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舒淇:一位臺灣原住民女孩的奮鬥史

2020-12-21 Mtime時光網

 

 

  1996年剛到香港時,舒淇三四年沒有放過一天假,甚至除夕夜還在拍戲。2004年第一次與內地導演合作《美人草》時,她面臨巨大的文化差異,演她不懂的角色,背她不理解的臺詞。不像林志玲,舒淇不具備「嗲聲嗲氣」的軟實力;不像大S,她沒有嫁入豪門的「運氣」。但舒淇憑藉臺灣原住民身上「一種充滿韌度的本土草根性」,硬是闖出了一番天地。

 

  4月16日,舒淇窩在北京某五星級酒店宴會廳的一個角落裡。她身邊方圓不足1米的地方,圍坐著五六個工作人員和記者,像一張無形的網壓迫著她。在網中央的舒淇,有氣無力,躬著腰,話少且短。

 

  她正在為劉偉強導演的新片《不再讓你孤單》做宣傳。近年來,舒淇北上拍片,兩年裡主演了四部賀歲片,始終佔據著國內女星的頭把交椅。在侯孝賢看來,「現在是舒淇最好的時候。」

 

  在新片《不再讓你孤單》裡,她飾演來內地淘金的港女李佩如。和角色一致的是,舒淇也是個勇於闖蕩的女人。從臺灣到香港,再到北京,這個臺灣原住民家庭長大的野孩子,憑著一股子韌勁,硬是從一名豔星轉變成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女星。

 

  臺灣版《Vogue》認為:「在剝開明星的表象之後,她身上更清楚的特質,是一種充滿韌度的本土草根性。」舒淇聽到這樣的評價後,大笑著問:「是又俗又有力嗎?」

 

  港女時代

 

  剛到香港時,舒淇還不到20歲,喜歡穿白色襯衫和牛仔褲,扎馬尾辮,背小熊包。

 

  那時候,她還叫書琪。臺灣模特公司給她出寫真集的時候,出版社問她要不要用自己的真名林立慧,舒淇斷然拒絕,想起一個有點氣質、文化的藝名。想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女人的要求是「琴棋書畫」,於是她便從中取了兩個字。經紀人文雋覺得這個名字不好看,便改成了現在的舒淇。

 

  作為舒淇入行時便認識的好友,劉偉強和舒淇迄今為止已經合作過了11部電影。在近15年的時間裡,劉偉強見證了舒淇的崛起。「她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人。現在還和過去一樣,你看她說話的樣子,那脾氣」劉偉強說,「不過現在她賺錢比我多多啦!比我紅了!」

 

  而新片《不再讓你孤單》裡的角色李佩如,正是劉偉強為舒淇量身定製—她心底善良,但好強、獨立、孤單、現實。「我把她設定為一個香港女生,去北京闖世界。這樣的女孩子性格就是不服輸,很好強,她可以什麼都不用男人幫忙。」舒淇說。

 

  她承認,她和李佩如一樣,都有那股闖世界的勁兒。

 

  剛到香港時,舒淇一點不會粵語。於是每天對著電視機、廣播練,三個月後便已經聽得懂大半,六個月後便可以與別人熟練對話了。「其實年輕的時候學什麼都快。」舒淇回憶道。

 

  和所有外來打工的女孩一樣,舒淇拼命工作。剛到香港的那幾年,她接連幾個春節都沒有回臺灣,甚至除夕夜還要開工拍戲。王晶看她可憐,除夕夜收工後,便叫她一起回家吃年夜飯。如今提起王晶,舒淇充滿了感激。儘管也正是王晶拍的那幾部三級片,至今讓舒淇還在狠命地洗脫豔星的名頭。

 

  初到香港的3年時間裡,舒淇一口氣拍了約25部電影。「跟我年輕時比,我現在的工作量並沒有多麼了不起。我剛入行時,有三四年沒有放過一天假。那時候剛剛到香港,我一直都這樣工作。」舒淇說。

 

  臺灣的記者這樣描繪舒淇:「她從來都不敢放鬆,不敢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即便拍戲拍到情緒受傷,身體受傷,也不敢輕易拒絕難得的好劇本。」這幾乎成了她的工作習慣。

