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要學古詩文嗎?

2020-12-04 於老師初中教育

最近初三的學生都在趕進度,上學期的課程早學完了,都在學下學期的內容,一個孩子媽媽向我抱怨:「孩子發著高燒,還在背《出師表》,小時候從來沒接觸過文言文,現在理解起來就是太難了。現在老二上小學二年級,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接觸文言文呢?」

這位家長的話很具有代表性,我們從小不接觸文言文,到初中當然不好理解,特別是初中除了文言文翻譯外,還有課外文言文閱讀,讓你去賞析,連讀都讀不懂,談何賞析?

其實,小學生完全可以讀懂文言文,並且我們也一直在接觸文言文,只是我們都把它翻譯成了現代文來理解。下面,我們來講一講,小學生應該怎樣來學文言文,都有哪些適合的書呢?

1、《笠翁對韻》

這本書,是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我買給孩子看的,到現在孩子都能背誦出裡面的很多詩句。孩子看不懂,我說一句孩子說一句,像唱歌一樣,這本書非常適合孩子的文言文啟蒙, 對於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都非常適合,裡面詞句優美、很押韻,並且有很多典故,在吟唱完之後,也可以給孩子講一下裡面的典故,對今天的孩子培養語感、感知傳統文化非常有幫助。

2、孩子從一年級就會接觸很多的四字成語,裡面很多都是從文言文當中轉化而來,我們非常熟悉的「守株待兔」「揠苗助長」「精衛填海」「狐假虎威」等等,都有非常簡短易懂的文言文。

家長在給孩子們講成語故事的時候,可以把文言文讀一下,孩子不懂不要緊,多讀幾遍,孩子一定會理解。

3、現在每個孩子都有古詩卡,老師肯定讓背誦古詩裡的詩,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背誦,並且可以將詩裡的故事,或者詩人的故事,講解給孩子聽。

比如,孩子在背誦李白的《贈汪倫》的時候,我就給孩子講了李白愛喝酒的故事,也講了李白和汪倫的故事,孩子特別願意聽。

4、有的家長說「我不會講故事怎麼辦?我不了解這個詩人怎麼辦?」我們不是還有百度嘛,我們不是還有很多的app嗎?家長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現代化的軟體,給孩子放這樣的故事來聽。對孩子以後的文言文學習非常有幫助。

