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開幕

2020-10-22 人民藝術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2020: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於10月17日上午10:00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下午14:00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教授擔任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修復研究院院長王穎生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教授擔任展覽總監,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理論出版部主任紅梅副教授擔任策展人。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主持開幕儀式

「提名展」在藝術界享有很高的學術聲譽,因為嚴格的遴選標準和參展藝術家在本領域內所取得的傑出成就,使得這一年度提名展不但成為中央美術學院內部推介、展示本學院教師作品的一個品牌展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參展藝術家所在領域藝術發展的新趨勢,從而成為了中央美術學院整體學術形象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策展人紅梅致辭

本屆提名展展出中央美術學院原造型學院院長、油畫系主任馬路教授和原造型學院副院長、雕塑系主任呂品昌教授的新作共計一百餘件。

藝術家馬路致辭

馬路是我國改革開放之後首位公費留德深造並第一個將德國新表現主義風格帶入中國的藝術家,他自己的藝術也在新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等藝術形式的探索中一路走到了現在。本次展覽展出的是馬2010-2020年十年間創作的新作。對於這些新作,馬路拒絕將其貼上「抽象」的標籤,也同樣拋棄了「意象」的歸類,策展人紅梅認為馬路的這批作品並不是完美再現頭腦中的事前構思,而是一種順勢利導發現未知的過程,不到結束,藝術家自己都不知道作品最終的面貌會是怎樣。於是,採用馬路發明「炁象」這個概念來指稱他的藝術,並將「炁象·馬路藝術十年」分為三個學術版塊:那系列(2010-2013)、聽系列(2014-2016)、重疊系列(2017-2020)。那系列是馬路從表現和超現實走向新階段的開始,自此馬路作品的表現對象從對人和社會的思考轉向了人與自然關係的探索。聽系列是那系列的延續,這是一個更加追逐內心感受的過程。重疊系列則是更為綜合的生命體驗,是對自然世界和人的綜合性認知之後的視覺性呈現。

藝術家呂品昌致辭

呂品昌是將中國傳統陶藝進行現代轉型並取得傑出成就的代表性藝術家,從學習研究陶瓷藝術入手,到從事雕塑和公共藝術創作,在不同的材質媒介中穿行,深入研究傳統藝術的現代轉化,更注重思考並實踐中國藝術發展的時代課題,由此形成具有開合張力的藝術觀念,達到得心應手的創作狀態。策展人紅梅用「埴象」這一嶄新的概念來指稱呂品昌近三十年來的陶藝探索和所形成的作品面貌。「埴象」這個概念包含了呂品昌陶藝的三個核心要素:中國的、陶土的、匠心的。並將「埴象:呂品昌藝術三十年」分三個學術版塊:原型·複製(複製系列)、規制·自由(金磚系列、歷史景觀系列、觸摸世界系列、太空計劃系列)、博弈·張力(捆綁的形體系列、璧系列、阿福系列、中國寫意系列)。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指出:中央美術學院的造型學科是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學科,歲經百年,傳統豐厚。幾代藝術名家名師始終堅持與時代同行,與中國社會的滄桑巨變同步,藝術上不斷探索,筆耕不輟,教學上培育人才,傾注心力,為引領和推動中國造型美術的發展及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自2010年開始,學院連續舉辦造型藝術「提名展」,旨在推介在藝術思考、學理研究和語言探索上都達到時代高度並卓成一家的本院教授,通過展示他們的實踐方式與成果,促進當代文化語境下中國造型藝術的發展。學術上的嚴肅性和學理上的嚴謹性是這個展覽的最大特色,體現了中央美院堅守的學術準則。得到本次「提名」的馬路、呂品昌二位教授就是長期堅持學術正道方向,以開闊的文化胸懷融匯中西、入古出新、深研語言、從而實現當代建樹的突出代表。