相關焦點

  • 舒淇的「隱秘往事」
    1.舒淇出生低微,母親說她不好看1976年,舒淇出生在臺灣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當時,母親只有18歲,父親只是個普通的職工,舒淇的到來,顯然給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不過,一家人還是接受了這個女孩,並給她取名林立慧。
  • 65 臺灣原住民的海上擴張歷史,毛利人的祖先與臺灣原住民
    東亞歷史第65篇:遠古中國之臺灣原住民海上擴張。 大坌坑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許多捕魚器具及用來挖鑿獨木舟的石制器具,顯示六千多年前臺灣原住民已經具備從事海上捕魚和航行的技術。學者指出,早期臺灣原住民已經知道如何在獨木舟的船舷兩側加裝浮木,以減低船身傾覆的可能;又知道加裝風帆,使船行駛更快。
  • 臺灣原住民慘烈抗日史:中華民族最慘痛記憶之一
    近日,臺灣原住民「還我祖靈行動」代表團要求日本靖國神社歸還臺灣原住民的祖靈。這一行動再次喚起了人們對臺灣原住民同胞抗日史的回憶……  一、日本殖民者侵佔臺灣後,推行了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政策;其種種野蠻行徑,加深了臺灣原住民的抗日意識  徐博東(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臺灣原住民,在臺灣被統稱為「山胞」,在大陸被統稱為「高山族」,是中華民族56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 臺灣的原住民
    民族界定  臺灣原住民,在學術分類上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esian),是指漢民族移居臺灣以前,最早抵達臺灣定居的族群。依據語言學、考古學及文化人類學的推斷,臺灣原住民在臺灣的活動已有數百至數千年之久。以往臺灣的漢人,將屬於臺灣南島民族的人稱之為「番」。
  • 真實的賽德克巴萊:霧社暴動的臺灣原住民的悲壯
    〔林永大編:《寫真記錄:臺灣殖民地統治史》,第 52 頁〕《日軍侵華圖志》,山東畫報出版社,張憲文主編。霧社暴動失敗後被俘或投降的「蕃婦」。〔林永大編:《寫真記錄:臺灣殖民地統治史》,第 88 頁〕1913 年,日軍斬首屠殺原住民抗日戰士。〔秦風老照片館編:《你沒見過的歷史照片》上冊,第 366、367 頁跨頁照片〕
  • 專訪| 作家賴特:我是澳洲原住民,但我曾祖父是廣東人
    藉此機會,3月24日,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對賴特進行了專訪,請她分享了自己對於原住民文學的思索與實踐,以及她與中國的不解之緣。《卡彭塔利亞灣》封面澎湃新聞:《卡彭塔利亞灣》雖然是一個虛構的故事,讀起來卻有很強的現實感。這本書的創作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 本網專訪臺灣原住民出版社董事長根志優
    訪臺灣文化工作者根志優:一個文化記錄者的心路  根志優,出生於臺灣少數民族賽夏長老之家。曾是小有名氣的舞者,也曾因投資失敗負債纍纍。現在的他,擔任紀錄片主持人、辦出版公司、收集歷史資料……是「原住民」文化的記錄者。讓我們通過他的介紹,揭開臺灣少數民族神秘的面紗。
  • 44歲舒淇近照少女感十足,這些年,她脫掉的衣服穿回來了嗎?
    1.舒淇出生低微,母親說她不好看 1976年,舒淇出生在臺灣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當時,母親只有18歲,父親只是個普通的職工,舒淇的到來,顯然給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不過,一家人還是接受了這個女孩,並給她取名林立慧。
  • 舒淇談困苦港飄時期:只帶2000臺幣就去了
    搜狐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舒淇日前接受時尚雜誌專訪,談到早年從臺灣到香港發展的情形,她表示,自己揣著2千臺幣就「港飄」,當時天不怕地不怕,只想在香港謀一份生活,但周圍人停不下來的腳步,曾讓她害怕跟不上這個城市的速度。
  • 河南有個「臺灣村」,發現原住民家譜,沿襲臺灣高山族習俗
    這裡住著上千人,是臺灣高山族的陳氏家族。如今他們的長相、性格、婚喪嫁娶、及家庭成員的稱謂,都保留著臺灣高山族的獨特風情。1997年,村民陳堂三家的老房屋倒塌,其妻在清理房內物品時,無意間發現了編纂於清同治六年的陳氏臺灣原住民家譜。隨後,周、林、黃、蔡四姓也先後找到了各自的家譜。傳說變成了信史,村民們臺灣原住民的身份也最終得到了確認。