其實,家長不必更不能逼著孩子來學習文言文,要知道,我們孩子從小念誦的《弟子規》《三字經》都是古人留下來的經典篇章,這些也都屬於古文啊。

學習古文有很多的好處,我們將在後面的文章裡有詳細的講解,請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首屆小學生古詩文大賽舉行筆試
    記者徐培欽)本網訊 由南通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和南通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南通市首屆小學生古詩文大賽筆試決選昨天在市區、海門、如皋三地同步舉行。南通市的800名三至六年級小學生將通過筆試,爭奪即將舉行的南通市首屆小學生古詩文大賽決賽的入場券。
  • 小學生古詩文大會參與者逾百萬 「金獎少年」為哥哥讀古詩
    日前,2020年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桂冠少年」總決選在上海圖書館舉行,現場決出本屆大會五年級組古詩文金銀銅獎。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桂冠少年」金獎獲得者洪象,不僅自己愛古詩詞,還將喜歡的詩讀給患病的哥哥聽。有時候哥哥雖然聽不懂,但他滿足快樂的神情也成為洪象學習古詩詞的動力。
  • 各國王室爭相學中文 臺灣竟為學幾篇古詩文爭論不休
    臺灣為學幾篇古詩文爭論不休。(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大陸初中教材古詩文多達132篇,臺灣高中語文課本還在力保20篇?當年僅4歲的英國喬治小王子開始學中文、泰國公主已能夠翻譯中國小說,臺灣社會還在為課本中的文言文比例激烈爭辯?
  • 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又啟動了 武亦姝成長經歷能否複製?
    機會來啦!今天,2019第四屆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古詩文桂冠少年選拔)、第十八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在徐匯中學正式啟動。活動由上海市語言文字水平測試中心、上海教育報刊總社主辦,分為初選、複選、決選三個環節。初選採用微信答題,自9月15日至10月15日,所有三到五年級的適齡學生均可關注「古詩文大會」官方微信公眾號,參加時長30分鐘的初選答題。10月,組委會將從中選出3000名學生進入複選。
  • 賽詩交友感受音韻之美 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啟動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6月1日報導:2017第二屆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暨古詩文桂冠少年選拔活動今天在上海市實驗小學啟動。活動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古詩文對小學生成長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據悉,本次活動由上海教育報刊總社主辦,活動初賽採用開放式答題,7月中旬到9月中旬,本市所有三到五年級的小學生都可以通過關注「古詩文大會」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參加,開放式的初選重在參與,期望讓更多小學生在古詩文盛會中收穫成長和快樂。  在今天的活動現場,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曹旭等專家受聘成為大會評委。
  • 小學生寒假默寫古詩?不存在的,驚現「大詩人」,媽媽氣炸:重寫
    導語:小學生寒假默寫古詩?不存在的,驚現「大詩人」,媽媽氣炸:重寫 我們從小就被要求背誦默寫古詩,但是有什麼好處呢?閱讀古詩是可以增強記憶力。有心理學家指出,人的記憶力在兒童時期發展極快,到13歲達到高峰。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強。從小背誦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 小學生要不要學繁體字?
    如果,現在讀書、寫字都用繁體字,你能行嗎?教育部曾頒布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規定,「硬筆教學應使用規範漢字,毛筆臨帖要以經典碑帖為範本」,這為中小學生學習繁體字提供了可能與機遇。目前,常用的漢語工具書如《新華字典》《新編小學生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都在簡體字的基礎上標註繁體。
  • 小學生忘記古詩文,生編的內容老師看了直呼有才,家長氣得翻白眼
    小學生的記憶力按理說是我們一生當中最好的一個階段,人的記憶力從小到大是呈現下降趨勢的,我們很多小夥伴肯定還能記得住小時候背過的諺語、歇後語或者古詩文,甚至一輩子都忘不掉,所以說小學或者中學階段是積累語言文學知識的最佳階段,但目前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較為迅速,所以我們很多的古詩文知識都可以查到
  • 小學階段要掌握這些古詩文內容,作為家長正確引導方式你了解嗎?
    在本季節目中,少兒團首位擂主,最終獲得亞軍的六年級小學生韓亞軒,能夠「出口成詩」的6歲萌娃王恆屹,他們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應對能力和詩詞儲備量,收穫了網友的讚嘆。古詩文的學習,是提升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記憶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要重視小學階段古詩文能力的培養。
  • 廬陽區首屆「和美杯」小學生古詩文大賽順利舉行
    12月1日下午,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大楊分校的校園裡,滿溢古詩文之香,廬陽區首屆「和美杯」小學生古詩文大賽在此隆重舉行。廬陽區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周宗華,廬陽區教研室副主任、小學語文學科教研員楊立新,小學語文學科兼職教員吳文超蒞臨活動現場指導,全區31所學校200餘名師生參與活動。