策展人紅梅考慮到:儘管兩位藝術家的藝術形態不同,一個是繪畫,一個是雕塑和裝置,然而他們卻有著關鍵的共同點,那就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統攝的創作思想。馬路的「天人合一」將繪畫從宣洩主體情緒的窠臼中解放出來,轉而成為個體藝術家的悟道方式;而呂品昌在「反者道之動「的思想統攝下使中國傳統陶藝的現代性走上了與西方現代主義中的陶藝創作截然不同的道路。兩位藝術家在各自領域的探索和所取得的成就不僅僅關乎自身的創作實踐,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一條民族化的中國當代藝術之路。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需要堅持文化自覺並繼續探索藝術上中國話語的建構,在價值判斷和審美判斷上有自己儘可能清醒的認識,才能更為從容地應對新的文化挑戰,實現藝術的轉型。對馬路和呂品昌來說,圖像信息發達的「困境」更加激發了他們提純和精煉藝術語言的信念,將美術創作和反映社會現實、彰顯民族精神緊密聯繫在一起,從民族的人文傳統和藝術傳統中走向當代創造。他們藝術中呈現的「象」,是品質上的純粹氣象、學術上的純正氣象、文化上的正大氣象,是當代中國全面發展的蓬勃氣象的視覺反映。這應該成為我們共同的追求。

