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眾多,只有她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

2020-09-03 陳光輝如果

」千古第一才女「何許人也?

在中國歷史上湧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女性:古代有寫下《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的蔡文姬,有叱吒風雲的上官婉兒;近代更是有林徽因,張愛玲,蕭紅等眾才女。但在古今一眾才女之中,只有一人被尊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世家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是進士出身,師從蘇軾,官至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母親則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

不僅在家庭環境上能得到文學藝術的薰陶,李清照自身也是聰慧穎悟:「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年幼的李清照已然顯露出了極高的文學天賦。

少年時期的李清照隨父親生活於汴京。京都的繁華街景和崇尚文學的氛圍,啟發了李清照的創作靈感,年少的她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鋒芒,寫下了為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章《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

令人羨慕的不僅僅是李清照的才情,她浪漫的愛情故事更是一段佳話。時年18歲的李清照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所愛——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寫道:「餘建中辛巳,始歸趙氏。」二人在汴京成婚,結為伉儷。

當時李清照之父任禮部員外郎,趙明誠之父任吏部侍郎,李清照夫婦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貴家子弟」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場門當戶對的政治聯姻卻有著不同的結局。

《金石錄後序》記載:「趙、李族寒,素貧儉,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歸。相對展玩,自謂葛天氏之民也。」

書中原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趙、李兩家本是寒族出身,向來清貧儉樸。每月初一、十五,明誠都會請假外出,將衣服典押在當鋪裡,換取五百銅錢,走進大相國寺,購買碑文和果實。兩人互相欣賞著,反覆玩味,覺得就像古時候葛天氏的臣民那樣自由和快樂。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正月,宰相蔡京復職,趙氏隨即被捲入黨爭的漩渦之中,偌大的汴京已難容趙家。李清照只好隨趙氏一家回在青州的私第,開始了屏居鄉裡的生活。次年25歲的李清照,命其室曰「歸來堂」,自號「易安居士」。

李清照夫婦雖被迫離開繁華的汴京,但卻在鄉野間過上了神仙眷侶般的生活:他們研文治學創作,搜求金石古籍,琴瑟和鳴,度過了一段生平少有的靜好歲月。李清照《金石錄後序》有云:「後屏居鄉裡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餘。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籤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捲,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緻,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

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大舉南侵,俘宋徽宗、欽宗父子北去,史稱「靖康之變」。突如其來的災禍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時年44歲的李清照就這樣開始了顛沛坎坷的下半生。

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回憶道:「過闕上殿。遂駐家池陽,獨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負擔,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爛爛射人,望舟中告別。」想不到此後再見,竟已是生離死別。

趙明誠於途中染疾,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

紹興二年(1132年),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給她帶來了無盡的折磨,孤苦無依的李清照選擇再嫁張汝舟。卻不想李清照所嫁匪人,張汝舟只是覬覦她的文物收藏,當婚後發現家中並無多少珍貴物件時,便謾罵不止,甚至拳腳相向。

在發現張汝舟營私舞弊等罪行後,李清照報官告發了張汝舟,並要求離婚。但宋代法律規定,妻告夫要判處3年徒刑,所幸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李清照在關押9天後得以獲釋。

經歷了一系列變故後的李清照並未被生活的重壓打擊消沉,反而再次燃起了她的創作熱情。她在詩詞中讚揚了精忠報國的宋朝將領,抨擊朝廷無能,諷刺奸臣當道,期待有朝一日能收復故土,光復河山。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懷著對逝去親人的追思和對故土的懷念,在失望苦恨中悄然辭世,享年73歲。

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詩詞風格與其生活經歷是緊密相關的。

李清照出生書香門第,婚後又與趙明誠琴瑟和鳴,因此她前期的詩詞中多反映閨中生活和離別相思。其中流傳後世的有《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南渡逃亡後的詞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她的字裡行間充滿了悲戚之感,作品多以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為主。《蝶戀花·上巳召親族》便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而成。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對於宋詞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作用。李清照一生創作無數,其中為後世傳誦的就有《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聲慢·尋尋覓覓》等。相比於卓文君的《白頭吟》和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清照的宋詞在質量上毫不遜色,但在數量和後世知名度上要遠高於前者:據不完全統計,被中小學課本所收錄的詩詞,李清照至少獨佔5首。