  • 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決賽舉行 今年11組選手衝刺《中國詩詞大會》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2月27日報導:今天,2020第五屆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桂冠少年」總決選暨頒獎典禮在上海圖書館舉行。現場決出了本屆大會五年級組的古詩文桂冠少年金銀銅獎。據上海市語言文字水平測試中心副主任喬麗華介紹,這幾年來,在小學生古詩文大會、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中走出了很多優秀的選手,參加了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今年上海向央視輸送了11組選手,為歷屆之最,他們很好地向全國觀眾展示了上海中小學生的古詩文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 家長們最好補補古詩文了,今秋開始高中生背誦古詩文篇目從14篇增至...
    新課標強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比重,語文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也從過去的14篇擴增至72篇。連日來,武漢市一些家長反映:「背誦篇目增加對哪些學生影響最大?會不會影響2018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高中語文新課標的調整,不影響近三年高考,對初中生、小學生影響最大。同時,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對古詩文的興趣。
  • 學古詩文就是要學習古人的思想道德文化做人
    古詩文是生澀難懂。這不假,這是真的。學古詩文是很難,需一字一字的學,一個字就是一個意思。需逐句逐句的學,每一句話都有很深的意義。記得當初學古詩文,老師是逐字逐字的講,逐句逐句的教。要把每個字的意思講清講透,把每一句的內容講深講真。有時還要把歷朝歷代名家的講解拿出來,一一比較。看那個理解的透徹,看那個理解的更接近作者的意圖,看那個理解更適合當時的社會環璄和人文風俗。
  • 孩子古詩文不好,試試這些方法,可以不去輔導班
    4、我們只是背誦了上百篇古詩文,就想讀懂古人的文章,古詩文沒有這樣簡單。同英語一樣,古詩文也屬於積累型知識,語言的積累首先是需要大量的語言環境。我們學了很多年英語也沒法閱讀外文書籍,沒法輕鬆交流,就是這個道理。5、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古詩文不好,趕緊給孩子報輔導班。其實報古詩文班也很難解決問題。
  • 廬陽區首屆小學生古詩文大賽在合肥安三小大楊分校舉行
    12月1日下午,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大楊分校的校園裡,滿溢古詩文之香,廬陽區首屆「和美杯」小學生古詩文大賽在此舉行。廬陽區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周宗華,廬陽區教研室副主任、小學語文學科教研員楊立新,小學語文學科兼職教員吳文超蒞臨活動現場指導,全區31所學校200餘名師生參與活動。
  • 這首古詩入選小學課本,家長質疑:小學生學這個,真的好嗎?
    在六年級課本的第二卷裡,有一首必學的詩《迢迢牽牛星》,不僅老師要想,還有一些家長質疑:讓小學生學這樣的古詩詞真的好嗎?至於為什麼這首詩讓老師和家長感到尷尬,我們不得不從詩的內容來分析。讓我們先讀這首詩詩中的審美情勢令人感動這首古詩選自《古詩十九首》,其描述也反映在非常明顯中,他寫在牛郎和織女愛情故事之間。這首詩的第一句話首先解釋了牛郎和織女之間的距離,「河漢女」指銀河邊的織女星。「迢迢」指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意思,他在織女和牛郎的心中。
  • 新版《語文》古詩文增加 小學生們「備課」忙
    從下學期起,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門學科將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像小學《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詩文篇幅,家長和孩子們紛紛在暑期提前「備課」來適應。
  •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之《春曉》視頻+語音+拼音!
    快關注本公眾號,和7歲的香蕉小咪一起快樂學古詩!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之《春曉》視頻欣賞現行小學生新版部編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詩文數量,囊括了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的大量詩文。這使孩子在積累語言的同時,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 各國王室爭學中文,臺灣竟為幾篇古詩文爭論不休
    大陸初中教材古詩文多達132篇,臺灣高中語文課本還在力保20篇?當年僅4歲的英國喬治小王子開始學中文、泰國公主已能夠翻譯中國小說,臺灣社會還在為課本中的文言文比例激烈爭辯?近日,為了2019年度高中語文新課綱中的文言文比例,臺灣社會宛如進行著一場「文白之亂」。這場爭論始於上個月。
  • 中考高考孩子古詩文閱讀理解不會,只怕你沒讓孩子在一年級就背詩
    一年級學生每天被要求背一首古詩,這種死背的方法是否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古詩文理解能力?小徐老師常年從事語文教學,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任何知識的積累最初都源自機械性死記硬背,再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來慢慢理解。因此,小徐老師非常贊成一年級學生誦背古詩的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