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到這麼純粹的民族歌劇了,中國民族歌劇經典作品《小二黑結婚》已三十多年沒在舞臺上亮相,4月30日至5月4日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中國音樂學院的師生把它重新搬上歌劇舞臺,讓觀眾重新領略民族歌劇的魅力。由田川編劇、馬可作曲、陳蔚導演的這部民族歌劇經典,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專門為當時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演出創作。該劇的音樂融合了中國北方地方戲曲和民歌元素,因此《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等唱段受到民族歌手喜愛,一直流傳至今。這次重新上演,劇組在導演陳蔚的帶領下,努力體會劇中每個人物的性格,力爭讓演出回歸到民族歌劇的本體。
看點一:吳碧霞回歸民族唱法
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被稱為「中國的夜鶯」,她能用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演唱,並在國內外比賽中贏得過大獎,被認為是聲樂界的奇觀。在演出《小二黑結婚》之前,吳碧霞參演的歌劇都是以花腔女高音的唱法演繹角色,靈巧的花腔技術深受觀眾喜愛,這一次扮演《小二黑結婚》中的小芹,她將回歸運用民族唱法演繹這位淳樸的農村姑娘。
看點二:民族喜歌劇詼諧幽默
《小二黑結婚》根據趙樹理的小說改編,堪稱中國民族喜歌劇的經典,是一出反映抗戰時期農村青年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追求自身幸福的故事,該劇在形式上具有喜歌劇的特質,故事情節和演員的表演詼諧幽默,鞭撻封建包辦婚姻的醜惡,頌揚美好的愛情。劇中的小芹娘三仙姑、二黑爹二孔明和治保主任金旺的表演都吸收了戲曲丑角的表演特色,精彩之處令觀眾捧腹。
看點三:帶觀眾回到那個時代
由於是上個世紀50年代創作的農村題材作品,作者們不僅深入生活,同時在臺詞和音樂中吸收了民間民俗的特點。排練中,劇組邀請了曾經演出中國民族歌劇的老演員為年輕人傳授劇中許多生活化的表演技巧,如農村姑娘怎樣洗衣裳,民兵怎樣扛槍,小芹娘怎樣「跳大神」等等,使得演員在表演中舉手投足更貼近那個時代。
晨報記者 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