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入門:聚氣凝神,把心靜下來,讀懂《易經》也就不難了

2020-12-05 李秀筆記

最近很多朋友們都在問李秀筆記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讀《易經》應該如何入門。眾所周知,非常多的人推崇《易經》,也有很多人評價說這是一本「天書」,裡面蘊含著很高的智慧,但讀起來卻不知道如何下手。

擁有持續的定靜能力,非常關鍵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把心靜下來,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眾所周知,這種心靜的能力很重要,而更關鍵的是一個人擁有持續的靜定能力。

在我看來,無論讀《道德經》,亦或《易經》、《詩經》,需要的就是這種持續的定靜能力,這是學易的基礎。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些應該屬於心理因素,確實非常重要,但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這個「非常重要」與古人所認為的定靜的重要意義,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

具體舉例來說,我們雖然現在也承認,遇事沉著冷靜的人,一定非常厲害。但是如何做到遇事沉著冷靜,現代人大多把這種能力歸於天賦,或者認為這種能力能夠在遇到事情的過程中歷練而增長。

而古人所認為的「定能生慧」,其中的「定」卻是能夠習得的。古人並不認為這種「定」的能力是一個人既定的,反而認為這種「定」的能力雖然天生就有,經過一定的訓練就能獲得。在很多古籍中,把這種定靜能力的培養稱作「修行」的方法——禪定,也可以說是修心。

無論儒家、道家還是後來傳入我國的佛學,都講究修心,而修心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種持續的、發自內心的「靜」和「定」。現在,我們多把這些歸為心理素質方面。

用現代人的觀念來看,讀懂一本書和心理素質,聽上去似乎牛頭對馬尾,沒什麼相關性。但是,在我國很多古籍的閱讀中,乃至很多傳世經典之作的世界名著閱讀,如果想要讀出作者的思想,還真要的就是這種「靜」與「定」。

我國的《詩經》、《道德經》、《莊子》如此,世界名著《戰爭與和平》、《巴黎聖母院》也是同樣,我最近在翻譯的《瓦爾登湖》更是同樣的道理。

持續的靜定,與「悟性」有著重要的關係

平心靜氣,讀書的時候才能從文字的共鳴中,感受到其中的深刻內涵和用意,而非簡單地看個熱鬧,《易經》作為我國上古時期流傳至今的一部重要經典,其閱讀所需要的更是這種聚氣凝神的狀態。

我們讀書,尤其是古籍,特別講究悟性,這種悟性從何而來,就是從持續的靜定而來。拋去一切雜念,專注的、靜靜地讀一本書,深入其中,悟性就能提高很多,這個很好理解,也容易明白。我們現在通常把這些歸入「專注力」或者「注意力」的範疇。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曾經寫過一首詩,其中一句寫道:「間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其中描述的,大概就是深入《易經》的一種境界。假若你說不知道周敦頤,那麼你一定讀過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一位性情質樸、潔身自好,胸懷灑脫、志趣高遠的智者。

「悟性」高了,讀懂《易經》就變得容易得多

雖然,我們現在也講「專注力」,但古人所講的靜與定卻顯然與此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古人所講的靜與定,更在於對自己內心的專注,內心的平靜。而今天的專注力訓練,則更偏重於外境。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古人所說的靜定是無論遇到任何外境,都能保持內心平和;而今天的人們則是專注於外界的某件事,比如孩子做作業認真,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非常專注等等。 換句話說,古人更強調向內看。

讀出古人的那個味道,還是按照古人的要求去讀比較靠譜。讀《易經》,內心平和,沒有情緒慢慢讀來,悟出其中的道理很容易。

當然,時代在變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要求。如果從事今天的學術研究,那就需要按今天的要求來。但是相比較而言,如果說做人的修養和德行,比較而言,我認為古人的方法更可取,也更值得學習和借鑑。

所以大學裡才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讀書,境界很重要,境界到了,《易經》其實是一本非常簡單的書,所以很多人評價易經的「易」——容易也。

也許把這種持續的靜定用於讀《易經》來說,是大材小用了。倘若一個人達到了無論遇到何種外境,都能保持平心靜氣,這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遇事冷靜沉著,自然能夠成功解決人生所面對的各種境遇。

在人生路上慢慢修行,做個擁有持續定靜能力的人,一起共勉!