同時相對於近代的女作家多以生活情感感悟為主體,李清照的作品從閨怨到愛國,從悽婉到壯闊,橫跨了多種題材多種風格,且都留下了傳世經典之作。

李清照的一生從富貴到貧寒,從伉儷情深到所嫁匪人,她用一生去體會世間冷暖。

她在國破家亡時寫下的詩篇盪氣迴腸,激勵了無數國人保家衛國的滿腔熱情。

從才情到熱血,李清照雖一生坎坷卻掩蓋不住她的光芒。她的文字她的生活,在歷經千年的風霜後仍然指引啟發著我們。李清照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才女」。


往期文章回顧:

相關焦點

  • 古代才女眾多,只有她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
    」千古第一才女「何許人也? 在中國歷史上湧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女性:古代有寫下《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的蔡文姬,有叱吒風雲的上官婉兒;近代更是有林徽因,張愛玲,蕭紅等眾才女。但在古今一眾才女之中,只有一人被尊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
  • 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秘訣是啥?
    歷史上有名的才女很多,如琴技了得的蔡文姬、續寫《漢書》的班昭、叱吒官場的上官婉兒,還有詠絮才女謝道韞。即便到了近代,也有揮筆成文的張愛玲、蕭紅等文採斐然的才女。可這麼多才女,只有李清照脫穎而出,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是為何呢?傾世之才,無出其右李清照的傾世之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她的作品大多因為傳唱度高,而被長久的流傳了下來。
  • 千古第一才女
    千古第一才女,世人皆知的女子,除了古代四大美人,便是婉約詞代表李清照了。作為千古第一才女,易安到底為何得到如此讚譽呢?整首詞,詞調歡快,可以說充分描述了她的少年時代歡樂生活。李清照的詞,鮮明獨特,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是誰
    說起才女,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李清照,因為她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其中中國古代有四位才女都比較出名,並不是只有李清照。那麼大家是否知道另外三位分別是誰呢?不知道的小夥伴就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千古第一才女是誰 中國歷史上千古第一才女
    小編並不認同這種說法,古時候也有許多人不這樣認為,所以歷史上還是有許多才女出現。其中有一個人便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那麼她究竟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千古第一才女是誰  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她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
  • 她是「千古第一才女」、是易安居士,她是李清照!
    從古至今,歷史像河水一樣滔滔不絕地滾動著,時光也像飛馬一樣在不斷流逝著,但是有這樣一個女子,她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並且有這樣一位女子,她憑藉自己卓越的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就是李清照!
  • 古代才女無數,為什麼只有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據說周歲那天抓周,李清照在十多種物品中伸手就拿了毛筆。李清照的家庭文學氛圍非常濃厚,從小就耳濡目染,她對詩詞有著極高的天分,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17歲寫了兩首詩便大紅大紫,一首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另一首是《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何許人也?在中國歷史上湧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女性:古代有寫下《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的蔡文姬,有叱吒風雲的上官婉兒;近代更是有林徽因,張愛玲,蕭紅等眾才女。但在古今一眾才女之中,只有一人被尊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令人嘆服的絕對不僅僅是她的詩詞
    、情深意切的詩詞,其實,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是宋朝詞壇上不一樣的花火,更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令人嘆服的絕對不僅僅是她的詩詞。 在宋朝,宋詞有婉約派和豪放派之分,李清照的詞,清新雋永、渾然天成,既情真意摯又逶迤婉約,獨樹一幟,被稱為「易安體」,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廣為傳唱,有著「詞壓江南,文蓋塞北」的讚譽。 緣於詩詞上的卓越成就,李清照與柳永、蘇軾、辛棄疾並稱為宋詞四大家。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才女的出現對於反對當時古代封建社會中對女子不平等看法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似乎,上天對於才女總是嫉妒的,這四位貌美的才女人生不是十分的順暢,有著遺憾,有著悲慘,也有些悽涼。四大才女之一:李清照李清照,宋代第一才女,歷史上婉約詞派的著名詞人,成就頗高,李清照家庭生活優渥,良好的家庭條件為她後期從事文學創作的文學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李清照自幼跟隨自己的父親,深受父親的文學薰陶,從小就能夠在詩壇文學上展示超凡的實力,李清照寫出了具有深刻歷史見解的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為世間文人震驚。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才女的出現對於反對當時古代封建社會中對女子不平等看法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似乎,上天對於才女總是嫉妒的,這四位貌美的才女人生不是十分的順暢,有著遺憾,有著悲慘,也有些悽涼。四大才女之一:李清照李清照,宋代第一才女,歷史上婉約詞派的著名詞人
