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一劇兩星」政策公布一個星期之後,4月22日,「大量籌備的劇組臨時腰斬,北京、廣州、橫店等影視基地劇組一夜之間玩大逃亡」的消息在微博和朋友圈廣泛流傳。但據記者了解,橫店廣州影視基地照舊如火如荼,北京幾大劇組集中地——飄Home、太陽宮、糊塗賓館等地的工作人員表示籌備劇組的數量的確有所下降,但並沒有出現傳聞中的「劇組逃亡風潮」。
網曝「一劇兩星」頒布後多個劇組神秘失蹤
橫店影視城官網發劇組動態闢謠
網易娛樂4月23日報導 (文/小易 鰻魚)自4月15日廣電總局「一劇兩星」(即2015年1月1日起一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播出,每晚黃金檔電視劇播出數量為2集)的政策公布之後,業界廣泛議論——「電視劇製作行業要進行大洗牌」。就在政策公布一個星期之後,4月22日,「大量籌備的劇組臨時腰斬,北京、廣州、橫店等影視基地劇組一夜之間玩大逃亡」的消息在微博和朋友圈廣泛流傳。「一劇兩星」政策對電視劇市場的影響似乎迅速而直接,但據記者了解,橫店影視基地照舊如火如荼,北京幾大劇組集中地——飄Home、太陽宮、糊塗賓館等地的工作人員表示籌備劇組的數量的確有所下降,但並沒有出現傳聞中的「劇組逃亡風潮」。
電視劇行業的寒冬?劇組集體逃亡傳聞不斷
4月22日,多位影視製作人轉發微博和朋友圈透露:「北三環太陽宮從46個組迅速下降到4個,三元橋附近的上康城公寓從13個還有2個,就連最靠譜的國貿飄home也從27個組瞬間蒸發,只留下「一枝獨秀」,其餘的陽光旅店,鴻宇也僅剩下1,2個撐場。」還有署名唐國強工作室經紀人的「丹萍——經紀人」也轉出微博:「飄home國貿店原本貼滿劇組標示的大紅板,如今只剩下一兩張劇組的信息,背後原本的信息都被撤下,只留下膠帶的白色痕跡,場面『慘不忍睹』。」
另一方面,橫店影視基地也傳出「劇組集體蒸發」的消息:「平時最不濟還有20多個劇組,如今只剩下6組,我知道好幾家的戲都推遲了開機。本來有個演員和我說四月進組有部年代戲在橫店拍,但到現在還沒進組,估計也是黃了。」
闢謠:北京有少量劇組臨時喊停,橫店廣州依舊火熱
針對網絡上的傳聞,網易娛樂記者進行求證發現事實並非那麼嚴峻。拿上康城來說,當記者到達現場的時候就遇見有劇組正在續繳房租,詢問了現場的工作人員,也被告知不像傳聞中所說的只剩下1個劇組,實際上上康城在不到60個房間裡有35間左右是劇組租的,據工作人員表示:「很多劇組依然在續約,大約有10多個組是一些公司長期租來寫劇本的,平時一般也就20多個劇組左右在場。」
網上盛傳作為影視劇組籌備基地的飄Home和太陽宮中告示欄的劇組信息全部被撕去的情況並非是劇組主動喊停,據飄Home的酒店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其實是有被撕光的情況,不過不是劇組主動撕掉的,是被人為破壞的,領導也在查這件事。」不同與上康城的情況,飄Home這裡是有前期籌備的劇組,也有後期製作的劇組,甚至正在拍攝的劇組也在飄Home裡工作。目前劇組有20個左右,並沒有傳聞變成1個。而太陽宮傳出46個下降到4個,也是不靠譜。記者前去探營,通告欄上還有近20個劇組在上面,太陽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天沒有太大的變化,很穩定,不過的確有一小部分的劇組臨時取消,數量並不是很多,該拍的還是要拍,該籌備還是籌備。
除了這些北京的劇組創作地之外,記者還致電了橫店影視城,據工作人員回應,橫店影視城並未受到影響:「沒有什麼影響,我們這裡還是很往常一樣,光是今天的劇組就有28個,怎麼可能只有6個劇組,瞎傳!」。廣東方面網易娛樂聯繫廣東開平赤坎影視城方面了解情況,開平赤坎影視城是廣東地區較有知名度的影視城,《讓子彈飛》、《一代宗師》等均曾在此取景拍攝。對於現在的劇組進駐數量,影視城負責人吳先生表示屬於正常:「目前看來這個數與往年相比,屬於正常範圍,赤坎影視城的旺季是年頭、年尾,劇組較多,往年的這個時間段也不屬於劇組進駐高峰期。而且很多劇組都不是長期固定在一個影視城拍攝,就算與我們定的租期是幾個月,中間也有可能去別的地方拍攝,一個月後又回來,這種情況也很常見。」
對於一劇兩星可能對業界造成大影響,吳先生表示目前看來沒感覺到變化:「目前市場反映我還沒感受到,因為在廣東拍劇的劇組基數不大,橫店一個月可能一百多個劇組開工,我們這裡高峰期也就同一時間10多部,就算有落差也肯定沒有橫店這麼明顯。而且現在據我了解,因為這個政策停工的劇組我還沒有聽說過。」
「一劇兩星」後演員片酬要縮水 單集投資200萬成天花板
內地電視劇市場向來是「政策市場」,受各種政策影響極大。按照當下的購劇預算,根據業內人士估算,一部電視劇單集投資的天花板大約在200萬以內。某影視投資基金負責人在接受採訪中就表示,政策出臺後風險很大,倘若成本不控制在140萬一集以內,將會特別危險。政策一出,很多製片公司表示均要控制成本,而有些大投資電視劇更被臨時腰斬或者延遲開機。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項政策出臺後利益首當其衝受損的是演員——「一劇兩星」的政策原本就有平抑高片酬的動機,而這項政策的出臺也基本上為電視劇的投資 規定了最高限額,作為投資成本佔比最重的演員,利益肯定也受損;電視劇市場嚴重供過於求,也不會出現產量增高、片酬上漲的局面。