相關焦點

  • 易經入門:聚氣凝神,把心靜下來,讀懂《易經》也就不難了
    最近很多朋友們都在問李秀筆記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讀《易經》應該如何入門。眾所周知,非常多的人推崇《易經》,也有很多人評價說這是一本「天書」,裡面蘊含著很高的智慧,但讀起來卻不知道如何下手。擁有持續的定靜能力,非常關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把心靜下來
  • 想要讀懂易經這部「天書」並不難,只要記住24個字,由淺入深就行
    而這本書便是被稱為「三玄之冠」、「群經之首」的《易經》。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況且《易經》在我國,本便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路之源」。因而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我國人的根!《易經》是一本奇書,它奇在什麼地方呢?
  • 一個平凡人讀懂《易經》,最好的方法是開悟!
    近三年,我寫了200多篇文章,解讀《易經》。我是一個平凡人,靠自學讀懂《易經》,說出來被人嘲笑。以前的我,會在意閒言雜語,到達某種心靜後,就根本不在乎了。很多學易的人,追求理論和術數。我的經驗是,一個平凡人讀懂《易經》,最好的方法是開悟!什麼是開悟?
  • 你問我《易經》是如何入門的?
    如果把一個人的《易經》研究水平從低到高劃分為十級,我目前只處在最基礎的一級水平,即入門級別。雖然這麼多年讀過一些書,但不敢說對《易經》有多少了解,只算入門而已,不過對於你問我《易經》是如何入門的問題,我還是可以說說自己的做法。言歸正傳。
  • 讀懂《易經》,就讀懂了中國人最高級的處世智慧
    不是《論語》,也並非《道德經》,而是《易經》。《易經》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閱盡世間萬本書,也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馬雲則認為,職場人都該去《易經》裡拜拜師,並感嘆道「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
  • 《周易》入門必備的基礎知識,手把手教你快速讀懂易經八卦
    《易經》是一部積累筮佔之辭的辯證法哲學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今天給夥伴們整理了一些《周易》的入門基礎知識,都是全書中的精華,夥伴們可以收藏自家學習。以上就是《周易》的入門基礎知識,感想去的夥伴可以自己細細揣摩,要記住的是,《周易》不單單是簡單的佔卜之書,更多的,是人生的答案之書。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涵養福報的古籍!
  • 十句話讀懂易經
    第一句話:易經是什麼? 易經是我國古代哲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一部巨著,歷來被尊稱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千百年來,易經對我國的哲學、史學、文學、宗教、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都有著巨大的影響。第七句話:易經很難學嗎? 易經,為容易學習的經典,而非《難經》。 1、為什麼鄭博士說易經容易學習呢?因為易經雖然是一本無字天書,但它創立了八個符號來描述對人類生存影響甚大的八種自然現象,就是上述所說的八卦。 2、我們講易經有三個關鍵詞,就是:陰陽、五行、八卦。
  • 雍善說易-易經讀象法|零基礎讀懂六十四卦,通俗易懂、趣味入門02
    【雍善說易】易經讀象法-第二篇 第九卦《風天小蓄》卦象:乾下巽上卦意:小的積蓄,原始累積風飄行天上,滿天風雲,應暫停下來,靜觀其變,積累力量,等待時機。雍善說易-易經讀象法|零基礎讀懂六十四卦,通俗易懂、趣味入門01
  • 我們為什麼不能讀懂《易經》?讀懂易經讓你輕輕鬆鬆過一生!
    我們為什麼不能讀懂《易經》? 讀懂易經讓你輕輕鬆鬆過一生!有人問這樣的問題:如何利用中外古代和現代《易經》的詮釋能夠有效地學習?如果您說這些解釋不能幫助您理解《易經》這本書的內容,那肯定會引起激烈的反對。
  • 《易經入門》
    《易經》入門 一、《易經》是什麼? 《易經》是一本最古老的書,被稱為「群經之首」、「文化之源」。不過,現代人聽到《易經》所想到的可能是:它可以用來算命嗎?沒錯,《易經》確實敎人如何佔卦,但是佔卦不等於算命;並且,除了佔卦之外,《易經》還談做人處世的道理。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易經入門基礎知識
