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2020-12-18 中國教育在線

  12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籤約儀式在閔行校區舉行。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副教務長吳靜怡、學生創新中心主任陳江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鄭葉來、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等出席儀式。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軟體學院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等出席儀式見證籤約。儀式由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朱燕民主持。

  丁奎嶺代表學校致辭,他介紹了交大的辦學歷史、辦學目標以及與華為的合作歷史。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開啟了雙方合作的新徵程,雙方將在課程改革、師資培訓、學生實習實踐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卓越拔尖人才培養。

  鄭葉來在致辭中表示,華為高度重視與高校的合作,致力於應對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國家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他指出大學是產業的指明燈,華為與高校的合作有利於打破產業界與學術界的藩籬,促進技術突破、產業升級乃至社會進步。

  曾偉勝介紹了「智能基座」項目。朱燕民介紹了「智能基座」項目合作開展情況及下一階段工作重點。陳江平介紹了校企合作的範本「交大華為模式」。雙方依託學生創新中心,在課程試驗、師資培訓、實踐創新中深入合作,目前成效顯著。

  籤約儀式上,吳靜怡、董慶陽代表雙方籤約,丁奎嶺、葉慶來為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揭牌,標誌著交大與華為的合作邁入了制度化和常態化的新階段。

  與會領導嘉賓就華為資源引入本科教學,學生與師資培養,創新創業實踐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上海交通大學將更努力、更紮實地推進合作,讓更多學生學有所喜、學有所得,打造人才培養的新機制,為推動國家信息技術領域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2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徐匯校區逸夫樓舉行,我校副校長王慧鋒和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分别致辭。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華為上海研究所相關領導,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侍洪波、教務處及信息辦負責人、相關學院教學副院長,以及參與「智能基座」課程共建的教師一同出席了籤約儀式。
  • 同濟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約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
    12月7日,同濟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同濟大學舉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葉來,副校長雷星暉,及同濟大學本科生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軟體學院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和教師代表出席儀式。
  • 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籤約儀式舉行
    12月14日,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八裡臺校區舉行。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王新生,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雲與計算BG副總裁張順茂,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常勝、華為天津代表處總經理許超出席。
  • 杭電與華為共建協同育人基地 著眼人工智慧等課程開發
    圖為朱澤飛與鄧泰華代表校企雙方進行揭牌儀式 彭博 攝中新網杭州10月15日電(記者 謝盼盼)10月15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的籤約儀式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簡稱「杭電」)舉行。
  • 華為再次牽手上海985大學,沒選上海交通大學,卻選擇這所大學
    上海高等教育資源豐富,擁有多所985大學,是大學生們嚮往的大城市。華為再次牽手上海985大學,卻沒選上海交通大學,而是選擇同濟大學,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本次,同濟大學與華為聯手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雙方將通過「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拓展和加深在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並將合作拓展至整個本碩博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培養出更多高科技創新人才。
  • 南昌大學與華為合作再深入,攜手共育卓越工程人才!
    近日,南昌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就共同打造「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達成重要合作。副校長劉耀彬,華為雲首席戰略官、戰略與業務發展總裁餘虎出席儀式並代表雙方籤約。此次籤約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是南昌大學與華為人才培養合作的新起點,通過聯合課程開發與教學、課外實踐活動、實習就業等方式,雙方將共同探索建立創新實踐型教育模式,培養以鯤鵬、昇騰、華為云為代表的通用計算和智能計算高水平人才,助力中國信息產業整體水平升級。
  •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達內與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共建達內信息工程學院
    「產教結合、協同育人」是是高等教育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產融融合協同育人,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路標和航向。近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達內信息工程學院籤約揭牌暨達內校企班開班典禮隆重舉行。