  • 臺灣原住民藝術家參與加拿大世界級展覽
    臺北駐加拿大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處劉志攻博士(左四)和參展的臺灣原住民藝術家們在一起臺灣東華大學偕同3位原住民藝術家近日蒞臨首都渥太華,參加加拿大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 舒淇的香豔情史
    一、1976年4月16日,臺灣春意盎然,一個名叫舒淇的女孩剛一出生,這一年,柯影帝準備競選臺灣「立委」,「有錢能使鬼推磨」,跟風拍攝「小電影」,能讓他更好地「鬼推磨」。就是這樣一位「強勢」的老闆,在看到春光乍洩的舒淇後,覺得對手戲讓別人演太虧了,就臨陣趕走男主角,親自登場,即興加戲,盡情反覆,有沒有假戲真做已經無從考證了,用媒體的話來說:頗有逼良為娼的感覺。
  • 觸摸臺灣原住民文化:天生的藝術家(圖)
    在臺灣,現有的48萬原住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是臺灣最古老的主人,在不同文化的不斷衝擊下,原住民獨特的服飾、工藝、建築、音樂等文化在頑強地傳承著——  在臺灣屏東霧臺鄉,居住著許多魯凱人。在原住民中,這支部落只有萬餘人。
  • 臺灣原住民歷史大事紀年表(1945—1997)
    1957年 鍾肇政編《文友通訊》,希望藉刊物的發行,以連繫臺灣籍作家,共同為臺灣現代文學努力。  1958年 第三屆亞洲運動會於日本東京展開序幕,阿美族楊傳廣等人勇奪六面金牌。臺北文獻會發現大坌坑遺址,位於臺北縣八裡鄉觀音山後山山麓,為臺灣考古史的重大發現之一。臺灣省政府修正通過「改進山地管制辦法」,將儘量予原住民生產技術輔導,平地人可申請開發山地資源。
  • 特別策劃:歌從山上來——臺灣原住民音樂初探
    打開一聽,才知道,此紀非彼紀,那位上海老歌手叫紀曉蘭,而這位紀曉君,如CD中介紹所說,是出身於臺灣一位原住民歌手。  名字不一樣,歌聲就更完全不同了。  「原住民」這個詞彙其實也不是到這時才第一次出現在內地聽眾眼前。實際上,1996年歌壇天后張惠妹第一次唱著《姊妹》出道時,就已經被介紹到她是一位臺灣原住民歌手。再往後動力火車、高慧君、民雄、戴愛玲等一批有著原住民出身的歌手相繼出現在歌壇並為大家所喜愛,此時,在他們身上,「原住民」僅代表著一種出身而已,他們演唱的都是正宗的主流流行歌曲,與「原住民」幾乎毫無關係。
  • 舒淇:一脫成名,紅了那又怎樣?
    舒淇生長在臺灣,成名在香港,巔峰在內地。電影裡有一句話——我從臺灣來香港,拍三級片只是想讓父母過得好一點。劇中的她,眼神忽而堅定忽而迷離。 有人說舒淇天真,有人說舒淇就是傻,汙點就是汙點,還想怎樣洗? 可時間卻證明了,她為何不可。
  • 舒淇的坎坷情路
    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在舒淇的弟弟出生後更是雪上加霜,飯都吃不飽。 家境的貧寒不得不讓舒淇早早輟學,自力更生。一次偶然的機會,16歲的舒淇被模特公司臺灣巴比倫相中,急於養活自己的舒淇,很快和公司籤約,做模特和廣告女郎。 不諳世事的舒淇,在公司的勸說下,拍攝大量的大尺度寫真照。
  • 家境貧困高中輟學,從一脫成名到成為國際影星,舒淇的經歷還真牛
    但不能否認的是,舒淇長得很有特點,非常有辨識度,對於在娛樂圈打拼的人來說,這比美得毫無特點的人更有優勢。除了長相,舒淇早期拍風月片出道這事也不時被人提起。沒錯,出道早期的舒淇是個豔星。舒淇是臺灣的原住民,她的母親在18歲的時候生下了她,一個「大小孩」怎麼動教育「小小孩」呢?加之家境貧困,舒淇高中的時候就輟學了。
  • 臺灣:3500原住民「會師」凱達格蘭
    人民網香港7月25日電 臺灣消息:約3500名臺灣12族原住民在部落頭人和部分原住民民意代表帶領下,昨天下午三時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上舉行「724臺灣原住民反歧視、爭生存」團結行動大會師活動。
  • 44歲的舒淇重新出發,要為自己而活
    直到看到舒淇拍攝的《Vogue》十月刊的封面,格主才意識到,似乎舒淇已經消失很久了。:鏡頭前,是光芒四射的女演員;鏡頭後,是可愛的臺灣女孩林立慧,會與朋友聚餐聊天一起運動,享受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舒淇視點」,其中的女性態度著實吸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