    周易學習如何入門說明周易重要性的第四句話,是「生命寶藏」。在歷史上,孔子對《易經》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還有很多人對《易經》也有很高的評價,像醫聖孫思邈就說:「不知易,無以言太醫。」一個醫生沒有學過《易經》,不懂《易經》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醫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說過一句話:「不知易,不可為將帥。」所以之後的統帥,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經》的。
  • 《易經》:如果你讀懂這兩個字,堅持下去,你也能成就一番事業
    諺語還說「心靜自然涼」,當心靜下去,便不會那麼焦灼難耐。《易經》裡,靜為陰,與陽與動相反,他告訴我們,凝神修養,厚德載物,正所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們常說急於求成者,欲速則不達。這並非鼓勵人們消極處事。
  • 易經入門利器——《周易辭海》
    世間關於易經的書籍多如牛毛,初學者難辨真偽,這是很多朋友學習易經入門的最大障礙。多少人有志探尋易經的奧秘,花了冤枉錢,耽誤了大量時間,結果還是誤入歧途。老套門的劉一恆先生帶大家了解一下《周易辭海》。這本書就像字典一樣,把易經中所有的字都一一做出了解釋。
  • 廣東易經入門培訓學校
    廣東易經入門培訓學校,2018年10月,成立天之驕子文化教育,打造青少年智慧型家庭教育平臺。 周易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易經基礎知識怎樣入門?「autocad製圖暑假短期cad製圖培訓班包學會嘉定」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
  • 學習易經,能夠做到這3點,說明你真的讀懂了
    在古代,由於各方麵條件有限,人們想要學習什麼東西,幾乎都要拜師,像《易經》這樣的大學問,更是非得有老師指導不可,靠自學甚至都無法入門。 那麼,這就帶出了另一個問題,我們要拜師學習易經,當然要找到一個真正懂易經的人,那我們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讀懂了易經呢?在此我們根據易經啟發給我們的智慧,提出3個判斷標準,以供大家參考。
  • 這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均出自《易經》,真讀懂的又有幾個
    易經是傳承下來的一本經典巨作,其所蘊含的道理博大精深,所涵蓋的知識層面也十分廣泛,易經結合了道家大智慧,是智慧學,同時也是大道之源。出自易經的成語有很多,今天就來看一下,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 三讀《易經》,豁然開朗,原來讀懂國粹有脈絡,是如此簡單!
    要弄懂《易經》,現在在我看來易如反掌,只是前期沒人帶入門白白的浪費了很多時間,開始讀時,不但不知道該記什麼,讀什麼,學什麼。現在理清後,豁然開朗,就像讀小說一樣流暢。看《易經》,就像看地圖。《易經》,一言以蔽之,就是變化的書,易就是變化。這下,《易經》這張地圖,你就找到南北東西方位了。那些表示卦的長橫短橫,組合在一起都是在講變化。第一卦「乾卦」在講變化,第三十卦「離卦」也在講變化,最後一卦第六十四卦「未濟卦」還在講變化,可謂卦卦在講變化。所以讀易經,牢記一點,緊緊抓住變化二字。
  • 《周易》入門必備的基礎知識,手把手教你快速了解易經八卦
    《周易》入門必備的基礎知識,手把手教你快速讀懂易經八卦我國有著世界上最為悠久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何無數的文化瑰寶誕生,從《道德經》,再到《史記》與《資治通鑑》,最後再到一直被認為是神話故事的《山海經》,都是我國不得多的歷史寶藏,而《易經》,其實並不是什麼封建迷信,它講的是人生的自然規律!
  • 初識《易經》,這幾點搞明白了讓你少走彎路,今天無私分享
    初識我請教一個教國學的朋友,如果想讀懂《易經》怎麼入門?入門後來經常混跡關於國學易學的各種論壇貼吧同樣的道理,你讀懂了易,明白了事物發展的規律,可以引導吉兇了,你還佔個甚?卜個鳥?算個球?不過話又說回來,說說容易,讀懂易經就可以了!可是易經有那麼容易讀懂嗎?實話告訴各位,也難,也不難!怎麼個難法?我們現代人讀易經,古文就是最大的障礙。先不說易經這部書流傳這麼久,有多少版本,有多少缺失,被多少人改動過,就說古人的好多言辭的表達方法就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
  • 3個步驟由淺入深,帶你讀懂《易經》這部「經典」!(建議收藏)
    整個易經學術的核心,就只有這三個詞。八卦符號是古代的一種語言,我們運用易經就相當於是把一種古代語言翻譯為現代語言而已。3個步驟由淺入深,帶你讀懂《易經》這部「經典」!1.讀懂八卦要進入《易經》的世界,必須做的第一步就是熟識基本卦。易經八卦是指易經中的八個卦象,先天八卦創始人為伏羲,後天八卦創始人為周文王。《易經》,天地萬物變易之學,《八卦》,用八種符號代表自然界的八種現象,用來預測吉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