  • 惠州學院培育產教融合 協同育人新動能
    惠州是廣東乃至我國重要的服裝生產基地,如何為服裝行業培育更多高水平應用型人才?近日,2020年全國第一屆紡織服裝虛擬仿真專家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暨惠州學院服裝三維數字智能技術開發項目成果論證會在惠州舉行。這場行業盛會吸引了來自52所高校的11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
  • 好事成雙,華為再次牽手兩所985高校,與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合作
    產教融合,推進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了各大高校重點建設任務,因此,校企合作項目不斷增加,其中,985高校與大企業合作最令人矚目。近日,華為再次牽手兩所985高校,引起網友熱議。本次華為合作的對象是天津高校,清一色985高校,分別是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合作內容是與兩所985大學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目的是深化產教融合,培養高質量人才。華為這次選擇非常正確,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可是天津最高的兩所大學,位居全國985高校前列,兩所985高校各方面實力都非常突出。
  • 金石興機器人獲得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的相關文件,武漢金石興機器人17項產學合作項目順利入圍。作為國內布局智能製造領域前沿方向的教育教學服務提供商,武漢金石興機器人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紐帶作用,推進教育領域產教融合。在本次教育部公布的批次中,武漢金石興機器人申報的新工科建設項目、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四大類共計17個項目審議通過。
  • 吳郭泉:數字媒體產教融合的領軍人物
    原標題:吳郭泉:數字媒體產教融合的領軍人物   近年來,賀州學院校長吳郭泉,帶領全校師生堅持開放合作,積極搭建多種模式並存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平臺,使學校走出了一條向應用技術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 「教·產·城」融合 溫州職業教育轉型升級
    據校長黃威介紹,2015年來,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通過健全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機制,開發滿足多元需求的課程體系,探索基於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構建多元化、複合型的評價體系等措施,逐步形成了一套「校企雙元主體、產教相互融通」的協同育人機制。
  • 兩會聲音|青島市政協常委孫煥利:深化產教融合 做實產才融合
    ,做實產才融合,提升協同創新和協同育才效能的提案。  我市已經成立了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裝備、智能綠色與智慧化工、健康食品、能源高效利用與裝備、智能動物健康等領域的產學研聯盟,建立了山東工藝美院國家產教融合青島基地等平臺。這是利用平臺思維,集聚優質資源,推動產業創新的高招,應當繼續大力推進聯盟平臺建設,破部門「協同」之難,拆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產業和企業之間的「籬笆」,變獨門小戶的「自留地」為共建共享的「大花園」。
  • 課工場產融創新基地聯合魔秀科技共同推進產教融合創新教育!
    為加強產融合作,為廣大UI設計師提供溝通交流平臺,打造5G時代傑出設計師,2019年8月6日,北京課工場融合科技有限公司攜手魔秀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的籤約暨揭牌儀式圓滿舉行。課工場產融創新基地相洪波老師致辭戰略合作籤署暨揭牌環節,課工場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總經理潘曉光先生與魔秀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濤先生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清華大學: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研究生培養
    「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鼓勵行業產業、培養單位探索建立產教融合育人聯盟」「將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成效納入評估指標體系」……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之後發布的相關文件對「產教融合」的意義和途徑做了一系列闡述和說明。
  • 產教融合怎麼搞?
    張志強,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邱道尹,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授。李河山——九三河南科技委員會秘書長,孫肖雲——農大博士,王濤——企業老闆,王海雲——九三科技省委人工智慧專委會 魏偉——河南工業大學,馮兵,易先鋒——河南省企業聯盟秘書長,河南聯通副總秘書長,牛建偉——中興教育,承擔對外合作產教融合,趙小楠——量子矩陣副總經理。
  • 喜訊|國科科技喜獲殊榮——廈門市產教融合企業創新示範基地
    對接會上,主辦方舉行了「廈門市產教融合企業創新示範基地」授牌儀式,福建國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喜獲殊榮!國科科技CEO韋浩陽出席領獎。》論壇,國科科技COO楊景學應邀出席,為各參會高校領導、企業分享了國科科技的產教融合模式及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 西部最先進智能製造實訓基地在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落成
    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製造實訓基地FANUC產業學院暨智能製造實訓基地由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發那科機電有限公司共投資5800餘萬元建成(國內領先、西部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智能製造實訓基地,國內首家FANUC產業學院)。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
    將產教融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融入經濟轉型升級各環節,貫穿人才開發全過程,形成政府企業學校行業社會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服務需求,優化結構。面向產業和區域發展需求,完善教育資源布局,加快人才培養結構調整,創新教育組織形態,促進教育和產業聯動發展。校企協同,合作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