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人把貝殼穿了栓繩掛脖子開始,女人的這一輩子就多多少少註定了是要還些首飾債的。
歌劇《阿麗亞娜》裡說,「一個女人的首飾,就是她的靈魂。」
女人對於首飾的熱愛,就好比男人對於權利的嚮往,與生俱來、無法割捨。
於是乎,英雄佩寶劍,首飾歸佳人。
人生的舞臺上,一個女人要是少了點首飾,似乎就缺少了點「風景」。
你看無論是端莊典雅充滿書香的大家閨秀,還是俏麗活潑楚楚動人的小家碧玉。
又或者是那看破紅塵步入空門的尼姑,都要在纖纖玉手捻上一串佛珠才肯罷休。
畢竟少女情懷總是詩,豆蔻年華的夢想,總關風月。
女人這一輩子最想要的,所能得到的,都包含在了這些首飾中。
它們可以是含蓄的,也可以是直白的,它們可以是濃烈的,更可以是清淡的……
每一件首飾,都續寫著這個女人人生路上一段不一樣的精彩故事。
畢竟首飾分類那麼多,每一件都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或是款式,自然千種風情,萬般風流。
這裡我們就單拿首飾中最常見、也最受女人喜愛的手鐲來舉例,它的款式就五花八門、分類繁多。
品類
從品類上講,手鐲除了有平安鐲、福壽鐲、貴妃鐲這些,還有美人鐲、方鐲、纏絲鐲之類的。
美人鐲是南工的代表,它是釧的變種,內圈圓、外圓圓,條杆圓且細,把溫柔婉約又精緻的南方女子芊芊皓腕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方鐲則是專為北方女性打造,內圈圓、外圈圓、條杆卻是矩形的。在造型上往往有稜有角,品相十分大氣。
纏絲鐲在北方稱為麻花鐲,蘇工會把麻繩狀的鐲子分開,做成3股、4股,甚至6股。麻花鐲常見於銀鐲,在玉鐲中比較少見。
而更進一步細分的話,只就一個平安鐲也能分出好幾種,如輪胎鐲、細條鐲、寬鐲……
顏色
從顏色上講,手鐲又能分成白玉、碧玉、青花、墨玉……
白玉手鐲,含蓄內斂,高貴大方,當然屬和田籽料手鐲最好,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碧玉手鐲因為其豔麗的顏色,是很多愛美人士的首選。碧玉自古就被人讚美,在文人的筆下還經常被用來詠物、喻人,比如小家碧玉。
青花我們都知道它的特點,猶如一幅山水畫,給人帶來一種儒雅的氣質。青花手鐲則給人一種優雅、流動的單純,揮之不去的神秘魅力。
墨玉手鐲因其厚重的顏色,給人一種端莊,光潔典雅之感,顏色越濃鬱越好,戴墨玉手鐲有一種別樣的美。
而這還只是手鐲中和田玉鐲的分類,還沒有把翡翠啊、黃金之類的包括進去。
青青籽玉,悠悠我心!
輕盈玉鐲流轉皓腕之上,流光溢彩,搖曳生姿。
每一種顏色都有著不一樣的魅力,耀了流光,靜了浮世。
形制
從手鐲的形制上講,手鐲還有寬條、細條,圓鐲、扁鐲之分。
最早的手鐲是圓形而且光素無紋的,手鐲玉體的橫斷面也是近似圓形的,行話稱「圓條」手鐲。這種手鐲既美觀又大方。
目前市場上有70%以上的和田玉手鐲都採用磨製工藝的扁口手鐲。這種手鐲的內徑就像平的一樣,佩戴起來十分舒適。
寬厚的鐲子如輪胎鐲帶上去霸氣十足身份盡顯;纖細的鐲子如美人鐲帶上去秀美大氣……
然而,雖然手鐲分類繁多,卻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
尤其是和田玉鐲一類的,由於材料的限制性,購買選擇時還需要對應口徑,手有多大就要配有多大口徑得鐲子。
關於手鐲尺寸的挑選,這裡我們多說幾句。
圓鐲標準尺寸要在鬆緊適度的情況下確定,如果是56號圓鐲尺寸手柔軟的可以向下調整2-3個號碼,手柔軟程度中等的向下調1.5個號左右,緊半個號還是能戴的。
如果是知道圓鐲尺寸想佩戴貴妃鐲,圓鐲尺寸上加上1.5-2.5個號就好,太緊太松都不是很合適,太緊了佩戴很受罪。
畢竟過大或太小都會影響佩戴的舒適感,如果喜歡的手鐲不適合自己,就算勉強買回去也只能放在家供著。
當然,手鐲在選購上,更要根據自己的風格,個人氣質、身形、胖瘦、膚色等因素也要考慮進去。
唯其如此,才能選到最適合也最美的玉鐲。
手鐲代表著的不僅僅是女人對美的追求,更是對生活的熱愛。
看到手上的玉鐲我們就能知道,這是一位愛美的女人。
愛美沒有錯,這其實是更高層面的是對生活的熱愛。
古詩云「輕衫襯跳脫」;繁欽《定情詩》裡寫「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紅樓夢薛寶釵也有一句「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器型圓滿,寓意美好的一個手鐲,是世間無數女人平凡的心願。
作為一種永恆的流行飾品,如果你找到了一款適合自己的手鐲,那就好好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