展覽持續到11月1日,之後將巡展到陶溪川美術館和深圳美術館等。

相關焦點

  • 入古出新: 「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開幕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2020: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10月17日上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這也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時隔9個月後恢復開館的首個大展馬路看見了「炁象」,既不同於西方經典的抽象,也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意象,「炁象」是能量的轉換,是變化發展,是自然生成,而被藝術家人為發現之「象」;呂品昌看見了「埴象」,「埴象」是其深深紮根中國大地,從陶土中來,懷著匠心的赤子之心創作出的原型與複製,博弈與張力、規制與自由之象。二位藝術家的「炁象」和「埴象」創造了自己的藝術史,也推動了中國現代藝術發展和變化的可能性。
  • 「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中央美院造型藝術2020年度...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2020: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將於10月17日上午10:00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下午14:00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炁(qì)象·馬路藝術十年」分為三個版塊展出:「那」系列(2010-2013)、「聽」系列(2014-2016)、「重疊」系列(2017-2020)。「埴(zhí)象:呂品昌藝術三十年」分為三個版塊展出:原型·複製(複製系列)、規制·自由(金磚系列、歷史景觀系列、觸摸世界系列、太空計劃系列)、博弈·張力(捆綁的形體系列、璧系列、阿福系列、中國寫意系列)。
  • 炁象·埴象 | 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開幕
    ·2020: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於10月17日上午10:00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教授擔任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修復研究院院長王穎生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教授擔任展覽總監,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理論出版部主任紅梅副教授擔任策展人。
  • 炁象·埴象丨中央美院馬路&呂品昌提名展巡展登陸陶溪川美術館
    炁象·埴象丨中央美院馬路&呂品昌提名展巡展登陸陶溪川美術館 2020-11-12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鳳凰藝術 | 央美美術館疫後首展,馬路&呂品昌以「炁象·埴象」重啟
    炁象·埴象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肆虐至今已持續了數個月,全球藝術行業也因為疫情原因受創,同樣,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也被迫閉館至今。隨著國內疫情情況逐漸穩定,近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也正式恢復開館。10月17日,疫情後開館首展「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2020: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 博物館照明之陶溪川美術館:埃克蘇燈光詮釋「 炁象·埴象」
    炁(qì),先天一炁;埴(zhí),粘土也;「象」則是一種慣例的說法,如具象、抽象、意象。2020年,中央美術學院選擇了藝術家馬路與呂品昌作為代表,以雙人展的形式對藝術家個人的藝術脈絡與創作進行梳理。陶溪川美術館以陶瓷藝術為主要研究展示方向,致力於推動現當代優秀文化藝術的發展,同時立足經典,推陳出新,為現當代藝術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藝術交流展示平臺。
  • 從「炁象」與「埴象」回眸:馬路&呂品昌雙個展重啟CAFAM
    「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 中央美院造型藝術2020年度提名展[3]「炁象」不會憑空而來,而是在或對或錯的不斷積累與重疊中,孕育而出的新的「象」。·2020: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於2020年10月17日上午10:00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下午14:00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 堅持清醒自覺的審美判斷——「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舉辦
    日前,「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展」開啟2020年度展:「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呈現了該校原造型學院院長、油畫系主任馬路和原造型學院副院長、雕塑系主任呂品昌的100餘件作品。
  •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10月17日下午起預約錯峰面向公眾開放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10月10日,中央美術學院發布消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從10月17日14:00起恢復正常開放。中央美術學院表示,根據上級關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結合工作實際,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決定恢復正常開放。此前,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美術館宣布從2020年1月24日起暫停對外開放。
  • 央美美術館恢復開放:觀眾須實名預約、限流參觀
    美術館實行實名預約、錯峰限流參觀,每日限流600人(上下午各300人),開館時間為9:30-17:00,周一閉館。觀眾可提前通過網絡預約、網絡購票,預約成功後,方可憑預約信息、身份證入館參觀。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10月17日起恢復正常開放。當日,兩項展覽開幕。
  • 央美美術館恢復開放:觀眾須實名預約、限流參觀
    記者獲悉,在暫停對外開放近10個月之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從10月17日起恢復正常開放。美術館實行實名預約、錯峰限流參觀,每日限流600人(上下午各300人),開館時間為9:30-17:00,周一閉館。觀眾可提前通過網絡預約、網絡購票,預約成功後,方可憑預約信息、身份證入館參觀。
  • 央美美術館恢復開放,兩大展覽同步開啟
    時隔近九個月,10月17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恢復正常開放,「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2020: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以及「鑲嵌中國——馬賽克藝術邀請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於當天同步開幕。
  • 中央美院院長範迪安會見奧地利駐華大使
    Stift)、奧地利駐華使館公使滿昊宸(Christian Mandl)一行,雙方就中央美術學院參與中奧建交50周年藝術活動合作事宜進行了商討交流。範迪安院長首先對石迪福大使的到訪表示歡迎,他表示中奧兩國文化藝術交流源遠流長,兩國之間合作的許多藝術項目產生了很大影響,他著重指出雙方共同策劃的中奧建交50周年藝術項目在後疫情時代具有特殊意義
  • 中央美術學院學報丨《美術研究》2020年總目錄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央美院藝訊網 ,作者CAFA ART INFO 中央美院藝訊網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資訊網是中國藝術院校中,第一個由學院官方主辦的純學術性藝術資訊網站。
  •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將恢復開放
    北京商報訊(記者 隋永剛)10月9日,據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官微消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將於10月17日下午14:00起恢復正常開放,開館時間為9:30-17:00,周一閉館。
  • 11月藝術展覽推薦
    >獨家雅昌印製作品 點擊圖片下單購買 中央美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2020:「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巡展展覽機構:陶溪川美術館展覽時間:2020-11-13 - 2020-12-02展覽看點:本屆提名展展出原造型學院院長、油畫系主任馬路教授和原造型學院副院長、雕塑系主任,現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
  • 形雅記 · 藝術 | 王璜生:象外之象
    當代中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王璜生的個展「象外之象」於2019年10月10日至11月15日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曼谷VIP空間舉辦展覽展出藝術家「遊·象」、「日課」及「痕·象」等三個系列的水墨作品象外之象此次「象外之象」展覽展出的作品持續突出了藝術家王璜生作品的實驗性
  • 柴祖舜心象藝術國際巡迴展在天津美術館開幕
    原標題:柴祖舜心象藝術國際巡迴展在天津美術館開幕   5月18日,「融合的力量---柴祖舜心象藝術作品展」在天津美術館開幕,展期一個月。   柴祖舜心象藝術國際巡迴展在天津美術館開幕   柴祖舜,1935年出生在浙江杭州一書香世家,受家庭薰陶,從小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