  • 她不僅貌美如花,更是千古第一才女,她是誰?
    自古才女也不少,能有美貌的女人,又有才華的並不多。能稱得上千古第一才女公認的那就是李清照了。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非常傑出的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後人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稱。註:她敢於掙脫封建禮教的束縛,天性率真不羈。《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註: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
  • 她是中國千古第一大才女,卻多次被渣男欺騙感情錢財
    中國詞的巔峰在宋朝,與唐詩齊名,因為這個時期出現了大批優秀的詞人,蘇軾、歐陽修、辛棄疾等等,可以說人人都可作詞,更為難得是,出了一位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女詞人——李清照,這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代是很難得的。
  • 她是千古第一才女,寧肯坐牢也要告發丈夫,留千古芳名傳世佳作
    她是千古第一才女,寧肯坐牢也要告發丈夫,留千古芳名傳世佳作說起古代的才女,那可以說是多了去了,廢人之前介紹的哪個不是才貌雙絕?不過當然,才也分大才小才,像八豔其他幾豔那種的,自然也就是小才,但是廢人得承認一點,廢人連那小才都沒有,而還有如卓文君之類的千古留名的大才女。但是提起古代才女,大家想到的第一人肯定是李清照,廢人自己也得承認這一點,因為李清照完全就是古代有大才之人的典型啊。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李清照為何不是第一?
    其實不然,中國古代不僅有著名的「四大美女」,更有「四大才女」。在封建時期,文人墨客眾多,但是出彩的女性很少,因為沒有機會。但是「四大才女」卻是非常特別的存在。這四位女性分別是誰,你知道嗎?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兒,都是很有影響的女性,要知道,她們之所以能夠為人們所記住,不僅僅是因為她們的才華和能力,其性格也是非常關鍵的部分。關於「四大才女」的人選和順序,其實一直存在爭議。
  • 好色好賭好酒,可依舊是千古第一才女
    我國古代的才女不少,但若是能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恐怕也只有李清照一人了吧。李清照在千萬高手中脫穎而出,成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才華令無數的男兒為之汗顏,真可謂是一時之間風頭出盡。而她的母親出生在當朝狀元家庭,飽讀詩書,蕙質蘭心。有這樣人中之龍鳳的父母,李清照自然也不會辜負了他父母對他的教導。在別的少女還在深閨不出時,小小年紀的李清照就已經寫出了《點絳唇·蹴罷鞦韆》這樣的千古名篇。
  • 乘風破浪的李清照:為什麼幾千年來,只有她成了「第一才女」
    ,在被男性壟斷的古代文壇取得了崇高地位。而她的人生,也擔得起「傳奇」二字:前半生天真浪漫、紅塵瀟灑,後半生國破家亡、顛沛流離,身為女性,卻依靠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在被男性壟斷的古代文壇取得了崇高地位。她認為「詞別是一家」,要協音律,有內涵,還不能太俗氣。李清照的詞自成一家,被後世稱為易安體!
  • 她是千古第一才女,寧願坐牢也要與渣男離婚
    她就是李清照,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元豐七年,李清照出生於一個官宦書香門第,生活富足。他的父親李格非是大文豪蘇東坡的學生,家中有許多藏書,母親也出身名門,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在這樣的書香薰陶、耳濡目染下,李清照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基礎。現在被我們廣為傳誦的《如夢令》,是她少年時就寫出來的。宋詞分豪放派與婉約派,李清照是婉約派之宗。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寫的一首詞,讓丈夫趙明誠立刻拜她為師
    宋朝的第一大才女李清照,是著名的詞人,被後人稱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詞風婉約,描寫關於愛情的一些詞更是千古傳唱,不止婉約作風,她本人身上還有著「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氣概,也是極其剛烈的一個才女。
  •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
    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國號為周,不是唐。 武則天,是一個頗具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名人。她是唐王朝開國功勳武士鑊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嬪妾,高宗李治之皇后。她在輔助朝政30年後,親臨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