
    」,所以讀這樣的作品除了能夠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之外,還有就是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明白更多的道理,使得我們可以有更加強大的勇氣來面對這個社會,以此來減壓自己的精神負擔。不過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另一位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陸遊同樣的表達了這樣的一種感慨,那便是他的《遊山西村》,在這首詩中,陸遊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告訴我們,當我們面對落魄時,對生活感動絕望時,一定不要放棄,只有勇敢地堅持下去,那一定是能夠尋找到新的力量,所以這樣的一首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動我們,也能夠讓人我們從中汲取到更多的養料。
  • 陸遊的一樹梅花一放翁,原來是化用柳宗元的這首詩
    我前幾天在講梅花的文章裡提到陸遊的詩《梅花絕句》,今天讀柳宗元,發現有一首詩的寫法和陸遊那首有點相同,故認為是陸遊借鑑柳宗元之作。陸遊出於官宦世家,書香門第,自己又是賜進士出身,他博覽群書,肯定是讀過柳宗元這首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